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9252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ocx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012大纲卷)5.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答案】D

【解析】自养型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碳源,异养型细菌只能利用有机碳源,A错误。

分离细菌并获得单菌落需要固体培养基,B错误。

芽孢是细菌为适应不利的环境而产生的休眠体,而调整期资源丰富,不会产生芽孢,C错误。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耐高浓度盐的特点,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需要学生在平时识记常见微生物的生活特征和生活史,理解几种常见的培养基的一般作用。

(2012上海)44.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

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5所示。

①过程称为__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_____。

【答案】稀释单个菌落的筛选(或筛选)

(2012上海)45.Ⅰ号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_(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_____。

A.琼脂B.葡萄糖C.硝酸铵D.碳酸氢钠

【答案】选择培养基C

(2012上海)

46.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

图16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

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16中的曲线②。

【答案】.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2012北京)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来源:

中。

国教。

育出。

版网]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必须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而且操作的各环节都要注意严格灭菌,必须无菌操作,C对;葡萄酒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发酵时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生存,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度增大,也有杀菌的作用;而制作腐乳时,主要是将毛霉等微生物接种在豆腐上,此过程的加盐、加卤汤等操作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目的菌生长,会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因此不是严格无菌操作时A、B、D选项的情况下比C选项的受影响要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和植物培养技术中无菌操作的掌握。

重点要求考生熟悉相应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内容相对固定,重点放在细节,难度中等。

(2011重庆)2.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人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答案】D

【解析】菌落是指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单个菌落中通常只有一种细菌;青霉素培养基往往是真菌选择培养基,在加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往往是抑制细菌生长而促进真菌生长;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厌氧型,向其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

(2011新课标)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原油选择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解析】⑴该同学筛选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可以将样品稀释液置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功能上属于选择培养基。

⑵菌株的接种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⑶菌株分解周围的营养物质,出现分解圈,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⑷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培养要求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避免周围其他细菌的污染。

(2011四川)30(21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9分)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

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

海藻光合速率随着向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________培养条件。

(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_____________的实验。

(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1分)CO2(1分)光照(1分)

(2)碳源和能源(2分)

(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2分)

(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2分)

【解析】

(1)海藻是植物,因此培养时必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CO2。

B点光照强度生物量最大。

(2)无光条件下海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必需提供有机物作C源、能量来源。

(3)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4)、根据图,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需光照强度适宜,据表格知需添加适宜浓度葡萄糖

(2011山东)34.(生物—生物技术实验)

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接种。

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

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答案】

(2)稀释涂布平板法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线消毒

(4)大小

(2010山东)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发挥,宜选用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可利用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利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技术。

【答案】

(1)压榨;萃取(注:

两空顺序无先后)

(2)碳源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或酶活力)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PCR(或多聚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多种生物技术

(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

(2)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培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

(3)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分离出的脂肪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

可以利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

(4)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基因。

(2010全国卷Ⅱ)34.(12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

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

,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

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

甲中酶的功能丧失;乙中酶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的功能都正常。

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

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

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使X排出菌体外。

【答案】

(1)由题干“而甲不能生长”,可知:

乙中酶a功能丧失,甲中酶b功能丧失。

长生甲、乙两种突变的原因是野生型的不同菌体的不同基因发生了突变。

因为“在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所以要想产生中间产物1,应选用甲

(2)由题干“若添加中间产物1乙能生长”,而“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所以将甲、乙混合培养时甲产生的中间产物1能使乙合成X,使乙首先形成菌落。

(3)在发酵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X排出细胞外

(2009年广东)38.(10分)生物技术实践

(1)商品化植酸酶主要来自微生物。

在产酶菌株筛选过程中,常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溶于水的植酸钙制成固体平板,植酸钙被植酸酶分解后可在平板上产生,可根据其大小选择目的菌株,所得菌株需要进一步测定植酸酶活性。

活性测定可以植酸钠作为底物,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表示。

【答案】透明圈;

植酸钠的消耗量(减少量)或磷酸(肌酸)的生成量(产量);

(2009四川)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素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答案】C

(2009重庆)3.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分子

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

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

D.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

【答案】D

(2009全国II卷)33.(10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②将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

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区。

【答案】

(1)①固体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2)编码非编码

【解析】⑴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首先一步应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将野生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用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有没有被分解,如果颜色变浅,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这种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⑵依题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说明该突变发生在编码区,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说明该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

(2008山东)34.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

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

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和。

(4)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和。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处理。

【答案】

(2)碳源氮源

(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灭菌

(2008广东)38.(生物技术实践,10分)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

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

_________法。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进行倒置培养?

(3)如何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②中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的碳源A影响细菌数量,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②中活菌数目。

(2)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④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培养基的中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使用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可以在(6)上获得单菌落。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以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3)5支洁净培养瓶→分别加入相同培养基(加等量的苯酚,用pH试纸检测这5支瓶内培养基的pH值,用苯酚调试使之相等,苯酚是唯一的碳源)→分别接种5种等量的来自不同菌株的菌种→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再用pH试纸检测这5支瓶内培养基的pH值,苯酚显酸性,不同菌株的菌种降解苯酚的能力不同,5支瓶内培养基中的苯酚被分解的量不同,所以pH值不同。

用pH试纸检测这5支瓶内培养基的pH值,从而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

(4)从制备培养基到接种与培养等全部实验过程要无菌操作:

具体内容见人教版选修1P15

(2008全国Ⅰ)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答案】D

【解析】某些细菌如蓝细菌(蓝藻)、光合细菌以及红螺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它们都是要从外界获得补充的。

常用的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可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如果有大肠杆菌,因其强烈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

(2008天津)31、(16分)

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⑴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     ,进而影响在         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⑵从使用莠去津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

结果见下表:

杂交亲本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耐药型♀×敏感型♂

100

0

敏感型♀×耐药型♂

0

100

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        。

⑶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

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据图回答:

①由于莠去津的     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②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       ;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      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会更好。

③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答案】

⑴NADPH  叶绿体基质   ⑵细胞质中

⑶①自然选择   ②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

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和)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

对数③氮气   莠去津

(2008北京)31.(18分)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

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___________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________________;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_______________。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

蓝藻毒素_________(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_____________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________。

【答案】

(1)原核第一营养级自养需氧型

(2)不是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3)对数

(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解析】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生产者,在营养结构中是处于第一营养级。

蓝藻毒素是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使蓝藻在生存斗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被抑制状态,当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正常细胞分化成为癌细胞。

对数期的菌体形态和生理特征稳定,所以微生物培养中,通常选用对数期菌体作为菌种进行培养。

题干中已经提示,“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所以只能在一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且是重复实验,处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实验组是滴加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那么对照组就滴加不含溶藻细

菌的培养液,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加的培养液的量、光照、培养的温度等)。

由于蓝藻先培养,先形成菌落(绿斑),后加入溶藻细菌的培养液,溶藻细菌分解绿斑里的蓝藻,最终会使蓝藻的菌落(绿斑)褪色成为空斑(蓝藻彻底被裂解死亡)。

(2007四川)5.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

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的增加

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率不断提高

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划分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连续培养就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其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就是一个因素,营养物质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只有在低浓度时才影响生长速率,浓度高时并不影响生长的速率,因此A和B答案是正确的。

而在b是一个临界点,b点后,细菌的密度减小,代谢产物也会减少,要持续高效获得发酵产品,应控制在b点附近。

(2007山东)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

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答案】(8分)

(1)纤维素(酶)

(2)B、E(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

(4)酶的活性(活力)固定化细胞(固定化酶)

(5)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

(2007江苏)2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答案】B

【解析】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其能量来自于光能,或者氧化环境中的无机物释放的化学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