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975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docx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

初三人教版科学教案

【篇一: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浙教版

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

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物理变化?

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

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

有沉淀产生?

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

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

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

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

作业本

反思:

在实验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外,更应该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实验。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酸的涵义和酸的电离产物

2、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

3、了解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它们的用途

4、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索酸的性质

重点难点:

酸的性质

药品器材:

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生锈的铁钉、鸡蛋壳、氧化铜、氯化钡、硝酸银、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出示一个青桔子,让学生说出看到它的即时感受――酸

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的?

那么酸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

一、什么是酸

学生:

书写盐酸、硫酸和硝酸三大强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

强调:

酸的涵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通式:

酸=h+酸根阴离子

++-思考:

nahso4=na+h+so42nahso4是不是一种酸?

二、酸碱指示剂

强调:

在实验室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简单而快速地知道哪一种溶液是酸性的呢?

――使用酸碱指示剂

看课本第7页,了解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演示:

分别用ph试纸和紫色石蕊试液测试水、酸果汁、白醋、盐酸。

将显示的颜色填入课本第7页的表中。

结论:

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指示剂则只能指示剂溶液是否显酸性

三、酸有哪些性质

演示:

用紫色石蕊试液指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结论:

酸可以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

思考:

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铝,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演示:

1、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2、向盛有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过会儿观察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学生:

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思考:

上述演示2中,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那么产生的气体是否是盐酸和金属铁反应生成的?

(探究实验)

学生:

针对该问题建立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最后交流实验的情况

结论:

酸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金属→盐+氢气

演示:

1、把鸡蛋壳投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

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要求写出以上两个反应方程式

结论:

酸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酸+盐→新酸+新盐

-*co32的检验:

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小结:

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练习:

课后练习第1题

反思:

在讲解胃舒平的时候,可以再延伸讲解其他治疗胃酸的药剂如有些药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另外在演示:

1、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并非是溶液变成蓝色而是绿色。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给与适当的解释。

第2课时

演示:

稀硫酸酸性的实验分别与锌、氧化铁、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反应

学生:

观察现象,并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

对照课本第11页的图,向学生介绍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酸的个性

过渡:

盐酸和稀硫酸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共性,是因为它们都能电离出氢离子,但不同的酸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也显示出各自的个性。

㈠盐酸的个性

演示: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并用手扇动,闻一下气味

――瓶口出现白雾,为盐酸小液滴;并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演示:

往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观察

结论:

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

-*cl的检验:

用硝酸银和稀硝酸进行检验,能产生白色沉淀

㈡硫酸的个性

演示: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感受烧杯的外壁,并注意观察实验操作细节

结论: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溶解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

演示: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涂在火柴杆和滤纸上,过会儿观察变化

――火柴杆和滤纸上涂有硫酸部分都变成了黑色

结论: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使木村、纸张脱水碳化

介绍:

浓硫酸还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以用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总结:

酸的个性

作业:

①课后练习②作业本

反思:

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区别脱水性和吸水性。

这是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第3课时

一、自制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

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

观察现象。

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

让学生用自制的指示剂演示实验。

二、作业讲评,知识点复习、巩固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重点难点:

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药品器材:

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实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常见食物的酸性:

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火腿,面包,小麦,奶油,油炸豆腐

常见食物的碱性:

萝卜,苹果,洋葱,萝卜干,大豆,香蕉,草莓,蛋白,菠菜,海带;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一、碱有哪些性质

【篇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

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物理变化?

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

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

有沉淀产生?

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

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

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

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

作业本

反思:

在实验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外,更应该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实验。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酸的涵义和酸的电离产物

2、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

3、了解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它们的用途

4、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索酸的性质

重点难点:

酸的性质

药品器材:

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生锈的铁钉、鸡蛋壳、氧化铜、氯化钡、硝酸银、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出示一个青桔子,让学生说出看到它的即时感受――酸

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的?

那么酸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

一、什么是酸

学生:

书写盐酸、硫酸和硝酸三大强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

强调:

酸的涵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通式:

酸=h+酸根阴离子

++-思考:

nahso4=na+h+so42nahso4是不是一种酸?

二、酸碱指示剂

强调:

在实验室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简单而快速地知道哪一种溶液是酸性的呢?

――使用酸碱指示剂

看课本第7页,了解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演示:

分别用ph试纸和紫色石蕊试液测试水、酸果汁、白醋、盐酸。

将显示的颜色填入课本第7页的表中。

结论:

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指示剂则只能指示剂溶液是否显酸性

三、酸有哪些性质

演示:

用紫色石蕊试液指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结论:

酸可以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

思考:

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铝,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演示:

1、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2、向盛有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过会儿观察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学生:

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思考:

上述演示2中,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那么产生的气体是否是盐酸和金属铁反应生成的?

(探究实验)

学生:

针对该问题建立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最后交流实验的情况

结论:

酸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金属→盐+氢气

演示:

1、把鸡蛋壳投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

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要求写出以上两个反应方程式

结论:

酸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酸+盐→新酸+新盐

-*co32的检验:

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小结:

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练习:

课后练习第1题

反思:

在讲解胃舒平的时候,可以再延伸讲解其他治疗胃酸的药剂如有些药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另外在演示:

1、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并非是溶液变成蓝色而是绿色。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给与适当的解释。

第2课时

演示:

稀硫酸酸性的实验分别与锌、氧化铁、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反应

学生:

观察现象,并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

对照课本第11页的图,向学生介绍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酸的个性

过渡:

盐酸和稀硫酸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共性,是因为它们都能电离出氢离子,但不同的酸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也显示出各自的个性。

㈠盐酸的个性

演示: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并用手扇动,闻一下气味

――瓶口出现白雾,为盐酸小液滴;并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演示:

往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观察

结论:

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

-*cl的检验:

用硝酸银和稀硝酸进行检验,能产生白色沉淀

㈡硫酸的个性

演示: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感受烧杯的外壁,并注意观察实验操作细节

结论: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溶解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

演示: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涂在火柴杆和滤纸上,过会儿观察变化

――火柴杆和滤纸上涂有硫酸部分都变成了黑色

结论: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使木村、纸张脱水碳化

介绍:

浓硫酸还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以用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总结:

酸的个性

作业:

①课后练习②作业本

反思:

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区别脱水性和吸水性。

这是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第3课时

一、自制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

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

观察现象。

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

让学生用自制的指示剂演示实验。

二、作业讲评,知识点复习、巩固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重点难点:

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药品器材:

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实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常见食物的酸性:

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火腿,面包,小麦,奶油,油炸豆腐

常见食物的碱性:

萝卜,苹果,洋葱,萝卜干,大豆,香蕉,草莓,蛋白,菠菜,海带;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一、碱有哪些性质

演示:

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

试液:

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结论:

碱性物质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

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碱的涵义: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结合多种可溶性碱的电离产物进行判断

演示:

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反应中使用酸碱指示剂

2、反应所得溶液进行蒸发,观察蒸发皿中留有的固体

结论:

碱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

碱+酸――盐+水

实质

+-h+oh=h2o

应用:

改良酸性土壤、中和胃酸过多等

思考:

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使用指示剂

演示:

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来完成)

――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结论:

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介绍: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提问:

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

)so2+2naoh=na2so3+h2o

介绍: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

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介绍: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演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观察有何变化?

cucl2+2naoh=2nacl+cu(oh)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fecl3+3naoh=3nacl+fe(oh)3↓――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结论:

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总结:

氢氧化钠的几条化学性质

作业:

作业本-1

第2课时

归纳:

碱具有的共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篇三:

浙教版科学_九上全套教案】

初三自然科学浙江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二、考点清单

九年级科学上册四章内容的知识难点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常见物质的性质:

(一)学会从物质转化规律图中提炼物质的性质:

1、提炼酸的性质: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金属+酸→盐+氢气*碱+酸→盐+水*酸+盐→新酸+新盐2、提炼碱的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金属+酸→盐+氢气*金属+盐→金属+盐

(二)常见物质的个性和常见离子的鉴定:

1、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溶解于空气中的水中产生白雾。

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有腐蚀性和脱水性,能把其它有机物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因而使用浓硫酸时要小心。

3、硝酸具有腐蚀性,浓硝酸有挥发性。

5、检验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反应原理:

hcl+agno3=agcl↓+hno3

检验so42,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反应原理:

h2so4+bacl2=baso4↓+2hcl

检验碳酸根离子(co32),将稀盐酸加入到物质中,如果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铵盐(即铵根离子nh4+)的检验:

加入碱(naoh、ca(oh)2等)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nh3)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原理为:

nh4hco3+ca(oh)23+nh3↑+2h2o

【典型例题】

例1.在今年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

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

(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填化学式),因而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失误分析和常见离子的鉴定,是一道比较好的实践应用题,第一问因为从题意中得知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所以实验现象就是: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第二问对现象进行分析,因为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会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生成,

写成化学式是:

agcl。

答案:

(1)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agcl

例2.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

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__。

(3)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______(填具体物质)来设计实验方案。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实验设计和离子鉴定的题。

(1)题比较简单,寻找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肯定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2)题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需要充分对照表中第一列已经设计的实验,再抓住硫酸根离子的鉴定要用到氯化钡溶液就简单了,填证据的时候要对照题中所给的结论是: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所以对应的证据就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3)题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那就是确保生成的沉淀物中不能有其它的反应和生成物,也就是:

氯化钠和硫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