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570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docx

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三角形部分(解析版)

一、单选题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5,6,10                           C. 5,5,11                           D. 5,6,11

【答案】B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

A.∵3+4<8,故不能组成三角形,A不符合题意;

B.∵5+6>10,故能组成三角形,B符合题意;

C.∵5+5<11,故不能组成三角形,C不符合题意;

D.∵5+6=11,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依此即可得出答案.

2.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与直线n交于点D.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65°                                       C. 70°                                       D. 75°

【答案】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

设直线n与AB的交点为E。

∵∠AED是△BED的一个外角,

∴∠AED=∠B+∠1,

∵∠B=45°,∠1=25°,

∴∠AED=45°+25°=70°

∵m∥n,

∴∠2=∠AED=70°。

故答案为:

C。

【分析】设直线n与AB的交点为E。

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ED=∠B+∠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AED可求解。

3.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8

【答案】C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a,3,5,

∴a的取值范围为:

2<a<8,

∴a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3,4,5,6,7.

故答案为:

C.

【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得出a的取值范围,从而可得答案.

4.如图,墙上钉着三根木条,a,b,c,量得∠1=70°,∠2=100°,那么木条a,b所在直线所夹的锐角是(  )

A. 5°                                       

B. 10°                                       

C. 30°                                       

D. 70°

【答案】B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

如图,

∵∠2=∠3=100°,∠1=70°

∴a、b两直线所夹的锐角为:

180°-∠1-∠3=180°-70°-100°=10°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出∠3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求出a、b两直线所夹的锐角的度数。

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CD=90°,BD平分∠ABC,AB=6,BC=9,CD=4,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A. 24                                         B. 30                                         C. 36                                         D. 42

【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延长BA,过点D作DE⊥BA交其延长线于点E,如图,

∵BD平分∠ABC,DC⊥BC,DE⊥BE,CD=4,

∴DE=DC=4,

又∵AB=6,BC=9,

∴S四边形ABCD=S△ABD+S△BCD,

=

·AB·DE+

·BC·CD,

=

×6×4+

×9×4,

=12+18,

=30.

故答案为:

B.

【分析】延长BA,过点D作DE⊥BA交其延长线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DE=DC=4,由S四边形ABCD=S△ABD+S△BC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6.“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

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

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  )

A. 60°                                       B. 65°                                       C. 75°                                       D. 80°

【答案】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OC=CD=DE,

∴∠O=∠ODC,∠DCE=∠DEC,

设∠O=∠ODC=x,

∴∠DCE=∠DEC=2x,

∴∠CDE=180°-∠DCE-∠DEC=180°-4x,

∵∠BDE=75°,

∴∠ODC+∠CDE+∠BDE=180°,

即x+180°-4x+75°=180°,

解得:

x=25°,

∠CDE=180°-4x=80°.

故答案为:

D.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O=∠ODC,∠DCE=∠DEC,设∠O=∠ODC=x,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CE=∠DEC=2x,∠CDE=180°-4x,根据平角性质列出方程,解之即可的求得x值,再由∠CDE=180°-4x=80°即可求得答案.

7.如图,取两根等宽的纸条折叠穿插,拉紧,可得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

则原来的纸带宽为(   )

A. 1                                         

B. 

                                         

C. 

                                         

D. 2

【答案】C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

如图,作BG⊥AC,

依题可得:

△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在Rt△BGA中,

∵AB=2,AG=1,

∴BG=

即原来的纸宽为

.

故答案为:

C.

【分析】结合题意标上字母,作BG⊥AC,根据题意可得:

△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在Rt△BGA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8.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

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答案】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

设△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依题可得,

A=B-C①,

又∵A+B+C=180°②,

②-①得:

2B=180°,

∴B=90°,

∴△AB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故答案为:

D.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A=B-C①,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180°②,由②-①可得B=90°,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9.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醉算经》中早有记载。

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 最大正方形的面积

C.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D. 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答案】C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根据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知:

较小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较大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将三个正方形按图2方式放置的时候,较小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知道了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知道两小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知:

将三个正方形按图2方式放置的时候,较小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10.如图是用8块A型瓷砖(白色四边形)和8块B型瓷砖(黑色三角形)不重叠、无空隙拼接而成的一个正方形图案,图案中A型瓷砖的总面积与B型瓷砖的总面积之比为(  )

A. 

1                                

B. 3:

2                                

C. 

1                                

D. 

2

【答案】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根据题意标好字母,如图,

依题可得:

∵∠EGK+∠HGM+∠KGM=180°,∠EGK+∠GEK+∠EKG=180°,

∴∠EKG=∠KGM=∠FKE,

∴△EFK≌△EGK,

设AE=AF=x,EG=GH=y,

∴EF=y,

∴2x2=y2,

即x=

y,

连结KMNP,易知四边形KMNP是平行四边形,

∴可得SA=SB+2S四边形KNMP,

∵SB=8S△EGK=8×

y=2(

)y2,

又∵AB=QR,

∴h=

y,

∴SA=2(

)y2+2y2=(2

)y2=2

)y2,

=

1.

故答案为:

A.

【分析】设AE=AF=x,EG=GH=y,根据题意得2x2=y2,解之得x=

y,连结KMNP,易知四边形KMNP是平行四边形,由SA=SB+2S四边形KNMP,先求SB=8S△EGK=2(

)y2,从而可得SA=2(

)y2+2y2=2

)y2,再求其比例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量角器的圆心O处下挂一铅锤,制作了一个简易测倾仪。

量角器的O刻度线AB对准楼顶时,铅垂线对应的读数是50°,则此时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是________ .

【答案】4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

依题可得:

∠AOC=50°,

∴∠OAC=40°,

即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为40°.

故答案为:

40°.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OC=5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OAC=40°,∠OAC即为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

三、作图题

12.如图,在7×6的方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线段EF(E,F均为格点),各画出一条即可。

【答案】解:

如图所示,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解析】【分析】①从图中可得AC边的中点在格点上设为E,过E作AB的平行线即可在格点上找到F,则EG平分BC;

②EC=

,EF=

,FC=

,借助勾股定理确定F点,则EF⊥AC;

③借助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

13.如图,在7×5的方格纸ABCD中,请按要求画图,且所画格点三角形与格点四边形的顶点均不与点A,B,C,D重合.

(1)在图1中画一个格点△EFG,使点E,F,G分别落在边AB,BC,CD上,且∠EFG=90°;

(2)在图2中画一个格点四边形MNPQ,使点M,N,P,Q分别落在边AB,BC,CD,DA上,且MP=NQ.

【答案】

(1)解:

画法不唯一,如图1或图2等.

(2)解:

画法不唯一,如图3或图4等.

【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作图—复杂作图

【解析】【分析】

(1)为了画出格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试算。

设每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构造Rt△EFG,为了保证∠EFG=90°,要使△EBF∽FCG。

(2)先由勾股定理按格点正方形边长试算MP和NQ,使MP=NQ,画出MP和NQ,使其相交,把四边形四点连接即可。

14.定义:

有两个相邻内角互余的四边形称为邻余四边形,这两个角的夹边称为邻余线.

(1)如图1,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BD,AD上的点.

求证:

四边形ABEF是邻余四边形。

(2)如图2,在5×4的方格纸中,A,B在格点上,请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邻余四边形ABEF,使AB是邻余线,E,F在格点上,

(3)如图3,在

(1)的条件下,取EF中点M,连结DM并延长交AB于点Q,延长EF交AC于点N.若N为AC的中点,DE=2BE,QB=3,求邻余线AB的长。

【答案】

(1)解:

∵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D⊥BC.

∴∠ADB=90°

∴∠DAB+∠DBA=90°.

∴∠FAB与∠EBA互余.

∴四边形ABEF是邻余四边形

(2)解:

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3)解:

∵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D=CD.

∵DE=2BE,

∴BD=CD=3BE.

∴CE=CD+DE=5BE.

∵∠EDF=90°,M为EF中点,

∴DM=ME.

∴∠MDE=∠MED.

∵AB=AC,

∴∠B=∠C.

∴△DBQ∽△AECN.

∵QB=3,∴NC=5.

∵AN=CN,

∴AC=2CN=10.

∴AB=AC=1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AD⊥BC,故∠ADB=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得出∠FAB+∠EBA=90°,根据邻余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四边形ABEF是邻余四边形;

(2)开放性的命题,答案不唯一:

在过点A的水平线与过点B的竖直线上各取一个格点F,E再顺次连接A,F,E,B即可得出所求的邻余四边形;

(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BD=CD,进而得出CE=5B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DM=ME,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MDE=∠MED,∠B=∠C,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DBQ∽△ECN,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QB∶NC=BD∶CE=3∶5,根据比例式得出NC的长,进而即可得出AC的长,最后根据AB=AC即可得出答案。

四、综合题

15.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边上一点,过点C作CF∥AB交ED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BDE≌△CDF;

(2)当AD⊥BC,AE=1,CF=2时,求AC的长.

【答案】

(1)证明:

∵CF∥AB,

∴∠B=∠FCD,∠BED=∠F.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BDE≌△CDF.

(2)解:

∵△BDE≌△CDF,∴BE=CF=2,

∴AB=AE+BE=1+2=3.

∵AD⊥BC,BD=CD,∴AC=AB=3

【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

(1)由于

,D为BC的中点,平行得角相等,中点得线段相等,很容易证三角形全等。

(2)因为D为BC的中点,AD⊥BC,根据中垂线性质知,AB=AC,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定理知,BE=FC,则AB的长可求,AC的长即求。

16.如图1是实验室中的一种摆动装置,BC在地面上,支架ABC是底边为B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摆动臂AD可绕点A旋转,摆动臂DM可绕点D旋转,AD=30,DM=10.

(1)在旋转过程中,

①当A,D,M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AM的长。

②当A,D,M三点为同一直角三角形的顶点时,求AM的长。

(2)若摆动臂AD顺时针旋转90°,点D的位置由△ABC外的点D1转到其内的点D2处,连结D1D2,如图2.此时∠AD2C=135°,CD2=60,求BD2的长.

【答案】

(1)解:

①AM=AD+DM=40,或AM=AD-DM=20.

②显然∠MAD不能为直角。

当∠AMD为直角时

AM2=AD2-DM2=302-102=800,∴AM=20

当∠ADM为直角时,

AM2=AD2+CM2=302+102=1000  ∴AM=10

(2)解:

连结CD1由题意得∠D1AD2=90°,

AD1=AD2=30

∴∠AD2D1=45°,D1D2=30

又∵∠AD2C=135°,∴∠CD2D1=90°

∴CD1=

=30

∵∠BAC=∠D2AD1=90°

即∠BAD2=∠CAD1

又∵AB=AC,AD1=AD2,∴△ABD2≌△ACD1

∴BD2=CD1=3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

(1)①根据已知条件,分两种情况讨论,由AM=AD+DM或AM=AD-DM就可求出AM的长;②分情况讨论:

由题意可知∠DAM不能为直角,当∠AMD为直角时;∠ADM为直角时,分别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M的长。

(2)连接CD,利用旋转的性质易证∠D1AD2=90°,AD1=AD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D1D2,再证明△CD1D2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CD1,然后利用SAS证明△ABD2≌△ACD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就可求出BD2的长.

17.如图,在△ABC中,AC

(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

∠APC=2∠B.

(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

【答案】

(1)证明:

因为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所以PA=PB,

所以∠PAB=∠B,

所以∠APC=∠PAB+∠B=2∠B.

(2)解:

根据题意,得BQ=BA,

所以∠BAQ=∠BQA,

设∠B=x,

所以∠AQC=∠B+∠BAQ=3x,

所以∠BAQ=∠BQA=2x,

在△ABQ中,x+2x+2x=180°.

解得x=36°,即∠B=36°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PA=PA,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PAB=∠B,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证.

(2)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BAQ=∠BQA,设∠B=x,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与已知条件得∠BAQ=∠BQA=2x,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18.我们知道,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对一个各条边都相等的凸多边形(边数大于3),可以由若干条对角线相等判定它是正多边形.例如,各条边都相等的凸四边形,若两条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1)已知凸五边形ABCDE的各条边都相等

①如图1,若AC=AD=BE=BD=CE,求证: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②2如图2,若AC=BE=CE,请判断五边形ABCDE是不是正五边形,并说明理由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括号内填写“真”或“假”),如图3,已知凸六边形ABCDEF的各条边都相等

①若AC=CE=EA,则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________)

②若AD=BE=CF,则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________)

【答案】

(1)①解:

AB=BC=CD=DE=EA,AC=AD=BE=BD=CE

∴  ABC≌  BCD≌  CDE≌  DEA≌  EAB

∴∠ABC=∠BCD=∠CDE=∠DEA=∠EAD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②解:

直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理由:

如图,设∠1=a,记AC与EB的交点为O.

AB=BC=CD=DE=EA,,AC=EC=EB,

∴  ABC≌  CDE≌  EAB

∴∠ABC=∠D=∠EAB,∠1=∠2=∠3=∠4=∠5-∠6=a

∴OA=OB,OC=OE

∴∠7=∠8=∠2=∠3=a

∵EB=EC,∴∠9=∠4+∠8=2a

∴∠ABC=∠BCD=∠D=∠DEA=∠EAB=3a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2)假

;假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2)①假命题,理由如下:

∵AB=BC=CD=DE=EF=FA,AC=CE=EA,

∴△ABC≌△CDE≌△EAB(SSS),

∴∠BAC=∠BCA=∠DCE=∠DEC=∠FEA=∠FAE,

记∠BAC=α,

又∵AC=CE=EA,

∴△CAE为等边三角形,

∴∠CAE=∠CEA=∠ACE=60°,

∴∠FAB=∠BCD=∠DEF=60°+2α,∠AFE=∠ABC=∠CDF=180°-2α,

∴∠FAB≠∠AFE,

∴六边形ABCDEF不是正六边形,

∴该命题为假.

②∵AD=BE=CF,AB=BC=CD=DE=EF=FA,

∴不能得出三角形全等,

故不能证明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相等还是,

∴六边形ABCDEF不是正六边形,

∴该命题为假.

【分析】

(1)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得△ABC≌△BCD≌△CDE≌△DEA≌△EAB,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ABC=∠BCD=∠CDE=∠DEA=∠EAB,由题中定义即可得证.

②令∠BAC=α,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得△ABC≌△CDE≌△EAB,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BAC=∠BCA=∠DCE=∠DEC=∠ABE=∠AEB,∠ABC=∠D=∠EAB,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及角的计算得∠ABC=∠BCD=∠D=∠DEA=∠EAB=3α,由题中定义即可得证.

(2)①②由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结合题中定义即可判断其为假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