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8889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训练题参考答案

同等学历应考教育心理学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布鲁纳提倡()(2001)(P323)

A.接受学习B.主动学习C.意义学习D.发现学习

2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2001)(P305)

A.赞可夫B奥苏泊尔C.布鲁纳D.桑代克

3教学效能感是指()(2001)(P429)

A.教与学的效能感与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效能感

B.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效能感与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效能感

C.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D.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教与学关系的效能感

4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可分为()(2002)(P318)

A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B辨别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具体概念学习和定义概念学习

5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的是()(2002)(P322)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托尔曼D布鲁纳

6动作技能包括的三种成分是()(2002)

A动作能力、技巧与认知能力B动作、认知和协调能力

C动作、认知能力和熟练D动作、技巧和熟练

7教师领导方式分为()(2002)(P365)

A组织型、发展型和放任型B民主型、组织型和引导型

C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D权威型、组织型和发展型

8心理健康的涵义是()(2002)(P400)

A无心理疾病B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C无心理疾病,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D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9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2006)(P313)。

A桑代克B维果斯基C斯金纳D班杜拉

10艾里克森青少年发展危机是()(2006)(P316)。

A自主--羞怯B进取--内疚C勤奋--自卑D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11群体意识影响下,个性状态相对丧失的现象称()(2006)(P379)。

A去个性化B责任分散C匿名D服从

12学习迁移相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2006)(P327)。

A贾德B桑代克C苛勒D奥苏泊尔

13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2006)(P343)。

A控制点-稳定性-自觉性B可控性-控制点-稳定性

C稳定性-自觉性-可控性D可控性-控制点-积极性

14美国心理学家()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2007)(P318)。

A加涅B布鲁纳C布鲁姆D奥苏泊尔

15“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者是()(2007)(P344)。

A桑代克B维果斯基C斯金纳D班杜拉

16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2007)(P347)。

A监控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17问题解决“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2007)(P335)。

A华莱士B杜威C布鲁纳D吉尔夫特

18有效教学教师的首要特征是()(2008)(P356)。

A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B条理与清晰的表述

C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D有魅力的人格

19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2008)(P327)。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说D概括说

20强调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的学者是

()(2008)(P313)。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布鲁姆

21为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是()(2008)(P341)。

A认知的动机B自我提高的动机C附属的动机D内部动机

22“成熟人性”观点的提出者是()(2008)(P400)。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奥尔波特

23对教育进行心理学解释并重视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的学者有杜威、蒙台梭利和

()(P460)。

A班杜拉B柯尔伯格C桑代克D艾里克森

24下面哪一项不是质的研究特征()(2008)(P309-310)。

A结果的逻辑性B使用归纳的方法

C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D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25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2009)(P306)。

A.桑代克B.卡普切列夫C.潘菽D.詹姆斯

26艾里克森认为6—12岁儿童面对的发展危机主要是()(2009)(P315)。

A.勤奋—自卑B.自主—羞怯C.进取—内疚D.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27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这种策略称为()(2009)(P349)。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8“教育应该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2009)(P313)。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D.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

29阿特金森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称为()(2009)(P342)。

A.强化理论B.成就目标理论C.归因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

30个体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同时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

该个体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是()(2010)(P312)。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1最早以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的心理学家是()(2010)(P320)。

A.托尔曼B.苛勒

C.桑代克D.华生

32莫雷诺首创的用于测量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称为()(2010)(P406)。

A.行为评定法B.心理测验法

C.自我报告法D.社会测量法

33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间接受到的强化称为()(2010)(P321)。

A.一级强化B.自我强化

C.部分强化D.替代强化

34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

这一现象称为()(2010)(P366)。

A.晕轮效应B.安慰剂效应

C.德西效应D.微波效应

35个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称为()(2011(P311))

A.同化B.顺应C.平衡D.整合

36根据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男孩出现恋母情结的阶段是()(2011)(P314)

A.肛门期B.性器期C.潜伏期D.生殖器

37“普雷马克原理”是指()(2011)(P320)

A.利用高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B.利用高频活动去强化低频活动

C.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D.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低频活动

38最早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将S-R改成了S-O-R的心理学家是()(2011)(P322)

A.华生B.斯金纳   C.苛勒D.托尔曼

39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失去或削弱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个性状态相对丧失,这一现象称为()(2011)(P379)

A.群体极化B.去个性化    C.从众D.社会惰化

40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2012)(P320)

A.强化律B.对比律C.迁移律D.效果律

41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的是()(2012)(P347)

A.精细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42问题解决的“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2012)(P335)

A.杜威B.华莱士C.格拉斯D.奥苏泊尔

43为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而进行学习活动的动机是()(2012)(P341)

A.认知动机B.自我提高动机C.附属动机D.内部动机

44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这种现象是()(2012)(P367)

A.情感植入B.心境C.移情D.情感惰化

45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P306)。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46在(),如果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儿童就会形成焦虑、不信任、被动和悲观的性格特征(P314)。

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

47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四个因素为:

成熟、联系和经验、()和自我调节作用(P312)。

A生理经验B物理经验C社会经验D替代经验

48在(),如果父母过于迁就,儿童就会形成放纵、任性等性格特征(P314)。

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

49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叫()反射学习论(P320)

A经典条件B无条件C操作条件D有条件

50()提出了内在强化和潜伏学习的概念(P322)

A托尔曼B斯金纳C班杜拉D华生

51奥古斯德的三维迁移模式只适用于解释()(P329)

A意义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自主学习

52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P344)

A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B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自我强化-结果强化

53元认知理论是()提出来的(P350)

A弗拉维尔B麦克卡C布鲁姆D加涅

54斯莱文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中的I代表(P356)

A教学质量B适当性C时间D诱因

55下列()不是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P379)

A匿名B责任分散C观众效应D自我意识

56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处分,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P320)。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5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P320)

A.尝试一错误B.顿悟C.形成条件作用D.模仿

5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那一条学习规律?

()(P320)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59一个儿童喜欢吃烤鸡腿,而不喜欢吃青菜。

他的父亲要他先吃了青菜以后,才能吃烤鸡腿,这符合()原理(P320)

A.经典条件B.操作条件C.强化D.普雷马克

6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P322)。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

61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P323)。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

62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的学派是()(P324)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63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P343)。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64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P342)

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

65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P333)。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66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P326)。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67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用了()(P350)。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68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P392)。

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

69加涅提出了5类学习结果,其中,“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指的是()(P318)。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70托尔曼在1930年进行了著名的()实验(P322)。

A.观察学习B.黑猩猩学习C.潜伏学习 D.内化学习

71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P344)。

A.自我评价B.自我认知C.自我效能感D.自我实现

72 提出“任何学科的基础内容都可以用某种形式交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的命题心理学家是()(P323)

A奥苏泊尔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加涅

73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包括表征学习、()和命题学习(P324)。

A词汇学习B语法学习C同化学习D概念学习

74奥苏泊尔把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作()(P324)。

A讲解教学B接受教学C讲演教学D例规教学

75()提出了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P324)。

A布鲁纳B维果斯基C斯皮罗D维特罗克

76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是教师必须营造一种自由、和谐、融洽、充满关爱和真诚的学习环境,以促进者而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的观点的是()的学习理论(P325)。

A建构主义B人本主义C认知主义D自然主义

77程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P341)

A认知理论B建构理论C强化理论D归因理论

78指导教学的方法有两种即()(P357)

A经验式和系统教学式B启发式和接受教学式

C传统式和现代教学式D直接式和间接教学式

79小组学习有三种模式:

能力分组、()和小组活动(P358)。

A教师辅导B同伴辅导C家庭辅导D自我辅导

80一般认为学生遵从规范的三种水平是()(P384)

A服从-认同-内化B接受-认同-习惯化C注意-服从-内化D服从-内化-习惯化

81面对挫折的三种基本的心理训练方法是()(P415)

A放松训练、注意训练、表象训练B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技巧训练

C表象训练、认知训练、行为训练D放松训练、表象训练、认知训练

二、名词解释

1课堂学习管理(2001)(P362)

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

2动机(2002)(p339)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3心理健康(2003)(P400)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所有心理及行为异常。

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4群体极化(2004)(p380)

群体极化效应是指个体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

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冒险偏移;一种是谨慎偏移。

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冒险激进,称之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5教学效能感(2006)(P429)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包括两个成分: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6行动研究(2006)(p310)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7教学监控能力(2008)(P430)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这种能力主要分为三大方面:

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研究者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

8相同要素说(2009)(2013)(P327)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同要素说。

他认为,只有当两种训练机能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的习得。

也就是说,只有当两种学习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时,才有可能进行迁移。

并且,两种情境相同的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伍德沃思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有共同成分时,迁移才能发生。

所谓相同要素也就是相同的S--R联结,那么学习的迁移不过是相同联结的转移而已,这种未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在训练的观点,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

9陈述性知识(2010)(2005)(p331)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

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10程序性知识(2007)(2011)(p331)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它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即“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是条件项,“那么”是动作项。

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

11群体极化效应(2012)(p380)

群体极化效应是指个体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

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冒险偏移;一种是谨慎偏移。

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冒险激进,称之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12两难故事法(2014)(P392?

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采用的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个体考虑是非价值并做出困难的决策,但又不可能圆满解决的假设性情境。

它们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两难情境,让被试者对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做出回答,从而研究不同文化、阶层、年龄的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判断上的特点和规律。

13微波效应(P366)

微波效应指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

14学习迁移(p325)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15创造力(P336)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6课堂气氛(P364-365)

课堂气氛,也叫课堂心理气氛或课堂心理气候,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

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

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则降低学习效果。

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17社会助长(p377)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活动效率得到提高,也称社会促进。

社会助长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共同活动效应,另一种是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观众效应。

18课堂评定(P420)

课堂评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2001)(见《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P320-321)

①就心智技能对象而言,它是一种观念活动,如法则、规则运用自如。

因此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

②就心智技能形式而言,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里默默地进行,因此心智技能具有内潜性。

③就心智技能结构而言,它是从完整到压缩、简化,因此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

2简述维果斯基提倡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2002)(p313)

(1)概念。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

(2)开发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一方面要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走在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3)做法。

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儿童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以及经过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然后,根据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活动。

3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003)(p325)

有关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当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四阶段说:

①理解和表征问题;②寻求解答的方案;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④对结果进行检验。

4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概念和关系(2004)(p337)

(1)概念。

智力是指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区别。

智力是一种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认知能力,侧重于对既存知识的理解;而创造力是产生“新产品”的能力,是一种更复杂的能力,侧重于“无中生有”的创新。

(3)联系:

高认知能力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5谈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2005)(P435-436)

(1)了解个人职业特征。

职业特征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水平。

了解个人职业特征包括:

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偏好、能力、个性、态度、创业精神、决策水平、目标清晰度等。

(2)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生涯设计可以使教师纳入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心无旁骛。

即使路途坎坷,也心存期待。

(3)肯定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技巧。

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的基本能力与技巧是其生涯发展的基石。

(4)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享受职业生活。

感情的交流是双向的,教师要想得到快乐,必须先给学生快乐;教师要得到爱和温暖,必须先给学生爱和温暖。

6简要分析道德和品德的关系(2006)(p386)

(1)联系

第一,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