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926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docx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doc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在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一节之后,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了化学能与能量的变化的本质原因和宏观能量转化关系,并且知道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知道化学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

对于如何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为本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由于新课标“螺旋式上升”教学思路,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均安排了“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但在必修部分,只要求掌握原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本节利用《电池的起源》视频引起学生对于原电池组成的兴趣与质疑,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

并通过师生讨论、小组讨论以及实验探究,发现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池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广泛学习的科学习惯。

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教学重点】

原电池概念、工作原理、形成条件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练习归纳,实践应用【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电池的起源》

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用两种金属线连接死青蛙,蛙腿仍会抽搐。

受到电鳗等放电生物的影响,他认为这是“生物电"。

但同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伏打质疑,电流时试验中的金属线产生的,于是,他用蘸了盐水的湿布替换了青蛙,也产生了电流。

根据这个实验原理,优打设计了第一个电池——优打电堆。

【提出问题】

1、优打发现电池,说明科学家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和研究习惯?

2、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联想到肌肉、神经类似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溶液,那么,电解质溶液与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用会不会产生电流呢?

请先做以下尝试:

【探究实验一】

实验顺序

金属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

l.Zn、cu分别插入稀H2So4溶液

Zn片

表面有气泡生成

Zn+2H+=Zn2++H2

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u片

面有无泡生成

2.Zn.cu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

Zn片

表面有气泡生成

CU片

表面有气泡生成

【提出问题】锌片和稀硫酸反应中,锌失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在第二个实验中,氢离子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谁有能力给氢离子电子?

是铜吗?

【学生假设】假设:

电子从锌片跑到铜片上。

【追问】如何证明电路中有电子通过?

【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检验。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

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二】

实验顺序

金属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

3.Zn、cu导线连接后,再接电流表,插入稀H2So4

Zn片、

cu片

电流计指针偏转,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教师】分析该装置中能量的变化?

【学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还有其他能够实现化学能和电能之间转化的装置吗?

如何实现?

与上述装置有何区别?

【学生】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和电能。

多步骤转化才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上装置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板书】原电池定义: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教师】烧杯内是内电路,外面是外电路。

【小组讨论】1.原电池中,谁失电子?

谁得电子?

2.

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电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4.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什么?

判断依据是什么?

谁更活泼?

5.哪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哪一极发生还原反应?

6.导线中承担导电的微粒是?

电解质溶液中?

7.溶液中的阴离子向哪一极移动?

阳离子?

为什么?

8.溶液中的电流移动方向?

【展示图片】

【小组汇报】负极Zn:

Zn-2e-=Zn2+正极cu:

2H++2e—=H2,由于Zn失去的电子经导线转移到cu片上,故导线上有电流通过,因此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根据物理学知识,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导线中是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溶液中是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导电。

Zn失去的电子成Zn2+进入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Zn,由于正极的氢离子被消耗,正电荷下降,阳离子移向正极cu。

内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模拟动画】

【教师总结板书】电子电流

负极Zn:

Zn-2e-=Zn2+流出流入氧化活泼

正极cu:

2H++2e—=H2流入流出还原

【教师】内电路,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断开导线,还有电流吗?

【学生】没有电流

【教师】原电池形成条件一:

闭合回路。

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是两个半反应,称为电极反应。

加起来才是原电池的总反应。

是什么?

【学生】Zn+2H+=Zn2++H2

【教师】为什么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

目的是什么?

【学生】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会产生电子的转移,但并未向外界供电。

所以要拆开。

【教师】什么类型的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氢气还原氧化铜可以吗?

【学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电解质溶液,才能导电。

不同的电极材料。

【小组讨论】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如果你还有疑问,你可用下列药品:

Zn片、cu片、石墨棒、稀硫酸、导线、电流表、烧杯等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你的想法。

对比实验:

电流计是否偏转

能否构成原电池是

【教师总结】闭合回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板书】构成原电池条件:

闭合回路

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练习】1、装置中哪些能构成原电池?

请判断出正负极。

ABcD

EFG

2、请写出B、D、F、G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过渡】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你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想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呢?

【实践活动】有下列材料:

电极(Zn片、cu片、石墨棒等任选)、导线、水果(圣女果)、电流计,请设计一个能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装置。

方式:

最好先独立设计,并动手试验,边做边改进,也可与邻座同学相互讨论和观摩,或请老师指导。

我设计的原电池

实验现象

电流表是否偏转

能否构成原电池

结论

【讲述】通过这个实验,大家知道了用西红柿作电解液也可以组成原电池。

我们回家也可以用其它金属、水果、液体再试一试。

【生活实践】请你当医生:

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妇女,当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才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

其中一颗是黄金的一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做的一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然末见好转。

你能为格林太太开一个药方

吗?

【总结】

【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六、板书设计

2.2化学能与电能

一、原电池

1、定义: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工作原理:

电子电流

负极Zn:

Zn-2e-=Zn2+流出流入氧化活泼

正极cu:

2H++2e—=H2流入流出还原

3、形成条件:

闭合回路

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