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183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角

■教材分析

一、射线、直线的概念

直接用数学化的语言给出两者的概念。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认真观察,发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端点、延长情况来讨论)

二、角的概念

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节课着重是要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含义。

角的表示法是一种规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注意要让学生看清写法,不要写成小于号。

三、角的度量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材分两个层次,一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

二是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得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首先可以让每个学生画一个角,同桌间比较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探讨并发现,当两个角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用两角器测量出各自的度数,再比较。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并归纳量角的方法。

例1:

通过测量角度来比较,验证以前建立的结论。

再次感悟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得边的长短无关。

.

四、角的分类

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周角。

例2借助测量角,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注意区别它们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让学生探讨各种角的关系,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周角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前,准备一些教具和实物,教学时,可以拿折扇慢慢打开,使学生看清扇子把转了一圈,然后通过演示画出书上的周角,让学生观察周角的画法,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从而明确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四、画角

因为有了前面量角的基础,教学例3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反馈评价时在强调画角的具体步骤,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4、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60度、105度、120度和135度的角。

在量角、画角的过程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分清各类角之间的关系。

5、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7、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

8、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2、使学生认识角,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符号表示角,认识角的大小测量工具量角器。

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画不同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60度、105度、120度和135度的角。

难点

1、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教学建议

1、充分放手探索,以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建构新知。

“线的认识”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应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去想象。

如,射线教学:

首先,“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应让学生充分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线段特点,再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射线,在“有限”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无限”,新知与旧知进行比较、同化和顺应,顺利完成新知学习。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有的生活经验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为此,课本上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的步骤等都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课时

直线、射线和线段

1

角的度量

1

角的分类

1

画角

1

整理和复习

1

总计

5

3.1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内容

教科书41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提示

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为下一步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感性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难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题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细线刻度尺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和学生交流:

同学们,在这幅温馨的画面中,你看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现象?

观察之后,再和同桌交流,看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活动。

预设1:

我看到图中有电线、钓鱼线、晒衣服的竹竿;

预设2:

量衣架上的角、房屋顶上的角、鱼竿和钓鱼线所成的角;

……

师:

在这幅图中,有很多的角和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线的知识。

板书:

线.

设计意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截取主题图一部分内容作为新课的研究内容的方式,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2)探究新知

1、探究线段的特点

(1)画线段

多媒体闪动:

两根电线杆及中间拉直的一段电线。

师和学生交流:

同学们看一看两根电线杆之间的一段电线,你能把这段电线在练习本上画出来吗?

学生活动。

(画线段)

展示学生的作品。

(选择一幅进行讲解)

师:

同学们太伟大了!

其实你刚才画的是一条线段。

黑板的一条边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谁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线段?

生回答

预设:

拉直的鞋带,拉直的毛线,书的边,课桌的边,信封的边……

(2)线段的特点

师质疑:

你看到的线段长得什么样?

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预设1:

直直的;

预设2:

有两个端点。

.

师: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直的。

(板书)

(3)动手实践

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活动,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师强调:

在画线段的过程中,先点一个点,0刻度以准这个点。

要注意画上线段的两个端点,并标上长度。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线段。

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线段,又促进了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有更清晰地了解。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和学生交流:

同学们拿出题卡,在两点之间画出很多条线,根据线段的特点说一说哪一条是线段。

学生回答。

根据线段的特点可以判断出③号线是线段。

师和学生交流:

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一下①②③④号线的长度,并比较出哪一条最短。

学生测量出4条线的长度后进行比较。

预设:

③号线最短。

师和学生交流:

发现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

也就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板书)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

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探究直线和射线

(1)直线

师:

在题卡上过两点画一条线段。

学生活动。

.

师和学生交流:

让学生把所画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

这样的延长是无限的延长,想象一下这条线是怎样的一条线?

学生在小组之内讨论。

预设:

这条线很直很直,很长。

师质疑:

同学们,这条线段延长之后有端点吗?

有多长呢?

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

无限延长的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师小结:

我们把直直的、没有端点的线叫做直线。

直线是无限延长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板书)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突出线段与直线的比较,有效地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线段)来主动地探究新知识。

采用观察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发现线段的一些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对线段的认识和理解。

(2)射线

师和学生交流:

在题卡上过两点画一条线段。

学生活动。

师和学生交流:

让学生把所画的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

这样的延长是无限的延长,想象一下这条线是怎样的一条线?

学生在小组之内讨论。

预设:

这条线很直很直,很长。

师质疑:

同学们,这条线段延长之后有端点吗?

有多长呢?

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

无限延长的线一端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师小结:

我们把直直的、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做射线,射线是无限延长的。

(板书)

3、画射线(例2)

师质疑:

以下面的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师和学生交流:

以下面的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

学生画出两条射线。

师质疑:

如果继续画下去,可以画出多少条射线?

预设:

无数条。

师和学生交流:

以一个点为端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师质疑:

同学们,根据射线的特点,想一想生活中的射线?

预设1:

手电筒和探照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预设2:

阳光

……

4、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

师质疑:

谁能说一说直线与线段、射线有哪些不同?

预设: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长度。

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长度。

设计意图:

在这个教学环节,加强了比较,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直线的理解。

(3)巩固新知

教科书第42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4)达标反馈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2、

①②③④

()射线()线段()直线

3、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4、过下面的点画一条射线。

5、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答案:

1、无数2、①②④3、21没有

4、

.

5、略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

我认识了直线;

预设2:

认识了射线和线段;

预设3:

知道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6)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有()端点。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端点。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可以画(   )条射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3)数一数,图(3)中有(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2、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

(1)一条线段长19厘米,一条射线长10厘米。

………………………………()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

(3)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4)一条射线长6厘米。

…………………………………………………………()

(5)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

3、在线段下面画○,在直线下面画△,在射线下面画☆。

 

()()()()()()

4、实践操作

(1)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射线。

(3)画出一条射线,并从它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答案:

1、

(1)直线0射线1

(2)无数无数一(3)6812、

(1)×

(2)√(3)√(4)×(5)×3、

4、略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直的。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是无限延长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没有端点。

射线是无限延长的,有一个端点。

⏹教学反思.

《直线、射线和线段》一课,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认知,并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

通过探索、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虽然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觉参与的。

因此,我没有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讲授上,而应为学生提供一幅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数学有关的现象”,使学生在生活资源中加深对线段的认知,并突出线段是有限长的。

接着再让学生猜想把线段的两端点去掉会是怎样?

再猜想去掉一个端点又会怎样?

让学生再想象中对"无限延伸"有了初步的感悟,把学生自然地带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在教学中,学生是根本,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疑质有时恰恰会生成超越教材的资源。

本节课就有学生在学习射线、直线时,我巧妙的利用了日常生活用品手电筒来让学生演示线段和直线。

再让学生试着能不能演示直线,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直观的理解了。

因为直线两端都可以无限延伸的神奇,所以难以找到生活中近似直线的物体。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还对它们的特征有了较深的理解,初步感知了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区别。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才能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

同学们拿出题卡,在两点之间画出很多条线,根据线段的特点说一说哪一条是线段。

生1:

因为直线是直直的,所以我判断③号线是线段;

生2:

直线有两个端点,直直的,所以我判断③号线是线段。

师:

根据线段的特点可以判断出③号线是线段。

师:

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一下①②③④号线的长度,并比较出哪一条最短。

学生测量出4条线的长度后进行比较。

生:

③号线最短。

师:

发现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

也就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板书)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

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学资源

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即空间思维能力,它是一种普遍的思维能力,是所有人在任何

空间思维背景下都或多或少具备的一种能力。

空间思维由三大要素组成:

空间概念、呈现工具以及推理过程。

空间思维能力涉及到对空间意义的理解,利用空间的各种性质形成问题,寻找答案,并呈现解决方案。

通过使空间结构内部的各种关系可视化,观察、记录、分析物体之间的静动态关系。

同时空间思维也是立体思维的同义词,就表示立体思维。

空间思维有能力理解空间关系,知道地理空间如何展示,能对有关的空间概念进行推理并做决策。

空间思维是千万种思维中的一种,但空间思维又不同于立体思维、平面思维、定向思维、逻辑思维、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式,空间思维是一种复合思维,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快速、高效是空间思维优秀的两个显著标志。

所谓空间思维,是指基于空间,从空间的事物着眼,对空间事物迅速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应对及再调整处置完整谋事的思维过程。

(三)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线段、射线、直线》是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让学生学会“线段、射线、直线”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

“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线段、射线、直线”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2)学情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识。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难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5)教法、学法

教法:

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各种感观协同活动。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身经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学法:

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及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在新课导入这个环节,我利用的单元主题图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这幅情景图中找出和数学有关的现象。

这样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

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观察到:

图中有电线、钓鱼线、晒衣服的竹竿;量衣架上的角、房屋顶上的角、鱼竿和钓鱼线所成的角;虽然学生没有形成线的概念但是学生发现了有关线的知识。

为下面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分为4个环节:

探究线段的特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探究直线和射线、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

1、探究线段的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一看两根电线杆之间的一段电线,你能把这段电线在练习本上画出来吗?

”。

学生能很轻松的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并不知道已经完成了一个重大任务,一条线段已经画出来了。

根据学生画出的线段让学生说一说线段的特点以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的线段。

当学生对线段有了了解之后,再画一条规定长度的线段就轻松多了。

这个环节经历“画---探---画”的过程,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有线段,又促进了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有更清晰地了解。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因为在这4条线中,除了第③条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其它的3条线都能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

因此我在上课过程中用到了线,让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实这也是“化曲为直”思想的一个体现。

利用这个方法很轻松的探究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

3、探究直线和射线

探究直线和射线时,我让学生经历了两个相同的探究过程“画中探”。

通过在线段上进行延长的方法,探究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

采用观察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发现线段的一些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对线段的认识和理解。

4、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

5、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总结“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直线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

利用教科书第41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进行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回忆,使学生又一次亲历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直的。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是无限延长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没有端点。

射线是无限延长的,有一个端点。

这节课的板书非常简洁明了。

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实用的原则。

资料链接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通过运用直观教具(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室要布满图画,书本要配有插图。

直观教具的呈现要放在学生面前合理的距离内,让学生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并且要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但很少重视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和管理。

发展历史  .

这种教学法是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JohannAmosComenius(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并没有在当时的实践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按照直观教学原则编写的一本带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直到19世纪初期,直观教学才开始在欧洲流行,并迅速传到美洲大陆,使得直观教学成为教育者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教学类型  

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

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

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

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

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

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

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