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3810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docx

烧成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窑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旨在统一操作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力争达到优质、稳定、高产、低耗的目的。

2.范围

本规程使用于烧成中控操作,即从生料库底到熟料库顶。

3.引用标准

4操作指导思想:

1.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在实际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整定出系统最佳运行操作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长期安全运转和文明生产。

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煤磨操作员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三班操作员必须经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达到三班保一窑的目的。

3.为了保持整个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必须坚持前后兼顾,全面平衡的原则。

应灵活调整风、煤、料、窑速以消除系统热工波动。

同时窑炉兼顾,既要保持窑的烧结能力,又要保证预热器系统和NST炉的预热分解能力,掌握窑炉合理的用煤、用风量来稳定全系统热工制度,提高熟料质量,保持结粒均齐,防止过烧或欠烧。

4.确保燃料完全燃烧,避免产生CO和系统局部高温,防止五级筒溜子及NST炉与窑尾烟室间的缩口结皮、堵塞。

同时保护窑皮和窑衬,延长窑系统的运转周期。

5.正确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用风量,以防止堆“雪人”并提高二、三次风温及熟料冷却效果。

6.统一操作思想,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达到系统稳定的目的。

5窑系统工艺简介及流程方框图:

5.1窑系统工艺简介:

5.2工艺流程方框图

6点火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现场检查各有关设备的润滑情况及螺栓是否松动。

2.检查预热器、窑及冷却机内的耐火衬完好情况,有关人员、支架、工具、杂物等是否已全部撤离和清理干净,以及三次风管的积料情况。

3.将预热器各翻板阀吊起,确认管道畅通无堵后,严密关闭整个系统的人孔门及捅料孔盖。

4.确认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5.校准燃烧器角度及距窑口距离,并做好记录。

6.根据工艺要求向窑操提供升温曲线图。

7.确认窑头喂煤仓内有足够的煤粉(可用4小时左右),确认柴油泵站有足够的油量满足点火升温要求。

8.各专业人员进入岗位并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9.窑操作员、巡检工应对本系统全面检查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并将准备工作、检查情况及结果全面真实地写入交接班记录,并将存在的问题向分厂主管领导汇报。

10.接分厂主管领导点火指令后,由分厂生产调度通知原料、煤磨、电气、仪表、自动化等专业人员将各设备、仪器仪表送电,通知水泵房送水,通知现场将本系统所有设备的现场控制转入中控位置,检查各设备、仪器是否备妥。

11.通知空压机站启动各有关空压机,中控启动风机润滑系统,启动窑减速机润滑系统。

7点火升温:

1.通知原料操作员启动原料磨循环风机,调整窑尾高温、原料磨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使窑罩压力在-300Pa左右。

2.打开燃烧器上内外流手动挡板,中控将变频调速器调至最低,启动一次风机(组成单个设备启动时,启动前的报警铃已含在启动信号之中,下面不再重述),并调节手动挡板至一定开度,压力为

0.015Mpa,以内流为准。

3.启动点火油泵,调整供油油站出口压力为1.2Mpa,开始向窑内喷油,将点火棒点着,从窑头罩侧门伸入,使点火棒前端靠近喷咀前下侧,进行点火。

4.确认柴油点燃后,调整内外流风挡板开度,以期得到较理想的燃烧状况。

5.升温曲线:

(每次升温前由工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

6.喂煤

1.启动窑头喂煤系统,煤仓料位设定在30%左右,按顺序开机(现场手动),启动完毕设定喂煤量为0.5t/h。

2.刚开始喂煤时,要避免熄火,操作要平衡,注意调整各风机挡板开度,做到即保证煤粉充分燃烧,风量又不过大。

注意:

窑内温度过低时,不得随意单独用煤粉升温。

⑶.注意观察预热器系统各点温度是否正常。

8升温中窑的慢转:

(见表一)

注:

⑴.降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缩短慢转窑时间(建议间隙时间比正常时减半);

3.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达100℃以上时,窑尾高温风叶必须慢转。

表一:

升温中窑的慢转

窑尾温度℃

旋转量(圈)

旋转时间(秒)

间隔时间(min)

0~150

0

0

不慢转

150~300

1/4

107

60

300~450

1/4

107

30

450~600

1/4

107

15

600~750

1/4

107

10

750℃以上

1

/

连续慢转

9窑头加煤操作

根据升温曲线及现场观察,进行加煤、减油,同时调整风量,使得充分燃烧,并保持火焰正常,尽量避免烟囱冒黑烟,控制预热器出口CO含量在0.1%以下,O2含量在10%左右。

10投料前的准备

1.检查预热器各部位的温度,投料前1h放各翻板阀,同时关闭预热器系统所有空气炮气包的卸空阀,打开进气阀,并把控制屏上的开关从“0”位打到“1”位,使空气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2.当窑尾温度达到750℃以上时,启动窑辅助传动装置等设备,窑开始连续慢转,并通知加油班给轮带内加石墨锂基脂。

3.启动篦冷机集中润滑系统;

4.启动冷却机一、二室风机,注意调整窑罩压力,若调整困难,可启动三、四室风机,若窑头出现正压,可启动窑头排风机风机并调整挡板,保持窑头微负压。

5.启动熟料库顶袋收尘器,通知巡检调整袋收尘器排风机挡板;

6.启动熟料输送及窑头回灰系统.

7.启动冷却机的拉链机、破碎机及三段;

8.启动一、二段篦床,篦板速度设为最低;

9.启动喂料系统袋收尘,通知现场巡检工调整袋收尘器排风机挡板;

10.确认喂料量设定值为零,启动喂料机组,启动均化库出料系统.

11投料操作:

窑尾温度升到1050℃开始投料,若尾温在1000℃以上,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在400℃以上,也可开始投料。

1.关闭窑尾高温入口挡板,启动窑尾高温液压偶合油泵及主电机,并选择运行联锁;

2.启动冷却机二、三段空气室风机(其中一段空气室风机在前面若已启动,则在此保持运行);

3.并通知电收尘班将窑头电收尘荷电,关闭窑头排风机风机挡板,启动窑头排风机;

4.确认NST炉喂煤秤设定值为零,煤粉仓料位可供生产4h以上,启动NST炉喂煤机组,然后适当开启3507⑵挡板开度,向炉内适当加煤,使五级筒出口温度为800℃左右.

5.调整各有关挡板,维持预热器出口抽力在-1100Pa左右,窑罩压力为-30Pa~-80Pa.

6.停止窑慢转,断开离合器,切换主马达,窑速初设定值为0.35rpm,喂料达到100t/h后可加至1.2rpm左右。

7.以50t/h左右的喂料量开始喂料;

8.注意现场观察窑内情况,注意窑尾负压、温度,预热器出口压力与温度;五级筒出口温度,五级筒锥体负压差及溜子温度800℃左右。

9.注意两系列各对应点的温度、压力,并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正常。

12加料操作曲线及加料过程控制:

12.1加料曲线(供参考用):

12.2加料过程控制:

1.根据窑内及预热器情况。

逐渐加料到325t/h,进行满负荷生产,在加料时相应逐渐加快窑速至3.5rpm左右,窑头加煤至10.5t/h左右,NST炉加煤至14t/h左右,加煤操作应缓慢稳定,窑与NST炉用煤比例大致为:

窑:

NST炉=45:

55

2.加大窑排风机排风量,使预热器出口抽力在–4500pa左右,预热器出口气体分析CO小于0.08%左右,Nox在400~700ppm。

3.加料的同时,增加冷却机各室风量,当喂料量在325t/h时,控制一室压力在Pa,二室压力在Pa,五室压力在Pa,据此进行调整篦冷机一、二、三段篦速,速比为:

1:

1.1:

1.2.

4.几点说明:

⑴.加料过程中,应稳定各部温度,逐步加至满负荷。

a.预热器出口温度稳定在400℃以内;

b.五级筒溜子温度稳定在860℃以内;

c.窑尾温度应控制在1100℃以内;

d.入NST炉三次风控制挡板开度在30%,一般控制在30%左右。

⑵.加料时注意风、煤、料、窑速的平衡(见表二),处理好窑与分解炉、预热器、冷却机之间关系,稳定系统热工制度。

⑶.当整个系统稳定之后通知巡检工停止烧油,停油后适量增大窑头喂煤量。

⑷.增加喂料时,喂煤量调整幅度不宜过大,避免不完全燃烧,做到既不烧高温,也不出黄料。

5.各部满负荷的正常操作参数大体如下:

预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在340℃左右

五级筒出口温度控制在900℃左右

NST炉出口温度:

900℃以内

NST炉出口抽力:

五级筒溜子温度:

860℃左右

窑尾温度:

1100℃以内

窑尾负压:

-300Pa左右

窑主电机电流控制在:

400~700A

烧点温度:

1350℃

预热器出口CO含量:

0.08%以内

NOx浓度控制在:

400~700ppm

增湿塔出口温度:

200℃左右

冷却机废气温度:

200℃~250℃

13出现紊乱时的处理

13.1跑生料(窜料)

判断:

窑电流下降较多,烧成带、窑尾、五级旋风筒溜子温度下降,Nox含量下降,冷却机压力上升。

若篦速自动控制则一段篦速加快。

处理:

减窑速、减喂料、适量加煤、适当减小三次风挡度开度。

恢复:

待窑电流及烧点温度有上升趋势,即可考虑加料。

先提窑速再加料,恢复三次风挡板开度,加料时应密切注意系统温度变化,加料幅度要尽可能的小,防止再跑生料,但同时也要防止烧高温。

13.2垮圈和掉窑皮

判断:

当窑马达功率增加,随时间的变化率超过一定值,而烧成带温度,NOx浓度变化不大即视为掉窑皮。

该情况出现后烧成带温度及Nox浓度下降即视为后圈垮落,生料前移。

窑功率降低,变化率超过一定值,冷却机篦子速度加快,烧成带及NOx浓度变化不大,即视为前圈垮落。

处理:

根据中控信息,结合对现场窑内的观察,可调整窑速,增加窑头喂煤,适当减料来消除热工波动。

13.3保护窑皮及耐火砖

⑴.窑内的热负荷不要过高,要稳定。

一旦发现烧高温,要快速扭转。

⑵.注意调整火焰,使火焰位置、形状、方向及长度合理。

⑶.注意来料量变化,风、煤波动。

注意料子成份及煤质的变化,注意f-CaO检测结果,并采取相应对策。

4.中控操作员应根据窑胴体温度扫描仪显示最高温度点的位置,窑皮的长度、厚度及均匀性,通过调整火焰、风温、风量和喂煤量等来保护和

补挂窑皮。

⑸.烧成带窑皮更新期或胴体高温报警时,尤其要加强操作,采用中下火力控制,不要烧高和烧低,及时补挂窑皮。

14停窑前的准备

1.接厂部或分厂领导停窑通知后,视煤粉仓内煤粉量,确定停窑的具体时间,现场应做好安全防火准备工作。

2.与原料磨、煤磨操作员联系,注意调整废气处理系统。

3.通知现场准备停窑。

15停窑操作

1.将标准仓料位控制在20%左右。

2.注意观察煤粉仓料位,根据两煤粉仓的煤粉量,确定生料出库计量滑板设定值为零,原则是标准仓内生料放空,煤仓内煤粉尚有部分煤粉(5t左右)。

3.关闭生料出库气动闸阀和计量滑板.

4.当标准仓放空时,注意预热器温度变化,通知现场检查预热器是否畅通,并准备切换主马达至辅助马达,同时设定NST炉喂煤量为零,调整三次风挡板开度,并通知现场敲击煤粉输送管道,这时应密切注意NST炉出口温度变化,当确认管道内煤粉已输送完毕后,停NST炉喂煤系统及有关袋收尘。

5.调整窑头喂煤,保证正常的烧结温度,不要使窑尾与预热器出口温度过高。

当斗提空载时,在保证烧结能力的条件下设定喂煤量,尽可能小,同时考虑停供料系统设备,并根据窑内情况设定喂煤量为2t/h左右,同时通知现场敲击煤粉输送管道,当确认管道内煤粉输送完毕后,开始慢转窑(窑慢转时间间隔如下表)

停主马达后

慢转间隙(min)

旋转量(圈)

旋转时间(秒)

0~10min

/

/

连续慢转

0min~0.5h

5

1/4

107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