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378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docx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第1讲:

绪论

1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2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概况

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4课程内容、任务及要求

第1章电力电子器件

1.1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讲述电力电子器件的特征、发展以及分类

1.2电力二极管

1.PN结与电力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2.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特征

重点掌握动态特性的关断特性和开通特性

3.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4.快速恢复二极管

第2讲:

1.3晶闸管

1.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PNPN四层三端结构

重点掌握晶闸管的开通、关断条件

2.晶闸管的基本特征

静态特性和门极伏安特性,重点掌握动态特性的开通和关断过程

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电压定额

(2)电流定额选取SCR电流额定值时,依有效值相等的原则选取

(3)动态参数di/dt,dv/dt

(4)门极参数

4.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第3讲:

1.4典型全控型器件

1.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重点掌握与普通晶闸管设计的不同――全控型器件

动态特性注意关端过程的储存时间

最大可关端阳极电流

电流关断增益

2.电力晶体管GTR

采用达林顿接法――大容量

二次击穿问题

3.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

垂直导电机制

体内反并联二极管

栅源电压大于20V将导致绝缘层击穿,并联15V稳压管保护

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体内寄生PNP晶体管带来电导调制机制

擎住效应(动态、静态)

1.6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

分为电流型和电压型器件的驱动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电力MOSFET的驱动电路

1.7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

1.过电压保护

2.过电流保护

3.缓冲电路(吸收电路)

第4讲:

第2章整流电路

本章强调波形分析方法

2.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2.1.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存在直流磁化问题,很少应用

1.阻性负载

电路工作原理与工作波形

数量关系(Ud、Id、IVT)

2.阻感负载

理解关键:

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

电路工作原理与工作波形

电路特点

3.带续流二极管时工作情况

2.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阻性负载

2.阻感性负载

3.反电动势负载

电路特点

注意停止导电角概念

2.1.3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注意与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不同点

2.1.4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带续流二极管工作,否则会发生失控现象,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电路

第5讲:

2.2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2.2.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存在直流磁化问题,输出电压波形一周期脉动3次

1.阻性负载

(1)原理分析与工作波形

注意自然换向点,

=30º

(2)数量关系

移相范围150º,

>30º,输出电压、电流断续

2.阻感负载

(1)原理分析与工作波形

由于存在电感,使输出电流连续,输出电压出现负值

(2)数量关系

移相范围90º

第6讲:

2.2.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不存在直流磁化问题,输出电压波形一周期脉动6次

特别注意:

输出电压在线电压波形上

注意管子排列序号

自然换向点在线电压60º处

1.阻性负载

(1)

=0º、

=30º、

=60º工作波形

(2)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触发脉冲

宽脉冲触发

双窄脉冲触发

(3)重要分析结论

(4)数量关系

2.阻感负载

(1)原理分析与工作波形

由于存在电感,使输出电流连续,输出电压出现负值

(2)数量关系

移相范围90º

第7讲:

2.3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1.换向重叠现象

2.换向压降

3.换向重叠角的计算

2.5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

2.5.1谐波和无功功率分析基础

1.谐波分析的基础

2.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

2.5.2带阻感负载时可控整流电路交流侧谐波和功率因数分析

讲述单相桥式

第8讲:

2.5.3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谐波分析

结论:

含有m的倍数次谐波

随谐波次数增加,谐波幅值下降

增加m,可使谐波含量减少

2.6大功率可控整流电路

2.6.1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

1.电路形式

2.平衡电抗器的作用及电路工作原理

3.输出电压波形及其平均值

4.关于平衡电抗器数值的选取

5.结论

第9讲:

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

2.7.1逆变的概念

1.什么是逆变?

为什么要逆变?

2.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电能的流转

3.有源逆变产生的条件及逆变工作原理

2.7.2三相有源逆变电路

自然换相点同整流一样,只是在负半周

>90º,输出电压为负值,工作于逆变状态

1.三相半波逆变工作原理

2.三相桥式逆变工作原理

从自然换相点向左数

角度,画输出电压波形

第10讲:

2.7.3逆变失败及最小逆变角限制

1.何为逆变失败?

原因?

脉冲丢失、脉冲延迟

晶闸管发生故障

交流电源异常

换向裕量角不足

2.最小逆变角的限制

2.8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系统

2.8.1工作于整流状态时

1.负载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负载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8.2工作于逆变状态时

3.负载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负载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11讲:

2.8.3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

两组变流器的反并联可逆电路

每组变流器都有2种工作状态——整流和逆变

正反两组有4种工作状态——电动机4象限运行

2.9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2.9.1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1.同步环节

2.锯齿波形成环节

3.移相控制环节

第12讲:

4.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

5.强触发与隔离输出环节

6.双窄脉冲形成环节

7.脉冲封锁环节

2.9.3触发电路的定相

同步电压滞后于主电路电压180º,即满足晶闸管对同步的要求

确定整流变压器和同步变压器的接法,即可选定每一晶闸管的同步信号

第13讲:

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

3.1基本斩波电路

3.1.1降压斩波电路

1.电路拓扑

2.工作原理分析

3.三种控制方式

4.电路解析,注意使电流连续的最小电感值

3.1.2升压斩波电路

1.电路拓扑

2.工作原理分析

3.升压斩波电路的典型应用

3.1.3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斩波电路

此两种电路输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1.Boost-Buck电路

稳态时,电感电压在一周期的平均值为零

2.CUK斩波电路

稳态时,电容电流在一周期的平均值为零

第14讲:

3.2复合斩波电路和多相多重斩波电路

3.2.1电流可逆斩波电路

1.V1和VD1构成降压斩波器

2.V2和VD2构成升压斩波器

3.两斩波器交替工作

3.2.2桥式可逆斩波电路

视为两个电流可逆斩波电路的组合

3.2.3多相多重斩波电路

注意相数和重数的概念

习题课:

讲解第1、2章作业

第15讲:

实验1

第16讲:

实验2

第17讲:

实验3

第18讲:

第4章交流电力控制和交交变频电路

4.1交流调压电路

4.1.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1.阻性负载

2.阻感负载

负载电流分解为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得出结论:

时,

时,

3.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

4.1.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相当于3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组合

6只晶闸管触发顺序,脉冲间隔60º

º时a相负载电压波形

第19讲:

4.2其它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4.2.1交流调功电路

4.2.2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4.3交交变频电路

4.3.1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1.电路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整流与逆变工作状态

由i0决定哪组晶闸管工作

由io和u0方向决定整流或逆变

第20讲:

3.输出正弦波电压的调制方法

注意余弦交点法求交点法的基本公式

4.输入输出特性

输出上限频率

输入功率因数

4.3.2三相交交变频电路

1.三相交交变频电路的主电路联结方式

公共交流母线进线方式

输出星形联结方式

2.输入输出特性

输出上限频率和输出电压谐波

输入电流谐波

输入功率因数

第21讲:

第5章逆变电路

5.1换流方式

5.1.1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5.1.2换流方式分类

器件换流

电网换流

负载换流

强迫换流

5.2电压型逆变电路

注意电路特点

5.2.1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半桥逆变电路

第22讲:

2.全桥逆变电路

视为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

两对桥臂交替180º导通

3.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调节方式

调节直流侧电压

移相控制

PWM调压控制方式

4.带中间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

5.2.2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视为三个半桥组合而成,负载星形联结

1.基本工作方式为180º导电方式

注意电路特点

2.简单的定量分析

分析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有效值、基波幅值和谐波

 

第23讲:

5.3电流型逆变电路

注意电路特点

5.3.1单相电流型逆变电路

1.工作原理

重点理解换流过程、保证可靠换流的条件

换相时间、反压时间、触发引前角及相位超前角

2.定量分析

输出电流

负载电压有效值和直流电压的关系

3.关于逆变工作频率

他励方式自励方式

第24讲:

5.4多重化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

5.4.1多重逆变电路

以二重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为例

5.4.2多电平逆变电路

三电平逆变电路

通过二极管导通,把U(V、W)点电位箝位在输入电压中点电位

输出波形接近正弦波,抑制谐波

第6章PWM控制技术

6.1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1.PWM控制的理论支持

2.PWM波——脉冲列

第25讲:

6.2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6.2.1计算法和调制法

1.计算法

2.调制法

调制信号

载波信号

3.控制原理

单极性控制

双极性控制

4.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第26讲:

5.特定谐波消去法

目的是消除特定次谐波,尤其低次谐波

如果输出电压半周期开通、关断各K次,则可消去K-1个频率的特定谐波

6.2.2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

载波比定义

1.异步调制

2.同步调制

基本同步调制

分段同步调制

6.2.3规则采样法

自然采样法

规则采样法

后者比前者计算量小得多,而二者效果接近

第27讲:

实验4

第28讲:

6.3PWM跟踪控制技术

属于闭环控制

6.3.1滞环比较方式

使用滞环逻辑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实时控制

6.3.2三角波比较方式

无一定的环宽,控制精度低

6.4PWM整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6.4.1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单相PWM整流电路

单相全桥PWM整流电路

理解工作原理

结论:

通过改变整流桥交流输入端电压的相位和幅值,使交流电流超前于交流电压的相位为任意角度,可以实现

2.三相PWM整流电路

第29讲:

6.4.2PWM整流电路的控制方法

实现整流目标:

=1的控制方法

1.间接电流控制

仅直流电压环

计算功能用到电路参数,影响控制效果

2.直接电流控制

直流电压闭环加交流电流闭环

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

第7章软开关技术

7.1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7.1.1硬开关与软开关

采用软开关,使开通和关断功率损耗为零

7.1.2零电压开关与零电流开关

7.2软开关电路的分类

准谐振电路

零开关PWM电路

零转换PWM电路

三类电路的原理和拓扑结构

第30讲:

7.3典型的软开关电路

7.3.1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

7.3.2谐振直流环——适用于变频器

7.3.3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PWM电路

7.3.4零电压转换PWM电路

第8章组合变流电路

8.1间接交流变流电路

8.1.1间接交流变流电路原理

介绍8种电路结构

8.1.2交直交变频器

VVVF,适用于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

8.1.3CVCF电源

应用于UPS

第31讲:

8.2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应用于开关电源

分为单端电路和双端电路

正激电路

1.工作过程及理想化波形

2.关于磁芯复位

3.平均输出电压(CCM)

反激电路

1.工作过程及理想化波形

2.平均输出电压(CCM)

负载为零时,Uo趋向无穷大,反激电路禁止负载开路工作

第32讲:

以下两种电路变压器中流过正负交替的交变电流

半桥电路

1.工作过程及理想化波形

2.平均输出电压(CCM)

全桥电路

1.工作原理

2.工作波形几乎与半桥电路相同,只是电流升降率为半桥电路的2倍

3.平均输出电压(CCM)

总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