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266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辽宁省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辽宁省2019年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辽宁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省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就辽宁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如下:

1、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现行教材,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2、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命题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

2.实践性原则

命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科学性原则

试题内容科学准确,表述简洁清晰无误,避免繁、难、偏、旧试题。

试卷结构合理,形式规范,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4.综合性原则

命题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和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减少对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等内容的考查。

5.导向性原则

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其中科学探究可以融于科学内容之中进行考查。

(二)内容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

考试内容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并结合辽宁省课程改革与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1.物质

考试内     容

要求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4.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5.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6.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了解

了解

独立操作

探究、了解

了解

了解

7.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8.知道质量的含义。

9.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0.理解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1.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了解

了解

独立操作

理解

独立操作

了解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3.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5.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16.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新材料及其应用

17.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了解

2.运动和相互作用

考试内     容

要求

 

多种多样的

运动形式

18.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19.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0.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了解

了解

了解

机械运动和力

2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2.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3.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4.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5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26.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7.用示意图描述力。

28.会测量力的大小。

2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30.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1.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2.知道简单机械。

33.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4.理解压强。

35.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6.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7.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8.认识浮力。

3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0.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独立操作

了解

独立操作

理解

了解

认识

了解

独立操作

了解

认识

理解

了解

探究、了解

理解

了解

探究、了解

了解

认识

探究、了解

了解

41.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42.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4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4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5.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6.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7.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8.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49.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50.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认识

了解

探究、了解

探究

了解

认识

探究、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5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2.认识磁场。

53.知道地磁场。

54.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55.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56.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57.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8.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9.知道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了解

认识

了解

了解

探究、了解

了解

探究、了解

了解

了解

3.能量

考试内     容

要求

 

 

能量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60.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61.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62.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6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了解

认识

认识

了解

64.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65.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66.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67.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68.了解内能和热量。

69.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70.了解比热容。

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7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了解

认识

了解

了解

7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73.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74.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75.理解欧姆定律。

76.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7.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78.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79.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80.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81.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82.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83.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8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认识

了解

探究

理解

独立操作

了解

独立操作

理解

独立操作

了解

探究、了解

了解

了解

8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86.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87.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了解

认识

了解

能源

与可持续发展

88.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89.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90.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91.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说明:

行为动词说明见《物理课程标准》附录2。

(三)能力要求

对能力的要求,主要包含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能力等,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简单应用;能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图形表达、表格表达和图象表达);能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应用能力:

能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明确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分析并解决与生活、科技、环境和社会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的物理情境、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找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4.实验基本技能:

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规格,会组装和调整仪器。

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会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会运用实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

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实验结论。

5.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探究要素。

四、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理化同场的形式,同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物理、化学合卷中,物理部分的试题包括四种题型:

选择题(单选、多选明确区分)、填空题、计算题、综合题。

2.分值与难度结构

物理、化学合卷中,物理试题满分值为60分。

试卷易、中、难试题的分数比例为7∶2∶1。

5、实验操作内容与要求

(一)实验操作内容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参照现行教材,确定实验操作加试题目。

(二)实验操作要求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采用每位考生现场抽取一个物理实验,独立操作的方式进行。

监考老师根据考生操作的实际情况,现场评分。

考试时间为10分钟,考试满分为10分。

六、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题1】

关于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B.图乙白雾是小水珠汽化而成的

C.图丙雾凇是小水珠凝固而成的D.图丁白霜是小冰晶升华而成的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为情境,考点是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属于容易题。

【例题2】(多选)“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下列有关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车座宽大柔软是为了减小和人体之间的摩擦

B.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阻力对自行车做功

C.刹车时,车闸的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D.轮胎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车轮与地面的压强

答案:

BC

解析:

本题以共享单车为载体,考点包括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做功的必要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等力学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力学基本知识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属于容易题。

【例题3】(多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将两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甲烧杯中的鸡蛋下沉到烧杯底,乙烧杯中的鸡蛋处于悬浮状态,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两个鸡蛋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C.乙烧杯中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的受到的液体压强小

答案:

CD

解析:

本题以教材小实验为载体,考点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密度等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理解和应用能力。

属于较难题。

(二)填空题

【例题4】如图所示是刚刚建成的全球首例“高铁全封闭式声屏障”,未来“深茂”高铁将静静的穿越小鸟的天堂--广东江门生态保护区。

这种措施是在      减弱噪声;以“屏障”为参照物,高铁是     的;我国高铁即将实现WiFi全覆盖,WiFi用     来传递信息。

答案:

传播过程中;运动;电磁波

解析:

本题以国家建设中的新成就为载体,体现时代性。

考点包括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知道电磁波。

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体现物理和人们生活的联系。

属于容易题。

【例题5】如图所示是某店主加热烤肠的情景,增加烤肠内能的方法是________;为了让烤肠不被烤焦且均匀受热,店主将烤肠放在石子上烤而不直接放在铁锅内烤,有一个原因是石头的比热容比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热传递;大

解析:

本题以店主加热烤肠为情境,考点是改变内能的方法和比热容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

属于容易题。

【例题6】如图所示的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头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答案:

凸;缩小;20

解析:

本题是以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为载体,考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考查学生识记和应用能力。

属于容易题。

(三)计算题

【例题7】某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工作。

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

在某次测试中,由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h,同时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5.12×l07J。

汽车所受阻力f与车速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试求:

(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2)若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5×l07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kg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3)该次测试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

解:

(1)v=s/t

得s=vt=50km/h×0.5h=25km=2.5×l04m

由图象可知汽车的所受的阻力是4000N,由于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则汽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

W=Fs=F阻s=4000N×2.5×l04m=1.0×l08J

(2)Q放=qm=4.5×l07J/kg×8kg=3.6×l08J

(3)W总=W+W电=1.0×l08J+5.12×l07J=1.512×l08J

η=W总/Q放=1.512×l08J/3.6×l08J=42%

答:

(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1.0×l08J。

(2)放出的总热量是3.6×l08J。

(3)该次测试内燃机的效率是42%。

解析:

本题以混合动力汽车为载体。

考点包括功的计算、速度公式变形、能量守恒定律、热值公式、热效率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

考查学生逻辑思维、理解、应用以及计算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题。

【例题8】卫生间的镜子主要分为普通镜面和防雾镜面。

防雾镜又分为涂层防雾镜和电热防雾镜。

前者通过涂层微孔阻止雾层的形式;后者通过电加热使镜面温度升高,雾气快速蒸发,从而形成不了雾层。

如图甲所示是某型号的浴室防雾镜,其背面粘贴有等大的电热膜。

如图乙所示,小明给防雾镜电路连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能使电热膜的功率在原功率的25%~100%之间变化,以满足不同季节使用的需要。

下表是该防雾镜的相关数据【玻璃的比热容为0.75×103J/(kg•℃)】求:

面积大小

110dm2

镜子质量

1.1kg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W/dm2

(1)防雾镜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多大?

(2)经测试,在-10℃环境下,电热膜正常工作400s使平面镜的平均温度升高到40℃,求电热膜给平面镜的加热效率多大?

(3)当电热膜的功率是原功率的25%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多大?

答案:

解:

(1)防雾镜的功率:

P=1W/dm2×110dm2=110W

防雾镜的电流:

I=P/U=110W/220V=0.5A

(2)平面镜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0.75×103J/(kg•℃)×1.1kg×[40℃-(-10℃)]

=4.125×104J

防雾镜消耗的电能:

W=Pt=110W×400s=4.4×104J

电热膜的加热效率:

η=Q吸/W=4.125×104J/4.4×104J=93.75%

(3)由电热膜正常工作可求出电热膜的电阻:

R膜=U/I=220V/0.5A=440Ω

当P膜=25%P=25%×110W=27.5W时

I滑=I膜==0.25A

R总=220V/0.25A=880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为:

R滑=R总-R膜=880Ω-440Ω=440Ω

答:

(1)防雾镜正常工作时的电流0.5A;

(2)电热膜给平面镜的加热效率为93.75%;

(3)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为440Ω。

解析:

本题以浴室防雾镜为载体,是一道热电综合题。

考点是热量、电功率的计算。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应用以及计算能力。

属于较难题。

【例题9】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圆柱形物体A,将其放置于空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杯中倒水,整个过程中保持物体A的位置不动,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g=10N/kg)求:

(1)当烧杯内水深为20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

(2)水恰好完全浸没物体A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

(3)物体A的密度为多大?

答案:

解:

(1)p=ρ水gh=1.0×103kg/m3×10N/kg×20×10-2m=2000Pa

(2)由图象可知,物体A向下移动5cm时,下表面开始接触水面,

所以物体重力G=F1=25N

由图象可知,物体A向下移到25cm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此时物体开始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5N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25N-5N=20N

(3)由F浮=G排=ρ水gV排得

V排=F浮/ρ水g=20N/(1.0×103kg/m3×10N/kg)=2×10-3m3

因为浸没V物=V排

由G=mg得m物=G/g=25N/10(N/kg)=2.5kg

故ρ物=m物/V物=2.5kg/2×10-3m3=1.25×103kg/m3

答: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000Pa;

(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0N;

(3)物体A的密度为1.25×103kg/m3。

解析:

本题考点是浮力、压强和密度,包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相关物理量、理解密度。

考查学生从图象中提取信息、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题。

(四)综合题

【例题10】)在“探究光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3)如图乙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

答案:

(1)把纸板B向后(或向前)弯折,观察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如图所示。

解析:

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包括实验操作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会作图。

属于容易题。

【例题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小凡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他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分别在长木板、

(1)棉布和毛巾的表面上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木、F棉、F毛,且F木<F棉<F毛。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2)小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压力F/N

4

6

8

10

12

14

摩擦力f/N

0.8

1.3

1.6

2.0

2.3

2.8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图象。

②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3)小明对原有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保持木块不动,通过拉动木板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如图乙所示。

请说出小明实验方案的一条优点。

答案:

(1)匀速直线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

①如图所示。

 

②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3)拉木板时不需要匀速或者测力计容易读准。

(其他说法合理均可得分)

解析:

本题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考点包括实验操作、根据数据关系分析论证、用图象处理实验信息、根据图象分析论证以及评估实验方案优劣的探究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题。

验次数

1

2

3

4

5

6

压力力F/N

2.O

3.O

4.0

5.0

6.O

7.0

滑动摩捺力f/N

O.6

O.8

1.2

1.5

1.9

2.1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压力力F/N

2.O

3.O

4.0

5.0

6.O

7.0

滑动摩捺力f/N

O.6

O.8

1.2

1.5

1.9

2.1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例题1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灯丝阻值在10Ω~15Ω之间。

所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U=6V)、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Ω2A”、“20Ω1A”)两个,导线若干。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3)闭合开关,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小红没用电压表,但多用了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与小明的相同,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如图丙所示是小红设计的电路图,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只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A,记为I1;

③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为I2;

表达式:

P额=。

(测量量和已知量都用字母来表示)

答案:

(1)如图所示。

 

(2)20Ω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