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31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docx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要(专科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教研室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中央电大计算机应用专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开设的统设必修课程。

共72学时,4学分。

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多媒体技术基础实验》,由陈明教授编写,中央电大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造,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复习提要是以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为依据而编写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为本课程的期末复习提供参考。

一、各章复习要求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

复习内容:

1.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

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是信息的载体,其中两个或多于两个的组合构成了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多媒体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网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如:

CAI课件、视频/音频演示系统等。

2.促进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1)CD-ROM解决了多媒体信息的存储问题;

(2)高速计算机网络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

(3)多媒体信息高速处理的硬件环境;

(4)多媒体压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多媒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3.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主要有:

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高质量

4.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有:

计算机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所配置的硬件(如压缩、解压缩专用芯片)、多媒体I/O控制及接口、多媒体的核心系统、多媒体创作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系统。

复习要求:

1.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内容和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多媒体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重点习题:

P2-1、2

难点分析:

多媒体的概念

要深入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先从媒体谈起。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可见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所谓“多媒体”从字面理解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怎样进行多种媒体综合的技术”。

我们一般认为,“多媒体”是指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如: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技术。

可见,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最终被归结为是一种“技术”,常常不是指多种媒体本身,而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整套技术。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表示

复习内容:

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主要有:

(1)数据量巨大;

(2)数据类型多;(3)数据类型间区别大;(4)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

2.音频的定义以及分类,声音的三要素

音频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kHz之间。

音频这种听觉媒体主要分为波形声音、语音和音乐。

声音的三要素指音调、音强和音色。

3.数字音频的含义,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

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形成数字音频。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

(1)选择采样频率,进行采样;

(2)选择分辨率,进行量化;(3)形成声音文件。

4.音频文件大小的计算

文件的字节数/每秒=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位)声道数/8

5.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如:

.WAV、.VOC、.MIDI文件

6.MIDI的含义、MIDI与数字化声音的比较

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的英文缩写,泛指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它是音乐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

MIDI信息实际上是乐谱的数字描述,这里乐谱完全由音符序列、定时以及被称为合成音色的乐器定义组成。

当一组MIDI消息通过音乐合成器芯片演奏时,合成器就会解释这些符号并产生音乐。

选择MIDI还是数字化声音,要考虑计算机处理数字文件的能力,对回放硬件的控制能力以及是否有语言对话的需要等方面因素。

7.位图图像、矢量图形的概念;矢量图与位图比较

位图图像(Bit-MapImage)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已经离散化的图像。

通常把一幅位图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一个元素(像素)对应图像的一个点,相应的值表示该点的灰度或颜色等级。

矢量图形(Vector-BasedImage)是用一个指令集合来描述的。

这些指令用来描述图中线条的形状、位置、颜色等各种属性和参数。

矢量图与位图比较,主要看空间和性能两方面,一般说来,要看图像的复杂程度,简单的图使用矢量图描述好一些,复杂的图使用位图好一些。

8.监视器分辨率的分类,计算机中常用的颜色模型(RGB、HSB、HSL)

监视器分辨率有三种:

屏幕分辨率、图像分辨率和像素分辨率。

计算机中常用的颜色模型主要有红绿蓝(RGB)和灰度/饱和度/亮度(HSB、HSL)彩色空间。

9.常见图像文件的格式(DIB、BMP、PCX、TIFF)

10.造型动画和帧动画

这是用计算机实现动画的两种方法。

11.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超文本的主要成分,超文本系统的三层模型

超文本定义为由信息结点和表示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超媒体定义为超文件加多媒体。

超文本的主要成分有结点和链。

超文本系统的三层模型是用户接口、超文本抽象机层和数据库层。

复习要求:

掌握:

位图、矢量图形的定义,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方法。

理解: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形与图像的比较。

了解: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超文本的主要成分、超文本系统的结构。

重点习题:

P38-3、4、6、7、11、12、14、16、20、24、25;P39-1、2

难点分析:

1.波形声音与MIDI音乐的比较

MIDI消息实际上就是乐谱的数字表示。

与波形声音相比,MIDI数据不是声音而是指令,因此它的数据量要比波形声音少得多。

如30分钟的立体声高品质音乐,用波形文件无压缩录制,约需300MB的存储空间;而同样的MIDI数据,则只需200KB,两者相差1500倍之多。

另外,对MIDI的编辑很灵活,可以自由地改变曲调、音色等属性,波形声音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波形声音与设备无关,MIDI数据是与设备有关的,即MIDI音乐文件所产生的声音与用来回放的特定的MIDI设备有关。

总的来说,数字化声音最重要的优点是重放质量的一致性、可靠性比较好,可自始至终保证质量,而MIDI在这一点上则比较差。

2.波形声音质量与数据量的关系

声卡对声音的处理质量可以用三个基本参数来衡量,即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和声道数。

采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

采样频率越大,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就越小,数字化后得到的声音就越逼真,但相应的数据量就越大。

声卡一般提供11.025kHz、22.05kHz和44.1kHz三种不同的采样频率。

采样位数是记录每次采样值数值大小的位数。

采样位数通常有8bits或16bits两种,采样位数越大,所能记录声音的变化长度就越细腻,相应的数据量就越大。

采用的声道数是指处理的声音是单声道还是立体声。

单声道在声音处理过程中只有单数据流,而立体声则需要左、右声道的两个数据流。

显然,立体声的效果要好,但相应的数据量要比单声道的数据量加倍。

3.图像与图形文件格式的区别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形和图像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格式有BMP、PCX、TIF、GIFD等,一般数据量都较大。

它除了可以表达真实的照片,也可以表现复杂绘画的某些细节,并具有灵活和富于创造力等特点。

与图像文件不同,在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

在计算机还原输出时,相邻的特征点之间用特定的很多段小直线连接就形成曲线,若曲线是一条封闭的图形,也可靠着色算法来填充颜色。

它的最大优点是容易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等变换,主要用于表示线框型的图画、工程制图、美术字等。

常用的矢量图形文件有3DS(用于3D造型)、DXF(用于CAD)、WMF(用于桌面出版)等。

图形只保存算法和特征点,所以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较小。

但由于每次屏幕显示时都需重新计算,故显示速度没有图像快。

另外在打印输出和放大时,图形的质量较高而点阵图常会发生失真。

4.动画与视频有何不同?

动画和视频信息是连续渐变的静态图像或图形序列,沿时间轴顺次更换显示,从而构成运动视觉的媒体。

当序列中每帧图像是由人工或计算机产生的图像时,我们常称为动画;当序列中每帧图像是通过实时摄取自然景象或活动对象时,我们常称为影像视频,或简称为视频。

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压缩

复习内容:

1.数据压缩技术的三个重要指标

这三个指标是:

压缩前后所需的信息存储量之比;压缩算法;恢复效果。

2.掌握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的概念

目前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

无损压缩(也称冗余压缩,熵编码)和有损压缩(熵压缩法)。

有损压缩会减少信息量,损失的信息是不可恢复的。

3.掌握Huffman编码过程

Huffman编码体现了统计编码的思想。

它对于出现频率大的符号用较少的位数来表示,而对于出现频率小的符号用较多的位数来表示。

其编码效率主要取决于需编码的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布,越集中则压缩比越高。

其编码过程见教材41页。

4.理解算术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模型编码的原理

算术编码也是一种统计编码,每个符号对应0到1上的一段子区间,区间长度为该符号出现的概率。

该方法将被编码的符号串(数值串)表示成实数0到1之间的一个区间。

初始把它设为整个区间。

当出现一个新的待编码符号,先把完整的0到1区间映射到上一次形成的区间,然后新区间取为0到1上的新符号对应区间所映成的像。

解码时,根据区间的覆盖性来逐一解出原符号串。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数据模型利用以往的样本值对新样本值进行预测,然后将样本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值进行编码。

如果模型足够好,且样本序列的时间相关性较强,那么误差信号的幅度将远小于原始信号,可以用较少的值对其差值量化,得到较好的压缩效果。

预测编码常用的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和自适应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变换编码是将通常在空间域描写的图像信号,变换到另外一些正交矢量空间(即变换域)中进行描写,而且通过选择合适的变换关系使变换域中描写的各信号分量之间相关性很小或者互不相关,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模型编码是指采用模型的方法对传输的图像进行参数估测。

典型的有分形编码。

5.理解常用音频信号编码方法的使用原理,并能进行比较

音频冗余主要表现为时域冗余度、频域冗余度。

音频信号的编码方式大致分为三大类:

(1)波形编码,如PCM、APC、SDC、ATC

(2)分析合成方法,如LPC

(3)混合编码方法

6.了解音频信号压缩编码标准,影响音频信号质量的因素

7.视频信号压缩编码的标准(JPEG、MPEG)

多媒体系统中图像压缩方法主要利用消除图像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很强的相关性带来的数据冗余度来满足应用要求。

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类型。

JPEG是彩色、灰度、静止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MPEG视频压缩技术是针对运动图像的数据压缩技术,MPEG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三个部分。

8.了解RGB三基色信号转换YUV信号的换算

9.了解三种广播视频标准(NTSC、PAL、SECAM)

复习要求:

掌握:

压缩与解压的概念、数据压缩技术的重要指标、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理解:

Huffman编码方法、算术编码方法、变换编码的概念、音频冗余。

了解: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JPEG压缩算法、MPEG压缩算法。

重点习题:

P73-1、2、5、8、17、19、25、30、38、40;P75-1

难点分析:

1.简述MPEG和JPEG的主要差别。

MPEG视频压缩技术是针对运动图像的数据压缩技术。

为了提高压缩比,帧内图像数据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必须同时使用。

MPEG通过帧运动补偿有效地压缩了数据的比特数,它采用了三种图像,帧内图、预测图和双向预测图。

有效地减少了冗余信息。

对于MPEG来说,帧间数据压缩、运动补偿和双向预测,这是和JPEG主要不同的地方。

而JPEG和MPEG相同的地方均采用了DCT帧内图像数据压缩编码。

另外,MPEG中视频信号包含有静止画面(帧内图)和运动信息(帧间预测图)等不同的内容,量化器的设计比JPEG压缩算法中量化器的设计考虑的因素要多。

2.关于压缩比

衡量一个压缩算法好坏的标准,除了解压后的数据有无失真或失真程度之外,是看压缩比的大小。

压缩比常用的定义有两种:

(1)采样压缩比

采样压缩比=压缩前输入的总采样数/压缩后输出的总采样数

由于计算机中信号都是数字信号,通常要增加一些信息,以便顺利解压。

因此,下面的比特压缩比更实用。

(2)比特压缩比

比特压缩比=压缩前输入的总比特数/压缩后输出的总比特数

不管具体采用哪种定义来计算压缩比,显然这两种定义都能反映压缩前数同压缩后数据之比。

3.数字视频的制式

和电影一样,数字视频也是由一序列静止画面组成的,这些静止画面被称为帧。

一般来讲,帧率选择在每秒24~30帧之间,视频的运动就非常光滑连续;而低于每秒15帧,连续运动视频就会有停顿的感觉。

我国采用的电视标准是PAL制,它规定视频每秒25帧,每帧625个扫描行。

625行中用于扫描图像的有效行数只有576行,所以图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辨率为576点。

按现行4:

3(宽:

高)的电视标准,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辨率应为576*4/3=768点,这就得到了768*576这一常见的图像大小。

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数字视频格式NTSC制,它规定每秒30帧,每帧525行,同样采用了隔行扫描方式,每一帧由两场组成,其图像大小是720*486。

由于PAL制与NTSC制的场频、行频以及色彩处理方式均不同,因此两者是互不兼容的。

4.影响数字视频质量的因素

在多媒体数字视频中有五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将最终影响视频图像的质量,它们分别为帧速、分辨率、颜色数、压缩比和关键帧。

(1)帧速:

常用的有25帧/秒(PAL)、30帧/秒(NTSC)。

帧速越高,数据量越大,质量越好。

(2)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越大,数据量越大,质量越好。

这里要注意区分视频分辨率和视频显示分辨率(显示的像素点数)。

(3)颜色数:

指视频中最多能使用的颜色数。

颜色位数越多,色彩越逼真,数据量也越大。

(4)压缩比:

压缩比较小时对图像质量不会有太大影响,而超过一定倍数后,将会明显看出图像质量下降,而且压缩比越大在回放时花费在解压的时间越长。

(5)关键帧:

视频数据具有很强的帧间相关性,动态视频压缩正是利用帧间相关性的特点,通过前后两个关键帧动态合成中间的视频帧。

因此对于含有频繁运动的视频图像序列,关键帧数少就会出现图像不稳定的现象。

第四章多媒体制作

复习内容:

1.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步骤

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开发对象;

(2)明确开发方法;(3)准备多媒体数据;(4)集成一个多媒体应用系统。

2.数字音频的录制准备步骤

音频的准备工作包括:

选择音源、录制数字音频、音频的编辑和存储、选择音频播放的硬件等。

其中,选择音源的一个重要考虑是音频的质量;录制时要考虑音频硬件的种类和配置,采样率和量化位数,音频的效果和强度等,以避免产生失真;

3.产生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生失真的原因主要有:

(1)信号频带宽,但采样频率不够高,数字音频信号发生混叠;

(2)模拟音频信号幅度太大,超过了量化器范围。

前者的解决方法是选择与信号相匹配的采样频率;后者的解决办法是可以调整音源的输出幅度或调节采集卡输入放大器的增益,也可选用音频卡的line输入端,而不用microphone输入端。

4.了解MIDI音乐的制作

5.了解使用AdobePremiere制作数字图像的方法

Premier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种专业化数字视频处理软件,它可以配合多种硬件进行视频捕获和输出,提供各种精确的视频编辑工具,并能产生广播级质量的视频文件。

6.了解使用3DStudio制作动画的方法

复习要求:

掌握:

多媒体数据制作的概念、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步骤、音频制作所包括的工作、利用AudioEditor来实现音频制作的方法、用Cakewalk制作MIDI文件的方法。

理解:

AdobePremiere使用方法。

了解:

利用3DStudioMAX动画制作动画的方法。

重点习题:

P146-1、2、3、7

第五章多媒体开发环境和工具

复习内容:

1.多媒体创作系统概念、功能及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创作系统提供一种把内容和功能结合在一起的集成环境。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1)视频图像的制作;

(2)动画制作;(3)交互式演示系统;(4)展示系统;(5)交互式查询系统;(6)交互式的训练;(7)仿真、原型和技术的可视化。

多媒体创作系统大致可分为素材库、编辑、播放三个部分。

2.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类型、功能

基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如下几类:

(1)基于时间的创作工具;

(2)基于图标或流线的创作工具;(3)基于卡片或页面的工具;(4)以传统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功能主要有:

(1)优异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

(2)具有较强的多媒体数据I/O能力;(3)动画处理能力;(4)超级连接能力;(5)应用程序的连接能力;(6)模块化和面向对象;(7)友好的界面、易学易用。

3.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特征

编辑特性、组织特性、编程特性、交互式特性、性能精确特性、播放特性、提交特性。

4.了解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软件(绘图、图象编辑、OCR、音频编辑软件)的主要特点

5.了解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

复习要求:

掌握:

多媒体创作工具概念、类型、特征和功能。

理解:

Authorware的功能和应用方法。

了解:

跨平台工具。

重点习题:

P179-2、3、4、5

难点分析:

与多媒体创作工具相关的几个概念

(1)创作环境:

用于创作的整套硬件、固化软件(永久性内建在硬件里的软件)和软件。

(2)创作系统:

环境中所有专用于创作的软件程序。

(3)创作工具:

环境中一个专用于创作的软件程序,它可完成一项或多项创作任务。

(4)集成工具:

用于安排多媒体对象、处理其时空关系使之集成为一个应用软件的工具。

第六章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

复习内容:

1.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特点

(1)增强了计算机的友好性;

(2)涉及技术领域广、技术层次高;(3)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4)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化和工具化。

2.理解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及主要内容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可简单地分成四个阶段,即

(1)计划制订与成本估算;

(2)设计与制作;(3)测试;(4)提交。

复习要求:

理解: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步骤。

了解: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

重点习题:

P199-1

难点分析:

多媒体应用系统

多媒体应用系统是由专家或开发人员利用计算机语言或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的最终产品。

目前,多媒体应用系统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文化教育(教学软件)、电子出版、音像制作、影视制作、影视特技、开发系统、通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1)开发系统:

是用来开发应用的工具性或支持类软件系统,如创作工具、数据库系统、著作语言、多媒体编辑器等;

(2)Title是一类多媒体应用的总称,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主题的应用型光盘产品,如大百科全书、词典、教科书、某一专题的介绍(如风光、古迹、邮票)等;

(3)演示系统:

为某一单位或某一应用专门设计的演示系统,更加强调演示上的创意或应用上所要求的特殊效果。

例如单位的介绍、产品的演示、某个科研项目表演等;

(4)教育培训:

复杂的信息组织格式和交互是此类系统十分重要的特点。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表演信息,而且还要不断地穿插测验、回答、习题等内容。

(5)娱乐:

多媒体游戏、影视节目等均属于这一类,更强调交互性和实时性,并不一定要求很大的信息量和准确性;

(6)专门应用系统:

此类系统为特定目的而设计,如多媒体会议系统、医学诊断系统等,本身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以上是几类主要的多媒体应用类型。

在这些应用中,有的需要按照要求和功能用合适的语言开发,强调很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如第

(1)类;有的则需要用合适的创作工具进行生成后才能使用,强调多媒体信息的组织和创意,如第

(2)、(3)、(4)类;有的则需要更复杂的系统结构设计或技巧设计,如最后两类。

这是不同多媒体应用的各自特点。

第七章多媒体卡

复习内容:

1.音频卡的主要功能

处理音频信号的插卡是音频卡,又称声音卡,音频卡处理的音频媒体有数字化声音(WAVE)、合成音乐(MIDI)和CD音频。

音频卡的主要功能如下:

(1)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2)编辑与合成;(3)MIDI接口和音乐合成;(4)文语转换和语言识别;(5)CD-ROM接口;(6)游戏棒接口等。

2.了解音频卡的工作原理

参考教材205页图7-1“音频卡的工作原理图”,了解音频卡的主要组成部件,声音的合成与处理、混合信号处理器及功率放大器、计算机总线接口和控制器。

3.音频卡的安装过程

音频卡的安装包括硬件安装和软件安装两部分。

具体的硬件安装步骤如下:

(1)将电脑电源关闭,拔下供电电源和所有外接线插头。

(2)打开机箱外壳,选择一个空闲的16位扩展槽并将音频卡插入扩展槽;音频卡一般应尽可能远离显示卡,以防止两者互相干扰。

(3)连接来自CD-ROM驱动器的音频线及音频卡的输入/输出线和游戏棒等。

(4)如果需要,将CD-ROM驱动器的接口电缆插在卡上相应的接口上,并将CD-ROM的音频输出线接到音频卡的针形输入线上。

(5)连接诸如麦克风、外部音源和游戏棒等其他设备。

(6)盖上机箱外壳,并将电源插头插回,待全部调试通过后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由于Windows系统支持即插即用设备,软件安装步骤按计算机的提示进行即可。

4.视频采集的概念

视频采集是指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并记录到文件上的过程。

在记录时,视频变成了一系列的图像或者帧,以一定格式存到磁盘上。

采集的同时还可以录制声音。

5.数字视频较模拟视频的优点

(1)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拷贝;

(2)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对视频进行创造性编辑;(3)用计算机播放电影节目等;(4)将视频融进计算机化环境中;(5)用较少的时间和劳动就能创作出精致的高水平的交互产品。

6.视频卡的安装过程

视频卡的硬件安装步骤如下:

(1)插入视频卡。

这时要先通过调整卡上的开关和跳线来配置帧缓存的基地址、IRQ号、DMA通道号、I/O端口地址等。

(2)连线。

内部连线包括与显示卡;外部连线包括与视频信号源、VGA显示器相连。

视频卡的软件安装主要指安装它的驱动程序和相应的应用软件。

7.了解MPEG解霸卡的主要特点、系统要求及安装过程

复习要求:

理解:

音频卡、视频卡的功能。

了解:

音频卡、视频卡的安装过程。

重点习题:

P224-1、2、3、5、6、7、11、14

难点分析:

1.音频卡的基本技术指标

(1)采样频率:

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2)采样值的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