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205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 附解析.docx

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附解析

2019版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真题D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姓名:

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能力的指标是()。

A.稳定度

B.残留稳定度

C.流值

D.饱和度

2、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对洞内照明强度调节的主要依据是()。

A.洞外的照度和噪声值变化

B.洞外的照度和交通量变化

C.洞内粉尘含量和交通量变化

D.洞外的照度和粉尘含量变化

3、适用于各级公路粒料类基层和底基层的是()。

A.泥结碎石

B.泥灰结碎石

C.级配碎石

D.级配砾石

4、沥青玛碲脂碎石的简称是( )。

A.SAC

B.SBS

C.SMA

D.AC-16

5、某软岩路堑路段缺乏合格石料,该路堑最适合修建的挡土墙是()。

A.加筋挡土墙

B.锚杆挡土墙

C.浆砌块石衡重式挡土墙

D.护臂式挡土墙

6、雨期填筑路基时,应选用()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

A.固定性

B.稳定性

C.透水性

D.渗透性

7、钻孑L灌注桩施工中,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坍落度应控制在()cm范围内。

A.8~12

B.10~15

C.12~1

D.18~22

8、由建设单位主持,主要检查施工合同执行情况和监理工作情况,提出工程质量等级称为()。

A.竣工验收

B.中间交工验收

C.交工验收

D.工序验收

9、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的防护措施是()。

A.铺草皮防护

B.植灌木防护

C.种草防护

D.种草与铺草皮配合防护

10、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垫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时,在两者之间应设置()。

A、透层  

B、粘层  

C、封层  

D、防水层

11、针对高处坠落事故,属于致害物的是()。

A、高处洞口未加盖板

B、脚手架面未铺满脚手板

C、高处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D、掉落的施工人员受自身重力作用伤害

12、根据《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有设备的基本状况不属于从业单位的基本信息

B.公路施工企业的投标行为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评价

C.联合体有不良履约行为,联合体各方均按相应标准扣分

D.某企业性用评分为80分,尾于A级信用等级

13、在公路工程中以借为填或移挖作填地段,特别是在深挖高填相邻路段,工程量大的鸡爪地区,宜采用的爆破技术是( )。

A.定向爆破

B.微差爆破

C.光面爆破

D.抛掷爆破

14、采用振动压路机对粒料基层进行复压时,其碾压速度应()。

A.先慢后快  

B.慢速  

C.快速  

D.先快后慢

15、公路隧道明洞顶的填土厚度应不小于( )m。

A.10  

B.20  

C.30  

D.40

16、原地基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7、作为排除地下水设施之一的渗井,其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置()。

A.含水层

B.排水层

C.反滤层

D.封闭层

18、路基填料的强度指标是()。

A.压实度

B.CBR值

C.稳定度

D.塑性指数

19、SMA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是()。

A.开级配

B.连续级配

C.半开级配

D.间断级配

2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计算后张法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考虑的因素是()。

A.梁的跨径、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盖梁宽度

B.梁的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预应力筋外露工作长度

C.盖梁宽度、梁的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

D.预应力孔道曲线长度、预应力筋外露工作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石灰质量控制应检验石灰的( )含量。

A.有效钙  

B.二氧化硅  

C.氧化镁  

D.氧化铝  

E.氧化铁

2、路基压实度的现场测定方法有()。

A.重型击实法

B.灌砂法

C.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D.环刀法

E.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参数包括()。

A.结合料的剂量

B.最佳含水量

C.合理含水率

D.最大松铺厚度

E.最大干密度

4、冲刷防护中的间接防护包括()。

A、丁坝

B、防洪堤

C、抛石

D、石笼

E、顺坝

5、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包括()等。

A.残留稳定度应大于65%

B.空隙率应符合3%~4%

C.流值应符合20~40(0.1mm)

D.沥青饱和度应符合55%~75%

E.稳定度应大于7.5kN

6、关于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当坑壁不稳定时,应设挡板支撑,稳定坑壁

B.土质较差且有严重流沙现象时,可设集水坑排水

C.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

D.坑壁边缘的挖掘机作业距坑边缘不少于0.5mE.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开挖

7、可能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A.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B.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C.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

D.增加碎石级配中细粉料的含量

E.混合料碾压成型后马上铺筑封层

8、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的运转进行通风。

A.一氧化碳检测器

B.噪声检测器

C.能见度检测器

D.湿度检测器

E.温度检测器

9、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有()。

A.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

B.施工计划

C.施工工艺技术

D.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E。

工程估算及附图

10、排除滑坡体地下水的设施有()。

A.支撑渗沟

B.边坡渗沟

C.树枝状排水沟

D.平孔

E.暗沟

三、案列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1、海滨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1.80m。

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段有一超过墩身8.5m的长度,末端浇筑长度为20m。

支架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为减小纵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的过大变形,在每个边跨设一排临时支墩,3个主跨各设置两排支墩,支墩均为摩擦桩,卸落设备采用砂箱。

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

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

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

因管道较多、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密实。

[问题]:

(1)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2)混凝土振捣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2、某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如下表:

施工单位编制了如下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d。

事件2:

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d。

事件3:

由于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d。

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

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d,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d。

问题

1.计算图示网络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2.针对背景中的网络计划,分别分析C、D、E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

3.计算可索赔的费用。

4.结合背景,分析施工单位应编制哪些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

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

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

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

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

(1)、

(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

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

说明理由。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4、某桥基础为6根φ2.0m的桩基,桩长20m,地质条件如下:

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砾石、泥岩,承包人拟选用冲爪钻成孔。

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试验,为防止导管沉放过程中接触钢筋笼,导管居中后快速沉放,并将导管底部沉放到距桩底lm处,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问题]:

(1)施工单位选用的钻机类型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存在哪些问题?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B

2、【答案】B

3、C

4、C

5、B

6、C

7、D

8、C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

A

14、B

15、B

16、C

17、C

18、【答案】B

19、D

20、【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AC

2、BDE

3、【答案】ACE

4、答案:

ABE

5、【答案】BCE

6、ACE

7、ABDE

8、【答案】AC

9、A,B,C,D

10、ABDE

三、案列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1、

(1)不合理,应自跨中向两边连续浇筑。

(2)不合理,因为在预应力管道处,不允许用振捣器运送混凝土,且只能用小直径的振捣器振捣。

2、1、图示网络工期为320d,关键线为:

A-C-F-I。

2、针对背景中的网络计划,C、D、E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分析如下。

C工作:

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不合理。

因为导致C工作中断的原因是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D工作:

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不合理。

虽然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不可抗力,施工单位理应可以索赔工期,但是。

工作的总时差为30d,晚开工l5d没有超过其总时差,所以不可提出工期索赔的申请。

不可抗力发生后的停工损失的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也不可提出费用索赔的申请。

E工作:

工期索赔不合理,费用索赔合理。

图纸晚到造成的停工责任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因此可提出费用索赔的申请。

但由于E工作有10d的总时差,停工时间没有超过总时差,因此不可提出工期索赔的申请。

3、可索赔的费用=10d×(1.5+0.2)万元/d=17万元。

4、结合背景,施工单位应编制路基土石方开挖、挡墙基坑开挖、桥梁基础施工、上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3、1.第

(1)条不正确。

改正:

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

(2)条正确。

第(3)条正确。

第(4)条正确。

2.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如下:

(1)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2)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是混合式挖掘法。

采用该方法恰当。

理由:

混合式挖掘法适用于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本工程中路堑的挖深就很大。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对产生“弹簧土”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或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4、

(1)不合适,应使用冲击钻。

因为泥岩为较软岩石,冲爪钻不适用,但冲击钻适用。

(2)还应进行导管的检漏和抗拉力试验;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一般为0.25~0.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