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870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3:

诗歌鉴赏

1.【2019年中考广西梧州卷】古诗赏析,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C.有误。

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并不是抒发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019年中考江苏徐州卷】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

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C.正确;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故选C。

3.【2019年中考山东淄博卷】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A

【解析】A.有误,诗中的“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

拿起磨光洗净,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所以,“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期。

故答案为A。

4.【2019年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

②鹳:

形似鹤的水鸟。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诗歌风格的理解。

D.“《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理解和分析不恰当,《望岳》的风格不是“沉郁顿挫”而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故选D。

5.【2019年中考辽宁辽阳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的感触。

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答案】B

【解析】B.有误。

诗的颔联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运用了“闻笛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的感触。

6.【2019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梦中作①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

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1)请你想象“花动一山春色”所展现的情景,并将它描写出。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

B.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

C.结尾两句中的“醉”,不仅写卧态,而且也包括词人在梦境中的情态。

D.“了不知南北”表现出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般自然平淡超脱的情绪。

【答案】

(1)示例:

接连绽放的春花,在雨中闪动,装点成一山春色,令人心动。

(2)A

【解析】

(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画面:

一场春雨,给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鲜花,鲜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了盎然春色。

(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B.C.D.正确;A.有误,词并不是写作者的真实见闻,而是作者梦中之境。

故选:

A。

7.【2019年中考广西北部湾卷】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

“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的感触:

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答案】C

【解析】C.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故C不正确。

8.【2019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苏轼的《吉样寺赏牡丹①》一诗,完成各题。

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③。

(注)①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

②簪:

插戴。

③十里珠帘半上钩:

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

(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

(2)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并品味“醉”中蕴含的情感。

①醉归的情景:

  。

②“醉”中蕴含的情感:

  。

【答案】

(1)“羞”意思是羞怯,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老人簪着花走在街市上的情景,表现了出诗人超矿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

(2)①赏花饮酒,沉醉归,引得路人哄笑。

十里长街,珠帘上卷,百姓们争看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东倒西歪的太守。

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倔强、洒脱的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炼字。

“花应羞上老人头”意思是牡丹花因为被插在老人头上而感到难为情。

“羞”有羞怯,难为情之意,说花不愿上老人的头。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簪着花成群结队走在街市上,有些不好意思。

表现出诗人超矿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

(2)①本题考查诗句描绘的画面。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诗人赏花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头上插着鲜花,一路走得磕磕绊绊,引得别人的围观和哄笑;教十里红楼卷珠帘,万人空巷争观看。

②本题考查诗句表达的感情。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意思是赏花饮酒,沉醉归,引得路人哄笑。

十里长街,珠帘上卷,百姓们争看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东倒西歪的太守。

由此可以分析出“醉”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倔强、洒脱的情怀。

9.【2019年中考广西百色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

(1)B

(2)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句意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CD三项正确;B项有误,这一句描写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而不是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

要找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辞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

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思是: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这一句写的是远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10.【2019年中考四川宜宾卷】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山坡羊•骊山怀古》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答时,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具体的词语分析。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意思是:

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

说不清呀。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从中可以看出,“悠悠”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也指词人思绪万千而无穷尽。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此题考查了句意及作者的情感理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作者的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元曲,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看历史的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而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此曲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在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11.【2019年中考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

请简要概括。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案】

(1)①“牵黄”“擎苍”的行为。

②“锦帽貂裘”的装束。

③“千骑”狂奔的场面。

④自比孙权的语气。

(2)示例一:

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二:

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可以从作者心态、举止、胸怀、气概等方面考虑。

例如,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锦帽貂裘”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郎”的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表现。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

”句中的“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挽弓射箭要冲锋陷阵,可以看都以为爱国英雄的形象。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可以从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修辞手法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12.【2019年湖南湘潭卷】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渲染了残破凄凉景象。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

极富表现力。

(2)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悉古诗内容,再进行赏析。

深”字用的好,这个字体现了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以此表现国家残破、人烟稀少,视野从满城到花鸟,给人以满目凄然的感觉。

(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诗人的愁绪自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3.【2019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鸟声婉转,鸟儿自由飞翔;山花绚丽,树阴浓密。

(2)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

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解析】

(1)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就可以了。

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此题一定要把鸟声婉转、鸟儿飞翔,山花烂漫,树阴浓密的美丽景象描绘出。

如:

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和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结合具体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明确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写了两种画眉鸟,分析出哪两种即可。

通读全诗,把握诗意。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4.【2019年中考湖南永州卷】古代诗歌阅读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栎:

同“栋”,一种乔木;②茗:

茶的稚称。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再访此地.

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2)(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

请概括分析。

【答案】

(1)C

(2)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项错误,“箫鼓追随春社近”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乡村风俗的赞赏;B项错误,尾联的意思为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敲你的家门。

据此可知,这个“闲”是闲游的意思,不是空闲的意思;C项正确;D项错误,“行逢卖药归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的意思为在路上遇见了卖药归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不是遇到了当地采药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及“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的秀丽风光;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以及“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农家丰收的景象;甲诗《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体现不尽之游兴。

;乙诗《山行》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

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影绘声,如歌如画,引人入胜。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甲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以及不惜谢绝仕途甘于归隐的决心。

15.【2019年中考贵州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州卷】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相照。

(1)“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

(2)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答案】

(1)描绘出一幅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静、寂图景,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2)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

【解析】

(1)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描绘出一幅清幽澄净的图景。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6.【2019年中考贵州贵阳卷】诗歌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①

(唐朝)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③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①岘iàn山:

在湖北襄阳。

西晋名将羊枯曾镇守此地,他去世后,当地百姓建碑纪念他。

②鱼梁:

襄阳两水中的沙洲。

③梦泽:

即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1)下列诗歌中,情感主旨与本诗最接近的一首是

A.曹操《观沧海》

B.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王安石《登飞峰》

D.文天祥《过零丁洋》

(2)诗人为何不把“天寒梦泽深”写为“天黑梦泽深”?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天寒梦泽深”中的“寒”字不仅从触觉体现季节的寒冷,还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感怀身世的落寞心境;若改为“黑”字则仅从视觉写眼前之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考查。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各个选项诗歌的情感,选择最接近的一项即可。

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A.表达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远大政治抱负;与本诗情感不接近。

B.表现了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与本诗情感接近。

C.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与本诗情感不接近。

D.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与本诗情感不接近。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

“天寒梦泽深”的意思是:

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寒”既体现了天气的严寒,又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之情;而“黑”只是表明天色昏暗;因此诗人用“天寒梦泽深”。

17.【2019年中考云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