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897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docx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117

全国化学高考必考题

单选题(共5道)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实验方案: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预期目的:

除去CO2中的HCl

B实验方案: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预期目的: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实验方案: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预期目的: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D实验方案: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预期目的:

除去苯中的苯酚

2、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3、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4、将足量N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lˉ、SO42ˉ、Na+

BNH4+、Al3+、NO3ˉ、Clˉ

CCa2+、K+、Clˉ、HCO3ˉ

DK+、Na+、SO32ˉ、SO4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氨基酸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D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简答题(共5道)

6、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33.6L(标准状况)。

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

 

7、为测定某

样品(含少量

杂质)的纯度,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取

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配制成250mL溶液;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然后,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上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的的仪器是E和_____(填字母);

(2)在方法一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法一测定得到

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可不化简);(4)在方法二中,是否需要加入指示剂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5)在方法二中达到滴定终点读取数据时,俯视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8、

纯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氮化镁遇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下面是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提出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几种方案:

()A.硫酸铵固体与消石灰共热B.浓氨水逐滴加到新制的生石灰中C.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化合D.加热分解氯化铵固体你认为其中较简单易行的方案有()(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氮化镁的实验方案如下图(夹持及加热仪器没有画出),且在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均已排尽。

(2)该实验完成后,能否得到纯净的氮化镁()(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②装置C的作用是()。

 

9、某有机物X(C12H13O6Br)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

(其中R1、R2为未知部分的结构;R2中含有Br原子),为推测X的分子结构,进行如下图的转化:

已知向E的水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G、M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1)M的结构简式为;其俗称是;

(2)E不能发生的反应有(填序号);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氧化反应d.取代反应(3)B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分子中有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由B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4)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组成为C4H4O4的有机物(该有机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G生成C4H4O4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X中R1里含有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官能团,且E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X的结构简式是:

;(6)Y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Y的分子中只含有醛基、羧基、羟基三种官能团,且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两个羟基,则Y的分子结构有种。

 

10、氯化铜用作陶瓷着色剂、玻璃、电镀添加剂、催化剂、照相制版及饲料添加剂等。

某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已知氯化铜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A空气中加热蒸干

B空气中低温蒸干

CHCl气流中加热烘干

D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填空题(共5道)

11、

有关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

氯化铵:

10℃时33.3g、20℃时37.2g、30℃时41.4g;氟化钠:

20℃时4g;氟硅酸钠微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发生两步化学反应,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能进行是因为。

(2)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3)操作II的作用是。

(4)操作Ⅲ的具体过程是。

(5)流程中NH4HCO3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Ⅱ.硅实际上不易溶于单独的硝酸及氢氟酸。

为了溶解硅制备H2SiF6,可使用浓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物。

此时,二氧化硅能很好地溶于氢氟酸。

(6)解释在硅的溶解过程中,硝酸和氢氟酸各起的作用分别是、。

写出反应方程式。

 

1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2-3)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pH=7时,溶液中c(Na+)=3c(HSO3-)

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为宜

D.pH=9时溶液中c(OH-)=c(H+)+c(HSO3-)+c(H2SO3)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则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4)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0.4mol/L,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为L。

 

13、

14、冬青油是天然香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甲醇作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酯化而得。

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100mL三口烧瓶中放入6.9g(0.05mol)水杨酸和24g(30mL,0.75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mL甲苯,再小心地加入8mL浓硫酸,摇动混匀:

加入1~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网上保持85—95℃,加热回流1.5-2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向烧瓶中加入50mL,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分出下层产物,弃去上层水层,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0mL5%NaHCO3溶液洗1次(溶液呈弱碱性),30mL水洗一次(产物皆在下层),有机层得到粗酯;

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

产品经0.5g无水CaCl2干燥后称重。

常用物理常数: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冬青油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制备冬青油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加入甲苯作带水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冷却后,分离甲醇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4)在提纯粗产品的过程中,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

若改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称得产品的质量为4.2g,则所得水杨酸甲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C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4-答案:

B

略。

5-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氨基酸不能水解,A不正确;B、甲醛有毒,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B不正确;C、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均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C正确;D、地沟油属于油脂,分馏得不到汽油和煤油,D不正确,答案选C。

-------------------------------------

1-答案:

(1)

(2)Fe

(3)离子键和共价键,

(4)

(5)①

;②65﹪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2-答案: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3-答案: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4-答案:

见解析。

(1)HOOC—COOH;草酸;

(2)b;

(3)2;

;(4)

(5)

;(6)2。

5-答案:

未获取到答案

未获取到解析

-------------------------------------

1-答案:

(1)H2SiF6+6NH4HCO3=6NH4F+H2SiO3↓+6CO2↑+3H2ONaF比NaCl的溶解性小

(2)烧杯、漏斗

(3)除去NaF、NH4Cl表面的杂质(4)加热蒸发溶剂,析出多量固体后冷却

(5)必须保证H2SiF6能全部反应,防止在进行反应Ⅱ时H2SiF6将与NaCl反应,生成Na2SiF6沉淀,混入NaF中影响NaF质量(6)硝酸是氧化剂,氢氟酸是配合剂Si+4HNO3+6HF=H2SiF6+4NO2↑+4H2O

2-答案:

(1)H2O+NO+Ce4+=2H++NO2-+Ce3+

(2)①ABC;②3SO2+5OH-=2SO32-+HSO3-+2H2O;③酸式;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正;2H++2HSO3-+2e-=S2O42-+2H2O(4)4480L

(1)在装置Ⅰ中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H2O+NO+Ce4+=2H++NO2-+Ce3+

(2)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则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3SO2+5OH-=2SO32-+HSO3-+2H2O。

(3)在装置Ⅱ中,在酸性条件下根据流程示意图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H2O+3Ce4+=3Ce3++NO3-+4H+;NO+H2O+Ce4+=Ce3++NO2-+2H+;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4)由于NO2-的浓度为0.4mol·L-1,所以1m3该溶液中的NO2-的量为0.4mol·L-1×1000L;每1mol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失去电子2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知,每一mol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4mol,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可计算,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是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22.4L/mol。

3-答案:

B

A、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亚铁离子成三价铁离子,无法判定是否是三价还是二价铁。

B、溶解度越小越生成沉淀。

C、蓝色钴玻璃可以滤掉黄色的火焰,还可能含有钠。

D、未能证明该反应在碱性环境中,可能是酸和碱完全反应了。

4-答案:

答案:

(1)

(2分)

(2)水浴加热(1分)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同时可以减少甲醇的用量,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2分)(3)蒸馏(1分)(4)水杨酸(1分)不可以(1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杨酸甲酯发生水解(1分)

(5)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NaHCO3溶液,若出现无色气泡则含水杨酸(答案合理即可)(2分)55%(2分)

5-答案:

D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可能是碳酸盐溶液、碳酸氢盐溶液或亚硫酸盐溶液,错误;B.向盛有2mL0.5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0.2mol/L的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0.2mol/L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因为氢氧化钠过量,不能说明Ksp[Mg(OH)2]>Ksp[Fe(OH)3],错误;C.因为玻璃棒成分中有硅酸钠,也会发生焰色反应,正确做法是用铂丝蘸取,错误;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成单质碘,因此氧化性:

Fe3+>I2,正确。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