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732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x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城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诮,在有机肥为基础的前提下,产前提出氮、磷、钾肥和微肥的适家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并实行“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技术体系。

第一节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一、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在1840年提出了“矿质养分学说”,为化肥的生产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矿质养分学说的主要内容为:

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这些有机质分解后所形成的矿物质。

二、养分归还学说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由于人类在土壤上栽种作物并将这些农产品(包括籽烂和茎秆)收获走,就必然会导致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土壤所含的养分会愈来愈少。

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做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

为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和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来实现。

依靠施肥,可以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三、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xx

植物所需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论它们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均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它们各自的营养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

每一种营养元素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作用是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

四、最小养分xx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

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

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经济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将作物所缺的各种养分同时按作物所需比例相应提高,作物才会高产。

五、肥料报酬递减xx

当土壤中缺乏某一种必需养分时,合理配施肥料,随着该种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增加,当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施肥料,单位肥料用量所获得的作物增产量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下降。

六、因子综合作用xx

作物丰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限制因子的制约,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生产体系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其核心就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会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蘅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

一、施肥原则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我国的国情,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应遵循三个原则:

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我国农业生产中有施用有机肥的悠久历史,有机肥有许多优点,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

因此,实施平衡肥必须以有机肥为基础,坚持多种形式的有机肥料投入,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

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是平衡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产量的为断提高,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量、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3、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破坏或消耗了土壤肥力,就意味着降低了农业再生产的能力。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施肥技术是将肥料施入作物根系伸展的土层或直接施于作物体的手段。

包括确定施肥量与养鸡分配比,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施肥位置等。

现代施肥技术则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知训,如作物的需肥性、土壤的供肥能力、肥料的农业化学性质及其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等,在土壤肥测试和田间肥效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施肥参数,拟订施肥方案,并与现代作物栽培技术结合,提高施肥效益。

根据当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经验,在这里介绍二种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是,按土壤肥力高低把土壤分为若干等级,将肥力均等的田块作为一个配方区,利用以往的大量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已经取得的田间试验结果,结合群众的施肥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2、养分平衡法

养分平衡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一种估算施肥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

在施肥条件下,农作物吸收的养分来自于土壤和肥料,农作物总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即是实现计划产量的施肥量。

市场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施肥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供肥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式中:

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

土壤供肥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

土壤养分测定值以毫克/公斤表示,0.15是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换算每亩土壤养分含量系数。

(1)参数的确定

①目标产量。

即计划产量,土壤肥力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础,所以目标产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

一般可采用当地地块前三年的平均产量为经常,增加10%~15%的增产量作为目标产量较为切合实际。

②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是把营养元素换算成肥料实物量的重要参数,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很多,如作物品种、肥料投入量、土壤肥力、肥料品质、施肥技术、气候条件等,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物的吸收和肥料的投入。

③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指作物每生产一个单位(如公斤、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收了多少养分。

④换算系数“0.15”使用土壤测定值换算成每亩土壤养分含量(公斤)时,通常使用换算系数“0.15”。

它是习惯上把土壤20厘米表层看成作物的营养鸡层,每亩总量为15万公斤土,养分测定值用毫克/公斤表示。

计算式如下:

1500(公斤土)×(毫克/公斤)=0.15

⑤养分校正系数。

但任何土壤测定值只代表土壤养分的相对含量状况,用“0.15”换算系数计算出来的量,不能完全反映土壤的绝对量。

因此,还需要通过田间试验,由试验结果及其配方的吻合度来计算其养分校正系数。

在我县部分作物与养分种类的校正系数为:

土壤碱解氮的校正系数:

玉米:

0.51;谷子:

0.42;小麦:

0.43

土壤速效磷的校正系数:

玉米:

0.94~1.25;谷子:

0.85~1.1;小麦:

0.8~1.2

土壤速并行钾的校正系数:

玉米:

0.54;谷子:

0.62;小麦:

0.53

其中土壤速效磷的校正系数随着土壤肥力的增高,其校正系数值趋小。

(2)施肥中有机肥用量的确定

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应用养分平衡法,确定需要养分总量后,采用同效当量法、养分差减法就可以分别计算出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量。

一般是先确定有机肥的用量,用总养分量减去有机肥可供吸收的养分量,即为化肥的施用量。

但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有机肥用量大大降低,甚至不施用有机肥,所以我们在进行施肥配方设计时,一般把有机肥的施用用作养鸡地来考虑,不计算在肥料用量中。

因此,配方设计只是考虑化肥的用量。

三、主要粮食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1、春xx配方施肥技术

(1)xx的需肥特点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据试验分析,亩产100公斤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2~2.8公斤,五氧化二磷0.7~0.9公斤,氧化钾1.5~2.3公斤。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数量、比例有很大不同,从三叶期到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消耗养分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个生育期吸收营养物质虽然少,但必须满足要求才能获得壮苗。

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果穗形成阶段,也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此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三分之一,磷占二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二。

此期如营养充足,能促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

抽穗到开花期,植株的生长基本结束,所消耗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五分之一,磷占五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一。

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以形成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直到成熟为止。

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二分之一,磷占三分之一。

(2)氮、磷、钾营养不足或过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氮素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生长初期氮肥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呈黄绿色;旺盛生长期氮肥不足时呈淡绿色,然后全部干枯。

但是氮肥过量也会影响正常生长。

播种时施入过量的可溶性氮肥,一旦遇到干旱,就会伤害种子,影响发芽,出苗慢而不整齐,降低出苗率。

后期氮素营养过多时,生育延迟,营养生长繁茂,子实产量下降。

同时由于氮素营养鸡过多时,生育延迟,营养生长繁茂,子实产量下降。

同时由氮素多,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使组织分化不良,表皮发育不完全,易倒伏。

玉米有两个时期最容易缺磷。

一是幼苗期,玉米从发芽到三叶期前,幼苗所需的磷是由种子供给的,当种子内的磷消耗完后,便开始吸收土壤或肥料中的磷。

但因幼苗根系短小,吸收能力弱,如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于工作出现暗绿色,此后从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

极度缺磷时,开花时期植株内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秆向籽粒中转移,此时如果缺磷,雌蕊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完全,往往长成籽实行列歪曲的畸形果穗。

但磷肥也不宜过多,施磷过多,玉米加速生长,果穗形成过程很快结束,穗粒数减少,产量不高。

玉米幼苗期缺钾生长缓慢,茎秆矮小,嫩叶呈黄色或褐色。

严重缺钾时,叶缘或顶端成火烧状。

较老的植株缺钾时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系发良弱,易倒伏。

植株缺钾时,果穗顶部缺粒,子粒小,产量低,而钾肥过多对玉米的生长发良及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3)xx施肥量的确定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根据多年的试验和试验结果,推荐亩产千斤玉米的参考施肥量为:

农家肥1500公斤,氮素9~11公斤,磷肥4~5公斤,钾肥5~6公斤,锌肥和60%~70%氮肥作底肥。

其方法是:

在播种两行玉米之间开一条深10~13厘米、宽26.4厘米左右的沟,先将氮肥施于底层,再将所有的磷、钾、锌肥与农家肥混匀,施在氮肥上面;或者把做底肥的氮、磷、钾与有机肥混匀,施于播种沟的底部,深度达到20~26.4厘米,上面覆土后播种。

穴施种肥时要使肥料和种子离开2~3厘米,把肥料施在穴的一侧,种子播在另一侧,或者用有机肥料和土把种子与肥料隔开,以免影响种子发芽,降代出苗率。

追肥,春玉米追肥要前轻后重。

氮素肥料追拔节肥(6~7叶期)占追施氮总量的,喇叭肥(10~11叶期)占。

(5)xx的缺锌的症状

玉米对微量元素锌的反应比较敏感。

玉米缺锌的显著症状是白苗花叶,也叫“白花叶病”。

玉米的缺锌症状一般从四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淡呈黄白色;五至六叶期时,心叶下l~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

10~15天后,紫色逐渐变为黄白色,叶肉变薄,似“白苗”。

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问缩短,叶枕重叠,顶端似平顶。

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拔节后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基部重新变白,呈半透明。

抽雄后,自下而上呈“花叶”状,发育受阻,抽雄和吐丝都比正常植株迟2~3天,空秆多,果穗缺粒秃尖。

(6)对xx施用锌肥

在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

1.5ppm)的土壤上种植玉米,可能发生缺锌症状,要采取措施补锌:

基肥:

每亩用硫酸锌1~1.5公斤,与有机肥料混合条施或穴施。

拌种:

每公斤玉米种子拌硫酸锌20~40克,先用少量水将肥料溶解后喷于种子上拌匀。

2.xx配方施肥技术

(1)xx需肥特点

冬小麦一生需氮、钾多,需磷相对较少,同时需要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和锌、硼、锰等微量元素。

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N)2.83公斤,五氧化二磷(P:

0;)1.25公斤,氧化钾(Kz())2.92公斤。

小麦一生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

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

小麦对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小麦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拔节孕穗期吸收钾最多,可达60%一70%。

(2)小麦施肥的一般原则

冬小麦施肥不要就小麦论小麦,要将冬小麦与夏玉米全年两季统筹考虑,一般各占50%。

磷肥重点在小麦上,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磷肥可全部用于小麦,玉米不施磷肥,如土壤含有效磷较少,再适量增加磷肥投人量的同时,将2/3用于小麦,1/3用于玉米;钾

肥则相反,如土壤有效钾含量高,全部钾肥用于玉米,如土壤速效钾较少,则1/3用于小麦,2/3用于玉米。

小麦肥料投入的一般比例为:

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为1:

O.7:

0.41.同时要增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用量。

建议广大农民多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时一定要进行发酵,以减少土传病害。

在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中,小麦要增加锌肥和硼肥的使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施点锰肥,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3)小麦施肥量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须先进行取土化验,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再根据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计算出施肥量。

下面给广大农民提供二个种麦施肥的参考数量。

①氮肥施用量:

低产小麦(350公斤/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折合碳酸氢铵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产田(亩产350~45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克/公斤,小于13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4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3克/公斤)亩施纯氮12~13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产麦田亩施纯氮不要超过17公斤(折合碳酸氢铵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②磷肥施用量:

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1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折合过磷酸钙83~100公斤,合二铵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lO毫克/公斤、小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9。

10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83公斤,二铵19一一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75公斤,二铵15~

19.5公斤)。

③钾肥施用量:

一般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50毫克/公斤,低产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为lOO~13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2.5。

5公斤(折合氯化钾4~8.3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6~9公斤(折合氯化钾10~15公斤)。

④有机肥、微肥施用量:

在小麦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公斤以上。

另外,缺锌、缺硼的地区可每亩底施硫酸锌1公斤、硼砂0.5公斤。

(4)xx施肥比例及时间

①基肥的施用“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基肥不仅对幼苗早发,培育冬前壮苗,增加有效分蘖是必要的,而且也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称“一炮轰”。

具体方法是,把全量的有机肥、2/3氮、磷、钾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撒垡头上,再随即耙人土中。

这样可使耕作层全层都混有肥料,既有利于前期形成壮苗,又可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对于保肥性能差的沙土或水浇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

即是把2/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有机肥作为基肥,其余氮肥作为追肥。

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一般每667平方米尿素2~3公斤,或过磷酸钙8~10公斤,也可用复合肥10公斤左右。

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

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人土。

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公斤种子用硫酸锌2~6克、硫酸锰0.5~l克拌种。

②底肥与追肥的比例。

在小麦施肥中,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都可以在播种前整地时做基肥一次施人,氮肥部分做底肥、部分做追肥。

一般情况,中产田氮肥总量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高产田40%做底肥,60%做追肥;低产田60%做底肥,40%追肥。

⑧追肥时间。

返青期至起身期:

长势健壮、群体合理和旺长、群体过大的麦田,返青期至起身期一般不追肥、不浇水,追肥可延迟到小麦起身至拔节期进行。

麦苗长势弱、群体过小的可适当提前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亩施尿素5~7公斤,第二次在拔节后,视苗情长势亩施尿素5~10公斤。

肥力中等、群体偏少的麦田一般在拔节期稍前或拔节初期(基部第一节间伸出地面

1.5~2厘米)结合浇水,视苗情长势亩施尿素15~20公斤。

地力水平高、长势过旺、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可适当推后到拔节中后期(基部第一节问接近定长)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为宜。

3、谷子的配方施肥技术

(1)谷子的需肥特点

谷子属于耐瘠薄作物,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满足谷子对养分需要。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谷子每生产lOO公斤籽粒,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公斤,磷(P

20)1.25公斤,钾(K

2O)1.75公斤。

谷子在整个生育期中,对氮素需要量较多,在幼苗期吸氮量占全生育期的2%~4%,拔节到孕穗期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60%~80%.,开花到成熟期吸氮9%~30%,且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谷子吸收氮的差异明显。

土壤氮素供应充足,植株生长快,叶片功能期延长,光合作用较强,干物质积累多,因而产量较高。

磷素能促进和调节谷子的生长发育。

磷素充足,可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减少秕粒,增加千粒重,促进早热、,因此谷子对磷特别需要。

谷子对钾的吸收能力也较强,体内含钾量也较高,钾素有增强茎秆韧性和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作用。

因此,在生产水平提高时,应注意氮、磷、钾施肥水平协调与提高。

(2)谷子的施肥量

谷子种植多集中分布于低山、丘陵和旱作农业区。

土壤肥力较低、土层相对较薄,配方施肥的推荐施肥量具体为:

①土壤有机质小于

0.8%,速效磷小于3ppm,亩产计划150公斤的谷田,其配方施肥应注意提高氮肥的用量。

每亩施肥量:

纯N4~5公斤,P

2O

54~5公斤。

氮磷之比为l:

1。

②土壤有机质在

0.8%~1.0%,速效磷3~6ppm之间,推荐谷子亩产150~200公斤,配方施肥中氮、磷肥应协调提高,施肥量每亩为:

纯N5~6公斤,P

20

5~6公斤,氮、磷比为1:

l。

③土壤有机质大于1%,速效磷5~10ppm,谷子亩产200~300公斤,施肥量每亩应为:

纯N6~8公斤,P

20,为5~7公斤,氮、磷比为1:

0.9。

(4)施肥方法

基肥:

结合春秋整地增施基肥,以农家肥做基肥,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谷子亩产300公斤每亩需施质量较好的基肥2000公斤。

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逆性。

追肥:

我县谷子种植区大多为丘陵山区的旱地,活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往往在谷子生长后期因营养供不应求造成脱肥早衰,出现“五六百斤的长相,二三百斤的产量”的情况。

试验证明,在谷子生长期用等量化肥分两次追施比一次追肥增产效果好,平均可增产

12.2%。

旱地谷子两次追肥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宁让肥等雨,不让雨等肥”。

第一次追肥即“攻穗肥”。

在谷子9片叶后,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进行。

结合中耕和培土,每亩追尿素8公斤或碳铵15~20公斤。

第二次追肥即“攻粒肥”。

从谷子20片叶到旗叶出现,标志着谷子营养生长将要结束,将进入快速生殖生长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谷子对肥水需求的又一个高峰阶段,直接影响花粉、籽粒形成,决定粒数多少和籽粒秕瘦。

此时结合松土、灭草,可亩追施尿素3~4公斤或碳铵7~10公斤,可为谷子增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肥料的合理施用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肥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将肥料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目前生产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无机肥料,其次是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所占份额较少。

一、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

碳酸氢铵和氨水易挥发跑氨,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快,可在旱地追肥;有些肥料对种子有毒害,如尿素、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等,不宜做种肥;硫酸铵等尽管可作种肥,但用量不宜过多,并且肥料与种子问最好有土壤隔离。

2.要将氮肥深施。

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

深层施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作物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

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两种养分的利用效果,尤其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上,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在有效钾含量不足的土壤上,氮肥与钾肥配合使用,也能提高氮肥的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并且合理掌握底肥、追肥比例及施用时期,这要因具体作物而定,并与灌溉、耕作等农艺措施相结合。

二、磷肥

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

一般土壤有效磷(P)小于5毫克/公斤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

1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5~10毫克/公斤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

0.5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10~15毫克/公斤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

当有效磷(P)含量大于15毫克/公斤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

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

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

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

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注意施用方法。

磷肥施人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

为提高其肥效,可用开沟条施、穴施,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

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

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三、钾肥

因土施用。

由于目前钾肥资源紧缺,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

一般土壤速效钾低于80毫克/公斤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在80~120毫克/公斤时,暂不施钾。

从土壤质地看,沙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或不施。

缺钾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盐碱地不能施氯化钾。

因作物施用。

施于喜钾作物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油料等经济作物,以及禾谷类的玉米。

在多雨或具有灌溉条件,排水状况良好的地区,大多数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钾,少数经济作物为改善品质,不宜施用氯化钾。

根据农业生产对产品性状的要求及其用途,决定钾肥的合理施用。

此外,由于不同作物需钾量不同,根系的吸钾能力不同,作物对钾肥的反应程度也有差异。

从多年钾肥应用的结果看,玉米、甘薯、油料作物上,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可达到

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