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971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docx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指导施组最后修订版

新建铁路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修订版)

 

南昌铁路局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指挥部

福建·泉州

2009年3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2工程概况2

2.1项目简介2

2.2工程简介2

2.2.1自然地理特征2

2.2.2工程建设条件3

2.2.3工程特点4

2.2.4主要工程数量4

2.2.5征地拆迁数量、类别5

2.3主要技术标准5

2.4重点工程5

3总体施工组织安排5

3.1建设管理目标5

3.1.1质量目标5

3.1.2安全生产目标6

3.1.3工期目标6

3.1.4投资控制目标6

3.1.5环境保护目标6

3.2管理模式和建设组织6

3.2.1管理模式6

3.2.2建设组织6

3.2.3设计、监理及咨询组织机构7

3.3.1施工标段7

3.3.2总体施工顺序8

1拆迁工程8

2路基土石方及路基附属工程8

3涵洞工程8

4桥梁工程8

5隧道工程9

6铺架作业9

7四电及房建工程9

8动静态、初验、安全评估及验收9

3.3.3控制工程南岐尾特大桥施工进度安排:

9

3.3.5专业衔接与配合10

3.3.6大临设施汇总数量表11

3.3.7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11

3.3.8施工总平面布置11

4大临设施及施工过渡方案11

4.1施工道路11

4.2混凝土拌合站12

4.3预制梁场12

4.4轨料存放场12

4.5存碴场12

4.6施工栈桥12

4.7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12

5工程进度计划12

5.1总体施工目标及主要阶段工期12

5.2各节点工期13

5.3分年度各节点完成数量表13

6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3

7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24

7.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24

7.1.1甲供材料设备采购清单24

7.1.2甲控材料设备采购清单24

7.1.3施工单位自采材料设备24

7.2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24

7.3劳动力配置24

7.4分年度投资计划24

8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24

8.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24

8.2质量管理措施25

8.3安全管理措施31

8.4工期控制措施46

8.5投资控制措施47

8.6环境保护措施48

8.7冬期、夏期、雨季、台风季节施工措施49

9施工组织图表52

9.1附表52

附表1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52

附表2路基工点表52

附表3桥梁表52

附表4隧道表52

附表5车站表52

附表6大临设施汇总表52

附表7铺架进度计划表52

附表8分年度各节点完成数量表52

附表9甲供材料设备清单52

附表10甲控材料设备清单52

附表11主要施工装备及检测设备数量表52

附表12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配置数量表52

附表13分年度完成投资表52

9.2附图52

附图1地理位置图52

附图2施工组织总平面及纵断面缩图52

附图3总体施工进度横道图52

附图4控制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52

附图5透堡站铺架基地示意图52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计长便函[2007]186号文“关于公布兰新铁路嘉乌段电气化改造等七项目方案竞选结果的通知”。

2铁道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2007年9月15日“关于新建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07]998号文)。

3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2008年1月16日“新建铁路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初稿)”

4铁道部铁建设[2000]95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

5建标[1991]23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期定额》(以下简称“工期定额”);

6福建铁四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以及现场勘测调查资料;

7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

8施工组织调查报告。

1.2编制原则

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2实事求是、工期服从安全原则。

在保证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前提下,对控制性南岐尾特大桥制定相应工法、工艺施工预案和工期保证措施,尽可能去实现项目建设工期目标。

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做好专业衔接。

以控制性工程为中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

2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2008年8月16日,铁道部和福建省批复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关于新建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8]941号);2008年11月18日,铁道部批复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关于新建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8]1317号)。

建设规模:

线路自温福铁路透堡站北引出折向东南,沿罗源湾经透堡镇、尖墩村、南岐尾到坑园镇颜岐村设港湾站,正线铺轨全长23.151km,其中区间正线铺轨长20.604km,疏解线正线铺轨长2.547km,概算总额为10.9893亿元,计划工期2.5年。

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

2.2工程简介

2.2.1自然地理特征

1地质特征

本线位于罗源县及连江县交界处之罗源湾南岸,由罗源和连江两个半岛合抱而成,为溺谷式基岩港湾海岸。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较为简单,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北东低。

主要通过冲海积平原及低山丘陵区。

冲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2~7m之间,村庄城镇密集区内多为围垦的养殖塘,水深1~4m。

冲海积平原区海岸线曲折,湾内多为淤泥质海滩,泥滩连绵长达20公里,宽3~5公里。

西南面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高程10~500m,多呈尖顶状,山坡陡峭,自然坡度20°~50°,冲沟较发育,剥蚀丘陵主要分剥蚀低丘和剥蚀高丘。

2气象特征

本线处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明显。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9.00℃左右,一月平均气温9.50℃,七月平均气温31.30℃,极端最高气温40.00℃,极端最低气温-2.70℃。

降水:

年最大降水量2131毫米,年最小降水量905毫米,年均降水量1532.4mm,无霜期306天。

风:

多年平均风速2~3m/s,以东南风为主,每年10月至第二年2月为旱季,3至6月为雨季,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季风风力一般为8~12级,最大可达12级以上,最大风速达40.0m/s,台风期间降雨集中。

湿度:

本段线路雨量充沛,植被广袤,而且三面临海,受湿润的海洋面气流影响,湿度较大。

各地年均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湿度的年际变化极小。

潮汐:

罗源湾大官坂地区平均浪高0.3~0.6米,最大浪高1.4米,静浪频率70%。

盐度值为19%~30%。

半日来复潮平均潮差5.02米,最大8.16米。

最高潮位5.34米,最低潮位4.07米。

平均高潮位2.71米,平均低潮位负2.31米。

3地震烈度

沿线地震烈度为六度。

2.2.2工程建设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本工程可通过温福线将主要材料运至透堡接轨站后,再转运至工地。

沿线公路交通较为发达,国道、省道、县道基本成网。

温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201省道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为本工程的材料运输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施工条件。

水路从福州闽江可直接到达可门港,具备良好的运输条件。

2沿线建筑材料分布

沿线连江县境内当地可采砂量较少,砂源较缺乏,工程用砂需从福州闽侯地区外购(船运)到可门港颜歧、马鼻码头,再用汽车运输到各个工点,但价格较高,受季节性影响,波动性较大。

沿线广泛分布花岗岩、花岗斑岩、凝灰熔岩,储量丰富,既有开采料源点较多,本线主要有透堡采石场、颜歧村采石场可提供工程用料。

工程所需道碴,拟由透堡镇临时道碴场供应。

沿线有坑元镇、马鼻镇砖厂,石灰可就近供应。

3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水:

本地区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地表水、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较好,能满足工程施工和生活需要,但浮村隧道和南歧尾特大桥施工用水需接地方水源管线。

电:

线路经过地区电力资源丰富,电网发达。

施工用电可采取接引地方电源的方式。

燃料: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2.2.3工程特点

1沿线地形条件复杂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因此,路基高路堤、深路堑和顺层路堑地段较多。

2环保要求高

线路三面环海,沿线植被茂盛,对施工中的环保要求较高,尤其是南岐尾特大桥跨越海水养殖场,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噪音、震动和废弃物的排放。

3台风影响较大

线路所在地区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季风风力一般为8~12级,最大可达12级以上,最大风速达40.0m/s,台风期间降雨集中。

4工程综合性强

本合同段工程为一个综合性工程,涉及专业多,包括土建工程、铺架工程、轨道工程、四电工程、房建工程等。

2.2.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1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1路基工点29处,累计11.298Km,占正线总长度的50.85%;路基土石方217.9379万m3;主要工点类型有8种,地基处理主要采用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等措施。

详见附表2路基工点表。

2正线新建桥梁7座,累计长度9.214Km,占正线总长的41.47%。

其中特大桥3座9.147Km。

详见附表3桥梁表。

3正线新建隧道及明洞3座,累计长度1.810km,占正线总长的0.082%。

其中长度1km以下的隧道3座1.810km。

详见附表4隧道表.

4正线铺轨22.217单线公里;车站1个,详见附表5车站表;站线铺轨8.363单线公里,道岔22组。

2.2.5征地拆迁数量、类别

根据目前掌握情况,连江县需新征用地1831亩,其中永久性用地1396亩(含水稻田202亩、宅基地32亩、茶地4亩、山地359亩、果林17亩、养殖水面435亩、滩涂158亩、林地99亩、旱地44亩、其他46亩),临时用地149亩(含山地149亩),预留用地286亩(含养殖水面286亩)。

2.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国铁Ⅱ级

正线数目:

单线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限制坡度:

6‰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800m,困难600m,个别400m。

牵引种类:

HX系列机型。

牵引质量:

4000t

到发线有效长:

850m

闭塞种类:

继电半自动闭塞。

2.4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

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为南岐尾特大桥。

3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3.1建设管理目标

3.1.1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杜绝工程质量大事故及以上事故发生;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满足质量要求,并争创部优。

3.1.2安全生产目标

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南昌铁路局制定的有关营运线施工安全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确保达到以下安全目标:

1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2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3无重大火灾事故。

4无铁路既有线行车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

3.1.3工期目标

拟定开工日期2009年1月24日,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7月23日,总工期30月。

3.1.4投资控制目标

全线工程投资控制部批复概算内

3.1.5环境保护目标

全面执行经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2管理模式和建设组织

3.2.1管理模式

为加强对新建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南昌铁路局成立港口铁路支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在路局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就项目建设对路局负责,履行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

工程建设指挥部由路局直接管理,设在泉州市泉州铁路公司办公大楼四楼。

3.2.2建设组织

由福建可门港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建设管理工作。

公司内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综合部。

组织结构见下图:

 

3.2.3设计、监理及咨询组织机构

1设计区段划分及现场机构

考虑本项施工特点,施工区段应结合轨料场、制(存)梁场的设置及工期的要求划分。

线下工程以桥梁为主体,附带路基为原则,全线为一个大施工区段。

对于路基工程可按照制、架桥梁和轨道铺设的施工区段划分大的施工区段,再根据特大桥、大、中桥、车站的起讫点分划小的区段;轨道工程施工区段的划分全线划分为一个区段,从透堡方向单向铺轨;站后工程一般以车站划分施工区段,可随轨道工程铺轨区段灵活进行。

福建铁四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3月在连江设现场设计配合施工组。

配合组组长:

刘勇。

2监理单位现场机构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在连江县设立新建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监理站,设总监一名;总监助理一名。

按专业分别配置数量不等的监理工程师。

3咨询单位

委托铁二院武汉分院为本项目咨询单位,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及重难点工程进行咨询。

3.3施工组织方案

3.3.1施工标段

全线划分为1个综合标段。

包含站前工程正线(DK0+755~DK20+750),疏解线(SDK0+000~SDK2+442.05)含路基、桥涵(含全线梁片预制、架设、桥面系)、隧道、站场等工程;站后工程含铺架、通信信号、电力、给排水管路迁改、房建专业。

3.3.2总体施工顺序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为新建单线电气化铁路工程,工程点多线长,作业面较多,路基、桥涵、隧道、梁体预制等站前工程基本可以平行推进,铺架、房建、电力、电牵、通信、信号等工程待站前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穿插安排。

1拆迁工程

本工程需新征用地1831亩,其中永久性用地1396亩,临时用地149亩(含山地149亩),预留用地286亩(含养殖水面286亩)。

征地拆迁工程开始时间2009年1月24日,结束时间2009年6月30日。

2路基土石方及路基附属工程

本工程路基工点29处,累计11.298Km,占正线总长度的50.85%;路基土石方217.9379万m3。

路基土石方工程开始时间2009年4月1日,结束时间2010年1月20日;

路基附属工程开始时间2009年8月1日,结束时间2010年8月31日。

3涵洞工程

本工程涵洞共计29座/638.1横延米,涵洞工程开始时间2009年4月20日,结束时间2009年10月20日。

4桥梁工程

本线新建桥梁7座,累计长度9.214Km,占正线总长的41.47%。

其中大桥3座9.147Km,公跨铁立交桥1座94m,框架小桥4座67m。

公跨铁立交桥开始时间2009年6月1日,结束时间2009年12月30日。

框架小桥开始时间2009年6月1日,结束时间2009年9月30日。

透堡特大桥开始时间分别为2009年4月16日,结束时间2010年5月31日。

馆读特大桥开始时间分别为2009年6月1日,结束时间2010年1月31日。

重点工程南岐尾特大桥计划开始时间2009年2月10日,计划结束时间2011年2月9日。

5隧道工程

本线长度1km以下的隧道3座累计长度1.810km,隧道工程开始时间2009年4月10日,结束时间2010年4月30日。

6铺架作业

本线正线铺轨22.217单线公里站线铺轨8.363单线公里,道岔22组。

铺架作业开始时间2010年3月1日,结束时间2010年9月29日。

铺轨进度计划见附表7铺轨进度计划。

7四电及房建工程

房建工程开始时间2010年10月1日,结束时间2011年1月30日。

四电工程开始时间2010年11月1日,结束时间2011年3月31日。

8动静态、初验、安全评估及验收

动静态、初验、安全评估及验收开始时间2011年4月1日,结束时间2011年7月23日。

总体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3总体施工进度横道图

3.3.3控制工程南岐尾特大桥施工进度安排:

(1)工程概况

南岐尾特大桥全长5083.23m。

墩台基础采用φ1.25m钻孔桩和扩大基础,桥台为T形桥台,桥墩为圆端形桥墩,桥跨为155-32m普通高度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

桥址位于大官坂垦区,垦区外围有拦海大堤,垦区内不受海浪潮汐影响较小。

本桥第1孔跨越改移公路,路宽4m,第64孔跨越垦区内既有水泥路,路宽6m。

(2)节点安排

施工准备:

2009年2月10日—2009年4月10日。

筑岛围堰、施工栈桥及施工作业平台施工:

2009年4月11日—2009年7月20日。

桥梁桩基:

2009年5月28日—2009年10月20日。

桩基共640根,按照7天施工一根桩,安排30台回旋钻机,需施工天为150天。

承台施工:

2009年8月20日—2009年11月20日。

桥梁墩台:

2009年10月17日—2010年4月6日。

墩台共156个,按照10天施工一个墩台,共使用10套模板。

模板需要倒用,倒用次数为17次,需施工天为171天。

最早架梁时间为:

2010年5月6日,梁片共155孔,按照2-3孔/天计算,需施工天62天。

桥面系:

2010年9月15日—2010年12月4日。

桥面系共5.083km,按照每天施工0.063km安排,需施工天81天。

控制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4控制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3.3.4软土路基施工进度安排:

软土路基工点主要有:

DK5+990-DK6+170、DK15+410-DK16+004.6、DK16+004.6-DK17+050、DK18+690-DK18+910;水泥搅拌桩:

2103482m,塑料排水板:

996792m;影响深度在5-20m范围内,主要采用水泥搅拌桩机、塑料插板机等机械。

软土路基处理开始时间2009年4月1日,结束时间2009年11月30日;

3.3.5专业衔接与配合

专业间衔接与配合应重点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1)征地拆迁与站前工程的衔接关系,所有工程均在新征地界内,要加快征地拆迁进展,为施工创造条件;

(2)为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设指挥部配专人协调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关系,及时掌握设计院的出图进度,及时反馈施工的信息,做到建设指挥部、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的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失误。

(3)由于全线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中不可预见性大,施工单位应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反馈,积极协助设计单位做好动态设计,以便采取积极稳妥的施工方案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4)房屋施工与设备安装的关系,信号房屋、电牵房屋、通信房屋等均需要安装各类设备,房建工程必须按照设备安装的时间表提供安装条件。

3.3.6大临设施汇总数量表

大临设施汇总数量见附表6大临设施汇总表。

3.3.7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

施工准备工作于2009年上半年基本完成。

征地工作、房屋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由建设单位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统一办理,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推进,2009年,建设指挥部与当地政府召开了征地拆迁工作会议,明确了总的原则,进而按照这一原则由县、乡进行了分级落实、推进。

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做好信息反馈和沟通。

四电迁改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并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做好迁改相关资料的签认,按规定对迁改方案进行审查或审批。

迁改工作要区分情况,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首先迁移直接影响施工的管线;不影响施工但因电化影响需要迁移的管线要按计划推进。

3.3.8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组织总平面及纵断面缩图布置见附图2施工组织总平面及纵断面缩图。

4大临设施及施工过渡方案

4.1施工道路

全线贯通道路15km;重点桥隧、梁体预制场、铺轨基地的引入道路10km。

4.2混凝土拌合站

全线共设置3处混凝土拌合站,分别位于透堡车站、大帽山隧道出口、南岐尾特大桥桥尾。

4.3预制梁场

预制梁场1处,设置在透堡站,由透堡站预制场制梁,工程列车运至工地架设。

4.4轨料存放场

轨料存放场1处,设置在透堡站,基地内设置汽车及起重机械的通道、龙门起重轨道,以便装卸材料和机械的组装作业,在铺轨前7~10个月内开始筹建。

4.5存碴场

拟在透堡站和港湾站附近设置临时轨料存放基地各1处,以港湾站为主,透堡站作为过渡。

4.6施工栈桥

根据桥梁施工设计与现场调查情况,需要修建施工栈桥3050米。

4.7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

建设指挥部、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采用程控电话对内、对外进行联系,施工单位施工现场采用对讲机及移动电话进行联系,营业线施工设专用电话,按业主有关要求办理。

施工单位各工点电源由地方主供电线路引入,根据现场勘察,全合同段共设置变压器16个,施工用电从地方电力线T接。

全线除南岐尾特大桥、港湾站站场施工用水不足,需从地方自来水管引水外,其余各工点可就近拦河沟抽水或直接抽取地下水检验合格后使用,各工点设蓄水池,以确保施工用水需要。

共铺设主干供水管长12.5km。

5工程进度计划

5.1总体施工目标及主要阶段工期

总工期30个月,拟定开工日期为2009年1月24日,完工日期为2011年7月23日,2011年8月投入运营。

5.2各节点工期

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工程为新建单线国铁Ⅱ级电气化铁路工程,工程点多线长,作业面较多,主要有拆迁、路基土石方、涵洞、桥梁、隧道、铺架、“四电”及房建等工程。

节点工期表

序号

启动日期

结束日期

完成事项

1

2009年4月1日

2009年11月30日

全线软土地基处理完成

2

2009年4月1日

2010年1月20日

全线路基土石方完成

3

2009年4月20日

2009年10月20日

全线涵洞工程完成

4

2009年2月10日

2010年4月20日

南岐尾特大桥达到铺架条件

5

2010年3月1日

2010年9月30日

全线铺架完成

6

2010年10月11日

2011年3月31日

站后工程

7

2011年4月1日

2011年7月23日

综合调试、初验、复验、开通

5.3分年度各节点完成数量表

分年度各节点完成数量表见附表8分年度各节点完成数量表。

6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路基工程

(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指导思想:

站场土方与区间土方同步施工,路基附属工程紧跟配套,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配合,确保按期完成路基工程,为下部施工打下基础。

路基施工严格按确定的路基施工方向,多作业面同时开工,平行作业。

路基填筑需外借土方的就近选择合适的取土场,取土结束后根据设计施工好相应的防护及绿化工程。

施工顺序先一般路段后涵洞两侧,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与涵洞工程相互配合,互相创造条件。

路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