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12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docx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讲座精选文档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

前言:

五月份,我在太原学习四天,今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把这本教材培训完,肯定不会去深层次的研究,我只是将自己学到的和一些肤浅的感受和大家共同交流,下去以后还需老师们认真阅读教材,进一步领会其内涵,并能付诸于以后的实践中,真正成为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师。

我先说说

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幻灯2)“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要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战线迫切需要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

这种“新人”的培养,必然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出新的要求。

今年教育部特别强调国家培训计划以及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等现代教师要求,说明过去“三字一画”不能适应新时代,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生活要素、工作要素、精神要素,正如胡锦涛在2009年教师节上讲:

“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校长要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思考。

最近看一些书报提法对我印象很深,拿来与老师们分享并思考:

(幻灯3)

1、什么是教育改革:

校长多一点解决学校具体管理问题的做法,教师多一点教书育人的方法艺术,这就是教育改革。

2、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具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如果说考入理想学府为青春启航做好了必要准备,那么培养健全人格则为美丽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引导发展的”——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

3、何为一流的教育?

一流的教育不仅要有“大厦”,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

4、美国优秀教师标准:

(幻灯4)

教师为学生及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

教师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并知道如何将该科目教给学生;

教师有责任管理、组织学生学习;

教师是学习社会的成员,致力于促进学校工作效率;

教师系统地思考教育实践并以从经验中学习。

5、如何评价优秀教师。

(幻灯5)

美国顶级教师阿兰•保德•哈斯克维茨分析了11个特征:

1)永不自满;

2)高期待,严要求;

3)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4)知识渊博,了解学生;

5)有洞察力;

6)有幽默感;

7)有灵活性;

8)办法多样;

9)精益求精;

10)不循规蹈矩;

11)沟通能力高超;

希望成为学生、家长、同行、社会、历史认可的优秀教师。

下面我们就对教材进行梳理:

综合分析这本教材分五讲内容:

(幻灯6)

第一讲新规范的颁布与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

第二讲师德的转变与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

第三讲教学中的师德与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与不竭动力:

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终身学习)

第四讲师生交往.教育评价与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

第五讲家校关系的师德:

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第一讲:

(分四部分内容)(幻灯7、8)

一.时代的挑战与新规范的颁布(幻灯9)

1、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3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做人和师德素质的内在要求很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泱泱大国,农村的处境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昌盛,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和发展前途。

陶行知思想:

提倡示范教育下乡,创办乡村示范学校。

改变城乡教育的差别。

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89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市是农村的1.93倍。

2、对外开放的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化的挑战)

我们的幼年时期,教师对孩子的惩罚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

但是现在,特别指出教师不能对孩子体罚,家长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所以在规范里提到“关爱学生”。

3、科技发展的挑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看看教育的今天,就知道国家的未来。

真正触及师德规范修改是汶川地震后,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

一、人民教师谭千秋:

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

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

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

“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

”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

“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二、人民教师严蓉:

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救—妈妈!

救—爸爸!

”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

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

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三、人民教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

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但就是在那次地震中,出现了与师德形象不协调的音符:

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于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所幸学生安然无事。

之后,他“洋洋自得”地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而且在文章最后表白: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他的行为被网友称世上最无耻的老师。

因而在新规范中明确强调“保护学生安全”。

以前,保护学生的安全一直是教师行业的“潜规则”。

但出现大的灾难时,老师们该如何抉择以前并无条例可循。

这次以刚性的条例的方式把“保护学生安全”界定了下来,使得保护学生安全成为所有中小学教师都应尽的基本职责和义务,成为教师群体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精神。

我们说,教师作为社会人,在不同的角色、情境、对象、身份当中,我们的表现可以有差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突发的自然灾害来袭时,作为中小学老师,面对满满一教室的未成年人时,我们首先想到和应该做到的是拯救学生的生命,这是在特定的场合情境中,我们教师所必须承担的岗位基本职责。

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我们在道德上也应该成为社会的模范。

否则家长如何能放心将孩子交到学校?

二.课程体系介绍:

(幻灯片10、1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幻灯片12)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

(幻灯片13)

一、依法执教。

二、爱岗敬业。

三、热爱学生。

四、严谨治学。

五、团结协作。

六、尊重家长。

七、廉洁从教。

八、为人师表。

 

《规范》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幻灯片14)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见教育部答记者问)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幻灯片15—18)

各行各业对其从业人员都有相关职业道德要求,那么,教师这一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有那些特点呢?

(一)、从道德意识水平上看,教师的道德比其它职业道德要求全面更高。

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人的工作,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社会道德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需用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

这与其它行业有显著的不同:

农民、军人、医生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技术迎得尊重。

(农民不需用道德耕地开荒、军人不需用道德冲锋陷阵、医生不需用道德治病疗伤。

)而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用自己的道德塑人灵魂,从思想、品德、意志、行为等方面来影响学生。

因此,各个社会对教师道德水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但师德的要求是更高的。

正如陶行知所说: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正反映了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对使命的完成起着决定作用,是工具、是手段。

劳动工具

职业道德——————————使命的完成

决定性

我们主张赏识教育,鼓励学生。

例如1:

有的老师往往采用惩罚性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说:

我不会。

老师:

我就知道你不会。

前两天你就这样一问三不知。

这种提问只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作为教师千万不能从学生的家庭出身去寻找强化亲疏依据。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维,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如何发挥提问的功效让学生积极思维呢?

我认为除了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外,关键是要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另外教师不要总是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

”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二)、从道德行为上看,师德有着更强的示范性。

1、小学启蒙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对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缺少分析能力,他们的模仿性强、感情充沛易于激动。

 好奇(导入技能)例如2(比例的意义导入环节)。

好动。

好胜。

这个时期小学生几乎把老师当成偶像,认为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世上最有学问,最值得尊敬的人。

因此,小学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重要。

其特点教师的言传身教都在起着作用,但言传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作用不是很明显。

而身教由于小学生模仿性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这个时期,道德影响的特点是无声的身教胜于言教。

巧妙于无声处听惊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中学阶段,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

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

如,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等矛盾,若处理不当便会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这一时期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暴风雨时期”、美国、日本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独立性、自觉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我意识增强。

表现为更多地关心自己,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影响,以及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和在集体中展现自己才华的愿望。

思想上的注意力开始脱离家庭,而转移到同学身上,不愿多听父母、教师的劝告和批评,在行为上和穿着上易接受朋友的影响。

其次,产生了“成人感”,所谓“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长大,渴望参与成人活动,要求获得独立,得到尊重。

如他们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再事无巨细地请教大人。

同时,他们还希望老师和家长理解和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人看待。

第三,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

随着青少年心理逐渐发展,中学生不再足于老师、家长或书本上对事物的解释,喜欢独立地探求这个世界,喜欢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人认为,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老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是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如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会自觉地检验父母、教师对纪律、道德、学习的要求,由自己去判断它是否公正,然后可能提出自己的价值观,或是接受同学们的价值观,对老师和家长的权威提出挑战。

(教师的权威收到挑战,如何面对)

第四,中学生生活中的另一个独立性表现是需要隐私。

比如他们希望单独住一个房间,开始写日记,或用其他方式记下自己内心的想法。

而这些想法不喜欢旁人知晓,包括自己的父母。

例如3:

一个男孩怀疑他母亲偷看他的日记,但苦于找不到证据,便想出了一个好注意。

他写下这样一篇日记。

“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

妈妈,您一定爱护自己呀!

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您的白头发藏在日记本里。

当天晚上,母亲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

看到最后一句“我把您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头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

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

“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

”母亲说:

“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

”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我根本就没有搁白头发,那根白头发是您搁的。

”(独立分析问题)

这个故事中的男孩、母亲都十分可爱,但在这个男孩眼中,可爱的母亲由于不断侵扰孩子的独立的领域,使这个男孩产生了不快的感觉。

母亲的形象也由此受损。

依赖性与幼稚性表现在:

中学生阶段,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独立性、自觉性增强,但是由于中学生身心尚处在发展之中,知识、经验有限、社会阅历不足,思维、又表现为另外一面,依赖性与幼稚性。

生活中,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立自主。

而现实生活中仍需要依赖父母生活(物质上的保障,精神的支持);认知上,虽渴求自己独立认识事物,不愿意盲从。

但具体实际中,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又表现出情绪化、片面化、表面化等幼稚性的毛病。

刚与同学们慷慨激昂地讨论完国家大事,转过头来又为吃不成父母答应的麦当劳而生闷气。

此种无所适从的情景,造成思想的彷徨与焦虑,需要父母、教师加以引导,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个危险期,健康成长。

此种特点反映在对待教师的态度上表现为:

学生们对老师不再盲目崇拜和追捧,开始形成自己对各位老师的不同看法,对教师的的言行注意观察,模仿自己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言行。

从这一阶段开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示范作用,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对教师本人的认可程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仅仅做到言传身教是不够的,还要在民主、平等、互动的基础上求得学生们的理解、认可且情感上愿意接受。

忽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水平,即使教师的言行是好的,也往往不被学生接受。

如:

一个“差等生”在日记本上写到,每当老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严峻的面孔、鄙视的眼神、刻薄的语言,教训我时,即使他说的对,我也不会去听,更不用说遵守了。

原则:

(1)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不要以为出发点是好的。

学生就应该接受。

其实这只是教师一相情愿罢了。

(2)、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去教育别人。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之,中学阶段,教师的示范性呈现出复杂的特点,教师不仅要有好的言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育人的艺术。

以教师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我认为:

人格魅力=良好的言行+育人的艺术

总之,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师的个人品德,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教师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强制性”和“自我节制”的特点,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

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

(三)从道德影响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其它职业道德具有更深、更广、更远的特点。

深——道德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灵深处,关系到学生的性格和品质的塑造。

只要你在学生中有威信,必定会在学生身上留下你的痕迹。

有句话说得好,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广——道德影响不仅广泛作用于在校学生,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对社会发生影响。

(某种程度上说是中介,是基础)

远——教师的道德不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影响学生的一生,乃至影响他们的子女及未来社会。

所以我们的领导人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鲁迅先生在回忆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说,藤野先生(的品质)是给我(一生)鼓舞、激励的一个。

辨析心理学、教育学与师德的差异性:

(幻灯片19)

1、研究对象不同:

师德研究的是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生活。

心理学、教育学是揭示心理规律与教育规律。

2、内容不同:

师德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包含法律、伦理、教育、心理、党的政策等多方面。

而心理学、教育学是通过对心理现象、教育现象的分析揭示心理与教育规律。

3、作用不同:

师德作用在于帮助教师认识自己,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心理学、教育学作用在于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

四、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幻灯片20-24)(略)

第二讲师德的转变与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幻灯片25)

一、文献解读(幻灯片26)

二、用两句话去理解:

1、请给你的爱加个心吧!

(幻灯片27)

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要想教好书,首先得热爱教育。

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由衷地热爱,从做好这件事情中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乐趣能驱动人们努力学习把事情做好,就好像得到最好的老师指导一样见效。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做的就是一件件平凡而细心的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刺激性,但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意义深远的。

没有教师辛勤的付出,就没有人才的茁壮成长,就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有了这种热爱本职工作的深厚感情,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力量,就能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所以说,真正要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真正当好一名合格乃至出色的教师,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热爱教师职业,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起对本职工作的深厚感情。

第一、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在教师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只有不求闻达不慕名利,不慕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以平常人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教师具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

第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教师的本职工作或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书育人也就成了“爱岗敬业”规定了的教师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

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不能敷衍塞责。

能否自觉承负这一道德义务,完成育人大业,是衡量师德修养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例如4:

备课,当下,教师备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盲目依赖教参,缺乏教师发现、领悟和创新的心路历程;部分教师认为写教案是一种累赘,年年岁岁花相似,抄一遍“老皇历”了事;在备课中缺失教师的情感积蓄,纯粹为了应付检查,等等。

面对备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追求并坚守以下三个境界:

       

一、教参、教案集不是“雷池”       

教学参考书是编书者将自己的意见呈献给执教者的“参考消息”,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性指导意见。

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先了解编书者的意图,无疑是有益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