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196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docx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最终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INEERCO

附录: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计划表》

1工程概况

1.1工程参建各相关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管理单位:

主承建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

1.2结构和建筑的基本状况

地下部分:

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下室长约240.6m,宽约149m,地下1层层高为6m,地下2层层高为5.2m,地下三层层高4.8m。

主要用作地下商业、停车库、设备用房等。

地下室底板面结构标高为-16.00m。

裙楼基坑底标高暂定为-17.80m;主楼基坑坑底标高暂定为-21.90m。

基坑电梯井最深点标高暂定为-26.00m。

因场地有大量浮土、高低不平,基坑设计时场地±0.000标高暂定为34.00。

主楼部分:

1、地面以上45层,标准层层高为4.4m,总高度218.20m;

2、裙楼商场为3~4层,层高为6.0m。

裙楼总高度23.90m,局部27.4m。

主要用作商店、餐厅、电影院等。

2本工程关键部位确定

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见下表:

分部

子分部

分项

关键部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地基与基础

桩基

混凝土灌注桩

1

桩基

支护土方

土方回填

2

土方回填

混凝土基础

模板、钢筋、混凝土

3

后浇带

地下防水

防水混凝土

4

防水混凝土浇筑

卷材防水

5

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主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

钢筋

6

竖向承重构件钢筋的连接

7

结构实体钢筋安装

模板

8

6、7米高的柱模安装

混凝土

9

混凝土浇筑

劲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焊接

10

承重钢结构焊接

3关键部位的质量标准及控制

3.1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计划

本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详见《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计划表》,在施工中严格按此计划表规定的标准和措施执行。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计划表》见附表。

3.2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是对产品的质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必然会增加产品的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保证和改进质量。

关键部位的质量管理我们主要采用以提前计划,监控预防为主的方式来保证质量。

在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重点监视、测量确认设计、规范、技术文件和工艺等涉及的参数符合性。

关键部位的施工以施工方案为依据,方案先行,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关键部位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部进行编制,各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案如下表:

关键部位

方案名称

责任人

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方案》

防水混凝土浇筑

《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卷材防水细部构造施工方案》

竖向承重构件钢筋的焊接

《钢筋连接施工方案》

梁柱节点钢筋隐蔽

《梁柱节点钢筋安装施工方案》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6、7米高的柱模安装

《高支模施工方案》

承重钢结构焊接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案》

1、技术交底的控制

(1)项目技术部首先要针对项目的关键工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者作业指导书并发至工长和作业班组。

(2)技术部要针对关键工序编制技术交底记录,然后根据项目技术质量交底的规定组织各级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工长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工长向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班组长向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资料要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作业环境的控制

在施工作业前必须核实现场的作业是否适合工序的施工,可通过观察和必要测量确认,并形成记录。

3、施工机具的控制

对施工过程用的机具要提前进行检查或试运行,确保机具运行状态良好,另外对重要机具还要准备替换件,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4、检验测量器具的控制

根据选定检验评价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检验测量器具,并熟练相关操作方法,在检验测量过程及时记录保存相关数据结论。

5、特殊岗位人员能力资格的控制

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上岗合格证上岗。

6、过程能力(人、机、料、法、环)的预先鉴定

在工序施工前对本工序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工艺操作方法,应使用的工具、机具、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操作人员应达到的技艺等级要求,所需要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及施工环境的要求等进行预先检查确认并形成记录。

7、过程中对过程能力的连续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序涉及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要安排专职人员全过程监督检查,确认各过程因素的符合性,并及时形成记录。

4关键部位质量监测及管理

每道关键工序施工之前,质检员要认真理解和阅读关键部位施工方案。

在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要采取旁站巡查的方式,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要求队伍进行整改,保证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

同时,质检员每月25日前,按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关键工序过程监控表》、《关键工序过程检查监控表》、《关键工序施工人员名单》,填报完成后由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并加盖项目章,做为关键工序控制的依据。

且每次关键工序的隐蔽验收要通知公司工程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才能进行下到工序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和质检员按质量监控计划分阶段对关键部位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自检合格后,并报请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若关键部位的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应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同一关键部位经监理两次验收仍未通过,并对相关责任人及施工队伍按项目质量管理奖罚制度进行处罚。

关键部位验收合格后,应做好隐蔽验收和相关工序质量评定记录。

5各关键部位需整理归档主要技术资料

本工程桩基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桩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

(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3)材料、预制桩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4)施工记录及桩位编号图;

(5)预制桩接头施工记录;

(6)打(压)桩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7)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8)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及混凝土灌注桩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9)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10)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11)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12)桩体质量、基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13)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工程竣工图

本工程土方回填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

(2)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3)回填土试验报告及取样分布图;

(4)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6)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本工程后浇带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技术交底记录;

(2)混凝土施工记录;

(3)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

(4)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5)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遇水橡胶止水条、止水带的合格证、检验报告;

(6)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7)后浇带隐蔽检查记录;

(8)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本工程防水混凝土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混凝土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验);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技术交底记录。

本工程卷材防水需要的整理归档主要技术资料有:

(1)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专业防水施工资质证明及防水工上岗证明;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技术交底记录。

本工程竖向承重构件钢筋连接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钢筋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2)钢筋试验报告;

(3)钢筋机械连接的型式检验报告;

(4)钢筋机械连接的工艺试验及复试报告;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6)钢筋隐蔽工程记录;

(7)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本工程竖向承重构件钢筋连接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钢筋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2)钢筋试验报告;

(3)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的型式检验报告;

(4)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的工艺试验及复试报告;

(5)机械连接套筒合格证;

(6)钢筋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8)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本工程高支模安装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高支模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书面审查报告;

(2)技术交底记录;

(3)模板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4)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模板拆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6)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混凝土拆模申请单。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

(1)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砂.碎石.掺合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3)预拌混凝土运输单

(4)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5)混凝土氯化物和碱含量计算书

(6)混凝土浇灌申请

(7)混凝土开盘鉴定

(8)混凝土见证记录及见证试验报告

(9)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0)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11)抗渗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12)混凝土施工记录

(13)混凝土塌落度测试记录

(14)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本工程承重钢结构焊接需要整理归档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钢结构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钢材、焊材材料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钢材、焊材复试报告;

(3)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5)焊接施工记录;

(6)构件吊装记录;

(7)焊缝外观及尺寸检查记录;

(8)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9)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及监测计划表

序号

关键部位名称

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计划作业时间

责任人

1

桩基

1、桩基应做承载力检验及桩体质量检验,桩身完整性检测要求Ⅰ类桩达96%及以上,其余达到Ⅱ类桩标准。

2、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钢筋、水泥复试报告,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资料完整,数据齐全,真实有效,填写正确。

3、各项施工记录、施工试验报告应完整、填写正确、数据齐全、真实有效、整理规范

2010.8

 

2

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必须待基础结构验收后才能进行。

土方回填应按要求分层回填至设计标高。

2、回填之前,应先消除松土,并打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局部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实;回填分层厚度控制在200-250mm,每层压实遍数6~8遍。

当天铺填的土层必须要求当天完成夯压,并及时进行基础垫层或上部回填;土方回填密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值,并采取相应方法对土体进行检查。

3、土方回填的分层压实系数、回填土料、分层厚度及含水量须符合设计要求。

4、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和粒径级配,并按照规范要求对回填土取样进行检验,保证土体质量达到要求;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杂草、有机物,也不能掺有松软杂质和耕植土。

5、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

2011.4

 

3

后浇带

1、后浇带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式止水带和填缝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埋设件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2、混凝土必须内实外光,对出现的缺陷应有书面处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处理记录。

3、后浇带的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的成型几何尺寸。

4、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除锈干净,位置正确,绑扎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止水条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6、后浇带的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缝的处理措施做出规定和要求。

2015.1

 

4

防水混凝土

浇筑

1、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2、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塌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实测的塌落度与要求塌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要求塌落度≤40mm时,允许偏差为±10mm;

2)当要求塌落度50~90mm时,允许偏差为±15mm;

3)当要求塌落度≥100mm时,允许偏差为±20mm;

3、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的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³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4、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³抽查一处,每处10m³,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全数检查。

5、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塌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7、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8、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9、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2015.1

 

5

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除地下室外围结构采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外,其底板、侧墙和顶板均加做外防水,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防水卷材轩辕无胎交叉层聚乙烯膜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层,厚度为1.5mm,施工质量应达到如下标准:

1、地下室防水施工时防水卷材铺设由结构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并包括上层为覆土层的顶板面,在外围形成封闭整体,卷材在阴阳角处应做成半径50mm的圆弧形,并在转角处增贴一层相同的卷材附加层,其宽度不小于600mm。

交角处不允许留设接缝。

不能有集中大面积或连续空鼓。

2、粘接要求:

施工接缝时溢出的聚合物水泥胶粘料暂不要清理、不要用刮板刮,待胶粘料初凝时再用扫帚清理干净。

粘结应平直连续、无翘边、无折皱,附加层搭接缝应与防水层搭接缝错开0.5m以上。

3、角部处理:

在阴阳角交接处用1:

3水泥砂浆抹20mm圆弧。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防水面积较大,防水卷材遇阴阳角采用局部加强,并倒圆角。

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用密封膏涂封距角每边100mm,在铺一层卷材附加层。

铺贴后剪缝处用密封膏封固。

4、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5、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6、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7、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2015.1

 

6

竖向承重构件钢筋的连接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2015.1

 

7

结构实体

钢筋安装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6、梁、板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

2015.1

 

8

6、7米高的柱模安装

本工程部分层高较高,属于高支模工程,对于脚手架的搭设和模板的支撑安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模板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将高支模作为关键工序进行监控。

需单独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如下:

1、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的设置应严格按方案施工。

2、避免隔离剂玷污,对使用过的模板及时清理修复。

3、预埋件、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插筋、预埋螺栓预留洞的中心位置和规格尺寸,应进行隐蔽验收。

4、模板安装轴线位置允许偏差≤5mm,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mm,柱、梁、墙的截面尺寸允许偏差+5mm,-4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相邻两板面高低差≤2mm。

2015.6

 

9

混凝土浇筑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同条件养护试件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4、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采用塑料布进行混凝土的覆盖养护,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6、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015.1

 

10

承重钢结构

焊接

本工程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钢骨柱与钢骨柱之间有大量的焊接,对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对承重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控制。

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

焊条、焊剂、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4、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胡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5、对于需要焊前预热或者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预热区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

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25mm板厚1h计算。

6、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7、焊缝观感均应达到:

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理干净。

8、焊缝内部质量: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无损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其质量等级、缺陷等级及探伤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2015.3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检验等级

B级

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紧固质量检查,检查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质量检测标准

紧固方法

判定结果

好的点

合格的点

扭矩法紧固

终拧扭矩偏差△T≤5%T

终拧扭矩偏差5%T<△≤10%T

转角法紧固

终拧角度偏差△≤5°

终拧角度偏差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