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12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docx

最新高二语文试题单元检测题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机杼(zhù)泣涕(tì)弃捐(juān)迢迢(tiáo)

B.彳亍(chìchù)颓圮(pǐ)觑视(qù)噩梦(è)

C.雾霭(ǎi)霹雳(pīlì)跫音(qióng)窗扉(fēi)

D.桅杆(wéi)呼啸(xiào)谦逊(xùn)删刈(yì)

2.下列各组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C.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多表现社会的黑暗、动荡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悲哀之情,构思精巧,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思想深刻,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B.现代诗四首均写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中都抒发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的热爱,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原因,诗人大多采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一些意象来表情达意,闻一多的《太阳礼赞》一诗,以太阳来象征祖国,对太阳进行了热情的礼赞,体现了“五四”时期那种特有的狂飙精神。

C.当代诗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诗歌,当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笔法灵活,讲究技巧,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以朴实而清淡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与善良。

D.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除了具有诗歌语言的凝炼,反映生活集中外,还要求具有非常具体而鲜明的形像。

4.下列相关内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东汉——无名氏

B.《面朝大海,春暧花开》——《海子的诗》——当代——查海生

C.《我爱这土地》——《北方》——现代——艾青

D.《飞鸟集》——《泰戈尔诗选》——俄国——泰戈尔

5.对下列诗句空格处标点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①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②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③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④足下的土地。

A.①;②。

③,④、B.①;②。

③:

④,

C.①,②。

③,④,D.①;②。

③。

④,

6.选出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B.“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7.选出下列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太阳哟!

我心海的云岛也笑得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

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C.“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D.“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8.对下列诗句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咆哮吧!

咆哮吧!

尽力地咆哮吧!

②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

④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A.①反复②排比③对仗④排比

B.①排比②比拟③对仗④排比

C.①反复②比拟③排比④排比

D.①排比②排比③对仗④对仗

9.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学员们,每次听王校长作报告,总是受益匪浅。

②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门决定立案。

③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公司决定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④节日之夜,贵宾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夜幕下的上海一片灯火。

A.反应侦查起用阑珊B.反映侦察启用辉煌

C.反映侦查起用辉煌D.反应侦察启用阑珊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凭你现在的实力,如果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一定独占鳌头。

B.她为人坦诚、贻笑大方,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C.一边是家庭,一边是事业,弄得人真有点进退维谷。

D.王老师画梅花,师法自然,不落窠臼,自成一家。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后学习外语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B.不管天气多么冷,运动员们却能坚持训练。

C.资本主义的积累,是以为资本家牟取更大的利润为目的的。

D.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2.诗歌的欣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其次要

;再次还要品味诗歌的凝炼的语言。

13.每一首诗歌都流淌着丰富的情感,但情感的展现方式是不同的,大致来说有两类,一是,一是。

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就属于,而韩东的《山民》则属于。

14.《天净沙•秋思》是代散曲,作者是。

《朝天子•咏喇叭》则是的朝散曲,作者是。

15.戴望舒因写《雨巷》一诗而被称为“”。

16.郭沫若的《太阳礼赞》全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其中,“太阳”象征。

17.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1),古道西风瘦马

(2)胡马依北风,。

(3)浮云蔽白云,。

(4)盈盈一水间,。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8.《迢迢牵牛星》写天上织女隔着银河怅望牛郎。

全诗落笔于“河汉女”,旨趣却在“牵牛星”身上,所以诗题才是《迢迢牵牛星》。

()

19.《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都是古诗,但不是文人创作的诗歌,所以没有作者;《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散曲。

()

20.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集有《红烛》、《死水》等。

()

21.《我爱这土地》运用了写实与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大地”、“河流”、“风”等鲜明的意象,并赋予它们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

22.韩东的《山民》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全诗蕴含着对传统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的批判。

()

23.海子的诗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大海”象征了面向世界改革开放后将出现的现代生活。

()

24.舒婷原名龚佩瑜,现代著名女诗人,是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她在诗中经常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抒写诗人的感情世界。

()

25.《帆》写于1932年,是德国诗人莱蒙托夫在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刻站在波罗的海之滨的即兴之作。

诗人以帆这个象征性意象来自比,写出了在失望中追求、在追求中彷徨的迷茫、抗争而不息的意境。

()

26.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两人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27.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鲁迅先生的《野草·题辞》就是一首构思奇特新颖,形式亦诗亦文,寓意深刻,感情浓郁的散文诗。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共12分)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

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追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的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①诗。

读小说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他的②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③诗入手。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或是崔颢的《长干行》里面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

两首诗之所以成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

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趣味好比开辟疆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变为我所有。

我学西方诗是从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入手的,从前只觉得这派诗有趣味,讨厌假古典派的作品,不了解法国象征派和英国现代诗,后来我读象征派诗和英国现代诗,逐渐感到趣味,又觉得从前所爱好的浪漫派诗有好些毛病,爱好不免淡薄了许多。

我又回头看看假古典派的作品,觉得它们也有不可抹煞处,嫌恶减少许多。

我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

像一切艺术一样,诗要说的话都必定是新鲜的。

但是世间哪里有许多新鲜话可说?

有些人因此替诗危惧,以为关于风花雪月、爱情、阶级意识等等的话被人说完的一日,就是诗的末日了。

没有了解诗。

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

谁没有看见过在水田里收获的农夫农女!

但是谁——除非是米勒、陶渊明、华兹华斯——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

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指点,见出我们所不能见。

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华斯诸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

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

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现也生生不息。

“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和留恋,就是对诗无兴趣。

读诗的功用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的推展生命的活力。

(《中学语文1+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8.“诗的特质”具体指。

(不超过10字)(2分)

29.容易的地方指(不超过10字)不容易的地方指(不超过25字)(3分)

30.作者认为欣赏文学不单单是欣赏故事,请用你分两条陈述,应当欣赏什么?

(2分)

②(不超过20字)

31.写出文中几处比喻的本体(每处不超过5字)(3分)

A.葛藤花卉

B.新领土

C.已得的领土

32.下列解说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2分)

A.诗的语言永远新鲜,因为生命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

B.诗人的本领就在于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美,如华兹华斯从农妇收割中发现了诗意。

C.读诗的用处在于由诗人引导发现我们所不能发现的美。

D.不懂诗、不写诗、不欣赏诗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和留恋,谓之心死。

五、作文(30分)

33.以“读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0分)

要求:

(1)内容要与“读诗”有关。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A2.D3.B4.D5.B6.D7.D8.A9.C10.B11.C

二、12.体验诗歌丰富的感情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13.直抒胸臆含而不露14.元马致远明王磐15.雨巷诗人16.祖国的新生17.

(1)枯藤老树昏鸦

(2)越鸟巢南枝(3)游子不顾反(4)脉脉不得语

三、18.×19.×20.√21.√22.√23.√24×.25.×26.√27.√

四、28.谨严、纯粹、精致29.讲出故事/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

30.①欣赏其深刻的内容(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

②传达出这种观照的技巧。

31.A.小说中的诗。

B.新的趣味(对法国象征派的诗、英国现代派的诗的兴趣)。

C.原有的趣味(对十九世纪浪漫派诗的兴趣)32.D(误解原文末句)

五、作文(内容只要与读诗有关即可)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渌(lù)水贾(jiǎ)人铮(zhēng)铮恬(tián)然

B.豆蔻(kòu)迁谪(zhé)訇(hōng)然嘲哳(zhā)

C.青冥(míng)钿tiàn头迸(bèng)裂浣(huàn)纱

D.魂悸(jì)暮霭(ǎi)教坊(fáng)纶(lún)巾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嬴得仓惶北顾

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

C.雕栏玉砌常使英雄泪满襟

D.戌角悲吟只是当时已枉然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⑧C.③⑥⑦⑨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栗(战栗)深林兮惊层巅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⑥⑦B.①③⑥⑧C.①④⑦⑧D.④⑤⑥⑧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

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

“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

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

“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不知”得多撩人!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

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

“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

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7.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

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

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

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

8.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

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

D.“烛影暗摇的神秘”是作者所反对的运用标点而带来的对诗歌意境的破坏。

9.下面不属于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表现形式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内涵。

B.诗意不了了之。

C.使流动的变成冰凝。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10.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是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

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的“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

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

三、(1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暄妍”,是说梅花开得明艳美丽。

B.颔联中的“横斜”,以影写梅描绘了梅枝的错落有致。

C.颈联中的“偷眼”意思是偷看、不愿正视,写出了白鹤(霜禽)的孤傲。

D.尾联中的“檀板”是拍板,这里指代歌唱;“金樽”指代饮酒。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颂之情。

“独”、“尽”两字,充分体现了梅花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B.“疏影”、“暗香”两句,写出了梅花独特的形态及芬芳,传神地表现了作者在水边月下对梅美、梅香的真切感受。

C.“合断魂”三字,写粉蝶因爱慕梅美以至销魂,夸张地假想蝴蝶对梅的爱慕,侧面赞美了梅的神韵。

D.尾联表现了作者及友人不喜欢世俗奢华热闹的宴饮歌唱,只愿在梅旁吟诗唱和、互相安慰的高雅情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14题。

台城①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

韦庄

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①台城:

六朝首都建业城旧址,在今南京城内鸡鸣山北麓、玄武湖南侧,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结绮临春:

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13.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________。

A.刘诗中的“六代”与韦诗中的“六朝”同指历史上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B.刘诗着一“竞”字,幻化出无数幅争奇斗艳、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

下句“最”字与之相接,引人联想,似见重重帘幕之内、香雾缥缈之中,翠袖红毡、轻歌曼舞的情景。

C.韦诗“无情”二字是说台城柳并不管人间兴亡,它照样生长,照样“烟笼十里堤”。

说柳无情,正写出诗人有情。

D.刘诗“成野草”一句同韦诗“鸟空鸣”一句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草和鸟都不解世事兴衰,草绿鸟啼,描绘出了一派繁盛欢乐的景象。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必须是数据库表B.必须是自由表A.这两首诗都是凭吊古迹之作,吊古中都寄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抒写了诗人的盛衰兴亡之感,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

__A__B.刘诗中指出造就“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暗含了对当时唐代统治者的批评。

C.韦诗全诗写景,以霏霏细雨、江草、啼鸟和柳色着意营造了一种四望迷蒙、烟笼雾绕、如梦如幻的氛围,而一座荒凉破败的台城就隐藏在其中。

【答案】DD.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刘诗把野草丛生的荒凉破败与昔日“万户千门”的热闹繁盛比照,韦诗则用江雨、江草、啼鸟、柳色等景象同如梦如幻般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相比照。

*方法3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2.数据处理技术大致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____人工____、_____数据库系统____和______文件__。

A.数据定义B.数据修改C.数据查询D.数据控制

A.更新规则B.查询规则C.删除规则D.插入规则

A.“一方”表的主索引或候选索引,“多方”表的普通索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