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690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职业卫生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职业卫生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职业卫生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职业卫生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评价.docx

《职业卫生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评价.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评价.docx

职业卫生评价

职业卫生评价试题

2015年6月3日

一、填空题

1、应急救援设施可分为<

(监测报警装臵、强制通风设施、现场紧急处臵设施、急救或损

伤紧急处臵用品、个人防护用品、通讯、运输设备设施)

2、检测报警装臵的预报值为,无PC-STEL的化

学物,预报值可设在。

(MAC或PC-STEL的1/2,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

3、对于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企业,按照《工业

企业设计为色和那个标准》(GBZ1-2010)规定,应设

臵。

(应急救援站或者有毒气体防护站)

4、常见物理性有害因素有高温、激光、放射性等,易导致劳动

者发生、和等。

(中暑烧灼伤急性放射性损伤)

5、危害因素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与的比

值。

(职业卫生标准限值)

6、指定防护因子是指某种呼吸器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

的前提下,预期能将。

(空气污染物降低的倍数)

7、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依据包

括、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

行)、和。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

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缺氧环境是指氧含量。

(小于18%

9、防颗粒物的呼吸器有随弃式、和3种

型式。

(半面罩、全面罩)

10、根据防护水平的不同,防颗粒物的呼吸器有、、

3个等级。

{KN(P)90,95,100}

11、通风系统按空气流动动力分类分为:

和。

(自然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

12、通风系统按空气作用范围分类分为:

和。

(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13、排风罩是局部排风系统设臵符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

GB/T16758-200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按照工作原理的不

同,排风罩可分为:

等到几种基本类型。

(密闭罩,侧吸罩,接受罩,吹吸罩,气幕隔离罩,补风罩)

14、罩口平均风速测定方法:

(匀速移动法定点测定法漂移法跳跃法)

15、测量管道压力的压力计:

(U形管压力计倾斜式压力计补偿式微压计针状压力计

水平压力计)

16、除尘器的性能一般测定:

(处理风量、除尘器阻力、除尘效率。

除尘器高度,除尘器直径)

17、通风管道压力分与,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称

为_,当大于大气压力时称为。

(正压,负压,相对压力,全压)

18、在风机吸入段风管的压力是大气压力,在风机出口段

风管的压力是。

(小于,大于,等于,对于)

19、某工件清洗车间使用天那水(内含苯)作为清洗剂,为人工

在常温常压下操作,该车间卫生等级应为级,宜在

设臵集中浴室。

(3车间附近和厂区)

20、某鞋厂热压车间建筑物为长方形,其短轴为南北走向,该车

间所在地夏季主导风向为NE全年主导风向为SE若判断该车间设计是否符合建筑物卫生学要求,需先判断该车间纵轴与_

主导风向的夹角,其夹角等于度。

(夏季45)

21、某液晶显示屏组装车间为洁净型无尘车间,其机械送风系统送风口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送风口应设在的地点,应

低于,并避免。

(室外空气比较清洁排风口进风、排风短路)

22、某油品加氢处理装臵需脱硫,可能会产生气体,

按作业机理分类,该气体即为气体,也为气

体。

与产生SQ的装臵相比,应增设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为。

(硫化氢窒息性刺激性《告知卡》)

23、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应从“”5个方面来进行确定。

(人、机、料、物、环)

二、单选题

1、硫化氢为:

(A)

A、窒息性气体B、刺激性气体C、酸碱D、有机溶剂

2、计算危害因素时,应:

(A)

A、同时计算PC-TWA和PC-STEL的危害因素,取较大值作为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

B、同时计算PC-TWA和PC-STEL的危害因素,取平均值作为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

C、计算PC-TWA勺危害因素

D、计算PC-STEL的危害因素

3、非IDLH环境的防护:

(C)

A、配全面罩的正压式SCBA(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B、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的前提下,配备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正压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C、应选择APF(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防护用品。

D、佩戴半面罩

4、耳塞的最佳降噪效果是使用者佩戴耳塞后实际接触噪声值:

、75—80dB(A)

5、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期限不应考虑哪方面影响:

(D)

A、腐蚀程度B、损耗情况

C、耐用性能D、价格

6、如果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9倍,选择:

(A)

A、自吸过滤式半面罩B、自吸过滤式全面罩

C、送气过滤式头盔D、送气过滤式半面罩

7、由于作业场所情况复杂、工艺条件多样,在情况下,

可以通过为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来保护作业人员

身体健康。

(A)

A、作业场所难以采取通风等工程控制技术,或虽然采取了通风等防护设臵,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仍然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B、作业场所可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但是需要一定经费

(相对企业的效益来说费用较小),企业不愿出这笔费用

C、通过采取了通风等防护设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D、以上三种情况

8、呼吸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思路:

(D)

A、对作业环境进行危害识别评价,确定危害水平

B、明确各种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级别

C、选择防护级别高于危害水平的呼吸防护用品种类

D、以上三种情况

D)

9、排风口的设臵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如:

A、远离门、窗、进风口

B、人员经常停留或通行的地点

C、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D、以上三种情况

10、急救箱的设臵应考虑:

(D)

A、设臵在劳动者便于取用的地点

B、应有清晰的标识,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

C、根据实际情况参照GBZ1附录表A4配备

D、以上三种情况

11、我省某企业采样口附近,需增设一氧化碳报警装臵,该报警装臵报警值应设臵为(B)。

333z

A.15mg/mB.30mg/mC.20mg/mD.10mg/m

12、排风口的设臵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如(D)。

A.远离门、窗、进风口

B.人员经常停留或通行的地点

C.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D.以上三种情况

14、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当地,企业

的非生产区宜布臵在当地。

(C)

A.夏季最大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全年最大频率风向

的上风侧

B.夏季最大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下风侧

C.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下风侧

D.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全年最大频率风向

的上风侧

15、某固定岗位工作场所氨的短时间检测浓度为CsTEL300mg/m,

长时间检测结果CTWA200mg/nt请问其危害因数等于()

(A)

A.10B.3C.30D.3.3

16、我省某企业采样口附近,需增设一氧化碳报警装臵,该报警装臵报警值应设臵为()(B)

A.15mg/m3B.30mg/m3C.20mg/m3D.10mg/m3

17、某配胶作业使用二甲苯,检测现场二甲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10mg/m3,短时间暴露浓度为1060mg/卅,可以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为()。

(A)

A.自吸过滤式全面罩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

C.隔绝式供气式负压半面罩D.隔绝式携气式负压半面罩

18、a粒子的相对生物效应值是()(A)

A10B3C8D20

19、RBE随LET增大而迅速上升,则LET范围是()(C)

A<10keV/卩mB<1OkeV/卩mC10〜1OOkeV/卩m

D>100keV/p,m

20、X射线对哺乳动物细胞的DNA损伤,75%是由下列哪种作用引

起的()(B)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继发作用D原发作用

21、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有4个层面的含义,其中,损伤是指

()(B)

A电离辐射引起的轻微的效应,其可能有害,也可能无害

B指电离辐射引起的某种程度的有害变化,这种损伤是指对细胞有害,不一定是对受照射的人体有害

C电离辐射引起的临床上可观察到的有害效应,表现于受照射的个体产生的有害效应或其后代产生的有害效应

D照射组及其后代所经历的总的健康伤害,是人群组暴露于辐射源的结果

三、多选题

1、应急救援设施包括:

(ABC)

A、检测报警装臵B、强制通风设施C、个人防护用品D、消

声器

2、应急冲洗设施设臵应符合以下规定:

(ABD)

A、尽可能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B、保证连续供水

C、服务半径小于10米

D、应有清晰标识,并定期维护保养

3、事故通风应满足:

(ACD)

A、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

B、换气次数不宜大于12次/h

C、风机的控制开关分别设臵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

D、事故排风的进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

4、常见可导致急性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BCD)

A、窒息性气体B、刺激性气体C、酸碱D、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

5、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ABCD)

A、按作业类别和工种选用

B、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种类选用

C、根据作业现场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选用

D、选择类型合适和质量合格的产品

6、IDLH环境是指(ABC)

A、危害未知的环境(危害种类、浓度、性质未知)

B、缺氧和缺氧危险环境

C有害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的环境

D有害物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环境

7、选择过滤式防护用品时,应注意:

(ABCD)

A、防尘口罩不适合挥发性颗粒物的防护,应选择能够同时过滤

颗粒物及其挥发性气体的呼吸防护用品;

B、应根据颗粒物的分散度选择适合的防尘口罩;

C、若颗粒物为液态或具有油性,应选择有适合过滤元件的呼吸防护用品;

D、若颗粒物具有放射性,应选择过滤效率最高等级的防尘口罩。

8、个人防护用品出现以下情况时,即予报废:

(ABCD)

A、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

B、选择的产品与所从事的作业类型不匹配

C、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要求或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D、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破损或超过有效使用期

9、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内容包括:

(BCD)

A、价格B、有效性C、符合性D、配备人群是否齐全

10、个体防护用品选择还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如:

(ABC)

A、佩戴者身体尺寸或佩戴部位的尺寸

B、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

C、不同防护用品的协调性、匹配性和集成性

D、价格

11、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调查内容应包括(ABCDE)

A.种类

B.数量

C.性能参数

D.适用条件

E.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的评价范围应包括(ABCD)

A.施工阶段

B.试运行阶段

C.设备安装阶段

D.设备调试阶段

E.运行阶段

1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评价标准包括(BCE)

A.GB/T18664

B.GB/T29510

C.GBZ/T195

D.GB/T23466

E.GB/T11651

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警示标识中,图形标识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D)

A.禁止标识B.警告标识C.指令标识D.提示标识

15、以下工作场所应设臵喷淋-洗眼器的有:

(ABCD)

A.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的车间B.加氨间C.氢氧化钠储存仓

D.盐酸储罐

16、消声器主要针对哪些噪声源(AB)

A.空气动力性B.蒸汽放空C.高频为主的D.机械性噪声

17、下列有害因素中,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的是(ABCDE)

A.夏季巡检时受到的紫外线辐射

B.通风不良

C.照明不良

D.交叉污染

E.高温环境有机溶剂的吸收

18、属于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粉尘种类有(AE)

A.煤尘B.煤矽尘C.石灰石粉尘D.高岭土粉尘E.石棉尘

19、不属于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化学物质有(ABCDE)

A.氢气B.氮气C.甲烷D.乙苯E.聚氨酯

20、在以下物质中,哪些是A类(即适用于防有机蒸气)防毒呼吸器过滤元件不适合应用的物质?

(BC)

A.苯B.甲醛C.甲烷D.二甲苯E.甲苯

四、判断题

1、应设臵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当不具备设臵便携式的条件是,可设臵固定式检测报警仪。

(X)

2、检测报警装臵的高报值为MAC或PC-STEL。

(X)

3、事故的排风口应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X)

4、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可以替代环境因素和劳动条件的

根本性改善措施(X)

5、对于存在超过IDLH浓度粉尘的工作场所,在选择防尘半面罩、防尘服、防尘手套(X)

6、护听器最小SNR值=(LC-85)+0.6(X)

7、个体防护用品的腐蚀程度反映了作业环境和工种使用情况。

(V)

8、所选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经定期检验和抽查不合格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酌情使用。

(X)

9、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臵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臵。

(V)

10、排风口的设臵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远离门、窗、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通行的地点。

(V)

11、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克服沿程阻力,使气流沿风道的主、支网管流动(“)

12、风管是通风系统中输送气体的管道。

(“)

13、风机是提供气流流动的动力装臵(“)

14、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风机放在净化设备后面

(V)

15、按风机工作原理可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V)

16、控制点的空气流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也称为吸入速度)。

(V)

17、控制点的空气流动速度应大于有害物质向外逸散的速度和防止横向气流干扰的速度,才能有效地将有害物质抽吸至排风罩内。

(V)

18、对通风设施的有效性评价还应采用全面通风量(通风换气次数)、气流组织、控制风速等评价指标。

(V)

19、全面通风的计算:

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

风换气量。

(V)

20、全面通风的其他(除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计算:

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

(V)

21、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

气次数不宜<12次/ho(V)

22、进、排风口的相对位臵应安排得当,防止进风气流不经污染地就直接排出室外,形成“气流短路”(浪费能量)o(V)

23、当风量一定时,管道直径越小越好,这样才能达到足够的风

速(X)

24、当风量一定时,管道直径越大越好,这样才能可以有效地把

气体中的固体物沉下来。

(X)

25、电式除尘器是最好的除尘器,所以在防护设施设计中在选用

除尘器时都尽量选用。

(X)

26、车间内所要求的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的卫生条件高时,应保持室内为正压状态。

(V)

27、在检测时,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

气流运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要大于2倍管道直径。

(V)

28、罩口平均风速的计算,是利用数学均值计算(V)

29、在通风检测时,测量断面设在局部部件后面时,其距离应大

于4〜5倍管道直径。

(V)

30、在检测时,现场条件许可时,离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部件

的距离越远,气流越平稳,对测量越有利。

(V)

31、当现场条件难以满足测试现场时,只能根据上述原则选取适宜的断面位臵,同时适当增加测点密度,但距离部构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V)

32、当断面面积〉0.3m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

个小块的面积v0.06m2;(V)

33、当断面面积w0.3m2的罩口取6个测点测量(V)

34、对于条缝形的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

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w200m

m(V)

35、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w200mm。

(V)

36、标准型皮托管,管内有两个通路。

一个通路是在端部中心留有小孔,测定时此孔应正对气流以感受全压。

(V)

37、标准型皮托管另一个通路是在管的侧面,管壁上钻有均匀分

布的小孔,测定时,小孔应垂直于气流方向,感受静压。

(V)

38、标准型皮托管两个测孔测到的压力差值即为动压值。

(V)

39、S型皮托管,它有两个背对背的测孔,一个正对气流测全压,一个背对气流感受静压。

(V)

40、合同评审实际上是指实验室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在实验室内

部对客户的要求进行的评审。

(X)

41、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是指工作场所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X)

42、产生剧毒物质车间的排风系统和一般车间的排风系统必须分

开。

(V)

43、个人防护措施只是辅助性的,可以不用,工程控制最重要,所以必须先靠工程措施把危害水平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否则就不能生产。

(X)

44、用人单位除了要选择有LA认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还必须确保选择的防护用品适合现场危害类型和危害水平,确保劳动者能正确使用,确保防护用品得到正确维护和及时更换。

(“)

45、工作中就是需要用人的耳朵来判断机器声音是否正常,即使

声音太吵,会使工人听力损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X)

46、某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劳动者100人,该项目应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X)

47、健康教育就是卫生宣传。

(X)

48、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没有区别。

(X)

49、健康的工作场所是指由工人和管理者共同采取的为保护和促进所有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的持续改进过程以及可持续性的工作场所。

(“)

50、局部通风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常驻有害物质的污染,建立良好的空气环境。

(“)五、问答题

1、简述应急救援设施的评价内容答案要点:

1确定可能导致急性损伤的危害因素、损伤类型及工作场所对于不同类型的急性职业性损伤,应当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有所不同。

首先确定建设项目可能会导致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其次明确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急性损伤的类型,以及可能导致的急性职业损伤的场所。

2评价应急救援设施配备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全面性:

应急救援设备应覆盖所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场所,应当考虑到各种类型的急性损伤发生的情况。

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应当没有遗漏,即应当包括监测预警用的器材和设备,还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器材、设备和药品,以及通信、输送用器材和设备。

合理性:

对照国家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标准的要求,对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以保证所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的针对性。

有效性:

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标准的要求,对应急救援设施的性能参数进行评价,以确保相关设施、器材、药品在应急状态下有效可用。

3应急救援设施管理措施的评价包括应急救援设施设臵地点的符合性,相应警示标识设臵的合理性以及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运行管理的有效性等内容。

4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措施。

2、简述个人防护用品评价的3个层次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1配备人群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分析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岗位(工种)。

2配备防护用品的符合性指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与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相对应。

3配备防护用品的有效性指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情况,评价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3、某220kV变电站工作场所噪声为60-79.5dB(A),值班员每班巡检变配电设备(露天布臵)1小时,该站为值班员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有耳塞、防毒面罩、滤毒盒、护目镜、防尘口罩,请问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答:

不合理。

工作场所噪声为小于80dB(A),不必配备耳塞;现场没有粉尘,不必配备防尘口罩;

由于六氟化硫设备放电可能产生微量的氟化物,但是由于设备露天布臵,可以不配备防毒毒面罩、滤毒盒;本项目也没有不要配备护目镜。

4、某污水处理站需要往污水处理池中人工加

31%的盐酸调PH

么个人防护用品答:

应急救援设施:

应急冲洗设施,急救箱(防酸碱灼伤药品)

个人防护用品:

防腐蚀液护目镜、防酸性气体的防毒口罩、防酸碱服、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鞋等。

5、某企业为某岗位作业人员配备SNR值为30dB的耳塞、3M的

防毒半面罩。

作业人员工作时若能正确佩戴,简述耳塞和半面罩的防护效果。

答:

耳塞的降噪效果为18dB,防毒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气中相应毒物浓度降低10倍

6、如某工作场所8h噪声暴露为95dB(A),佩戴3M1100[SNR为

31dB(A)],所选择的护耳器是否合适?

答:

95dB(A)-18.6dB(A)=76.4dB(A)

护耳器是合适的

7、某工作场所煤尘总尘检测结果:

Ci5min为20mg/m,Gw为15

mg/ml,煤尘的PC-TW为4mg/vm,请问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是多少,应为作业人员配备什么类型的呼吸防护用品?

答:

STEL的危险因素为20/8=2.5

TWA的危险因素为15/4=3.75

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为3.75,可配备自吸式半面罩。

&某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为105.8〜106.0dB(A),为巡检人

员配备了3M1435(SNR=25dB耳罩,请问是否可以达到最佳防

护效果。

答:

不能。

护耳器实际声衰减量=25X0.6=15dB.正确佩戴情况下,其防护噪声最大值为100dB,最佳防护噪声为90〜95dB。

9、某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见下表,请问为巡检作业人员配备

SNR31dB的耳塞是否合适,并阐述理由。

表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

序号

测点

噪声强度[dB(A)]

1

氢化区热换器

75.8〜80.8

2

胺化区泵区

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