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599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第一节总体施工安排总体施工安排进场后先进行沟外开挖,铺装管道,后进行路基挖方及填方的调配,然后转入道路施工。

总体施工顺序:

清表管沟开挖管道铺装回填土挖方路基和填方路基夯压基土道路基层路缘石道路面层养护路灯安装验收。

开工后,首先各工区进行清表,清表经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污水管道的施工,管道的施工分段同时进行。

在污水管道沟槽开挖的同时,进行道路路基施工,对沟槽开挖土方进行调配,尽量减少土方二次倒运。

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后续反挖施工雨水管道、石灰土、水泥稳定碎石等工序按流水施工顺序依次施工。

施工的同时进行附属工程的施工。

最后沥青面层一次性完成。

1、管道施工流程:

本工程管道施工以干管敷设为主,支管敷设为辅。

沟槽开挖同步进行管基处理,管基处理完毕后进行管道的敷设,同步进行检查井的砌筑,闭水试验后进行管道沟槽回填作业。

施工顺序:

沟槽开挖管道基础管道安装(检查井)闭水试验回填土2、道路施工流程:

路基夯压基土道路基层路缘石道路面层养护验收。

3、分部、分项施工顺序:

(1)施工测量顺序:

准备工作接桩、验桩、护桩平面控制网的确定高程控制网的确定道路施工放线竣工测量施工测量检查测量资料整理。

(2)路面施工顺序:

道路基层路缘石道路面层养护验收。

(3)石灰土底基层施工顺序:

施工放样石灰土备料路拌摊铺整平压实养生。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顺序:

材料检验混合料拌合试验路段施工测量运输摊铺碾压养生与交通管理。

(5)路缘石、路侧石施工顺序:

预制施工放线按设计配制砂浆垫层在垫层上安装。

(6)路面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混合料的拌制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开放交通。

(7)道路施工结尾阶段,路灯工程进行穿插平行施工。

第二节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准确度、精度,因此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精密仪器的选用、建立施工控制网、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

施工测量应遵循“从总体到局部,先控制测量后细部测量”的原则。

为确保工程测量精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特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

一、一般要求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定位放线、标高传递、变形观测等施工测量工作。

人员由2名专业测量人员组成,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配备水准仪2台,全站仪1台。

要求施工测量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学习测量规范,熟悉设计文件,掌握施工计划,结合现场条件,精心放样,并随时检查、校核,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特制定如下:

(1)施工测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2)各级岗位责任制度及职责分工;(3)测量成果及资料的管理制度;(4)自检复核及验线制度;(5)交接桩及护桩管理制度;(6)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7)仪器检校及安全维护管理制度;(8)对施工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3、对施工测量记录的要求

(1)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2)记录应使用规定表格,表中项目要记录完整。

(3)记录应在现场随测随记,不准转抄。

(4)记录中数字的取位应一致,并反映观测精度。

(5)应现场勾绘记录中的草图,并注记清楚、详细。

测量中的各种记录、计算手薄应妥善保管,工程结束后统归档。

4、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

(1)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市政管网图、道路平面图、桩号进行推算,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2)在计算之前应对各种外业记录、计算进行检核,严防测错、记错或超限出现。

(3)计算中应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可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4)计算中的数字取位,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并遵守数字的“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的取舍原则。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人员要严格审查图纸,掌握工程建设的规模、要求,施工前认真察看和复核由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点位、数据。

一定要联测坐标及控制点高程,弄清主线与交叉路之间的线形关系及各曲线要素,正确放样并检查与即有道路的关系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同设计部门联系。

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要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对桩标不稳定,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定,并制订严密的施工测量方案,确定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建立施工控制网。

2、对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的检修、检定,包括GPS、全站仪、水准仪、水准标尺、钢卷尺等。

3、根据施工方案,计算测量放样数据,并进行校核。

4、准备测量放线用的工具,包括:

钢卷尺、木桩、铁钉、锤、红蓝铅笔、线板、锯、对讲机、道钉、油漆、记号笔等。

三、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是为本工程的施工放样而建立的,按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测量一级导线技术指标确定。

本工程的放样,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通常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由施工控制网放样工程的桩位,再根据桩位的几何关系,先放道路中线,然后道路边线,管线位置,采用这样的放样程序,能保证放样的工程各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按照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总平面图和测图控制网中新设置的基线桩、水准标点以及重要标志的保护桩,进行附和导线复测,并根据工程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补充加密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标桩,建立满足施工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测量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

1、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是工程场区内桩位施工定位的基本依据。

施工控制网点应位置恰当,坚固稳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应较大,以便使用时有灵活选择的余地。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条件,并充分考虑施工的顺序、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本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为附和导线控制网。

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工程的性质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以满足工程限差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2)为能使导线点长期保存和使用,首先应根据总平面图进行选点设计,然后到实地核对并修改落实点位。

(3)导线点之间应保证通视良好,便于埋设标志和观测作业,并应考虑便于加密和扩展。

(4)导线点选定后,应埋设永久性标石一块,顶面需平整,且标志明显,并刻凿点号。

标石埋设方法如下图:

三角控制点详图(5)角度观测的质量,要选择较好的天气和成像良好的时间进行。

观测前应检查目标是否偏心,全站仪在测站要精确对中、整平。

(6)附和导线的角度观测应采用测回法,每次观测两个测回。

2、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本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按IV等水准网布设,作为施工中的水准点。

(1)基准点和施工水准点的埋设形式:

采用砼标石。

(如下图)水准基点详图

(2)水准测量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测量前应检校好仪器及水准尺;在坚实地面上设站和选定转点,并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线长度一般在50m以内,视线高度高于地面一般不小于0.3m,瞄准和读数时,要仔细对光,消除视差;读数前应严格检查管水准气泡居中,读数后应及时检查气泡位置,读数不要漏掉数或零;塔尺要严格扶直,仪器搬站时,前视尺垫不能动,但可以将标尺取下,待下站观测时,再将标尺放上;观测时间应选在成像清晰稳定时,中午温度高、折光强时不宜观测,阳光较强时应使用测伞;观测时做到仪器、标尺、测站、线路、人员五固定且遵循“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移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施进方向,均应为旋进。

3、选点:

(1)选点员应接技术设计要求进行踏勘,并实地核对、调整确定点位。

点应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对需做水准联测的点位还应踏勘水准路线。

(2)点位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3)点位应便于放置仪器,视野开阔,现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度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

(4)点位应利于工程测量定位与施工放线。

4、埋石:

(1)各级全站仪点的标石均应设有中心标志,中心标志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制作,并用清晰、精细的十字线刻成直径小于1mm的中心点。

标石表面应有点名及施测单位名称。

(2)全站仪设置点的标石可按上图(标石规格)进行预制,亦可现浇。

埋设时坑底应填以砂石并捣固密实。

本工程现浇200mm厚的混凝土。

埋设的点应待沉降稳定后方可使用。

(3)根据需要可埋设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3-4个。

将桩位的坐标值输入全站仪内,全站仪自带软件进行计算。

外业:

为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搬站次数,将全站仪架设在高处测量站上,可依次测出各桩位。

校核:

通过对控制桩的联测,对联测成果成果进行分析,其结果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等级时,方可进行引桩。

四、过程测量1、施工放样:

在进行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要熟悉工程的总体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道路中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与控制点的分布,研究并采用适宜的放样方法。

2、高程放样:

道路及管线的高程放样,主要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对于检测井等构造物可以采用钢尺直接丈量竖直距离;也可采用悬挂钢尺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进行。

(1)应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放样高程时,首先应将高程控制点以必要的精度引测到施工区域,建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的密度应保证全线管线及道路的测量使用。

(2)不同周期观测时,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并固定观测人员,使用相同类型的测量仪器,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3)观测标志的立尺部位应牢固,避免在观测过程中塔尺下坠,影响测量精度。

(4)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约半小时、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晴天观测时应使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5)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6)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第三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管道施工流程管道施工流程图二、管道施工测量1、平面位置测设采用全站仪测量,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较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可加快速度,缩短施测时间。

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

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50m钉一木桩(里程桩)。

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20m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容差为10mm,撒灰线标明开挖边界。

在测设中线时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

2、标高测设高差不大时采用B1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12L,L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km),高程值应精确到1mm。

根据需要沿施工范围加密测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沿线平均每隔200m设置一个。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统一编号,在图纸上标明,经复核无误方可使用。

并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复测,一般每周一次,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设。

三、沟槽开挖1、开挖方式管道采用明开槽方式施工,开槽边坡可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不大于1:

2。

2、开挖方法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米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米;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

施工开槽时,槽底禁止扰动,尽量保持原状土,使用机械挖土时,为了防止机械超挖而扰动原状土,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应留30cm以上土层采用人工清底,勿用机械开挖,不允许超挖。

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碎石。

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均匀堆放在跟沟槽上口边线10m以外,堆土高度不宜超过0.5米。

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出现震动荷载,成槽后应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

3、施工排水本工程排水管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根据现场实际条件,拟采用集水井加排水沟的排水方法。

沟槽四周设置3030cm排水沟,高程较低一侧设置集水井,潜水泵抽水至沿线主排水沟,经过沉淀后排入当地市政管网中。

当遇有流砂等恶劣地质辅助采用大口井局部降水,将地下水将至槽底0.5m以下时,方可进行管道铺设等其他工序。

施工时应注意,抽水应不间断进行,并对排水系统经常检查和维护。

当管道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

4、检验按下表进行。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高程0,-20两井之间6水准仪检测2槽底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挂中心线钢尺检查3沟槽边坡不陡于1:

2坡度尺检查槽底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四、管道基础1、基础形式本工程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

2、基础底处理埋深浅的管道基础如在杂填土层时,应清除杂填土至黏土层,然后回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埋深较深的管道基础如遇淤泥质黏土时,超挖500mm,然后回填级配砾石,并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当基础坐落于淤泥层或现状水沟(渠)底之上,且淤泥厚度小于0.5m时,应清淤,挖至现状土层,还填碎石至管道基础底部,换填宽度应与沟槽底宽一致,再按上述管道基础施作。

当淤泥厚度大于0.5m时,则应抛块石挤淤,然后还填碎石至管道基础底部,换填宽度应与沟槽底宽一致,再按上述管道基础施作。

如果淤泥厚度1.0m时,则应抛片石挤淤,片石层后0.4m,其上铺0.1m厚碎石,然后再做基础。

3、砂石基础砂石材料一般采用天然级配砂石、中砂及粗砂,材料清洁无杂质,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

承插口管或企口管接口处,承口或企口下铺设与C1层等厚的砂石基础层。

砂石基础施工前,应复核槽底高程,在槽底无积水、软泥并且排水沟通畅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砂石采用溜槽运至槽底,人工进行平整,小型夯具进行压实。

5、检验砂石基础按下表检验。

砂石平基及管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频率1平基厚度+20,-1010m1钢尺检查2管座高度不小于设计规定五、管道接口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

橡胶圈均为滑动胶圈,材料为氯丁橡胶。

胶圈由管材生产厂家按规格配套供应,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和重皮,其物理性能应满足下列条件:

A、硬度:

505IRHD;B、伸长度:

375%;C、拉伸强度:

9MPa;D、压缩永久变形(7024h):

20%;E、热空气老化(707d)F、硬度变化:

-5+8IRHDG、拉伸强度变化:

-20%H、拉断伸长率变化:

-30+10%;I、压缩率:

30%。

2、管道接口施工时应使胶圈压缩均匀,避免出现胶圈扭曲、接口回弹等现象。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处灌浆要饱满,防止渗漏。

橡胶圈接口图3、管道接口检验见下表。

接口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频率1刚性接口宽度+5,010个接口1钢尺检查厚度+5,02承插口管管径1000203个接口1钢尺检查胶圈至承口端的距离六、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验证所有管材是否有合格证,外观检查是否合格,应采取抽样法进行检测。

关节内外壁、承接口和橡胶圈应进行外观检查,有损伤或变形应惊醒处理或调换。

(2)管道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清理干净,不得附有泥土和其他杂志。

(3)承接连接的管道按规定选配合理的胶圈,逃入插口端部,试其松紧度是否合适应做到松紧适中、平整、顺滑、无扭曲。

(4)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密实度及排水沟的完好程度、土基有无坍松等。

2、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规范要求。

管材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脱皮和严重的冷斑及明显的痕纹、凹陷,管节不得有异向弯曲,端口应平整。

管材在沿线分别堆放,运管车辆将运到指定位置的每节管安放稳固。

人工下管、稳管。

安管时逐节测量高程和管道中心线,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

3、根据设计要求,管道采用砂石基础,铺设前应先对槽底进行检查,槽底高程及槽宽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且不应有积水和软泥。

4、基础密实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即可开始管道的安装。

复测基础面标高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在基础面上测量放样,测放出检查井的中心点及管道中线,根据检查井中心点及管道中线挂设管道边线,利用边线来控制管道的走向和高程。

控制管道的顺直度可以采用挂边线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全站仪配合水平尺的方法来保证管道顺直。

控制管道的高程可以使用水准仪配合塔尺的方法来量测管外顶高程,管外顶高程要推算准确,注意坡向。

5、施工过程中管内必须确保无水,应防止沟槽进水造成管道上浮。

6、控制管道的顺直度可以采用挂边线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全站仪配合水平尺的方法来保证管道顺直。

控制管道的高程可以使用水准仪配合塔尺的方法来量测管外顶高程,管外顶高程要推算准确,注意坡向。

施工中应合理的控制预沉量,管道预沉量为10mm。

7、下管前要清理沟内杂物。

先将承口(或插口)的内(或外)工作面清理干净,套上橡胶圈,检验胶圈是否配合完好,并涂上润滑剂,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

下管及安装从下游向上游进行,吊车下管前先勘查进出通道和吊放场地是否坚实,吊臂能否伸到沟中线,转臂有无阻碍,附近有无高压电线,如有,安全距离是否足够。

吊管工具,包括吊管钢丝绳(或软绳)及专用吊钩、卡环等,使用前专门检查及校核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捆扎管子找好重心点,务使起吊平稳,吊车下管时,专人指挥,有明确、统一的指挥信号。

放管时下降速度均匀,到达沟底时低速轻放。

下管后,将渠管排好,然后对线校正。

校正时平口管和榫口管留1cm管头缝,并注意管内流水位是否相平,不相平时垫平。

全井段管子移正垫平后,在管底两旁用石子楔稳不使其移动。

凡同一井段的管道,因工作条件而需分段作业时,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每次续装时必须校核中线和标高,并和已装管段取直取顺。

8、自下游开始装管时,检查井应使管外径两端刚与井内壁接触为止,管顶部突入井内部分可不凿去,而装到上游井时,若管长不适合,亦以伸入到管外径两侧能接触井内壁为止,超长部份截除,其余不须凿去。

管道稳定后,再复核一次流水高程,符合设计标高后才进行接口工作,接口橡胶圈接口。

9、下管时要将管道一字排开,尽量做到一次就位,以减少槽下滑动。

禁止在基础上直接托运管材,可用人工配合起重机进行。

10、管段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保持两管中心线对准,间隙均匀,应请专人查看胶圈滚入情况,如发生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工作位置。

管道安装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回弹。

11、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测定高程中心线,间隙量等质量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承插口及柔性企口管道安装,在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与流水方向一致,并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

12、雨污水管(包括预埋支管)交叉时应使承插口之间接口避开交叉处。

13、下管安装后管底两侧腋角用砂填充插捣密实,检查合格后配合监理工程师及质检部门做污水管道的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沟槽回填。

8、预埋管铺设预埋支管与干管水平夹角均为90,并砌检查井一座,以便用户接入。

雨水各接户预埋管均为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坡度均为0.1%,坡向干管。

污水各接户预埋管均为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坡度均为0.2%,坡向干管。

预埋管管头采用砖砌管堵。

七、砌筑检查井1、施工准备

(1)检查井基坑与管道施工一同开挖到设计深度,与管道基底一同验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pa。

(2)选定好砂、石子、水泥、砖、钢筋等原材料,送样到试验室作原材料试验,依据图纸要求进行试配,现场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

2、检查井砌筑

(1)先浇筑井底基础,采用C15混凝土。

(2)流槽与检查井壁同时砌筑。

表面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符合混凝土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

(3)砌筑井室,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

(4)与检查井接连的所有管道端头,要经过凿毛处理并要清理干净,保证管道与检查井井壁结合牢固。

(5)砂浆拌合均匀,保证砌筑砖含水量为1015%,砌体不得有竖向通缝,必须为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砌筑时,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6)砖砌圆形检查井时,随时检测直径尺寸。

砌筑检查井的内壁应用原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并严实。

(7)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砌砖圈加固。

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留有3050mm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或粘土填塞并捣实。

砌筑发砖时砂浆内加入膨胀剂,以防止管道和转之间接触不好产生漏水现象(8)砌筑井内踏步时,随砌随安,位置正确。

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3、检查井周围回填:

回填范围为井周围50cm。

并且回填时须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满足压实度要求。

路面范围内检查井井顶与现状或设计路面平。

4、检查井井盖检查井井筒采用混凝土模块砌筑。

检查井井盖采用具有防盗、防响、防滑等功能的重型球墨铸铁井盖,检查井井盖由建设单位选定。

检查井井盖修筑高程与所造位置道路修筑高程一致,砌筑检查井时,井口暂不做灰,待道路工程施工时按实际路面高程进行调整。

八、闭水试验1、试验条件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再回填前做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有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试验程序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

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

1)注水浸泡:

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

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侵泡管和井24小时进行闭水试验;2)闭水试验:

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3)试验渗水量计算:

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m管道每实测渗水量为:

q=W/(TL),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m)q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L闭水管段长度(m)W补水量(L)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3、试验要求及注意事项1)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2)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九、沟槽回填土沟槽回填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沟槽回填土质、密实度要求表槽内部位密实度(%)回填土质管道两侧95中砂、粗砂、碎石屑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配碎石管顶以上0.5m范围管道两侧90管顶上部85管顶0.5m以上按地面或道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