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5084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docx

立和中医冬季养藏系列

冬季专题——立和冬季养“藏”系列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黄帝内经》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中医认为肾主收藏,与冬季气候寒冷的性质是相同的。

在冬季通过各种方法温补阳气,一方面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天地收敛之气,将补养的阳气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也成为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又有易耗难补的特点。

《黄帝内经》曰: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因此,冬季养生要首重祛风散寒。

寒气是导致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

寒性凝滞,容易导致经脉气血阻滞不通而痛;寒性收引,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脾胃虚寒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肝肾虚寒,容易引起腰腿痛、肢体冰冷等。

《黄帝内经》提到:

“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等,这些都是由于寒邪所致的病症。

立和中医秉承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理念,由多位临床中医师根据临床大部分人群的体质,制定出四大冬季保健养生方法,帮助您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一、冬季养“藏”系列之中药泡脚养生

泡脚养生,早在中国唐宋时期已开始盛行,古有《四季浴足歌》:

“春浴足,可疏肝升阳;夏浴足,可固气养心;秋浴足,可润肺健脾;冬浴足,可暖肾培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

唐朝一代美人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足浴以强身健体,并作诗曰: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

民谚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之语,可见古人深知泡脚对身体的好处。

泡脚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秋冬季节进行足疗,更有助于阳气的潜藏,符合中医冬季养“藏”的理论。

简而言之,泡脚有以下四个最直接的功效:

温养脏腑、温通经脉:

《黄帝内经》云: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俗语云:

“脚为精气之根”。

足底约有70多个反射区,对应了几乎所有的五脏六腑,用热水泡脚,具有益肾助阳、封藏精气的功效。

经常泡脚,可以温养五脏六腑,使身体脏腑阴阳调和,起到舒展气机、通畅血脉的作用。

平素体质虚寒、手脚容易冰冷的人,泡脚更是可以起到温通经脉、补助阳气的作用。

对于一些风湿、类风湿患者,长期泡脚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协助睡眠、引火归原:

古代中医认为,睡眠是最好的潜藏肾气的方式。

目前大部分人的失眠往往是由于心火过旺、肾阳不足引起。

泡脚起到温煦肾水的作用,肾水得到温煦,心火能顺利下潜,在上的“火气”引入下元,达到引火归原、心肾相交的作用,从而促进睡眠。

安神定志、提神醒脑:

经络中“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部是3条阳经的止点,3条阴经的起点,前头的阳明经、头顶的厥阴经、后头的太阳经、片头的少阳经,都与足部相连。

再加上泡脚能温养肾气,中医认为,“肾藏志”,故而有改善头晕、头痛、健忘,达到提神醒脑的功效。

行气活血、滋荣养颜:

人体各个部位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方能保证其正常的行使功能。

气血充足更是女性朋友的皮肤光泽的保障。

泡脚通过温养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身体气血通畅、阴阳滋和,自然能达到养颜驻容的功效,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知道了泡脚对身体的益处,那么如何泡脚,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呢?

总结说来,有以下五个注意点:

少量出汗:

泡脚一般微微出汗既可,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即可(注:

人身体经脉循行一个周期为28.8分钟),时间过长易导致出汗过多。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多会伤心血;而徐徐出汗才能起作用而又不伤正。

正确选时:

饭前一小时、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饭前人体能量少,泡脚会使全身血液循环丰富,更消耗能量,导致水分消耗、低血糖;饭后由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此时泡脚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分配到胃肠道的血运会相对减少,不利于消化吸收。

立和中医建议您选在临睡前泡脚最为适宜,可以帮助阳气内藏,达到引火归原、协助睡眠的功效。

贵在坚持:

苏东坡曾对泡脚有一段亲身体会:

“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泡脚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养生过程。

将泡脚养成一种日常生活习惯,才能显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控制水温:

一般温度控制在45℃比较适宜,趁热按揉脚部,能令泡脚起到更好效果。

如水温下降太快,需及时加入热水(不宜加冷水)。

糖尿病患者须特别注意控制水温,防止烫伤。

循序渐进:

冬季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如果一遇冷就泡脚,难以适应热度,会影响健康。

因此,泡脚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天气不太冷时就开始泡,让血管逐步适应,才能保证健康。

切忌感寒:

因泡脚后足部及全身毛孔张开,极易感受外邪。

泡脚刚结束最好用干毛巾擦干,并着袜保暖。

泡脚后微汗更不可外出吹风。

中药泡脚是在在泡脚时,加入一些辅助药材,在热力和药力的双重作用下,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舒张的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作用相关脏腑,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以下根据临床常见人群的体质,为大家提供几种不同需求的泡脚方:

1、温阳固本补肾方:

药物组成:

丁香、乌药,干姜、小茴、吴茱萸、附子、仙茅、仙灵脾等。

自备物品:

食盐30克。

用法:

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食盐30克,大火煮开10分钟,冷却至40-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

药液量应没过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可加适量温水。

每日一次,以额头后背微微发汗为度。

适用人群:

肝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2、助眠保健方:

药物组成:

艾叶、肉桂、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等。

自备物品:

食盐30克。

用法:

同上。

适用人群:

失眠多梦者。

3、祛风活络止痛方:

药物组成:

独活、川乌、草乌、艾叶、细辛、威灵仙、防风、桂枝、麻黄、鸡血藤等。

自备物品:

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

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

风湿、类风湿,老寒脚等各种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手足不仁、筋脉挛缩等症。

4、驻颜美容方:

药物组成:

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芷、桃仁、红花、艾叶、丹参等。

自备物品:

陈醋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

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后倒出,再加入陈醋,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

气滞血瘀、气郁不畅引起的皮肤干燥、不光泽等。

5、补气养血保健方:

药物组成:

赤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等。

自备物品:

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

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

气血虚弱、气血不养等各种病症。

6、温经祛寒方:

药物组成:

艾叶、独活,吴茱萸、桂枝、仙茅等。

自备物品:

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

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

气血虚弱、气血不养等各种病症。

7、祛脚气止痒方:

药物组成:

苍术、黄柏、苦参、荆芥、红花、五加皮、大枫子、白矾、花椒、皂角等。

自备物品:

陈醋一瓶

用法:

用陈醋一瓶,约500毫升,没过药材,浸泡24小时(不需煎煮)后浸足。

可反复使用多次。

适用人群:

脚汗、足臭等各种湿性脚气。

此外,泡脚会经常出现一些反应,比如,足部皮肤瘙痒、发红,特别是用药泡脚时更容易出现。

这种情况是泡脚后身体的湿浊之气被药力逼出体内的表现,是排除外邪的好现象,请勿惊慌,请继续坚持泡脚,时日一长,体内湿气除尽,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这种并不是人们常说的皮肤过敏。

但如果持续瘙痒不减轻,可能另有原因,请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有的会出现足肿等,可能是身体湿气代谢障碍,导致下流足部所致。

此时需要服药帮助机体排泄水湿。

有的会出现一过性的头晕、虚乏,可能是气血虚弱,一时血液不能供养大脑所致,此类人一般不宜泡脚过长。

泡脚若有出现较强的反应,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二、冬季养“藏”系列之艾灸

艾灸,是借火的热力及艾的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阳通脉、行经活血、扶正祛邪,以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一种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朝著名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

中医古籍有“体寒是百病之源”的记载,是说明阳气在我们体内的重要性。

阳气不足,导致气血不畅,不能滋养经脉、肌肉、皮毛,以致气血淤积于某处而致病,久则出现各种疼痛。

《本草纲目》记载:

“(艾)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

艾草本身具有温阳通经的作用,再加上火的热力,因此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经通络等功效。

由于其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以及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方便实用等诸多优点,很早就在民间流传。

由于传统文化的断层,现代中国人不知道其对保健的奥秘。

但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目前已将艾灸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项重要活动。

有报道称日本某个小岛频频出现百岁老人,与长期艾灸足三里有直接关系。

冬至一阳生,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

冬至前后艾灸不仅能祛除阴寒之气,又能顺应阳气初生的状态,起到祛风散寒、助阳化气的作用。

因此冬季是使用艾灸温阳的最佳季节。

总结艾灸有以下几大功效:

温经散寒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

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

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温通经脉、温经散寒的作用,《灵枢·禁服》云:

“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加强机体气血运行,因此对于血寒经络不畅,气血凝涩引起的痹证、虚寒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扶阳固脱

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

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

“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

《伤寒论》指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说明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用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的纯阳性质,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能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灵枢·经脉》篇云:

“陷下则灸之”,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则灸之”。

《类经图翼》云:

“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

说明灸疗对气虚下陷、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有显著的效果。

适用于现代脏器下垂等疾病,如脱肛、阴挺、久泄等。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最常用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

“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说明艾灸能预防多种传染病。

《针灸大成》则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俗话也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说明艾灸显著的防病保健作用。

总的来说,灸法适宜体质较虚寒之人,尤其是长年寒湿痹痛、关节疼痛者,坚持使用,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对于无明显病痛,长期四肢冰冷的人,灸法又能够起到预防疾病,改善虚寒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下面介绍艾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艾灸的方法:

将艾条点燃,火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为2~3cm,以自觉较温热但不烧灼疼痛为度。

2、施炙的时间:

一般每次每个穴位15分钟以上。

时间一般在下午或傍晚为宜,因下午时阳气下潜,借天地之气将艾灸所增加之阳气潜藏于体内,效果更佳。

3、施炙的顺序:

据《千金方》记载:

“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如果身体的上下前后都需要选穴进行艾灸,就应先灸背部、上部,然后再灸胸腹部、下部。

先上后下有助于阳气的潜藏。

4、艾灸禁忌人群和情况: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的情况下不宜艾灸,

体质阴亏血少明显,素来津液亏虚,虚热体质,元气大虚之人不宜艾灸。

5、艾灸的注意事项:

 一、在第一次艾灸时,须于标记点附近寻找穴位点。

穴位点的感觉一般是:

灸时觉热力内透、温暖舒适、热流沿着经络传感等,但皮肤烫痛感一般不会太明显。

是否找对孔穴位置是灸疗效的关键之一,请耐心寻找。

找到后请以后每次固定此点,连续艾灸。

二、灸时尽量做到火力连续,不要间断。

  

三、灸至热流沿经络传感,甚至在传感过程中出现寒热交替、某个区域冰冷、腹胀或腹中温暖,此时不可停灸,须持续灸至传感传遍整条经络、灸感消失或患者觉得全身舒适,才算艾灸整个过程。

若不出现传感,则至少要让热感持续约半个小时,再换下一个穴位。

四、艾灸后会经常出现腹胀、屁多、关节酸痛、微汗、鼻塞流涕等症状,甚至有很多人在灸后出现灸疮,甚至化脓等。

这些都是寒邪外排的佳兆,切勿因此惧而停灸,以免半途而废,影响疗效。

若灸疮过大或化脓,注意保持疮口干燥,少触冷水。

灸疮一般需一个月愈合,请等待灸疮结痂、脱落。

如遇分泌物增加时,效果为最好。

灸疮愈合后若瘢痕呈坚硬疙瘩或紫暗颜色,是病根未除的表现。

若瘢痕颜色灰白,平坦柔软,则可能已达到治疗效果。

五、请每日选1-2个穴位灸至传感出现,尽可能将一个穴位灸透,才换灸下一个穴位,不宜贪多求快。

艾灸每日1-2次。

  六、灸时尽量保持安静状态,不做其它事,闭目养神为宜,以利经气运行。

  七、灸后尽量不要洗浴、触冷或吹风。

女性经期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使用灸盒时皮绳不可绑太紧,以免影响传感传导。

八、艾灸过程中若出现口渴难忍,可能是身体阳气一时温通,津液不及输布的情况,可浓煎黑豆汤加白糖热服即可。

九、普通的保健穴,如足三里等,一般可以连续艾灸一年以上。

艾灸功在缓图,坚持方能见功。

具体治疗穴位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艾灸是常用保健方法,坚持艾灸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针对许多慢性病有其它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倡艾灸不仅可以节省药材资源,而且方便简易、风险小,能减少患者吃药,节省医疗费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冬季艾灸养生保健五大穴位。

1、命门穴

命门穴又名精宫,属于督脉。

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

命门穴其气与肾通,是补肾强腰、温养肾气的主要穴位。

坚持艾灸命门,对长期腰脊疼痛、坐骨神经痛、肾气虚弱之遗尿、尿频、阳痿,以及妇女虚寒型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等有显著疗效。

2、关元穴

关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

关元穴是一身元气所在,具有培肾固本、温补元气、通调冲任的功效,能调治元气不足的诸虚百损,以及尿频、夜尿频多等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3、中脘穴

中脘又名太仓,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

中脘是胃的募穴。

艾灸中脘可以起到和胃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虚寒型胃痛、腹胀、厌食、呕吐、呃逆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

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足三里,是培补后天、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长期艾灸足三里能起到很好的健脾胃的作用。

古语有“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5、三阴交穴

位于足内踝上三寸。

是调理妇科疾病的要穴。

顾名思义,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的穴位,因此艾灸三阴交能温养三条阴经,对妇科虚寒性的痛经、月经不调、手足冰冷等有很好的疗效。

可谓“女性第一要穴”。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艾灸后请务必将艾条熄灭,以防意外。

三、冬季养“藏”系列之药酒进补

酒与防病治病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论述。

酒就作为中医治病药材已有千年的历史。

中医认为,酒秉水谷之悍气,性温而善行,味辛而苦甘。

温能祛寒,辛能发散,因此酒有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疏肝解郁等诸多功效;而酒作为谷物之精华,又有温润肠胃的作用。

班固在《史记、食货志》中称其为“百药之长”。

古代许多医家均有借用酒与中药配伍,制成药酒来治病的经验。

以酒作为药材的溶剂,“酒行药势”,又可以引药力通行全身,而且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以达到有病温通气血,无病滋补保健的作用。

《圣济总录》记载“药酒长于温通血脉,辅助阳气,既可用于祛疾,又可用其防病,兼有血虚气滞,陈寒痼冷,偏枯不髓之类,悉宜常服。

”药酒既能治疗疾病,又能用于日常养生保健的特点,为大部分人群所喜爱。

冬寒逼人,阳气不足之人,由于血脉滞涩、经络不畅会时常感到手脚冰凉,四肢僵冷。

用药酒来祛冬寒,可以起到补养气血、温通血脉的作用。

适用于各种经络痹阻、气血瘀滞和虚寒体质的人群。

一.药酒养生的优点

1.适用广泛

药酒调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配浸泡药材。

需治疗疾病,如治疗关节疼痛的益肾蠲痹酒。

需要防病、保健、美容的,有四物酒、养生酒等;作为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如十全大补酒,周公百岁酒等。

2.服用方便

配制药酒,不必经常购药,减少了煎药之繁琐,省时省力。

饮用及携带方便。

3.甘甜悦口

由于大部分药酒中有加入蜂蜜或白糖,具有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

既没有白酒的辛辣呛口,又大大减少了中药的苦涩难入口,平和适中,被大部分人接受。

特别是放置年数日久的药酒,口感更加醇厚、柔和,入口顺滑而润,是喜酒人士的佳品。

4、不易伤人。

药酒大多属于平和补益之品,又是针对大部分人群体质配制,再加上酒本身就是米谷酿制而成,因此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5.吸收迅速

药材通过短至一两个月,长至半年的浸泡之后,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均溶化在酒醪之中。

药物之性通过酒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很快地被吸收并发挥作用。

再加上酒性偏温,能将药力渗入身体内部,加强补益功效。

6.容易保存

药酒只要遵守浸泡注意事项,放置适宜场所,便可经久存放。

药酒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治病用酒和补益用酒。

立和中医馆根据临床常见的不同体质,为广大消费者制作了几种药酒,供大家选用。

其中乾健酒和厚坤酒属于治疗性用药。

1.立和养生酒

【组成】鹿茸粉、肉苁蓉、高丽参、黄精、杜仲、当归、枸杞、茯苓、巴戟天、骨碎补、丹皮、甘草、狗脊、女贞子、蜂蜜、高粱酒等

【功效】益气和血、补肾柔肝、免疫调节。

可用于调理肾虚、腰酸痛、精力不济、畏寒肢冷,男女皆宜。

2.立和乾健酒

【原料】生晒参、巴戟天、枸杞、茯苓、菟丝子、沙苑子、生白术、炙甘草、油桂、党参、车前子、牛膝、木香、冰糖、高粱酒等

【功效】温脾肾,除寒湿,适用于面色萎黄,优思伤脾,脾肾气继,神疲乏力等

3.立和厚坤酒

【原料】当归、佛手、香附、陈皮、白芍、川芎、生地、小茴香、龙眼肉、苁蓉、炙甘草、黄芪、白豆蔻、菊花、女贞子、首乌、冰糖、高粱酒等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气血亏耗,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思饮食等

4.十全大补酒

【组成】黄芪、肉桂、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当归、砂糖、高粱酒等。

【功效】补益气血,可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

5.周公百岁酒

【组成】黄芪、茯神、肉桂、党参、白术、麦门冬、茯苓、陈皮、防风、枸杞、龟板、山药、川芎、生地黄、当归、五味子、羌活、高粱酒等。

【功效】养血生血,消除疲劳,增进食欲,精力旺盛。

6.参茸酒

【组成】人参、黄芪、茯苓、当归、山药、龙骨、鹿茸、远志(蜜制)、怀牛膝、肉苁蓉、五味子、熟地黄、菟丝子、附子(制)、高粱酒等。

【功效】滋补强壮,助阳固精。

可用于气血两亏、腰酸腿痛、手足寒冷、梦遗滑精、妇女血亏、血寒、带下淋漓、四肢无力。

7其他药酒

1).葡萄酒

在寒冷的冬天,往葡萄酒中加入肉桂、丁香、柠檬、橙皮、白糖等,加热后饮用。

具有御寒、保健、活血等功效,对宫寒体冷、气滞血瘀者均有益处。

需要注意的是,酒不要加热至沸腾,因为那样会导致酒精挥发,也就没有酒味了。

据我国古代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

葡萄酿酒,暖腰身,驻颜色,治补血,耐寒,可见葡萄酒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立和葡萄酒以优质葡萄自行酿造而成,甘醇爽口

2).四物酒

很多女性对“四物汤”并不陌生,它以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为“四大主角”,是中医药典中补血调经的经典药方,除了用它煎饮外,也可以用来泡酒。

很多女性由于血虚而容易痛经,面色萎黄缺少红润,冬季容易手脚冰冷,都是可以用这四种药材来泡酒喝。

坚持饮用可以活血化淤、排出血块,减轻月经期间的疼痛感,改善贫血状况,让手脚不再冰冷。

3)阿胶酒

阿胶有很好的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也是女性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的最佳补品之一。

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尤其适合服用阿胶,血虚者可用阿胶补益,血多者用阿胶来固摄,血少者用来行血。

阿胶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服用后可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另外阿胶还有一定的祛斑效果,所以也用以护肤养颜。

服用阿胶酒时可用25毫升的黄酒,放3-9克阿胶于酒中,炖热烊化即可饮用,可分早晚两次饮用。

 

二.服用药酒的注意事项

药酒虽然具有诸多功效,但饮用过量或不当,也会影响效果,甚至损伤身体。

因此遵守药酒服用的各种注意事项显得更加重要。

1.根据自身情况选用药酒。

药酒养生比较适宜于肝肾虚弱、阳气不足、气血亏虚、经脉不畅之类的人群。

有的药酒,需要根据体质选用。

比如体寒者一般选用温阳散寒类,如参茸酒。

体质偏热者用滋阴养血清热类,如阿胶酒等。

老人可选用周公百岁酒等。

男性朋友建议用乾健酒;女性适合厚坤酒等。

有些药酒则没有特别的体质要求,一般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如养生酒、葡萄酒、十全大补酒等。

2.饮用以适度为宜。

现代人有个错误观念,以为服补药、补酒多多益善。

其实不管是补药还是补酒,都要合理、适当,不可过量,以免伤身。

节制饮酒尤为重要。

古今关于饮酒的利弊有很多论述。

比如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诗曰:

“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

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

”“药王”孙思貌也说:

“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

”这里的“和”即是适度的意思。

中医讲究中庸之道,无太过,亦无不及。

太过伤损身体,不及药力太弱,都起不到养生的作用。

另外,饮用量的多少,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强弱。

强者可多饮少许,弱者宜少饮。

一般来说,药酒以服用至全身微微暖意为佳。

普通人以一天约一两至二两左右为宜。

3.饮酒的时间:

一般认为,冬季严寒,是最适宜饮酒,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阳通脉的作用。

关于白天还是夜晚的药酒服用,一般分两类。

如果是以补养为主的,如补益肝肾等药酒,一般适宜在夜间饮用,以达到潜藏阳气的作用。

如果是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为主的,如治疗关节四肢疼痛等药酒,夜间饮用则容易扰乱心神。

最好选在白天服用,以达到气血运行的效果。

《本草纲目》有载:

“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即是指这类温通气血的药酒。

4.饮酒的温度: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主张冷饮,也有人主张温饮。

这需要辨证来看:

对于体质虚寒,不容易“上火”的人一般主张温饮,以达到协助温阳散寒的作用。

体质非常冷的,甚至可以加热来服用。

古代一般是以温饮为主。

比如典故“煮酒论英雄”,即是说酒加热来饮用。

对于属于“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体质,温服出现“上火”的,建议可以采用冷饮的方法。

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而且使药力缓慢发挥作用,达到不“上火”并能发挥功效的作用。

由于目前大部分人夜生活、嗜食冷饮等违逆自然的生活习惯,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出现了大量的“上热下寒”、“外热内寒”和情绪不畅的体质。

因此冷饮也慢慢开始普遍使用。

立和中医根据这种现状,在配制药酒时除了以温补气血之外,又加入一些潜降阳气、疏肝解郁的药物,使药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