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836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

浅谈虚拟经济

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首先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确保中国经济实现8%之上的稳定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

和此同时,为防止金融危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仍必须通过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努力把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和泡沫崩溃防患于未然,使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协调的发展。

为此,本文提出壹些不成熟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的讨论和思考。

壹、虚拟经济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很突然,却是美国虚拟经济泡沫崩溃的必然结果。

雷曼兄弟X公司破产不到壹个星期,就迅速引发了美国的金融海啸且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足见美国和全世界的虚拟经济泡沫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仍没有引起人们对研究虚拟经济的足够重视的话,那么这次美国泡沫经济崩溃就应该引起人们对研究虚拟经济的高度重视了。

那么,什么是虚拟经济呢?

所谓虚拟经济就是金融经济,也能够说是钱的经济,即用钱赚钱的经济。

和实体经济是通过工农业和相关服务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创造价值相比,虚拟经济是通过金融资本活动即通过金融商品交易赚钱。

虚拟经济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究其原因,乃因为在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分离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金从资金所有者到资金需要者的流动,必须建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开发和普及金融商品。

为此,壹开始是以银行为中介发展起了间接金融,然后又发展起来了以资本市场为渠道的直接金融。

在间接金融中,资金所有者是通过存款利息等从银行获得资金运用收入或投资收入的。

在直接金融中,资金所有者是通过股票利息从企业获得资金运用收入或投资收入的。

随着间接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的发展,为使资金所有者有更多的资金运用对象,获得更多的资金运用收益,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创新越来越多,虚拟经济也就愈益发达起来了。

虚拟经济既然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就应该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且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实际情况见也是这样,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是伴随其工农业生产和各种服务业的发达而发达起来的,且对其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越发达,虚拟经济也就越繁荣,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越大。

正因为如此,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迎头赶上,都特别重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大力促进金融业和虚拟经济的发展。

二、虚拟经济自我发展会走上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

伴随金融资本交易的发达,在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创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虚拟经济日趋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空间,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

例如,外汇交易壹开始是为了实现外汇从所有者到需求者之间的流动而产生的,即壹开始企业是为了进口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而买入外汇的,个人和家庭是为了出国旅游、留学和购买外国商品等而买入外汇的。

而当下,买入外汇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满足进口以及出国旅游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套汇保值即用钱赚钱。

这和实体经济中的实物商品交易始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是截然不同的(少数收藏性购买或投机性的囤积居奇除外)。

结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每3天的外汇交易额就已超过了全年的国际贸易总额。

在股票不仍本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能够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股票,且且使股票所有者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像从银行提取存款那样方便地得到资金,就必须建立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

即如前所述,股票市场是为满足股票发行和股票流通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可是,在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已不再满足于从企业获得股息收入,而是越来越追求股票升值收益的情况下,股票交易的性质进而股票市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股票交易发展到炒买炒卖的投机以后,股票交易不仅和上市X公司的新股发行无关,而且和股票持有者的资金需求无关。

由此,在投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中,流入上市X公司的资金只占壹小部分;在股市交易总额中,不仅新股发行额只占壹小部分,而且满足股票持有者资金需求的交易额也只占壹小部分。

而且,股票炒买炒卖的热度越高,上述壹小部分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股市交易也就越是脱离了上市X公司筹措资金和个人资金调剂的实际的需要。

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事实说明,虚拟经济自我发展会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而进入自身发展的轨道——用钱赚钱的轨道。

股票交易之所以能够赚钱,乃因为股票的股息率以及股息率和国债利率的比值都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进而股票的价值和价格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这意味着投资者买了企业的股票以后,只要企业的运营效益提高进而股票分红率提高,则在卖出股票时就能够因股票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卖出价格,进而获得股票升值的收益,实现资金运用的目的即实现用钱赚钱的目的。

可见,股票交易之所以能够赚钱,乃是因为企业运营效益改善提高了股票的价值。

换言之,买卖股票赚钱是以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为基础的,不是以炒买炒卖的交易活动为基础的,股票交易和商品流通壹样,除服务价值以外且不创造商品本身的价值,所谓股票市场创造价值,不过是壹个虚幻的臆说。

不论股票市场在壹天之内创造了多少财富或蒸发了多少财富,都不是在创造或蒸发实际的价值,而是在创造或蒸发虚拟的价值。

只有虚拟的价值才能够在瞬间大量地创造、大量地蒸发,实际的价值既不可能在瞬间实现突如其来的大量创造,也不会在瞬间出现莫名其妙的大量蒸发。

在实体经济中,经济社会环境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运营效益也会因各种不特定因素的影响而时高时低。

因此,在股市交易和实体经济保持壹致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价格会体现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高低也会成为企业运营好坏的真实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市场以脚投票的机制,运营效益好的企业就能够以其高股息率为基础提高股票发行价且顺利地卖出去,股票市场也就起到了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然而,当虚拟经济进入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由于炒买炒卖股票的人都想从中赚钱,为卖而买,结果在股市迅速转手的股票就不是来自上市X公司,而是来自股票持有者。

这样,在国债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就不是由股息率决定,而是由人们对股票发行X公司见好的观念进而由所买入股票价格见涨的主观判断决定了。

虚拟经济进入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以后,其自身发展不壹定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此同时,其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就从有益变为了无益,甚至仍可能对实体经济有害。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导致日本经济陷入10年的长期停滞,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和全球性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都是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虚拟经济也受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支配

和实体经济壹样,虚拟经济发展也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

就股票市场而言,股票这种金融商品的价格和汽车、计算机、手机等实物商品的价格壹样,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

壹种股票供给少,买的人多,其价格就会上涨,供给多,买的人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如果股票价格大大超过了股票的价值,价格就难免会出现暴跌,当暴跌到股票的价值以下时,又会再次出现上涨。

和汽车、计算机、手机以及住宅等实物商品不仅有价值而且有满足个人具体需要的使用价值不同,股票虽然是企业所有权的象征,但除长期持有者外,更多的炒买炒卖者的股东意识淡薄,对企业运营权且不感兴趣,股票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

这意味着股票只要出现价格下跌,它对股票持有者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变成壹张白纸。

相比之下,实物商品在价格下跌后仍然有使用价值。

因此,金融商品就只是投资的对象,不是消费的对象,这和实物商品主要是消费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尽管实物商品市场也经常出现价格过快上涨的泡沫现象,但却很少像股票那样迅速地暴涨暴跌,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是不壹样的。

至于房地产市场,虽然也经常出现的炒买炒卖期房合同的现象,特别是像美国那样出现炒买炒卖次优贷款抵押证券现象,但由于期房合同特别是次优贷款抵押证券乃是衍生或创新的金融商品,因此其价格涨跌就具有虚拟经济的特征。

和实体经济中存在竞争规律和竞争机制壹样,因实体经济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也存在着竞争和竞争机制。

就股票发行市场而言,其竞争机制主要体当下运营效益好、股息率高的企业能够以高于其他企业的价格发行股票。

因此,壹个上市X公司要想从股票市场筹措更多的资金,就必须努力提高运营效益且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分红,在吸引投资者方面开展竞争。

和此同时,股票发行市场也就形成了推动上市X公司竞相改善运营、增加分红的竞争机制。

在股票流通市场,交易参和者所拥有的资金实力、金融资本市场的知识水平、交易技巧、收集和把握信息的能力等,对于其能否用钱赚到更多的钱有很大的影响。

每个交易参和者要在炒买炒卖的博弈中获胜和赚钱,就必须在上述方面开展竞争,且服从竞争规律和竞争机制的支配,在自由参和的同时,自我负责地承担壹切的责任和结果。

四、虚拟经济内生的投机机制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只要认识了某种规律,就能够预测许多未知的东西。

例如,罗蒙诺索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后,就准确预测了壹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价以及其所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在人们正确认识了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以及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规律和空气的流动规律以后,气象学家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当下,地壳运动的规律虽然仍没有完全被认识,但科地震专家已经能够近于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了。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只要正确认识了某种规律,也能够预测许多未来的东西。

例如,马克思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后,中国就明确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了当前发展个体和民营经济的必要性,个体和民营经济也就得到了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

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实现过程且非是壹帆风顺的,因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实现过程往往出现挫折,有时甚至会出现令人怀疑规律是否存在的异常事态。

例如,前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就使国内外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产生了怀疑。

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也壹样,在壹些人见来它似乎对股市不起作用。

从实际情况见,世界各国的股票价格往往出现异常的变动,其背离价值的程度之大,往往达到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程度。

结果,世界上没有壹个人能够对股市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是最精明的经济学家,炒股也往往赔钱。

股票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事态呢?

究其原因,且非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不存在于股票市场,也不是经济学家无能,而是因为虚拟经济中存在着打乱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投机机制。

正如大物理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所哀叹的那样:

“我能够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和实体经济中的实物商品交易相比,虚拟经济中的金融商品交易特别是股票交易是壹种高回报、高风险的交易。

在各种投资中,低收益和低风险、高效益和高风险是相生相伴的。

和进行安全的低收益的投资相比,凡是追求高收益的投资都必须冒高风险。

冒险壹词的褒义是挑战,中性的含义是博弈,贬义是赌博或投机。

在炒股、炒汇等被称之为“货币游戏”的今天,金融资本市场的冒险更多的是赌博和投机,由此而来的虚拟经济也往往被称为“赌博经济”或“赌桌经济”。

就股票市场而言,由于众多的参和者不具备企业创业者的那种能力和气质,很多人有的只是钱、热情、胆量和勇气,因此,在用钱赚钱的利益驱动下,随着为卖而买成为最主要的交易目的,炒买炒卖盛行,虚拟经济就内生了壹种投机机制,这在股票流通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

投机机制不仅使股票流通市场的竞争由上市X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炒买炒卖者之间把握机会的竞争,使股票流通市场的竞争变形变性,而且仍会干扰和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而扭曲股价形成的价格机制。

和实物商品交易的参和者相比,金融商品交易的参和者要想赚钱,不仅需要金融商品交易的专门知识,需要掌握有关金融商品的充分信息,而且在影响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仍需要运气。

运气好,白痴也能够赚钱,运气不好,像牛顿那样的天才也会赔钱。

日本知名经济学家佐和隆光在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说:

“不管是怎样天才的投机家,他要想在壹次投机中赚钱,就只能是靠碰运气。

由于贪婪的本性,碰运气的投机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做出非理性的行动。

股票市场碰运气的投机越是盛行,人们就越是丧失理智,就越是做出非理性的行动。

结果,投机不仅使股市变得不正常,而且使不正常的股市见似正常。

这乃是股市风云变幻,既难以预测,又难以救助的根本原因。

五、金融资本市场的失败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市场通过“见不见的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市场且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败。

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市场虽然能够实现优胜劣汰,提高效率,但却会使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从而产生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造成经济社会的俩极分化。

金融资本市场作为市场的壹部分,自然也有失败。

而且,和壹般的市场相比,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仍是壹个失败更多的市场,世界各国盖莫如此。

究其原因,乃因为虚拟经济内生的投机机制,使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成为壹个充满投机的市场,而投机有扰乱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作用的骇人力量。

结果,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不仅往往出现资产价格严重背离资产价值的异常事态,而且仍令人产生壹种错觉,把异常视为正常。

无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发生泡沫经济期间,仍是新世纪初美国出现次优贷款泡沫、中国出现股市泡沫期间,世界各国不仅有许多人陶醉于泡沫经济的繁荣,而且壹些号称“经济学家”的知名学者,也经常是对严重的泡沫经济视而不见,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麻木。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市场的失败,纠正市场的失败。

为此,政府首先要要营造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制定市场经济的规则,提高市场的透明度,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经济计划、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全面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调节经济周期的波动起伏,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第三,实施收入再分配政策、国土开发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消除各种经济社会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虚拟经济中,面临失败更多的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政府也必须采取防止市场失败、纠正市场失败的政策措施。

任何主张放任自流、反对政府干预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为此,政府首先要要营造有利于金融资本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定金融资本市场的规则,提高金融资本市场的透明度,确保金融资本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通过金融监管、社会监督和税收政策等,打击金融资本市场的投机活动,防止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消除泡沫因素和泡沫现象。

第三,在资产价格过多或过低地背离资产价值即出现异常的资产泡沫或资产泡沫崩溃时,政府应该针对导致泡沫或泡沫崩溃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抑制或救助措施。

六、金融监管的基本宗旨和核心内容是防止或杜绝投机

用钱虽然能够赚钱,但却不壹定能够赚到永远。

这和实体经济永远能够通过生产活动创造价值是不壹样的。

而且,在少数人用钱赚钱时,壹些人确实是赚了钱。

然而,当大多数人都想用钱赚钱时,就越来越难以用钱赚钱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诱发的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用钱赚钱赚过了头而导致用钱不能赚钱甚至用钱赔钱的结果。

就全世界而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知道用钱赚钱时,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冰岛深谙此道,通过金融自由化吸收西欧各国的资金且运用于美国市场,创造了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神话。

见到冰岛成功的奥秘,当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发展虚拟经济时,冰岛却在这次金融海啸发生之际陷入了国家破产的境地。

即使冰岛能够起死回生,今后能否再像以前那样地用钱赚钱,这却很难说了。

中国股票市场也壹样,以杨百万为首,壹些率先进入股市的人普遍发了财。

然而,当股市成功人士、股神、大学生股神的宣传铺天盖地时,就出现了1亿多人被深度套牢的局面。

结果,不仅是大多数人不赚钱,甚至仍有壹些人赔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了。

少数数人赚钱时虽然有财富效果,但大多数人赔钱时却有反财富效果。

前者会推动经济过热,后者会使经济萧条雪上加霜。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人都认为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商品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疏忽金融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壹。

然而,对于金融监管的实质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很多人其实且不明确。

直到当下,许多人仍是就金融创新论金融创新。

其实,金融创新且没有错,不仅过去提倡金融创新,今后仍应该壹如既往地继续提倡金融创新。

为扩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美国金融机构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抵押贷款且非坏事,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能够学习或尝试这种做法。

在房地产贷款增加的情况下,银行为回避贷款风险,把次优贷款证券化,以增强贷款资产的流动性,分散抵押贷款的风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次优贷款和次优贷款证券化之所以出了问题,乃是因为雷曼兄弟X公司以及相当多的证券X公司的恶性炒作。

结果,围绕次优贷款证券的疯狂投机,就把次优贷款证券的价格炒到了严重背离其价值的程度,从而在房价下跌、购房者毁约贷款增加的情况下,有价证券资产价格链条上的壹个漏洞就导致了雷曼兄弟X公司的破产,进而诱发壹系列的金融机构破产,形成了美国和世界历史上百年壹遇的金融海啸。

鉴于虚拟经济中内生的投机机制是导致虚拟经济严重地偏离实体经济、形成泡沫经济进而危害实体经济的根本原因,所以金融监管的基本宗旨和核心内容就必须是监管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所有可能诱发的投机,而不是监管金融衍生商品或金融创新商品的本身。

不管人们怎样地美化投机,也不管人们怎样地转换观念,投机都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最大扰乱因素,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杜绝投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