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603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x

专题四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四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

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成为“地球村”。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16—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

(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

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

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突出表现: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3)当今经济格局:

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4)全球化的影响:

有利:

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有弊:

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5)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

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推动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3.交通与通讯事业的不断提高(技术条件)

新航路开辟时期,在欧洲适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罗盘针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在三次工业革命中,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电话、电报等先进的通讯工具使人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快捷。

这一切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技术条件。

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状况,使彼此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前提。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与殖民主义、强权政治相伴,非常不平等,带有侵略性。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击东方各国,促进了东方各国近代化;另一方面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贫穷与落后。

三、专题感悟

1.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技也涉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高科技犯罪、克隆人类等道德问题。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3.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重视科教兴国。

构建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形成网络—(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探究:

世界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推动了这一进程。

写出结构图空缺处对应的事件,并归纳密切世界联系的主要因素。

(4分)

选择题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整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实现“统一”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人才的流动

探究题(15分)

(2009)20.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2009年已演变成危亡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危机给世界许多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影响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看等和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

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任务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美国的次贷危机转眼间酿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

任务二:

收集整理历史上经济危机的信息。

(提示:

可从危机爆发的时间、危机的影响、范围、特点、原因等方面着手)(6分)

参考答案:

有关的信息:

①1929-1923年经济大危机②由于盲目扩大生产③从美国开始④涉及范围特别广⑤持续时间特别长⑥破坏性特别大⑦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物价飞涨,生产下降⑧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⑨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⑩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⑾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⒀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⒁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⒂使美国、日本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等。

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⒅日、韩、泰等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困难,政局动荡⒆货币贬值,银行倒闭,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几乎在一夜之际化为乌有。

评分说明:

不过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归纳整理经济危机,考生能列出以上信息中的任何一点,都可得分。

每列出一点得一分,最多不得超过6分。

任务三:

比较:

在1929-1933年那场危机中,美国、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4分)

参考答案:

比较: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1分)结果:

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1分)日本建立军法西斯政权(或法西斯上台)想通过对外侵略转嫁危机。

(1分)结果:

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或与德、意联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分)

任务四:

完成以上任务后,请把你在探究过程中的所感、所惑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提示:

感悟是你思考的成果,疑惑是你探究的开端,不要太在意正确与否)(3分)

参考答案:

感悟与疑惑: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各国投资、贸易、生产都要谨慎②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备国联合应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管③人性的贪欲是危机的根本原因吗?

④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人们应谨慎投资、理性生活、合理消费⑤这欠金融危机会引发战争吗?

⑥经济危机有其发生的规律吗?

评分说明:

此小题是开放性的,不设标准答案。

考生的感悟与疑惑只要合乎情理,不违背史实即可得分。

每点1分,此小题得分不超过3分。

(2010年)15.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

(2010年)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

20.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

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

(2分)

答:

示例:

中国:

司母戊鼎等。

(1分)世界:

巴黎圣母院等。

(1分)

(说明:

所列文化成就,领域不限。

只列出中国的或世界的,只得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

(1分)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1分)

(2)英国(1分)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1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

(1分)举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示例。

(1分)

(3)电力、石油。

(1分)电和石油用于驱动汽车;电灯、电话等。

(1分)

(说明:

能源只答出一个不得分。

示例答出任何一点符合题意的都可得分)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1分)说出这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分)

(4)标志: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1分)

特点: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科技发明由一国出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科技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在上升。

(2分)

(说明:

标志全部答出才可得分。

特点答一点得1分,得分不超过2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

(4分)

观点一: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观点二:

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5)观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并广泛用于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1分)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分)

(说明:

按三次科技革命的顺序进行阐述,缺一点扣1分;答出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或表现等,都可得分。

结论得1分)

观点二:

七世纪初起,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大力倡导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革。

(2分)大化改新后日本迈入封建社会。

(1分)

十九世纪中期,日晒积极向西方学习,引进科学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行列。

(1分)

中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如举办世博会等。

(2分)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1分)

总之,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1分)

(说明:

分别举一个事例说明得3分,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事例也可得分。

是结论得1分)

任务三:

思考感悟

(6)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6)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精神,勇于创新。

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行可持续发展。

(2分)

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要重视文化交流,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分)

(2011山西)14、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他们的核心动力是(C)

①蒸汽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

(2011山西)20、和平与发展史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和平不断受到威胁。

2011年3月至今,利比亚的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小华和小明围绕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下探究,请你也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9分)

(1)近代以来,造成利比亚等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和局势动荡的原因有哪些?

(3分)

答: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大国干涉;丰富的石油等资源;本国内部矛盾等。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中国利益的表现。

(2分)

答:

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英、法、美等国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1分)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中国队各国要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2分)

答:

1942年,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成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或反法西斯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法西斯。

(2分)

(4)二战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例有哪些?

(2分)

答:

冷战对峙;美苏争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古巴导弹危机;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评分说明:

得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例,得2分。

任务二解决问题(4分)

小华:

发展中国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小明:

大国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5)请任选上面观点之一,结合史实加以阐明。

答:

小华的观点:

示例: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大多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国家,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

如对亚、非、拉等过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等。

②二战后这些国家相继走上独立与振兴的道路,但都面临着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和国家风险等问题。

如中国、印度、东南亚扥故宫的发展等。

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应顺应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谋求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道路。

如中国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明的观点:

示例:

①大多数发达国家,其强大与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帝国主义争霸战争有关。

如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日不落帝国”;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等。

②二战后,一些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有了大国的干涉便更加激化,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如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③在当今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史世界的主题,大国应该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如各国从二战中美、苏、英等大国组织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设立中得到借鉴,团结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制止核武器扩散等。

评分说明:

要求逐层答出要点,一点得1分。

阐述中加入史实者,得1分。

共4分。

如考生对两个观点都做了阐述,择其阐述较好的给分。

任务三思考感悟(2分)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答:

①和平与发展史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各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合作,求得共同发展;②大国要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协调地区事务,通过平等协商对话解决地区争端;③联合国要发挥其作用,协调各国矛盾;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

(2分)

2012年)12.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石油的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依据下图提示,指出与形成这种状况有关的发明是()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本茨发明汽车

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D.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

(2012年)15.下表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

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时间

数额(亿美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000

1998年

4300~4400

A.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B.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C.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D.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2013年)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

20.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

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

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任务一梳理知识

知识点:

铁农具蒸汽机机器电机电车电灯内燃机汽车

(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

(7分)

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

按时间分类

按属性分类

知识点

时间

知识点

属性

(1分)铁农具

春秋战国

铁农具

④(1分)生产工具(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

蒸汽机机器

(1分)工业革命或18世纪下半期

⑤(2分)蒸汽机、电机、内燃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科技创新、发明

(2分)电机、电车、电灯(1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内燃机、汽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机器电车

电灯汽车

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

任务二解决问题

(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1分)?

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

史论结合)(4分)

甲: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乙:

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答:

赞成甲同学的观点。

(1分)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变革(或商鞅变法)。

②蒸汽机、机器的发明,形成了工厂制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电机、内燃机、电车、汽车等新发明,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因此,每一次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的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4分。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每点中工具改革的史实给1分,作用给1分)赞成乙同学的观点。

(1分)

阐述方法一:

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

②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大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

③电机的发明,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

④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新时代。

(4分。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每点中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

阐述方法二:

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没有近代科学理论,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长期没有大突破。

②近代历史中,由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量科技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等。

这些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中,出现了机器、电车、汽车等新发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文明实现了飞跃,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因此,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分。

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

(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1分)

答:

甲同学是探究生产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乙同学是探究科技发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任务三思考感悟

(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2分)

答: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注意了解基本史实,学思结合;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理解;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等。

(1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