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会计计算题真题版.docx
《电大管理会计计算题真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管理会计计算题真题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管理会计计算题真题版
管理会计教学重点:
计算题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并预测成本。
知某公司2000年1~6月份维修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人工小时)的历史数据如下:
内容月份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维修费(千元)
13840
24660
32440
41428
53036
64446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法将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预测在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
答:
(1)高点坐标(46,60),低点坐标(14,28)
b=(60-28)/(46-14)=1(千元/千小时)a=28-1x14=14(千元)
成本性态模型为Y=14+X
(2)维修费总额=14+40=54(千元)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边际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根据下列资料,计算确定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各成本差异数额.
成本项目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2.5*0.62.8*0.5
直接人工0.5*40.45*4.2
产量预计1000件实际800件
答:
(1)直接材料:
标准成本=2.5*0.6*800=1200元
实际成本=2.8*0.5*800=1120元
成本差异=1120-1200=-80元
价格差异=800*2.8*(0.5-0.6)=-224元
用量差异=0.6*800*(2.8-2.5)=144元
(2)直接人工:
标准成本=0.5*4*800=1600元
实际成本=0.45*4.2*800=1512元
成本差异=1512-1600=-88元
工资率差异=0.45*800*(4.2-4)=72元
效率差异=4*800*(0.45-0.5)=-160元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销货成本、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成本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要求:
分别按两种方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答:
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期间成本=1000+4000+4*600=7400元
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营业利润=40*600-13200-4*600-5000=3400
安全成本法:
单位产品成本=10+5+7+4=26元
期间成本=4*600+1000=3400
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依据已知条件计算保本点,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
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
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
7、预测销售量(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8、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开发哪种新产品。
已知某企业有一台闲置设备,拟用来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种产品可供选择.A.B两种产品的单价分别为100元/件和1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元/件和4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分别为2小时/件和8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A.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件和20千克/件.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要求:
作出开发那种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答:
A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00-60=40元
B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20-40=80元
A产品单位台时的贡献边际=40/2=20元
B产品单位台时的贡献边际=80/8=10元
A产品单位材料的贡献边际=40/5=8元/件
B产品单位材料的贡献边际=80/20=4元/件
因为A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B产品,所以应开发A产品.
9、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某企业组织多吕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4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宝剑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5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2005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2005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答:
(1)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100000*80%=8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
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该继续生产。
(2)增产一倍后的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20000*2=40000元,机会成本=25000元,因为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高于机会成本,所以该亏损成品应继续生产.
10、利用经营杠杆系数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分别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目标利润、销量)。
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销量为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55000元.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可实现的利润.
答
(1)基期贡献边际=1000*(200-90)=11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10000/55000=2
(2)预计可实现利润=55000*(1+2*5%)=605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变动率=20%/2=10%
销售量=1000*(1+10%)=1100(件)
11、计算净现金流量(需考虑每年的付现成本不一样),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需考虑所得税)。
某企业拟扩建一条新生产线,生产某产品,预计可使用5年,5年后即停产,有关资料如下:
购置专用设备价值80000元(直线法折旧)
设备5年后残值10000元
垫支流动资金70000元
每年销售收入88000元
每年付现成本55000元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固定资产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投入.(不考虑所得税)要求:
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答:
(1)固定资产年折旧=(80000-10000)/5=14000
(2)净利润=88000-55000-14000=19000
NCF0=-80000元NCF1=-70000元
NCF2-5=19000+14000=33000元
NCF6=19000+14000+10000+70000=113000元
12、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
已知某投资项目采用逐次测试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经过测试得到以下数据:
设定折现率r净现值NPV(按r计算)
26%-10万元
20%+250
24%+90
30%-200
要求:
(1)用内部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
(2)若该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i为14%,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答:
(1)IRR=24%+90/{90-(-10)}*(26%-24%)=25.8%
(2)因为IRR=25.8%>14%所以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案例一、采用高低点法对总成本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比如以下一个案例:
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项目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产量(台)
125
100
150
180
200
总成本(元)
137500
120000
157500
175000
194000
要求:
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讲评】高低点法的基本原理是:
各期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都可以用成本习性模型y=a+bx表示,从相关资料中找出高低点业务量及其相应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运用解析几何中的两点法公式,即可求出单位变动成本b的值,然后求出固定成本a的值,并建立相应的y=a+bx成本模型。
高低点确定以自变量即业务量x为标准。
a、b计算公式分别为:
b=(最高销售量点对应的成本-最低销售量点对应的成本)÷(最高销售量-最低销售量)
a=最高业务量点对应的成本-b×最高业务量
或=最低业务量点对应的成本-b×最低业务量
最后建立相应的y=a+bx
本题目关键一、高低点必须选择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业务量相对应的两点,而非总成本。
关键二、计算出a和b后,要把a,b代入成本习性模型,从而建立我们所需要的最终的模型。
参考结果:
高点(180,175000);低点(100,120000)
b=(175000-120000)/(180-100)=55000/80=687.5元/台
将b=687.5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a=175000-180×687.5=51250元
或a=120000-100×687.5=51250元
成本模型为y=51250+687.5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51250元,变动部分为687.5x。
8月份的总成本=51250+687.5×220=202500
单位成本=202500÷220=920元/台
案例二、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存货成本、贡献毛益、营业理论等相关指标
案例:
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5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
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讲评】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一起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在变动成本法的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营业利润应按下列步骤和公式计算: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本期变动非生产成本
=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本期固定非生产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
在做本案例分析时,一定要掌握单价、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存货成本、贡献边际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参考结果:
期末存货成本=2000×35=7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3000×35=105000元
贡献边际=3000×(60-35)=70000元
营业利润=70000-30000-18000=22000元
案例三、分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案例:
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饮水机,年产量4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000元,本年共出售饮水机24000台,每台售价120元,。
要求:
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讲评】在变动成本法的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营业利润应按下列步骤和公式计算: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本期变动非生产成本
=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本期固定非生产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
在完全成本法的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下,营业利润应按下列步骤和公式计算: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销售成本=本期的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是我们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一定的区别。
具体表现在: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和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根据上帖的有关两种方法利润的计算公式和题目给我们的已知数据,大家可以动手操作一下。
参考结果:
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4000×120-(80+200000÷40000)×24000=840000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
=840000-600000=240000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4000×120-24000×80=96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960000-(200000+600000)=160000元
张丽萍:
注意两种方法成本计算的差异。
徐科锋:
案例四、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cost-volume-profit,简称CVP)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方法。
它以数学模型来揭示业务量、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和相应的分析工具。
案例:
某黄酒生产企业销售一个类型的黄酒,8月份黄酒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9月份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8月份的40%。
要求:
(1)预测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
(2)若9月份的计划销售量比8月份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营业利润?
【讲评】保本点,也称为损益两平点,盈亏临界点。
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亏不赚、利润为零的状态,也就是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即通过销售正好可以补偿成本。
保本点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保本销售量,以实物量来计算保本点。
(2)保本销售额,以货币金额来计算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
本—量—利是管理会计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我们预测、决策、控制等中都需要用到这个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结果:
(1)8月份预计销售收入=64000÷40%=160000元
固定成本=160000-64000-18000=78000元
单价=16÷40%=40元
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瓶
(2)销售量=64000÷16=4000瓶
营业利润=(40-16)×(1+8%)×4000-78000=25680元
案例五、多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加权平均法)
上一帖介绍了企业在生产单一品种时的本量利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企业同时生产销售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企业对于本量利的分析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顺序法、主要品种法、分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方法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
这里以加权平均法为例,来介绍一下多品种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案例:
某玩具企业2009年产销A、B两种毛绒玩具产品。
销售单价分别为:
A产品40元,B产品25元;贡献毛益率分别为:
A产品40%,B产品60%;本月固定成本总额144000元。
本年产销A产品7500件,B产品4000件。
要求:
(1)计算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
(2)计算A、B产品保本销售额。
【讲评】加权平均法是以企业销售各种产品的比重为权数,对各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进行加权,计算出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计算出综合保本销售额,然后再乘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额。
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额
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销售量)
(2)计算各种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某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3)计算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首先计算出各自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再以各种产品的销售为权数
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4)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具体理论和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一致,在加权平均法下必须先计算产品的保本额。
参考结果:
(1)本月预计两种产品的销售额=40×7500+25×4000=400000元
A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40×7500÷400000=75%
B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25×4000÷400000=25%
综合贡献毛益率=40%×75%+60%×25%=45%
(2)综合保本销售额=144000÷45%=32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20000×75%=24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20000×25%=80000元
案例六、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利润预测
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杠杆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下面我们以经营杠杆系数法来分析和预测利润。
案例:
某灯饰公司本年灯具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变动成本为1300万元,固定成本350万元。
下一年度销售量增加15%,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预计下一年度的利润。
【讲评】经营杠杆系数是指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的比率,也是贡献毛益总额和利润额的比率。
也就用简化公式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利润。
利用经营杠杆系数可进行利润的预测,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经营杠杆系数确定后,即可结合计划期的销售增长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目标利润。
计划期的目标利润=基期利润×(1+销售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参考结果:
贡献毛益=2000—1300=700万元
营业利润=700—350=350万元
营业杠杆系数=700÷350=2
预算利润=350×(1+2×15%)=455万元
案例七、用相关成本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短期经营决策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常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生产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
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主要有贡献毛益分析法、差量分析法和相关成本分析法等。
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备选方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只分析各备选方案增加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采用这一方法必须是在备选方案业务量确定的条件下。
案例:
某机械制造企业每年需用轴承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20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8000元。
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10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其他型号的轴承,获得3000元的贡献毛益。
要求:
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轴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讲评】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备选方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只分析各备选方案增加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采用这一方法必须是在备选方案业务量确定的条件下。
参考结果:
相关成本分析
自制轴承
外购轴承
变动成本
20000-8000=12000
10×2000=20000
机会成本
3000
0
相关成本合计
9000
20000
决策结论:
应当安排自制轴承,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1000元成本(20000-9000)。
案例八、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短期经营中,生产能力一般不会改变,因此固定成本通常被视为无关成本。
在各方案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方案即为利润最大的方案。
单位贡献毛益为单价收入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备选方案之间进行选择时,不能以单位贡献毛益作为评价指标,而应以贡献毛益总额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因为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方案单位产品耗费的生产能力可能不同,各方案的生产总量也就可能不同,最终使得贡献毛益总额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单位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其贡献毛益总额不一定最大。
案例:
某服装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能力80000机器小时,尚有4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款服装,有甲、乙、丙三种款式的服装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预计售价(元)
200
120
60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元)
120
50
30
单件定额机时(机器小时)
80
50
20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做出开发哪款服装的决策。
【讲评】短期经营中,生产能力一般不会改变,因此固定成本通常被视为无关成本。
在各方案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方案即为利润最大的方案。
参考结果:
相关业务量:
甲产品=80000×40%÷80=400件
乙产品=80000×40%÷50=640件
丙产品=80000×40%÷20=1600件
贡献毛益总额:
甲产品=(200—120)×400=32000元
乙产品=(120—50)×640=44800元
丙产品=(60—30)×1600=48000元
决策结论:
以上计算说明生产丙产品所能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最大,所以应选择丙产品来生产。
张丽萍:
注意短期经营决策应在剩余生产能力范围内进行决策,超范围是不考虑的。
徐科锋:
案例九、用贡差量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差量分析法是在计算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差量损益,并据此选择决策方案。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则选择前一方案;反之,选择后一方案。
案例:
某电水壶生产企业现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