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677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ocx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编写成员:

罗永明史振华叶跃兰

贾真真秦艳娇廖俊泠

项目负责:

罗永明

总工:

陶平

院长:

代传固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016年10月

目录

1规划编制的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1

1.1规划编制的依据1

1.2规划编制原则3

1.3规划编制指导思想3

1.4规划编制基本思路4

1.5规划编制主要内容4

2规划编制过程与专题内容6

2.1规划编制过程6

2.2规划专项研究11

3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及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13

3.1规划目标的确定与依据13

3.2规划任务的确定与依据13

3.3规划主要指标的确定与依据14

3.4主要内容的确定过程与依据16

5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专家等意见情况25

6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对规划的审核情况26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展科学普及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推动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响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的倡议,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地质遗迹的任务,依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0]89号),结合贵州绥阳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1规划编制的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

1.1规划编制的依据

1.1.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0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08-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04-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08-28);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01-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12-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9-19);

(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000-11-26);

(12)《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原地矿部1995年21号令);

(13)《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2-10-01);

(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03-01)

1.1.2技术规范、标准与指南

(1)《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

(2)《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

(3)《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厅发〔2010〕89号);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5)《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

(6)《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

(7)《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9);

(8)《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2004-11);

(9)《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06);

(10)《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11)《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贵州省政府,2006-11-24);

(12)《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贵州省政府,2007-12-1);

1.1.3相关规划

(1)《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3)《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4)《贵州省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5)《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3—2008年);

(6)《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考》;

(7)绥阳县“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2010—2020);

(8)绥阳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10—2020);

(9)绥阳县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07—2020)。

1.2规划编制原则

根据国土资发〔2010〕89号文件和《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对公园内地质资源进行规划。

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2.体现地质公园宗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

3.统筹兼顾,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3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地质公园特色,统筹兼顾,做好与已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1)以地表、地下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兼有沉积相剖面、古无脊椎动物化石、中小构造形迹、典型矿物产地、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等地质遗迹景观,并融合生态环境、动植物、气候资源及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是地质考察、科学探险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2)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保护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形成有地域风格特征的集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于一体的地质公园。

(3)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前提,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努力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质公园。

(4)探求政府、公园管理部门与园区民众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和遗迹保护意识。

1.5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1)合理划定、明确界定地质公园范围。

明确范围、准确勘界,标注边界控制点坐标,明确公园的土地权属。

(2)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他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地貌的自然分区、交通的连通状况、行政区划、土地使用功能等方面,划分地质公园园区、景区及功能区。

(3)开展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工作,并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措施。

(4)规范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和科普活动。

对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演示厅、解说牌、科学导游图、国家公园丛书等制定明确的规范标准。

(5)确定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原则、选题依据、研究计划、人力资源配备、经费来源、以及成果转化等等。

(6)地质公园的科普计划。

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础,制定乡土科普活动、教学实习活动和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三大科学普及工作方案。

(7)旅游发展规划。

以“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根据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现状和市场需求预测,制定旅游发展目标,规划旅游建设项目。

(8)公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建设。

完善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保障措施。

(9)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规划。

做好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明确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二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职能等。

2规划编制过程与专题内容

2.1规划编制过程

2.1.1地质公园前期发展过程

公园是以双河洞洞穴系统及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等为基础申报的,基本情况如下:

1988年8月,由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与日本东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几所大学组成的中日洞穴考察队对双河洞洞穴系统进行了考察和探测。

此次考察为期20天,分别对麻黄洞、杉林洞、何教洞、石膏洞、罗教洞、双河水洞、龙塘子上、下水洞等进行了考察和测量,实测长度25000m。

1992年8月,由贵州省洞穴协会组织,以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组成的考察队再次对双河洞洞穴系统进行了考察和探测。

分别对皮硝洞、下洞、三王洞、大风洞、山羊洞等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和测量,新探明长度10200m。

此次考察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的分析,初步认定这两次探测的洞穴可能属于同一个洞穴系统。

1994年至1996年,由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承担的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河洞系成因及古环境研究,对双河洞洞穴系统的成因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通过此次考察和研究,进一步确认麻黄洞、杉林洞、何教洞、石膏洞、罗教洞、双河水洞、龙塘子上、下水洞、皮硝洞、下洞、山王洞、红罩子洞等属于同一个洞穴系统。

此外还对红罩子洞进行了探测,新探明长度2300m。

经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邀请,由法国洞穴联盟的7名洞穴探测专家与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及贵州洞穴协会的4名洞穴专家组成的中法联合洞穴考察队于2001年3月对双河地区的洞穴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和探测。

实测并连通了一些洞段,还新探测了曾教洞。

其中,因红罩子洞与麻黄洞的连通,大大增加了双河洞洞穴系统的长度,此次新增实测长度13000m。

2003年2月至3月再次对双河洞进行了考察和探测。

此次考察实测连通了大部分洞段,特别是将探测难度很大的曾教洞、龙塘子上、下水洞、双河水洞全线贯通。

新增实测长度20002m,将双河洞洞穴系统的实测长度增至70.502km。

1982年7-8月,由遵义地区科委和环保局组织了省、地、县三级科研业务及有关大专院校共20个单位,对宽阔水林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森林生态、树木分类、中草药、苔藓植物、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体内外寄生虫及环境科学等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1990年,宽阔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绥阳县政府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委托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为公园申报项目的承担单位。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批准河南王屋山地质公园等19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6号),绥阳双河洞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在部、省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申请了2005年度、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2013年度和2015年度共七期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总金额1350万元。

其中国家财政投入630万,地方财政投入720万。

目前主要完成的地质遗迹保护工程有:

2004年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获得专项保护资金150万元,完成了地质遗迹主碑和副碑、地质博物馆、公园洞名石刻、公园光盘制作以及公园导游培训及导游手册编写;2006年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获得省级专项保护资金220万元,完成了地质科普长廊、地质遗迹保护瞭望台、垃圾转运站、保护区界线、界桩、地质遗迹保护围栏、塑石碑、园区步道及护栏等;2007年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获得专项保护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印制地质遗迹保护宣传图册8000册、导游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地质遗迹保护工艺宣传品、主碑广场建设亮化工程及扩建、制作绥阳至温泉地质遗迹保护警示宣传牌、旅游公厕2座等;2008年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获得专项保护资金280万元,完成了双河洞洞顶地质环境评价、地质公园道路交通引导牌19块、白哨沟保护步道及观景亭3、九道门旅游公厕、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进行中)、九道门和五峰顶上山步道、九道门、五峰顶生态停车场等工程建设;2009年地质遗迹保护资金230万元,用于大风洞洞内步道、护栏改造,上下山步道、护栏修建及公园标识物建设;2013年管理处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遗迹保护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外部交通引导牌和科普读物;2014年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遗迹保护资金100万元,重点开展大风洞外部服务区的科普宣传设施综合图文说明栏和科普长廊建设;2015年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遗迹保护经费70万,主要用于公园1:

50000地质遗迹调查项目。

2.1.2规划编制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园的保护、规划、建设及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园的外部环境和交通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必要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3-2008年)》进行新一轮的编制。

2010年受贵州省绥阳双河洞公园管理处委托,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全面进行边界勘察和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基础上,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进行编制。

首先,项目承担单位成立了专门的规划编制小组,包括地质专业、旅游规划专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0〕89号文进行深入研究,按照国土部〔2010〕89号文的要求编制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及专项研究报告。

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的首要工作就是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包括室内资料收集整理和野外实地调查、踏勘,它是地质公园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收集的室内资料主要包括绥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20年〕、《绥阳双河洞(白云岩洞穴)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5—2010)、《绥阳双河洞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考》、绥阳县“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2010—2020)、绥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绥阳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10—2020)、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及公园近年来游人统计数据、保护管理与开发建设情况、基础设施现状等。

2010年7月,项目组赴贵州省绥阳县调查收集规划必需的基础资料,包括:

地质遗迹景观分布情况,地质公园保护管理现状和旅游开发情况、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各类规划、区划等。

调查结束后,根据考察情况提出规划的主要思路,向管理处规划修编领导小组作现场汇报。

(1)地质公园范围调整

地质公园范围的调整应实事求是,规模适当,方便管理,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公园范围调整与当地政府进行了有效、充分地沟通。

(2)地质公园范围的勘界

地质公园范围边界及地质公园内的功能区界线需要采用GPS定点并作现场标记,确定近期设立范围标示牌和功能区界牌的数量和位置。

公园对外交通的主要交通要道上用GPS精确确定坐标。

(3)地质遗迹调查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补充收集景观构成的地层、岩石及地质遗迹景观的形态与性状特征参数;地质遗迹保存现状(破坏与保护现状);对地质遗迹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因素。

收集对比研究所需基础资料,开展国内甚至国际的对比。

(4)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的调查

充分收集与调查已建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的架构、数量、分布状况(最好有图),确定需增加与维护的标示系统的类型、数量与位置。

(5)科学研究资料的收集

用论文库搜索和地方收集的方式相结合,充分收集公园目前的各类科研资料,了解目前公园的科学研究现状,以便为科学研究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6)数据库和网站

了解公园的数据库和网站的建设现状。

项目组根据国土部〔2010〕89号文的要求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和专项研究报告进行编制,并绘制相关图件,完成规划初稿,并向规划编制组组长进行汇报。

2016年4月,召开地方各部门咨询会,在规划编制初稿的基础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2.2规划专项研究

规划的专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相关技术要求及规范性文件的汇编与研究;

(2)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与主体形象的研究;

(3)绥阳县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产业结构的分析与公园发展目标的确定;

(4)园区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与相关人文景观的整合;

(5)主要地学景观价值的提炼与旅游展现;

(6)公园及各园区的总体布局研究;

(7)各园区之间旅游路线的衔接,以及其他景点的串联问题;

(8)各园区的功能分区与边界设置;

(9)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措施研究;

(10)公园生态环境与相关人文景观保护方案的研究;已完成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调控的研究。

(11)科学研究计划的编制;

(12)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建设;

(13)地质公园科普行动计划;

(14)地质公园旅游发展;

(15)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研究;

(16)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7)土地协调与社会调控;

(18)管理机构的设置问题。

(19)地质公园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包括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地质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等。

(20)地质公园的旅游形象设计研究,包括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品牌开发研究等。

3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及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3.1规划目标的确定与依据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和建设相关要求,结合贵州省绥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园的要求和定位,提出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划分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等级,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严防对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展以岩溶地貌、地层剖面和温泉为主题的科学考察和科普活动,提高公园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公众地球科学素质的提高;将公园建设成为贵州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地质公园。

3.2规划任务的确定与依据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厅发〔2010〕89号)的通知以及贵州省绥阳县人民政府对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要求,确定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明确公园范围、科学勘界;科学有效的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合理划分地质公园功能区,系统规划公园科普设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维护并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科学制定公园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统一。

3.3规划主要指标的确定与依据

本规划主要指标包括地质公园面积、环境容量、建筑容量、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规模、土地利用调控等。

3.3.1公园面积

本地质公园面积确定采用测绘仪器与GPS定位仪进行准确勘界,其数据主要运用CAD、GOOGLEEARTH、GIS等相关电脑测绘软件进行科学精确测量获得。

3.3.2环境容量

参照国内外有关环境容量计算的各种指标,结合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实际情况,规划区不存在严格的卡口容量限制,所以本规划采用地表面积法对公园的日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公园的总环境容量。

公园日环境容量为28942人次。

其中,双河洞景区9752人次/d,清溪景区7832人次/d,让水景区7722人次/d,温泉景区4000人次/d,公园年环境容量为810.38万人次。

3.3.3建筑容量

建筑容量的计算,首先计算出公园建筑物占地总面积,用建筑物占地总面积除以规划用地面积,计算出建筑密度;然后用建筑总面积除以规划用地面积,即得建筑容积率。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1994)中规定,“游人可达游览区内建筑物占地比例应小于2%”。

本公园总规划设施用地面积为1.12km2,在允许建设控制范围内。

3.3.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规模

规划本公园基础设施规模,主要依据《地质公园规划概论》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JJ37-199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相关规范标准。

规划本公园服务设施规模,主要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依据环境容量和市场规模预测数量。

公园日需水量为120.6m3/d,公园旅游用电负荷3740kw,规划期内接待床位建设总量约200个,规划近期需设置增餐位150个。

3.3.5土地利用调控

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的调控依据,主要为《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厅发〔2010〕89号),地质公园内的土地按总体规划布局,以地质遗迹景观用地为主要用地性质,兼有公园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工程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以及滞留用地等。

地质公园各类用地的增减变化,应依据地质公园的性质和当地条件,因地制宜与实事求是地处理。

通过应尽可能地扩展甲类用地、配置相应的乙类用地,控制丙、丁、庚类用地,缩减癸类用地。

3.4主要内容的确定过程与依据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公园范围、园区划分、功能区划分、保护区级别和范围、科研课题选择和管理机构设置等。

3.4.1公园范围

范围调整情况

公园的范围确定首先参考原公园范围,按照1:

50000地形图进行范围边界的详查。

经检查,公园原范围按照遗迹保护原则、完整性原则、旅游价值原则、与相关规划协调原则、实事求是原则进行修编

针对《详规》中公园范围方面存在问题,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89号)的要求,结合公园实际,通过保留、划出、新增等方法,对原有公园范围进行调整,具体方案如下(图3-1):

图3-1公园范围调整示意图

保留情况

保留双河洞景区、让水景区和温泉景区。

①双河洞景区是公园核心地质遗迹景观——双河洞系统的主要分布区域,目前公园已探测的双河洞系统全部位于本景区内。

②让水景区的尖山子洞是目前唯一已证实与双河洞景区的大洞偏洞相连通的洞穴,景区的大洞和大洞水洞很可能与红罩子洞的地下河相通,从区域地质、地貌资料分析让水景区东部山体的洞穴存在与双河洞系统相连通的可能,为了更好保持双河洞完整性,所以本规划保留让水景区。

③温泉景区是温泉镇的政府所在地,将其划入景区将给温泉镇地方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限制。

不过,根据《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刚要》、《绥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温泉镇的发展思路是利用镇内旅游资源,打造“高原风情古镇,生态旅游强镇”。

2009年9月,温泉集镇街道两旁住房以黔北民居风格为主要元素,涵盖川黔文化的建筑风格改造完工。

经过几年的经营,已形成集旅游、休闲、度假、保健、会议、观光、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黔北旅游小镇。

加之,双河洞景区内为峡谷地貌,生态环境优越,不适合建造大规模旅游服务设施;而温泉镇位于双河洞景区入口,距双河洞系统仅12km,区内地势宽缓,有区内温泉、古镇等景观,可作为公园的主服务区,成为双河洞景区的服务、休闲基地。

删减情况

①划出宽阔水景区,以让水盆地西侧峰丛顶部山脊线与分水岭、北哨峡谷谷底一线为界,将该线以西区域划出公园范围。

位于让水喀斯特盆地-分水岭-北哨峡谷一线西南区域的宽阔水景区,是一片以保护自然生态、原始森林为主的景区。

区内地质遗迹资源稀少,在面积约210km2的范围内,仅发育有漂水岩瀑布1处省级地质遗迹。

而且区内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区域重叠,多重管理不利于公园的发展建设,因此,将其调整出公园范围。

②划出芙蓉江景区,以温泉镇东部的近NE向山脊线和西南部NW向山脊线为界,将该线东南的区域划出公园范围。

芙蓉江景区面积约29km2,是以发育于二叠系碳酸盐岩中的峡谷景观为主。

该景观在贵州十分普遍,不具代表性,为地方级地质遗迹景观,在公园申报之初就已承保给私人公司经营,管理难度大。

因此,将其调整出公园范围。

③对于调出的地质遗迹点的建议

公园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系,指导其在漂水岩瀑布树立地质遗迹标志和说明牌,向群众宣传地质科学和地质遗迹保护知识。

公园与温泉镇政府联系,并指导其芙蓉江峡谷中树立地质遗迹标志和说明牌,编制地质科学导游词,并将其导游人员纳入公园导游培训计划。

新增情况

①新增金钟山北部九道门、五峰岭、朱家洞坡一带区域,东部以绥阳、正安两县县界为界,北部以九道门峡谷北岸山脊为界,西部以坝岔河谷谷底及五峰岭北侧山脊线为界,将金钟山北麓山体划入公园范围。

金钟山北部山体是公园地表白云岩峰丛地貌景观最为发育的区域,由古基岩滑坡形成的九道门、五峰岭滑坡遗迹,是公园发育最好的地质灾害遗迹景观;更重要的是,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