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docx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
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
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
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
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成功运营的启示和诱惑,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
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火爆荧屏,职场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通过中国电视人孜孜以求的六年探索,真人秀这个舶来品逐渐走出了早期形式简单克隆的阶段,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并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
本报告将就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形态特征、存在问题、未来趋势等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广大观众及理论工作者、业界人士些启迪。
、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从2000年至今,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1.兴起阶段(2000――2004年)
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创意来自于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的启发。
该节目是讲述两位分别来自日本及香港的青年结伴而行,互帮互助,历经几个月的颠簸流浪,战胜了饥饿、寒冷、孤寂、疲惫,完成横越非洲艰苦旅程的故事。
1995年,广东电视人看到《电波少年》节目,第一次了解到“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样式,开始萌生出打造
“真人秀节目”的念头。
1996年暑假期间,广东电视台在一档以青年为对象的栏目《青春热浪》中推出了“生存大挑战”专题节目。
该节目跟踪拍摄了一些大学生在兜里只有五块钱的情况下,从广州到佛山的生存经历。
在接受挑战的短短几天内,大学生们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在面包店、大排挡、职业介绍所、汽车服务站毛遂自荐,自谋职业,赚得餐费和住宿费,全面挑战自身的意志与信心,知识面、交际能力、承受能力等等。
初次试水成功后,经过4年的反复酝酿、思考和论证,2000年6月18日到12日,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第一届《生存大挑战》。
该节目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三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湖北籍青年诗人吕岛、新加坡航空公司空姐王樱和北京退伍军人张钧,要求他们每人在6个月的时间里只带一个背囊、一双运动鞋、一些药品及地图、指南针、水壶、帐篷和4000元旅资,完成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八省的3、8万公里边境地带的旅途,整个过程历时195天。
在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真人秀节目的原则:
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摄制组不能在经济上、交通上提供任何帮助。
第一届《生存大挑战》,在国内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国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曾邀请3名挑战者到现场参加了一期《生存大挑战》专题研讨。
尝到了甜头的广东电视人一年后又推出第二届《生存大挑战》。
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第二届生存大挑战选择“重走长征路”为挑战路线,即从江西瑞金正式起步,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行军的路线,翻越五岭、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山脉,涉过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河流,最后抵达甘肃会宁的吴起镇。
电视台先初选47名选手,先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然后在他们中间确定了13男7女挑战者,和另外的两名特邀挑战者。
挑战者身上没有
分钱,全程都要徒步,晚上则靠自带帐篷露宿。
第二届《生存大挑战》是在美国CBS《幸存者》节目已经传入中国的情况下进行的(《幸存者》于2000年中开播)。
第二届《生存大挑战》节目借鉴了美国《幸存者》等经典真人秀节目的手法,引入淘汰机制、竞技游戏设置等真人秀节目元素。
比如《幸存者》中有20名选手参加竞赛,《生存大挑战》有20名选手参与集体角逐。
再比如《幸存者》采取淘汰方式进行竞赛,《生存大挑战》也通过自然淘汰和社会淘汰两种方式,引发挑战者之间的竞争。
《生存大挑战》节目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雏形,此后,这类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
中央电视台在《龙行天下》基础上推出的
《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贵州电视台在《星期四大挑战》基础上推出《峡谷生存营》,拇指英雄联合央视在《开心辞典》、《幸运52》特别节目的基础上制作《欢乐英雄》等节目纷纷登台亮相。
以2003年在贵州召开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论坛为分界点,前期电视真人秀节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节目几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挑战”类的“野外真人秀”,而后期逐渐走向多元化。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由于国情、文化传统和观众的收视习惯不同,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引发了众多非议。
如湖南经济电视台制作的
《完美假期》被相关部门叫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等也受到广泛争议。
但“真人秀”已经不可阻挡地成了国内电视业界的一个新潮流,“真人秀”节目在质疑声中越战越勇。
2.发展阶段(2005――)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
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最大赢家,《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
俗的收视成绩。
同时,一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也发展起来,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
早期的一些真人秀节目也不甘落后,不断创新,新节目、新创意层出不穷。
《生存大挑战》在联合北京维汉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制作《英雄古道》后,开始与加拿大电视台联合制作以北极为基地的新节目,
《欢乐英雄》在连续推出几期以汽车驾驶为主要题材的节目后制作了
《好男人训练营》和《实习生》等。
2006年,中国各大电视台纷纷主打“真人秀”牌,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
2006年3月23号,“雪碧我型我秀”抢先启动,并首度在上海开设
“新声力量训练营”。
不到一个星期,中国最大的平民造星运动纽曼2006CCT《梦想中国》拉开帷幕,规模与声势远远超于去年,
节目除了在北京、上海等七个定点城市设置海选现场外,还首次在网上设置赛区。
仅仅过了三天,倍受关注的湖南卫视
望突破2亿元人民币。
类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真人秀”节目,这些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和其原有的品牌《生存大挑战》、《明日之星》、《超模
大赛》一起,构筑成声势浩大的“真人秀”舰队。
天津卫视2006主
推四档“真人秀”节目一一《化蝶》、《今晚谁结婚》、《我是当事人》、《成龙计划》,这四档节目全部安排在晚上黄金时段播出。
以“新闻见长”东方卫视今年也调整节目策略,重拳出击打造真实四季。
除了释放炎炎夏日般的青春热情的大型演艺类真人秀“我型我秀”之外,还推出了另外三档贯穿全年四季、内容风格各异的真人秀节目一一带来春日般温馨的感觉的公益类真人秀《民星大行动》、带来秋日般收获体验的职场类真人秀《赢家》和带来绝对冬日般劲酷体验的娱乐类真人秀《加油,好男儿》。
专家预言:
未来3至5年的中国电视将是“真人秀”的天下。
二、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
2006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力推真人秀节目,既非一时心血来潮,也非刻意制造中国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某种时尚,而是顺应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1真人秀顺应了电视观众对真实强烈需求的趋势
电视艺术是基于人类希望能更进一步逼真地模拟外部世界而产生的艺术。
它最大的优势、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所具有的客观而且完整地
再现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是它与传统再现艺术最本质的区别”。
“真人秀”诉之“真实”源自电视诞生的本质要求,顺应了当今电视观众对真实强烈需求的趋势。
真人秀是综合娱乐节目的一种,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因此被称为“REALITYTV。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活动有明确目的,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
目前影响很大、收视率很好的大型“真人秀”节目,都像一出精彩的电视连续剧。
比如第一届《生存大挑战》中王樱和张钧之间的暧昧关系,吕岛的孤独和无助;西藏高原上遭遇陷车、推车和涉水;三个挑战者走到丹东边境,被街上边防警察查出没有办理边防特许证,每人必须罚款五元,这时他们已经身无分文,正在哀求免罚的时候,围观的人群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这些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将在规则的约束下,在生活空间的限定下,为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或实现一个梦想,展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叙事。
在淘汰选手、分配大额奖金的过程中,演绎着合纵连横、勾心斗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合纵连横等惊心动魄的故事,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观众看得是全神贯注,津津有味。
从电视的本质看,真人秀节目符合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特征。
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下的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一些日常经验;另一方
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
真人秀节目满足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
2.真人秀使电视传播成为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电视传播过去一直是单向传播,甚至在互动性方面,电视与直播广播相比,都显得相当被动,观众很难参与互动。
真人秀节目是现阶段观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电视节目。
真人秀所呈现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与观众无关的完成时态的东西。
在真人秀节目中,节
目中的主角不是演员,而是通过一定方式从“普通人”中选拔出来的。
观众本身是节目的组成部分。
他们同参与者感同身受,同喜同悲。
观众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真人秀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表现手法。
在《超级女声》节目,观众是通过短信投票决定哪一位选手胜出或淘汰出局的,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参与需要。
3.真人秀节目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西方电视产业中,从来没有哪一种节目形式能像真人秀这样,从问世之初就一直得到观众的青睐。
对于真人秀的起源,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的版本。
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美国,1973年由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的《一个美国家庭》是最早的真人秀。
然而,这一节目并不完全具备真人秀节目的规则、
悬念、冲突这三大要素,因此,西方大多数传媒专家并不同意将它作为真人秀的发端。
西方国家最流行的说法是,真人秀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荷兰版的《老大哥》是真人秀节目的鼻祖。
“老大哥(BigBrother)”这个节目的名字出自乔治•奥威尔著名小说《1984》中的一句话:
“老大哥在看着你呢”。
节目的基本游戏规则是:
6名青年男性、6名青年女性选手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
起居室和卫生间等。
摄像机一天24小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
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选手们每周六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
而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狂热者们则用声讯电话,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
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
《老大哥》节目1999年9月16日在荷兰首播时,观众高达2400万人。
截至当年10月30日,约有2/3的荷兰人看过这个节目。
《老大哥》成功之后,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就吸引了西方国家电视制作商的眼球,《幸存者》、《诱惑岛》、《阁楼故事》等真人秀节目随之出现。
在美国,《幸存者》首播时观众达到1500万,法国M6电视台在2001
年推出的窥视类真人秀《阁楼故事》吸引了日均500万名观众,每30秒广告价格最高达到621000欧元。
在英国,仅冠军一人的支持票数就达到310张。
惊人的收视率为这些节目带来了巨额广告收益以及其他相关收益。
2004年1月8日在美国NBC开播的真人秀节目《学徒》,被称为职场中的幸存者。
它的舞台是无处不在的办公室。
16个参赛者,8男8女分成两组,来到纽约接受挑战。
根据游戏规则,游戏参与者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每一周分别做一个诸如推销矿泉水、出租房子等的项
目,输掉的一方中会有一位贡献最小的成员被炒掉,最后胜出的一位则能在特朗普旗下任何一间公司担任总裁,并享受25万美元的年薪。
虽然这些奖励无法与《幸存者》中动辄百万美元的巨额奖金相提并论,但对于那些“美国梦”的追求者来说,《学徒》为其提供了绝好的圆梦机会。
《学徒》节目曾使NBC在播出时段18-49岁人群中收视率跃居美国电视网第一位,真人秀节目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学徒》第一、二、三季首集收视表现
播出节目
第一季第一集
第二季第一集(播出时
正遇强档体育赛事)
6.6%
1400万
第三季第一集
7.4%
1560万
真人秀节目不仅吸引观众眼球,而且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
2006年初,中国社科院正式发布文化蓝皮书《2006年: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
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
“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
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
4.真人秀节目是国内娱乐类节目升级换代的产物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先后经历了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为代表的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以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时期、以《超级女声》、《创智赢家》为代表的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
从西方经验来看,电视节目类型通常会根据大众的口味而变化,每十年经历一个变化周期,这其中,娱乐节目变化的速度稍快。
从世界范
围来看,娱乐节目大举侵袭由原来影视剧所占有的收视份额,而真人秀更成为娱乐节目中上升幅度最快的节目。
■2003全球排名前十位节目类别
(资料来源:
《2004-2005世界电视媒体指南》)
中国娱乐节目逐渐从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转向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舞台的主角由精英换成了大众,精雕细刻的节目内容逐渐被原生态的个性表达所取代,节目内外的互动趋势日渐明显,节目从内容、形式到运作手段所包含的“真人秀”元素越来越多,娱乐节目的全面升级换代已不可避免。
2004年10月8日,走过了14年风雨历程的央视老牌娱乐节目《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而被“末位淘汰”。
这个曾红遍大江南北的名牌栏目最终以悲剧和无奈的姿态告别观众,标志着表演类综艺晚会悄然淡出荧屏时期。
全国上下掀起的一股“快乐”、“欢乐”热潮也没能继续持续下去,观众开始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纯娱乐”节目感到腻烦,收视率大幅下滑,游戏娱乐节目逐渐降温。
就在《幸运52》、
《开心辞典》、《财富大考场》等益智类节目在国内方兴未艾之际,一批真人秀节目悄然拉开序幕。
真人秀节目融合了以往多种节目形态的特点,同时具有真实和虚拟双重特征,很快受到观众的欢迎,并以惊人的生长速度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并逐渐掀起收视高潮。
三、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美国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已经超过100种,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
即便是在中国,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频道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至少也有数十个之多。
1.野外生存真人秀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是从“野外真人秀”开始的。
野外生存型真人秀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参与者设置在一个特殊的艰苦环境中,借助有限的苛刻的条件去完成各种难以完成的使命,在不断的淘汰之后,最后决出胜利者。
在节目中,将野外生存竞技、奇观化环境作为核心元素;在环境的选择方面,多为远离日常环境的荒岛、森林等原始地域或封闭的内部空间,与日常工作和生活保持距离,强化节目与现实生活的错位;在规则的设计上,很少有核心事件贯穿整个节目,主要依靠游戏和淘汰来维系。
野外真人秀节目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竞技类游戏,如贵州卫视推出的
《峡谷生存营》节目中,12名现代“鲁宾逊”在与世隔绝的贵州南江大峡谷里,真实体验24天野外求生的“另类生存”,经历斗智斗勇的游戏,如救援比赛、屏息比赛等。
野外真人秀节目也可以是一次寻宝探险的历程,制作方预先在某地放置某物,选手按照此物提供的线索进行探险,最先找到宝物者获胜。
央视的《金苹果》就是以“金苹果”为最终目标来结构整个竞赛过程的。
野外真人秀节目中还不乏许多极限冒险的体验,如欢乐传媒制作的《勇者总动员》节目中,选手不仅要完成马拉活人、穿越火海等高难度项目,还要吃活蝎子、活
蚯蚓等。
选手在节目中必须挑战自己的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此类内容引发的争议较多,专家呼吁必须考虑选手的心理底线和安全问题。
2.室内真人秀
那么
如果说,野外真人秀展现的是人在非日常化环境中的生存转态,室内真人秀则用隐私、情感吸引观众。
室内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将
人物放置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的变化,让观众能够看到参与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隐私内容,并在逐渐淘汰那些不喜爱的人或者不太喜爱的人的过程中,最后选择人们最喜爱的胜利者。
这类节目以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为切入点,更多的把焦点停留在人身上,关注人的外表、言行、能力、思想,关注人与人交往中的矛盾。
2002年夏天,国内仿自法国室内真人秀《阁楼故事》的《完美假期》在湖南经视播出。
它精心挑选了12名男女选手,让他们在长沙市内
一幢三层别墅中共同生活70天,每天24小时被60台监视器全程拍
摄,渡过70天的“完美假期”。
每周两次做实时纪录性播出,30台摄制机不分昼夜监控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并从第三周起,每周选手之间互相投票进行淘汰,观众还可投出支持票。
观众人气最高的选手在当周内可免遭被踢出局。
当剩下3名选手时,他们共同生活一周,最后由观众一次投票淘汰两名,优胜者奖获取50万元的房产。
3.表演选秀类真人秀
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的主要特点是让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参与者,按照预先设置的竞赛规则进行才艺表演,而专家和观众则对这些参与
者进行淘汰和选拔,最后的优胜者将获得成为“明星”的机会。
因其
符合媒介发展的平民化和互动性趋势受到观众的欢迎,在繁多的娱乐
“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渐成亮点,产生了广泛反响。
2004年,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三档
同类型节目《超级女声》、《莱卡我型我秀》和《梦想中国》,使中国电视娱乐表演秀节目呈现出了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明显的难分伯仲的竞争态势。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7)今年2月全新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
《生活秀》,对参与表演的人不设任何门槛,不论年龄、不限职业、不分语言、不讲国籍,每个人都可以来“移动演播室”展示才华,完成电视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
旅游卫视将于今年5月份开播的《灰姑娘》也是一档挖掘乡村姑娘,创造平等际遇,打造顶尖模特的大型全新选秀类真人秀栏目。
4.职场真人秀
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参与者被指定完成规定的需要一定专业技
能的任务,由评判者根据参与者的完成情况做出淘汰和选拔决定。
职
场真人秀节目由于有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心事件,因此节目的重心自然转向志愿者在核心事件中的个性、行为和感受,这就有效地减低了节目制作者对志愿者个人隐私和相互关系的渲染和强化。
应该说,展示出色才能,满足观众好奇,提供成功梦想,是职场类真人秀节目的最大魅力。
东方卫视2005年7月推出《创智赢家一一全国青年创业精英大赛》
这是中国第一档采用现场直播的才智创业真人秀节目。
和此前风靡一时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相似,《创智赢家》也以“海选”
和“PK”为噱头,吸引电视观众眼球。
经过为期三个月共13个环节的考验,23岁的天津青年陈曦终于战胜了来自四川的选手彭震,赢得了百万风险创业资金。
《创智赢家》从开播到大结局,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一路攀升。
该节目还率先采取全程直播的播出形式,最后
一期在节目时长达2小时的前提下,平均收视率达到了2.5%,收视峰值超过4%同年,浙江卫视也推出职场真人秀节目《天生我才》,
通过一系列的商业项目竞赛,决出一名商业奇才奖,获得10万元的创业基金和200—300万元的风险投资。
5.整容真人秀
整容类真人秀节目就像一个纪录片,不仅见证手术的全过程,还有选
手恢复、展现术后容貌等环节。
电视直播能够让人们目睹整容的真实
过程,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整容,避免盲目整容的发生。
但是由于节目中出现了真实的、血淋淋的场面,这类节目一路上备受争议。
湖南经视《天使爱美丽》是国内首个整容真人秀电视节目。
节目组从1000多人的报名申请者中筛选出了14位选手进行手术。
14位选手在镜头前接受了丰胸、双眼皮切割、垫鼻、削骨、牙齿整容、抽脂等14例手术。
除了丰胸等敏感环节被遮盖处理外,手术器具在人体器官上的操作过程全部真实可见。
因为节目对手术过程进行了全角度、零距离、零剪辑播出,真实但充满血气的镜头使得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少。
天津卫视今年推出的整容类真人秀《化蝶》节目舍弃了血淋淋的整容镜头,着力打造中国女性特有的气质美,讲述灰姑娘如何变成白天鹅
的动人故事。
节目为每一位选手量身定制一套“美丽”计划,从中让所有的女性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展现中国女性独有的智慧和才华。
6.装修真人秀
装修类真人秀节目将电视的两大功能:
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融为一体,显示了这类真人秀节目的生存空间。
央视经济生活频道推出的《交换空间》是一档装修类真人秀节目。
两个勇气可嘉的家庭48小时之内互换两套房子,他们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用两张8000元的预算单对房间进行重新装修。
电视台全程跟踪采访,并记录下其中三对选手共六个家庭的装修前后过程。
这种装修节目有的是直接进行技艺的比赛,有的则是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以后再比赛装修技艺。
参与比赛者既可以是集体比赛,也可以是单项比赛,当然也可以是混合比赛。
比赛的组合方式也是节目戏剧性设计的组成部分。
7.教育真人秀
教育真人秀节目中所展示的一些问题都是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旨在促成家长和老师的理性思考,唤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
2005年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推出的《相约新家庭》就是一档家
庭真人秀节目。
在这个节目中两个家庭互换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在全新的环境中生活一周,并体验新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引入孟子
“易子而教”的概念,这个节目具有了本土化色彩,同时它在运作过程中也大打青少年教育牌,比如“五一”长假期间让城市孩子到农村家庭生活,宣称的就是“对城市孩子进行国情教育、励志教育、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以及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承受力”。
天津卫视今年推出的《成龙计划》是全国首部以中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借鉴韩国节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