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265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docx

实验四NO1中继调试剖析

实验四、验证实验:

NO1中继调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1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一号中继通话的信令收发过程。

2、掌握一号数据的制作

3、初步了解号码变换.

二、实验器材

数字程控交换机独立局、BAM。

电话机若干

三、实验内容说明

程控交换机2M接口在DDF架上的位置:

 

交换机SM模块板位如下图所示:

(SM模块)

四、知识要点

1、数据配置中,学会调整中继框单板。

通过联机命令来增加NO.1号中继板。

顺序为:

隔离单板-联机删除单板-联机增加单板-激活单板

STRISOBRD:

MN=1,F=4,S=2,ISTP=FRC;/强制隔离中继框2#槽位单板

ORMVBRD:

MN=1,F=4,S=2;/联机删除2#槽位单板

OADDBRD:

MN=1,F=4,S=2,BT=DT;/联机增加2#槽位单板

ACTBRD:

MN=1,F=4,S=2;/激活单板

其它槽位单板槽位雷同,只是槽位不同

2、一些概念解释:

a、局向:

当一个交换局和本局有直连电路,那么这个交换局就为一个局向。

b、子路由:

两个交换局之间的直连语音通道就是两个交换机间的子路由

c、路由:

两个交换局之间的所有子路由的集合

d、路由选择码:

以被叫字冠来选择出局策略。

(需要特别注意,和呼叫源的路由选择源码配合决定出局选路。

这里很容易出问题)

3、信令的分类,随路信令的概念,及特点

4、自环数据的特点;

●          设置一个虚拟的对端局,并相应设置局向号。

●          需要偶数个PCM系统进行自环.

●          业务字冠属性应设置为本地或本地以上,并且设置路由选择码。

●          对进行自环的中继群设置中继群承载数据,对被叫号码进行号码变换。

5、NO.1自环中继模拟两个交换局呼叫,通过一块中继板的2个PCM电路模拟本局的出局和对局的入局。

注意出局中继的2条PCM电路的数据设定方式,1#PCM电路分为出中继(前15条电路),入中继(后15条中继);2#PCM电路分为入中继(前15条中继),出中继(后15条电路)。

五、数据准备

假设的数据如下:

本局信令点333333,要求程控交换机已经有本局硬件配置数据运行正常。

本局业务数据可以在本实验中增加,也可以按照上节实验中的数据一次性导入。

本实验采用自环方式实现一号信令呼叫,分成2组学生同时操作。

组号

呼叫源

呼叫字冠

局向

子路由

路由

中继群

电路号

设备号

号段

路由选择源码

计费选择源码

1

1

010

1

1

1

0-1

0-63

1-4

1110000-1110999

0

0

2

2

020

2

2

2

2-3

64-127

5-8

2220000-2220999

0

0

3

3

030

3

3

3

4-5

128-191

9-12

3330000-3330999

0

0

4

4

040

4

4

4

6-7

192-255

13-16

444000-4440999

0

0

附表(本局计费情况)

组号

字冠

路由选择码

计费选择码

1

111

65535

0

1

010

1

1

2

222

65535

0

2

020

2

2

3

333

65535

0

3

030

3

3

4

444

65535

0

4

040

4

4

 

索引关系表

备注计费情况1为计次表,2为详细话单。

计费选择码

计费源码

计费情况

0

0

1

1

0

2

2

0

2

3

0

2

4

0

2

 

路由选择码

路由选择源码

路由号

0

0

65535

1

0

1

2

0

2

3

0

3

4

0

4

 

1、硬件配置要求:

需要3块中继板,板位均调整位DTM板。

如果板位不是DTM,可以通过前面知识准备部分的联机命令进行修改。

2、中继数据秉承本局用户数据进行制作,呼叫源划分为0-2,每个呼叫源一个单独的长途字冠数据,计费数据和本局用户的计费分开,从10开始。

3、通过中继自环数据进行模拟出入局呼叫。

六、命令行准备:

按照完整的本局,计费数据,用户,中继,列出命令行供参考。

数据配置顺序为:

用户数据:

增加呼叫源――增加计费情况――修改计费制式――增加计费情况索引――增加本局呼叫字冠――增加号段――增加号码

中继数据:

增加局向――增加子路由――增加路由――增加路由分析――增加一号中继群――增加一号中继电路――增加中继呼叫字冠――增加号码变换――增加中继承载――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A、用户数据配置

1、增加呼叫源

ADDCALLSRC:

CSC=0,CSCNAME="组1-1",PRDN=3,P=0,RSSC=0;(1组)

//CSC=0:

呼叫源为0。

CSCNAME="组1-1":

呼叫源名为“组1-1”,表示为组1的1号终端,后面同样。

PRDN=3:

预收号码位数为3位。

P=0:

号首集为0,RSSC=0;路由选择源码为0。

ADDCALLSRC:

CSC=1,CSCNAME="组1-2",PRDN=3,P=0,RSSC=0;(2组)

ADDCALLSRC:

CSC=1,CSCNAME="组1-3",PRDN=3,P=0,RSSC=0;(3组)

ADDCALLSRC:

CSC=1,CSCNAME="组1-4",PRDN=3,P=0,RSSC=0;(4组)

2、增加计费情况

ADDCHGANA:

CHA=1,CHO=NOCENACC,PAY=CALLER,CHGT=PLSACC,MID=METER1;//增加计费情况。

CHA=0:

计费情况1。

CHO=NOCENACC:

非集中计费局。

PAY=CALLER:

主叫付费。

CHGT=ALL,:

计费方法为计次表。

MID=METER1:

计次表名为METER1跳计次表1。

(1组)

ADDCHGANA:

CHA=2,CHO=NOCENACC,PAY=CALLER,CHGT=DETAIL,MID=METER1;

计费方式为详细话单

(1组)

//组1如果增加计费情况后,组二可以不需增加。

3、修改计费制式

MODCHGMODE:

CHA=1,DAT=NORMAL,TS1="00&00",TA1=180,PA1=1,TB1=60,PB1=1,TS2="00&00";

//修改计费制式。

CHA=1:

计费情况1。

DAT=NORMAL:

日期类别=正常工作日。

TS1="00&00":

第一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

TA1=180:

前段时间=180秒。

PA1=1:

前段时间内跳1次。

TB1=60:

后续时间间隔=60秒。

PB1=1:

每间隔60秒跳一次。

TS2="00&00":

第二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表示全天24小时不区分时间段)(1组)

MODCHGMODE:

CHA=2,DAT=NORMAL,TS1="00&00",TA1=180,PA1=1,TB1=60,PB1=1,TS2="00&00";(2组)

//组1如果增加计费情况后,组二可以不需增加。

4、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ADDCHGIDX:

CHSC=0,RCHS=0,LOAD=ALLSVR,CHA=1;//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CHSC=0:

计费选择码=0。

RCHS=0:

主叫计费源码=0。

LOAD=ALLSVR:

承载能力=所有业务。

CHA=0:

计费情况=0。

(1组)

////组1如果增加计费情况后,组二可以不需增加。

ADDCHGIDX:

CHSC=1,RCHS=0,LOAD=ALLSVR,CHA=2;(1组)

ADDCHGIDX:

CHSC=2,RCHS=0,LOAD=ALLSVR,CHA=2;(2组)

5、增加呼叫字冠

ADDCNACLD:

PFX=K'111,CSTP=BASE,CSA=LCO,MIDL=7,MADL=7,CHSC=0;

//增加呼叫字冠。

PFX=K111,字冠为111;CSTP=BASE,为基本业务;CSA=LCO,为本局业务。

MIDL=7,MADL=7,最小最大号长为7;CHSC=0,计费选择码0。

(1组)

ADDCNACLD:

PFX=K'222CSTP=BASE,CSA=LCO,MIDL=7,MADL=7,CHSC=1;

(2组)

ADDCNACLD:

PFX=K'333CSTP=BASE,CSA=LCO,MIDL=7,MADL=7,CHSC=1;(3组)

ADDCNACLD:

PFX=K'444CSTP=BASE,CSA=LCO,MIDL=7,MADL=7,CHSC=1;(4组)

 

6、增加号段

ADDDNSEG:

P=0,BEG=K'1110000,END=K'1110004;

//增加号段:

P=0,号首为0,BEG=K'1110000,开始号码为1110000,END=K'1110004,结束号码为5550006,(1组)

ADDDNSEG:

P=0,BEG=K'2220000,END=K'2220004;(2组)

ADDDNSEG:

P=0,BEG=K'3330000,END=K'3330004;(3组)

ADDDNSEG:

P=0,BEG=K'4440000,END=K'4440004;(4组)

7、增加用户号码

ADBST:

SD=K'1110001,ED=K'1110004,DS=1,MN=1,RCHS=0,CSC=1,OCR=LCO-1&LC-1&LCT-1&NTT-1&ITT-1&ICTX-1&OCTX-1,NS=RIS-1;

//批量增加用户。

D=K'1110000:

号码1110000。

DS=0设备号为0。

MN=1:

模块号为1。

DS=0,设备号为0。

RCHS=0:

计费源码为0。

CSC=0,呼叫源为0;(组1)

ADBST:

SD=K'2220001,ED=K'2220004,DS=6,MN=1,RCHS=0,CSC=1,OCR=LCO-1&LC-1&LCT-1&NTT-1&ITT-1&ICTX-1&OCTX-1,NS=RIS-1;(组2)

 

ADBST:

SD=K'3330001,ED=K'3330004,DS=6,MN=1,RCHS=0,CSC=1,OCR=LCO-1&LC-1&LCT-1&NTT-1&ITT-1&ICTX-1&OCTX-1,NS=RIS-1;(组3)

ADBST:

SD=K'4440001,ED=K'4440004,DS=6,MN=1,RCHS=0,CSC=1,OCR=LCO-1&LC-1&LCT-1&NTT-1&ITT-1&ICTX-1&OCTX-1,NS=RIS-1;(组4)

 

B、中继数据配置

1、增加局向

ADDOFC:

O=0,DOT=CMPX,DOL=SAME,NI=NAT,DPC="111111",ON="北京",DOA=SPC;

//增加局向O=0:

局向号=0。

DOT=CMPX:

对端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DOL=SAME:

对端局级别=同级。

NI=NAT:

网标识=国内。

DPC="111111":

目的信令点编码=111111。

ON="北京":

局向名=北京DOA=SPC:

对端局属性=程控局。

(1组)

ADDOFC:

O=1,DOT=CMPX,DOL=SAME,NI=NAT,DPC="222222",ON="广州",DOA=SPC;

(2组)

ADDOFC:

O=2,DOT=CMPX,DOL=SAME,NI=NAT,DPC="333333",ON="南京",DOA=SPC;

(3组)

ADDOFC:

O=3,DOT=CMPX,DOL=SAME,NI=NAT,DPC="444444",ON="上海",DOA=SPC;

(4组)

 

2、增加子路由

ADDSRT:

SR=0,DOM=0,SRT=OFC,SRN="to北京",TSM=CYC,MN1=1;(1组)

//增加子路由。

SR=0:

子路由号=0。

DOM=1:

局向号=0。

SRT=OFC:

子路由类型=局间子路由。

SRN="to北京":

子路由名to北京。

TSM=CYC:

中继群选线方式=循环。

MN1=1:

第一搜索模块=1。

MN2=255:

第二搜索模块以后不配置。

ADDSRT:

SR=1,DOM=1,SRT=OFC,SRN="to广州",TSM=CYC,MN1=1;(2组)

ADDSRT:

SR=2,DOM=1,SRT=OFC,SRN="to南京",TSM=CYC,MN1=1;(3组)

ADDSRT:

SR=3,DOM=1,SRT=OFC,SRN="to上海",TSM=CYC,MN1=1;(4组)

 

3、增加路由

ADDRT:

R=0,RN="to北京",RT=NRM,SRST=SEQ,SR1=0,SR2=65535;(1组)

//增加路由。

R=1:

路由号=1。

RN="to北京":

路由名to北京。

RT=NRM:

路由类型=普通路由。

SR1=1:

第一子路由=1。

SR2=65535:

第二子路由以后不配置。

ADDRT:

R=1,RN="to广州",RT=NRM,SRST=SEQ,SR1=1,SR2=65535;(2组)

ADDRT:

R=2,RN="to南京",RT=NRM,SRST=SEQ,SR1=2,SR2=65535;(3组)

ADDRT:

R=31,RN="to上海",RT=NRM,SRST=SEQ,SR1=3,SR2=65535;(4组)

4、增加路由分析

ADDRTANA:

RSC=0,RSSC=0,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0,ISUPSL=BEST;(1组)

//增加路由分析。

RSC=0:

路由选择码=0。

RSSC=1:

路由选择源码=1。

RUT=ALL:

主叫用户类别=全部类别。

ADI=ALL:

地址信息指示语=全部类别。

CLRIN=ALL:

主叫接入=全部类别。

TRAP=ALL:

传输能力=全部类别。

TMX=0:

时间索引=0。

R=0:

路由号=0。

ISUPSL=BEST:

ISUPSL优选。

ADDRTANA:

RSC=1,RSSC=0,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1,ISUPSL=BEST;(2组)

ADDRTANA:

RSC=2RSSC=0,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2,ISUPSL=BEST;(3组)

ADDRTANA:

RSC=3RSSC=0,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3ISUPSL=BEST;(4组)

 

5、增加一号中继群(注意呼叫源不同)

ADDN1TG:

MN=1,TG=0,G=OUT,SRC=0,TGN="0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0,CSM=CYC,CHS=10;

//增加一号中继群。

MN=1:

模块号=1。

TG=0:

中继群号=0。

G=OUT:

群向=出中继。

SRC=0:

子路由号=0。

TGN="0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中继群名0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CSC=0:

呼叫源=0。

CSM=CYC:

中继群选择方式顺序选择。

(1组)

ADDN1TG:

MN=1,TG=1,G=IN,SRC=0,TGN="0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0,CSM=CYC,

CHS=10;(1组)

ADDN1TG:

MN=1,TG=2,G=IN,SRC=1,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1,CSM=CYC,CHS=11;(2组)

ADDN1TG:

MN=1,TG=3,G=IN,SRC=1,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1,CSM=CYC,CHS=11;(2组)

ADDN1TG:

MN=1,TG=4,G=IN,SRC=1,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1,CSM=CYC,CHS=11;(3组)

ADDN1TG:

MN=1,TG=5,G=IN,SRC=1,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1,CSM=CYC,CHS=11;(3组)

ADDN1TG:

MN=1,TG=6,G=IN,SRC=1,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1,CSM=CYC,CHS=11;(4组)

ADDN1TG:

MN=1,TG=7,G=IN,SRC=1,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1,CSM=CYC,CHS=11;(4组)

 

6、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ADDN1TKC:

TG=0,SC=0,EC=15,CS=USE;

//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TG=0:

中继群号=0。

SC=0:

起始电路号=0。

EC=15:

终止电路号=15。

CS=USE:

中继电路可用。

ADDN1TKC:

TG=1,SC=16,EC=31,CS=USE;

//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TG=1:

中继群号=1。

SC=16:

起始电路号=16。

EC=31:

终止电路号=31。

CS=USE:

中继电路可用。

ADDN1TKC:

TG=1,SC=32,EC=47,CS=USE;

ADDN1TKC:

TG=0,SC=48,EC=63,CS=USE;(1组)

ADDN1TKC:

TG=2,SC=64,EC=79,CS=USE;

ADDN1TKC:

TG=3,SC=80,EC=95,CS=USE;

ADDN1TKC:

TG=3,SC=96,EC=111,CS=USE;

ADDN1TKC:

TG=2,SC=112,EC=127,CS=USE;(2组)

ADDN1TKC:

TG=4,SC=128,EC=143,CS=USE;

ADDN1TKC:

TG=5,SC=144,EC=159,CS=USE;

ADDN1TKC:

TG=5,SC=160,EC=175,CS=USE;

ADDN1TKC:

TG=4,SC=176,EC=191,CS=USE;(3组)

ADDN1TKC:

TG=6,SC=192,EC=207,CS=USE;

ADDN1TKC:

TG=7,SC=208,EC=223,CS=USE;

ADDN1TKC:

TG=7,SC=224,EC=239,CS=USE;

ADDN1TKC:

TG=6,SC=240,EC=255,CS=USE;(4组)

7、增加长途字冠(注意中继计费选择码和路由选择码)

ADDCNACLD:

P=0,PFX=K'010,CSA=NTT,RSC=0,MIDL=10,MADL=10,CHSC=10;

//增加被叫字冠。

P=0:

号首集为0。

PFX=K'010:

呼叫字冠=010。

CSA=NTT:

业务属性=国内。

RSC=0:

路由选择码=0。

MIDL=10:

最小号长=10位。

MADL=10:

最大号长=10位。

CHSC=10:

计费选择码=10。

(1组)

ADDCNACLD:

P=0,PFX=K'020,CSA=NTT,RSC=1,MIDL=10,MADL=10,CHSC=11;

(2组)

ADDCNACLD:

P=0,PFX=K'030,CSA=NTT,RSC=1,MIDL=10,MADL=10,CHSC=11;

(3组)

ADDCNACLD:

P=0,PFX=K'040,CSA=NTT,RSC=1,MIDL=10,MADL=10,CHSC=11;

(4组)

 

8、增加号码变换(此处任何一个终端增加该命令即可,后续再增加会提示已经存在)

ADDDNC:

DCX=1,DCT=DEL,DCP=0,DCL=3;(1组)

//增加号码变换。

DCX=1:

号码变换索引=1。

DCT=DEL:

变换类型=删号。

DCP=0:

变换起始位置=0。

DCL=3:

变换长度=3。

 

9、增加中继承载(此处任何一个终端增加该命令即可,后续再增加会提示已经存在)

ADDTGLD:

MN=1,CLI=1,TOP=3,RI=0,EI=1;

//增加中继承载。

MN=1:

模块号为1。

CLI=1:

承载索引号=1。

TOP=3:

中继占用点=3。

RI=0:

主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0。

EI=1:

被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1。

10、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ADDTGLDIDX:

TG=0,CSC=0,P=0,PFX=K'010,CLI=1;

//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TG=0:

中继群号=0。

CSC=0:

呼叫源码=0。

P=0:

号首集=0。

PFX=K'010:

呼叫字冠=010。

CLI=1:

承载索引号=1。

ADDTGLDIDX:

TG=2,CSC=1,P=0,PFX=K'020,CLI=1;

ADDTGLDIDX:

TG=4,CSC=3,P=0,PFX=K'021,CLI=1;

ADDTGLDIDX:

TG=6,CSC=4,P=0,PFX=K'021,CLI=1;

备注:

只对出中继有效

上述号码变换和中继承载及承载索引是为了处理出中继增加的长途字冠,将长途字冠删除后变换为本局字冠进行接续。

这是自环数据的中心思想。

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也可以使用号首处理命令:

(不使用中继承载相关的数据)

ADDDNC:

DCX=1,DCT=DEL,DCP=0,DCL=3;(1组)

ADDPFXPRO:

P=0,PFX=K'010,CSC=0,DDC=TRUE,DDCX=1;(1组)

//增加号首处理:

PFX=K'010,呼叫字冠010,CSC=0,呼叫源0,DDC=TRUE,被叫号码变换是,DDCX=1,被叫号码变换索引1。

ADDPFXPRO:

P=0,PFX=K'020,CSC=1,DDC=TRUE,DDCX=1;(2组)

七、实验步骤

教师先通过软件将硬件数据导入,详见实验2。

然后通过服务器将组1-组4的权限加上。

如图所示:

权限管理—》工作站---》修改

找到对应的终端修改

选择G-SYS权限即可。

分组后同学通过登陆到服务器上操作:

点击“业务操作终端”-》“交换机业务维护”,出现登陆窗口:

用户名:

cc08,密码:

cc08,局名:

SERVER(IP地址:

129.9.0.100)

点击“确定”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