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933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x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要求,学校坚持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南京邮电大学“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及实效

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大力支持和各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继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经费用于相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现已通过采用3台交换机为核心和300多台网络交换设备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无线通信设备,成功构建了全校环形主干网络,实现两个校区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全方位、高密度无缝隙覆盖。

学校两校区之间采用万兆以太网环形连通,是江苏高校中最早实施万兆骨干网络的学校之一,充分体现了南邮信息化办学的特色,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学校信息资源重地,图书馆现有信息点2200余个,无线AP点120个,实现了馆内有线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拥有各类信息化设备(交换机、服务器、用户终端等)500余套,其中磁盘容量45TB,服务器10余台,很好地为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访问与服务的自动化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

2012年学校强化了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管理:

规范了操作流程,明确了管理层次的职责与权限,加大了虚拟馆藏在整体馆藏的比重,优化了数字化馆藏结构,提升了数字化资源的购置针对性,提高了数字化信息资源集成整合水平。

1、数字图书馆建设。

目前,我校数字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数据库为主、馆藏目录信息(OPAC数据)为支撑、特色资源为辅助、教学资源为补充的立体化资源格局。

具体表现在:

(1)积极提高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

至2012年底,学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成绩喜人,拥有中、外文数据库资源(按一级库计算)62个,按二级库计算有150个,自建了“南邮硕博论文数据库”、“《大清邮政舆图》”数据库,中外文电子图书140万余种,中文电子期刊17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7200余种。

在资源覆盖范围方面达到了我校所有学科类别的全面覆盖。

(2)努力拓展虚拟馆藏资源类别与获取途径。

在做好数字资源购置工作的同时,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对网上的中外文OA学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链接,提供给读者使用。

目前已搜索、整理了与我校学科相关网络学术资源,包括OA期刊与预印本、OA仓储、OA图书、OA学位论文等资源;通过与其它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关系。

现已逐步形成了以信息通信文献为主,工、管、文、理等多学科文献共存,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单馆保障与多馆互借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3)提升馆藏资源的集成整合水平。

学校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了标准化知识服务技术平台,将不同类型的知识资源置于统一平台之上并提供方便友好的统一使用界面,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学校数字图书馆与传统服务集成实现OPAC的检索与自助服务。

2、网络辅助教学和数字化学习工程。

2012年学校对原有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AcademicSuite专用网络教学平台(简称BB教学平台),进行了升级扩容,将原v7.1版本升级到Blackboard(中文版)教学应用与管理软件V8.0,将原2000个注册用户数扩充到3000个,以满足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

教务处联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教师组织了培训,并编写了《Bl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使用指南》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BB平台提供支持和帮助。

2012全年增开网络在线课程120多门,实现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课程习题、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在线教学与学习、在线实时交互讨论等功能的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大部份网络课程开放了学生帐户,可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师生交互活动,如网上练习,讨论版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2012年,学校顺利完成多项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1、努力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网站建设。

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启动了“质量工程”。

为全面贯彻质量工程,学校出台了《南京邮电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专门建设了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现升级为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网站。

该网站全面展示了我校“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相关项目,如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和教学名师等,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积极稳步推进智慧校园系列工程。

在前期智慧校园工程建设的基础上,2012年学校还实施建设了智慧校园感知系统。

该工程主要包括通道管理建设、学生宿舍与公共场所安全监控,其在技术上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与应用集成,完成与智慧校园公共数据库的对接与数据共享,从而实现了宿舍楼宇、公共区域、校区大门、主要办公场所安全监控与门禁控制管理,以及学生宿舍、青教公寓以及其它区域安全防范、归寝管理、非正常用户报警、车辆管理等建设任务。

另外还包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加强危险品仓库安全防范等功能,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我校在相关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与管理水平。

3、系统构建管理服务网络化体系。

主要包括:

(1)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为图书馆的常规业务管理提供网络化、数字化、专业化的平台支撑;

(2)RFID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

自助借还机、智能馆员工作站、手持点检仪等现代化设备,实施了全新的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3)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门禁系统、自助借还设备、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扣费的功能,并在智慧校园主页上实现了图书馆信息的单点登录功能;(4)电子读报系统,通过互动读报机为读者提供50余份报刊的最新资讯,同时还嵌入了图书馆导航系统,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5)短信服务平台,针对读者用户手机的普及及高使用率现象,图书馆开通了汇文短信服务平台。

读者通过手机可实现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证件挂失、通知咨询、预约操作、到期提醒、超期催还、预约提醒、罚款通知等功能。

4、大力实施南京仙林大学城本科教学联盟网站建设。

为落实江苏省“区域高校联盟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根据《南京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章程》及相关协议要求,经过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各联盟成员高校精心谋划、认真筹备,南京仙林大学城本科教学联盟网站由我校负责筹建落实,2012年全面建设完成,并正式开通运行。

该网站的开通,一方面用于联盟特色展示、信息发布、课程互选、实践互动等,另一方面它必将推动“区域高校联盟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对于五校教学互动、对于联盟高校的教师发展、人才培养等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信息化应用服务方面

1、网络服务更趋人性化。

通过智慧校园二期工程建设,网络办公的效益大幅提高。

2012年,通过对原有E-mail系统的更新换代,新系统COREMAIL现已开通28000多个个人邮箱账户,以其稳定性强、使用便捷、界面人性化的特点广受好评,实现了更好的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目标。

学校现有网络用户近30000人,平均同时在线的用户数保持在3,000人以上,高峰时间达到6,000人左右。

2、大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学校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学校图书馆建有信息素养教育基地,配有近200台计算机、两套多媒体教学系统,每年接待读者上课、培训、讲座以及上机实习达到3000多人次。

2012年全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时累计达到160课时,上课学生1835人次。

2012年学校图书馆积极开展信息素养的培训讲座,邀请馆内外专家老师就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技能的提高、信息意识的强化等方面先后举办了12场讲座,听讲人次达到近千人。

学校图书馆通过“为您买书”、“帮您解惑”、“为您搭桥”三个服务板块,为读者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通过上门走访、邮箱信息推送、数据库使用培训、QQ群交流等多种服务方式或渠道,为学校14个学院进行了学科服务,走访了10个学院,与70余位老师进行了座谈,为多个学院的老师开展了数据使用培训讲座,受到学院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3、全面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

2012年学校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学生注册、学生管理、培养方案管理、课程管理、教室资源管理与调度、课程安排与管理(含辅修课程、体育课程)、考试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收费管理与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模块结合起来;建设本科生学科竞赛与科研训练项目管理系统;完善了自主个性化学分管理系统;完善了学业指导中心网站建设;建设了教室监控与录播系统;推进了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等。

(五)信息化保障方面

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关键要有落实的政策制度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2012年专门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成立了“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发布了《南京邮电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共30条,其中大多数条目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直接或间接相关,《意见》第十三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更是明确提出了“感知教学工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计划。

二、工作经验及特色

1.网络资源和平台助力构建二维教学空间。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资源及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2012年开展了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遴选与建设工作,开展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我校《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通过省教育厅评审,推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建设方面,为加强高等学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定期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竞赛和微课教学比赛等,择优遴选建设了一批课堂教学效果好、技术手段先进、示范共享效益高的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授课比例达90%以上,提高了全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整体水平。

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网站、智慧校园平台、仙林大学城本科教学联盟网站等不同层次的网络平台内外整合建构了全面立体的教学二维空间。

2、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建设深度融合。

学校通过对现有专业的特点以及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将不同的专业进行模块化改造,以信息和技术为核心要素与各模块的交集,对专业进行模块化整合(见下图),打造指纹式教学模块。

 

图1以信息与技术为核心要素的专业模块图

在信息化课程改造方面:

首先是找准问题,明确需求。

对课程进行改造前,要对目前课程遇到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同门课程在不同学校也有不同侧重点,因此需要系统深入的调研,发现真正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的需求。

其次,做好顶层设计,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资源建设、系统开发进行系统化设计进而指导项目建设,由此保证了项目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是在项目实施中要注重学习效果与教学效率的统一。

我校采用融合的方法,研究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的途径;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用信息化改造专业的课程内容,使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和学习方法与实践过程系统地、有机地衔接起来,开拓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新方法。

如我校《线性代数》、《电磁场与电磁波》这两门课程通过引入MATLAB等信息工具,契合课程特点,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通过改造,将复杂的演算与推理过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同时通过信息化改造的过程,带动了教材、网络教学、实验等同步建设。

如《线性代数》引入数学建模的思路,我校学生在相关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针对学校存在的客观情况,数字资源的大投入与利用效率的低产出仍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因数据库供应商的利益原因,各高校数字资源重复建设,外文数字资源性价比不高,外文数据库一般价格昂贵,却只有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在用,而学校里为主体的本科生对这些外文数据库却用的很少。

2.信息化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然而客观却出现了各职能部门都相继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但是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不完备且相互间衔接性和兼容性不足。

这种单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把学校的整个信息化管理工作分割成了若干个小块,使得学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呈现出分散状态,不利于对学校所有信息的整合。

这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缺少一个统一管理的部门,能够整合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运行及维护等相关职能于一体,从而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

下一步,随着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以及智慧校园网建设的后期推进,相关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对于学校而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时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能力的必要环节。

全校上下将进一步形成高度共识,凝心聚力,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力争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