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639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docx

国家计划精选干货

国家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

 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感谢阅览...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感谢阅览...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各地要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问题和经验,及时告我委基础教育司。

  附件: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

  本课程计划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本课程计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和课业负担适当;从我国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感谢阅览...

 一、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的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目标: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辩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感谢阅览...

 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课程设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设置课程。

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课时较少的短期课。

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感谢阅览...

  

(一)国家安排课程

  学科: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九科,有条件的小学可增设外语;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十三科,还开设短期的职业指导课。

 所有学科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此同时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学科教学的任务。

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辩是非的能力。

思想政治 使学生初步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我国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确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初步树立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国家观念以及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

 ...感谢阅览...

 语文 小学阶段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和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掌握常用词语和一定的写字技能,会说普通话,会使用常用字典,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一点文言文,扩大识字量和常用词汇,较熟练地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较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数学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和四则运算的技能,学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简易方程和珠算知识,学一点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

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一点统计初步知识、直观空间图形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语 初中阶段开设英语或俄语、日语等,分两级水平:

一级水平学习两年,掌握适量的基础知识,通过初步的言语训练,能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二级水平是在一级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年或二年,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经过进一步的言语训练,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继续学习外语打好基础。

...感谢阅览...

  社会 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务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历史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包括乡土历史)、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着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 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掌握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我国地理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感谢阅览...

 自然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初步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与探索,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初步的观察、动手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

 物理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掌握一些力学、电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几种最常见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生物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关于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生物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懂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谢阅览...

 体育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

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增强体质,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和勇敢顽强的精神。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音乐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初步的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我国民族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一些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美术 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阶段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劳动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劳动技术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劳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

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职业指导 使学生了解关于就业和升学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地有关学校和主要职业的情况、职(专)业特点和不同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学习择业的一般常识。

使学生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及自身条件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的方向。

活动

本课程计划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

 各项活动都要结合其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活动设置的基本要求:

 晨会(夕会) 举行升旗仪式,进行时事政策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团队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

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交往的能力。

 

 体育锻炼 进行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其它体育锻炼。

使学生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科技文体活动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由学生自愿参加。

使学生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

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以及军事训练等活动。

引导学生接触工农,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校传统活动 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学校自定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远足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地方安排课程

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本课程计划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

  (三)课程计划表

表一 学 年 时 间 安排表 

 |阶段| |  |    | 

|  周数 |小学|初中| 备  注 |

 |项目    | | |     |

| 上 课 |34|34|  |

 |—--——--|—-|--|初中最后一学年第二|

 | 校传统活动|1| 1|       | 

|—--—-—-|--|-—|学期上课减少2周,|

|社会实践活动| 1|1|   |

 |--——---|--|-—|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 期末复习考试| 2|3|      |

 |-------|--|--|2周.    |

 |机   动| 1| 1|    |

|      |||包括寒暑假、农假、|

 | 假   期|13|12|节日假,可组织有意| 

|   | ||义的活动,但不得用|

|   | | |于集体课。

  |

|总  计|52|52|       | 

   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表三     课  程 安  排  表

 |    学段|  小    学    |初  中   |  九 年| |

 | 年级| | | | | | | | | | 小学|初中 |合计|

| 周课时|一 |二 |三 |四|五|六 |一 |二 |三| 总 | 总 |  |

|课程  | |  || | |  | | || 课时| 课时| |

||思想品德 | 1| 1| 1| 1| 1| 1| | || 204|  |  |

| |思想政治 |  ||  | ||  | 2| 2|2| |200| |

 | |语  文|10|10|9|8| 7| 7| 6|6| 5|1734| 568|2302| 

| |数学 |4| 5| 5|5|5| 5| 5|5|5|986| 500|1486|

|学|---—-|—-|--|--|--|--|--|--|--|--|—--—|----|-—--|

| |外|(Ⅰ)|  ||  |  | |  | 4| 4| |  |272|272|

||语|(Ⅱ)|  | |  || || 4| 4|4|  |400| 400|

| |社会| |  |  |2| 2| 2| |  ||204|  |   |

| |历 史 | || || |  |2| 3|2|   | 234| 608| 

 | |地  理 || | | | |  | 3| 2| | |170|   |

| |自 然| 1| 1|1| 1|2| 2| || | 272|   |   | 

 ||物理 | ||| | | | |2|3|   |164| | 

 | |化  学|| | |  | |  |  | |3| | 96| | 

| |生  物| || | | |  | 3| 2||  |170|   | 

||体 育|2|2|3| 3| 3| 3|3| 3|3|544|300| 844|

||音 乐 |3|3|2| 2| 2|2|1| 1|1| 476| 100| 576|

 |科|---—-|--|——|--|--|--|--|—-|--|--|-——-|-—-—|-—--|

 ||美 术| 2|2| 2| 2|2| 2|1| 1| 1| 408| 100| 508|

 ||劳动 ||| 1|1| 1| 1|||  |136|  |  |

||劳动技术|| || || | 2|2| 2|   |200|  | 

 | |周学科课时|23|24|24|25|25|25|32|33|27|4964|3074|8038|

表三续 

 ||晨会(夕会)|      每 天 10分钟        |

||班团队活动 | 1|1| 1| 1| 1| 1| 1|1| 1|204| 100| 304|

| |体育锻炼 ||| | |  |  |  | |  |   | |    |

 | |--—---|4| 4|4| 4|4| 4| 3| 3|3 | 816| 300 |1116| 

||科技文体活动||| ||| | | | |   |  |   | 

||周活动课时 | 5| 5|5|5| 5|5|4|4| 4 |1020|400| 1420|

 | 地方安排课程 |2| 2|3|3|3| 3|| |  5*|544|160|  704|

 |周课时总量|30|31|32|33|33|33|36|37| 36 |6528|3634|10162|

 *表示外语课按水平Ⅰ开设的周学科时数和地方安排课程的时数;如果外语课按水 

   平Ⅱ开设,则初中三年级的地方安排课程时数减去4课时,为1课时。

 

(四)说明 

 1。

学科和活动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小学语文课时中,各个年级每周设1课时写字课,一、二年级每周设1课时说话课,三年级以上各年级每周设作文课.

 3.初中毕业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

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只学必修部分的内容.

4.初中二级水平的外语所需课时在地方安排课程中解决,一般按每周4课时安排。

确实不具备师资条件的,经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初中可以不设外语,课时由地方安排。

根据需要并能解决师资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地方,小学可在高年级开设外语,每周2或3课时,所需课时在地方安排课程中解决,小学阶段开设外语,使学生掌握所学语种的字母或少量的单词,培养简单的拼读能力,接触一定数量的短语和日常用语,打好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大胆说外语,为初中学习外语做好准备。

...感谢阅览...

  5.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足3课时体育课,确有困难的学校,经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按2课时安排。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卫生保健教育。

 6.小学一、二年级可开设1课时劳动课,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可增为2课时,所需时间从地方安排的课时中调整。

农村小学的劳动课可与农忙假统一安排,根据需要与可能,高年级还可学习一些当地实用的生产技能。

初中劳动技术课根据需要,可用适当时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或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

要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感谢阅览...

 7.职业指导课一般是设在毕业年级的短期课,也可根据学生升学或准备就业的不同需要适当提前。

所需课时在劳动技术课中安排。

  8.人口教育可结合地理、生物、思想政治等学科有关内容讲解。

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国防、交通等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

所有这些方面的教育均不单独设课,也不进行考核.

 青春期教育,初中主要结合体育(卫生保健部分)和生物(生理卫生部分)进行,其任课教师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学高年级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青春期教育的短期课或进行个别指导。

 9.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都要在本学科总课时中留出适量课时给各地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

10。

农村小学和初中的语文都应加强农村应用文和农村常用字的教学。

农村小学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高年级单设珠算课,还可适当补充计量、统计、记帐方面的基础知识,所需课时在数学总课时中调整。

农村高年级的自然课要结合本学科特点联系当地生产实际。

 11.为与学前教育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前两个月,每天上午安排4课时的学校,应该安排1课时的室外活动或体育、音乐、美术;在每节课中间再安排五分钟的休息或活动,也可提前五分钟下课,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室外活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包括唱游,一年级的唱游可以多安排一些课时,低年级的各科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要注意入学年龄和所受学前教育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

 ...感谢阅览...

 12.小学和初中一般每周按五天半安排课程。

每节课时,小学一般为40分钟,初中一般为45分钟。

小学、初中每天安排广播操20分钟;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