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43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docx

七年级上期末试题

2016-2017七年级上期末试题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98.0分)

1.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弱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

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  )

A.小明: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小芯: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华: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丽: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3.某班同学在讨论“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时产生了不同意见。

下列几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成功的

B.商鞅变法有利于实现秦国的富强,是成功的

C.商鞅最后被杀,所以说变法失败了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是成功的

4.两千多年前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一个水利工程,经受了“5•12”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仍造福人民,这一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灵渠

5.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  )

A.秦和齐   B.楚和燕   C.韩和齐   D.秦和赵

6.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7.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源于“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指(  )

A.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      B.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

C.楚国和秦国之间的战争      D.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

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外戚权利的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9.

如果你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亲临如图所示的学习场景,你所用的主要教材是(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孙子兵法》 D.儒家的五经

10.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轻徭薄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项王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就是后来建立西汉王朝的(  )

A.汉武帝   B.项羽    C.刘邦    D.汉文帝

12.汉武帝时期,如果想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开封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13.面对“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一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5.儒家学说真正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

A.孔子创始儒家学派之后      B.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D.孔子写出《春秋》之后

16.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修筑长城

17.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小华:

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

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

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平定七国之乱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18.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

以下有关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需要修改的是()

A.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重要贡献

B.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C.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就是丝绸

D.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19.“一带一路”是习主席访问中亚和印尼的时候提出来的,“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

在古代,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和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瓜果、汗血马、毛皮和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这一历史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B.是东西方政治军事交往的要道

C.是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是南北方政治军交往的要道

20.历史上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波斯人 C.古代突厥人 D.古代阿拉伯人

21.

古诗有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2.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的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专制统治加强          B.北方文化繁荣

C.江南经济发展          D.国家统一的完成

23.下列有关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B.内迁的少数民族放弃了旧有的游牧生活方式

C.西晋的残暴统治遭到内迁各族的反抗

D.内迁各族被汉族彻底同化

24.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

“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

曹营啊。

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

”它讲的是(  )

A.淝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     B.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C.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  D.长平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

25.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采用汉族官制⑤提倡与汉族通婚⑥学习汉族的礼法(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⑥

26.“隋朝的重要在于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现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

A.

 B.

 C.

 D.

27.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28.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

A.老子--道家--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B.墨子--儒家--“兼爱”、“非攻”

C.孟子--儒家--“仁政”治国

D.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9.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

A.“兼爱”“非攻”        B.“民贵”“君轻”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治”

30.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

31.下列历史人物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墨子

3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学派就倡导这一主张,该思想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墨子    B.庄子    C.韩非    D.孟子

33.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

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建在哪里(  )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湖南宁乡  D.四川广汉

3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理念的是(  )

A.主张“仁者爱人”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3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史记》

36.“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是谁说的?

(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管仲

37.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论语》

38.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与临沂有关的人文景观有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在这里留下了“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

A.蔡伦    B.顾恺之   C.王羲之   D.张仲景

39.韩国演员金泰熙为拍摄中国电视剧《书圣王羲之》曾苦练中文和书法.你认为金泰熙最有可能临摹的是(  )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兰亭序》           D.《上阳台贴》

40.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本《齐民要术》③墙上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架上放有《诗》《书》《春秋》《论语》等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1.东晋一位画家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风貌,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

A.王羲之   B.范缜    C.吴道子   D.顾恺之

42.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东晋《洛神赋图》        B.北魏《帝后礼佛图》

C.昭君出塞            D.东晋《女史箴图》

43.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这首歌赞美的是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

44.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45.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墨的使用最早在(  )

A.商代    B.西汉时期  C.东汉末年  D.南北朝时期

46.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下列作品中,享了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47.与河南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48.

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49.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50.西欧有一句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

”结合对古代史的理解,下列不能佐证这句话的是……………………………【】

A.指南针发明 B.阿拉伯数字 C.造纸术发明 D.佛教东传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51.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52.金缕玉衣是汉代诸候中山靖王王墓出土的,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

(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3.某校七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

(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尊重学生人格,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54.请把下列成语与相应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四、读图说史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55.余秋雨说过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汉字与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

(1)如图反映出先秦时期“马”字的演变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字体的书写(刻)材料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图二:

(2)如图反映了哪一重要措施?

这一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图三: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图四个“马”字分别是用何种书体书写?

东晋时期有一位擅长书写这几种字体的“书圣”,请问他是?

列举他的一副代表作品?

(4)结合余秋雨的话,针对传承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56.(6分)汉字书法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再现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演变轨迹。

观察下列汉字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②③④

材料二

蔡伦汉代造纸流程图

(1)请把材料一中的图片按照中国汉字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出图片标号)。

(1分)

(2)秦始皇时期实行了“书同文”的文字统一措施,被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推行的是材料一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字体(只写图片标号)?

(1分)秦始皇在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有哪些?

(2分)

(3)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图②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谁?

(1分)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东汉末年书法能成为一种艺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57.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什么建议?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

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

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

5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1与图2有何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图1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

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根据图2,指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从______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往中亚、西亚,直到______。

5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帝曰: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

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服装)。

──摘自《魏书》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指谁?

他属于哪一个政权?

(2)材料中的“北语”指哪个民族的语言?

(3)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改革事件?

从材料中概括出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60.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

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

(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是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

此建议是否正确?

请用史实说明。

61.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儒家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材料三: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

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孔子”与材料二中的“儒家”有怎样的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指的是哪两种“和谐”?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62.读故事,猜人物。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答应为一座新建成的寺庙捐款一百万。

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

寺庙要落成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一个便殿里作画,画好后,对主持说,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他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他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

结果那一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瓦棺寺就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壁上的金塑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祁连休《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珍闻录》

(1).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故事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