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944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1物体的质量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习应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

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三部分:

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

书中安排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很大”。

意图有两个:

一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帮助学生学习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自然,即:

人们认识自然是逐渐逼真的,真理是相对的,规律的应用是有范围和条件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难点是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乒乓球、篮球、硬币、烧杯等。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的课桌、板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他们谁用的材料多?

谁的质量大?

(让学生回答)。

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二节。

板书:

4.2 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新课教学

1、物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观察P79的图4-15,分别进行比较:

一碗水比一盆水少,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比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多,篮球中充的空气比乒乓球中充的空气多。

由上述事例可归纳出:

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有的多,有的少。

板书:

1、质量的概念:

物体所含物体的多少。

指导学生观察P80的图4-16,交流讨论,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并完成文中的填空。

板书: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你现在知道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80,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由来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

2、质量的单位:

千克,吨、克、毫克、斤、两等

指导学生结合P81的图4-18阅读课文,让学生形成具体的质量单位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

质量阶梯。

让学生能从数量级上认识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质量的多少,小到电子质量,大到宇宙总质量。

3、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对于托盘天平,你现在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知识?

让学生回答(构造、作用、工作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P82的图4-19,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作用。

板书:

3、托盘天平

1)构造及作用

然后,出示实物,找几位同学检查,边指边让学生说出部件的名称,同时说出主要部件所起的作用,如:

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和分度盘等。

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

板书:

2)原理:

杠杆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然后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中对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特别强调:

被测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为:

左盘质量+游码质量=右盘质量。

板书:

3)正确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1:

测固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

测液体的质量:

应先测出容器的质量,再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即可得出被测液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

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测量质量的工具多种多样,指导学生结合P83的图4-22,了解磅秤、超微量天平、电子天平的有些知识(可上网查询)。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主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84本节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三维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弄清密度概念的由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而熟悉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物质的密度这一特性。

主要介绍了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含义。

2、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分析、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讲解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铁块与木块哪个质量大?

引起学生的争论。

二、进行新课

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探究

1)提出问题(上面已提出)

2)鼓励学生参与教材中三位学生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活动。

激发他们提出新的猜想与假设,倡导他们对三位学生提出的猜想与假设作出评价。

3)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中,一定要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思考进行充分讨论。

只有让学生讨论充分,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共识,才能顺利地做好实验,以及收集证据的工作。

4)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这一环节上,可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再与文中相比较。

5)通过分析与论证,主要让学生能归纳出:

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再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6)最后,引出密度概念。

教师应进一步明确: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对上面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2、密度公式与单位

1)公式:

ρ=m╱V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kg╱m3

3)指导学生分析“常见物质的密度表”,看一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3、密度知识的应用

结合文中例题和学生一块进行分析讨论,练习应用密度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阅读“信息浏览”,认识:

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主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90本节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5.3 密度应用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教师用:

4千克的铅球、细铁丝或细铜丝一卷.

学生用:

托盘天平、砝码、量筒、一瓶酒精、一把小铝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表达式是什么?

体积V的表达式又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运用讨论法,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使同学弄清楚,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讨论的问题如下:

1.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

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

请说出你的办法来.

2.物理课本P83中的第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

3.物理课本P83中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出示一卷细铜丝或细铁丝,问:

怎样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讲清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可适当地书写副板书.并注意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如是“测量”,还是“计算”等.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小结,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板书:

五、密度的应用.

板书:

1.应用.

(1)可以鉴别物质.如勘探人员鉴别矿石等.

(2)计算不便于宜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进一步体会密度知识的应用.

【实验一】用托盘天平测定小铝勺的体积.

【实验二】用量筒测出质量为40克的酒精.要求学生边实验,边在笔记本上简要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对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进行指导。

让一两个实验组,汇报测定过程和结果.

板书:

2.解应用题

【例1】测得体育课上用的质量为4千克的铅球,体积约为0.57分米3,此铅球是用铅制成的吗?

(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题目中的已知量,并加注角标.注意书写的格式.

已知:

m铅球=4千克,V铅球=0.57分米3=0.57×100米3

ρ铅=11.3×103千克/米3.

求:

铅球是用铅制成的吗?

解.

=7.0×103千克/米3.

ρ铅球≠ρ铅

答:

铅球不是用铅制成的.

【例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的煤油?

(煤油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教师用分析法,讲述解题思路.并使学生注意到题中的隐蔽条件V水=V煤油.

由学生表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括明显的已知条件和隐蔽的已知条件.并加注角标.

已知:

m水=1千克,ρ煤油=0.8×103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V水=V煤油

求:

m煤油=?

千克

所以m煤油=ρ煤油·V煤油

=0.8×103千克/米3×0.001米3,

=0.8千克.

答:

这个瓶子能盛0.8千克的煤油.

解题完毕,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希望学生课下考虑,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阅读:

课本P87中的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书面作业:

课本P83中,6、7、8、9、10.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三维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2、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与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

本节教学主要是通过交流和实验活动两种方式完成。

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的图文资源对两个问题进行开放性的交流讨论,一是说说图4-1中的物体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二是讲讲这些物质的属性。

讨论的重点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兴趣,及用这种方式学习的习惯;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千姿百态,属性多种多样。

这样既能让学生知道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它们;同时也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关于物质磁性,重点放在磁性的应用上。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物理属性:

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讲解、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磁铁、晶体二极管、电池、小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很多种,它们的属性多种多样。

请同学们讨论如图4-1所示的各种物体,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都有哪些属性?

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板书: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二、新课教学

1、物质的磁性

结合图4-2、3指导学生学习:

1)磁体的基本性质:

指向性

2)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及它能指示方向的原因。

3)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4)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磁性材料的有关应用。

这里可向学生介绍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1、物质的导电性

1)做活动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讨论交流,完成文中的填空。

归纳: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做活动2,让学生认真观察,认识半导体,知道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物质的导热性

做活动3,指导学生学习,归纳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4、物质的硬度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知道物质硬度的比较方法:

就是两者进行“较量”。

知道铅笔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成的。

它有17种硬度。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课文P78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2、本节“基础训练”。

五、反思

 

5.5  点击新材料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

2、经历上网、进图书馆、作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今天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内的成就的兴趣,激发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四部分:

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隐性材料。

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交流、讨论、提问的活动方式进行,课前可让学生通过上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得与教科书上“点击”的不同的新材料及其应用带到课堂上交流。

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新的内容,参与学生交流讨论。

本节课留给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

本节课还要求讨论新材料的应用,在改变人类今天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哪些作用,要能做到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这几种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难点是作为农村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自己查询这几种新材料有关知识方面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提问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它们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我们点击几种新材料,初步认识它们。

板书:

4.4  点击新材料

二、新课教学

板书:

1、纳米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

就象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

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

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

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

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

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新的技能。

比如进入血管的机器人很小,将来它要工作的工具就必须是纳米材料。

最近,科学家已经发明了纳米铲子、纳米勺子,血管机器人可以在血管里用这些工具来进行操作,这就是纳米工具,绝不象现在工具这样。

  纳米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向各个领域应用的技术(含高科技领域),在纳米空间构筑一个器件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翻切、操作以及在纳米微区内对物质传输和能量传输新规律的认识等等。

但是,我们不要把纳米技术仅仅看作是纳米材料,也不能把纳米材料仅仅理解为是纳米粉体。

纳米粉体仅仅是纳米材料的一个内涵,实际上纳米丝、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电缆、纳米薄膜、三维纳米块体、复合材料等等都是纳米材料,范围相当广。

另外,纳米材料不单纯是固态的,也有液态,例如纳米水,用高频超声处理,使水分子结成小汽团。

板书:

2、超导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物质在超低温下失去电阻的性质称为超导电,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超导体,超导体在电阻消失以前的状态称为常导状态,电阻消失以后的状态称为超导状态。

  早在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用液氮冷却水银,当温度降到零下269摄氏度左右时,发现水银的电阻空气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所有具有这种零电阻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超导体具有两大宏观特征,即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

零电阻是指可以输送大电流不发热,几乎不损耗能量;完全抗磁性是指即当超导体处于超导状态时,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对磁场完全排斥,但当外部磁场大于临界值时,超导性被破坏。

  我们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把电阻突然降为零时的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

如果把电流、磁场、压力等参数维持在很小的值,在这一条件下的转变温度称为超导临界转变温度,用Tc表示。

超导材料的特点:

  

(1)当温度低于Tc时,直流电阻为零;

  

(2)当温度低于Tc时,材料具有完全反磁性;

  (3)当温度低于Tc时,材料具有量子效应。

因此,如何提高T,成为超导材料能否在工业中得到应用的技术关键。

  (如果把电流、磁场、压力等参数维持在很小的值,在这一条件下的转变温度称为超导临界转变温度,用Tc表示。

超导材料的应用领域较广:

  ① 电力输送。

可以不加压输电,电能损失可减少10%以上,电费开支可节省15%以上。

据测算,单是超导输电的实现就可使美国一年节省价值100亿美元的电力。

  ②受控热核聚变反应装置。

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高达1亿摄氏度,目前还没有任何装置能约束这种极高温的反应过程,而将来用超导体产生的超强磁场可有效地控制这种反应过程。

  ③ 超导磁悬浮列车。

这种列车打破了传统的轮轨接触方式,它是在没有轮子的车厢上和轨道上安置线圈,电流通过时使之产生相斥的磁场将车厢抬起悬浮状,以线形电机推动车厢前进。

这种列车没有轮轨接触滚动的阻力,列车行驶速度大大提高,时速可达500多公里。

如北京到广州,只需要4个多小时。

另外,用超导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全世界每年可节省燃油10亿吨以上,并可大大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

板书:

3、形状记忆合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形状记忆合金的特点及其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合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性质,即使把它揉成一团,一旦达到一定温度,它便能在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由镍和钛组成的合金具有记忆能力,称为NT合金。

  首先将预先加工成某一形状的这种NT合金,在300℃~1000℃高温下热处理几分钟至半小时,这样NT合金就会记忆被加工成的形状。

以后在室温下无论形状怎样变化,一旦将它的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它就会恢复成原来被加工成的形状。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范围广泛,除了可用于温度控制装置、集成电路引线、汽车零件与机械零件外,由于其与生物体的相容性好、耐蚀性强,还可用于骨折部位的固定、人造心脏零件、牙齿矫正等医用材料。

由于NT合金成本昂贵,目前正在研制廉价的铜系形状记忆合金。

板书:

4、隐性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隐性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特点:

能将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掉,反射回去的却很少。

应用:

常用于飞机、坦克等重要军事目标或武器上。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五、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