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30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docx

常见的作文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流派

常见作文训练序列和当今主要作文教学流派

许文标 综述

一、目前语文教材作文训练概况

(一)三套教材的各自特点:

 1、人教版新教科书:

从“写读结合”到“将写置之于生活情景中”

笔者认为,“请加以搜集、整理”、“通过××途径”之类字眼多起来的另一层含义是:

将写作置之于生活情景之中。

因为,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搜集、整理、讨论、交流、观察等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写作的任务;或者,完成了写作前期准备工作。

  典型的例子如:

 “妈妈的唠叼” 

  王子轩收到小学同学孙萌的一封信。

孙萌诉说自己对母亲的不满,他觉得妈妈对自己管得太多太烦,他甚至想离家出走,远离唠叨的妈妈。

王子轩看信后,马上打电话劝阻这位同学。

请你与另一位同学分别扮演王子轩和孙萌,进行一次模拟电话交流。

电话交流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同学的思想问题,请你代王子轩再给孙萌写一封信,详谈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应试则伪,应需则诚”。

在这个题目设计中,收到信,打电话,写回信,这些都是具体的生活情景。

写作本来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就是人的生活形式。

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在语文课堂外,常常需要写点什么(本例中是写回信),到了语文课上,正可以顺水推舟地把作为学习形式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变为学生生活形式。

也就是说,本来是生活中作为实际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手段的写作,与作为教学内容的写作融合为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写作活动中既学到了技能,又实现了自我。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取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素材,使学生的说与写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这有望逐渐纠正长期以来学生的说写往往脱离生活实际、搞假大空的弊病。

可以说,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的每一个“缩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项目,在过去的教科书作文教材中,也许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也许是话题作文,但现在却都变成了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重视作文修改与平时积累的苏教版教科书。

  ◆作文修改受到重视,七年级和八年级教科书每单元都有单列的修改训练的内容安排

  ◆重视平时的作文积累。

但它在总体上给人感觉“序”不合理,如七年级训练“从生活中找‘米’”,八年级又训练“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内容相近;又如七年级上下册分别训练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与“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之中的景物与事物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此外,“有感而发”;与“说真话,抒真情”之间似乎就是一个意思,七年级的学生还难以区分出其中的奥秘。

  3、语社版螺旋形上升的概念很有创意

  由于阅读部分仍然按文体组织单元,语文出版社教科书的作文教材也明显采用文体型编排方式。

以新课标所列的训练方式: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续写、缩写、改写、扩写等为训练的主线。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

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从整体上保证了教科书(包括各单元内部)或围绕“记事”,或围绕“写人”,或围绕“写景”等结构主线,读写听说诸内容有机结合、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同时,教科书在读写听说内部也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比如,每次写作训练都整体考虑写作的全过程、文章的所有要素,并且充分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设计,而不是机械地将写作的过程(观察、思考表达)或文章的要素(中心、材料、结构、语言)分割开来、点点成线进行训练,力求经过多次训练,整体推进,螺旋上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完成后一阶段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重复”前一阶段的某些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巩固提高在前一阶段形成的语文能力,达到螺旋上升。

比如,七年级(上)在前面(第一、二单元)安排了记事、记人单元,在后面(第四单元)又安排了较复杂的记事、记人(小说)单元,意在引导学生在复习、巩固在记事、记人方面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螺旋上升,进一步提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二)、三套教材在写作训练上的共同点:

◆写作知识的讲授被淡化。

  新课标指出“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因此,三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注意淡化写作知识的教学,但对“体味把握”四字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不同教材版本的不同风貌。

值得重视的是,人教版创造性地完全取消作文指导短文的编排。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的基本观点是:

“只有在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中进行适当知识点拨,才是有用的。

过去从知识出发,现在从实践活动出发;过去从教师讲解出发,现在从学生自主活动出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与之相对应的是,语教版、苏教版虽然都声称:

“编排上不多讲写作知识,训练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可行。

”但终究还是在教科书中编排了单元“写作短文”,结合学生实践,精要地介绍有关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

苏教版一学年的写作部分,有25个作文题、9次课外练笔、10次修改作文的训练,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以习作代习题”是最新的倾向。

除了在课后编排的“小作文”或“作文片断”练习外,新课标教科书还有用习作代替习题的倾向。

如:

1、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2、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3、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之“研讨与练习”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

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之“研讨与练习”题)

 ◆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结合:

 “以习作代习题”体现的是“读写结合”观念,新课标语文教科书中的辩论、讨论、听、说、朗诵也多了,并在此基础上十分重视“听说读写”四者的结合。

首先表现在阅读课文的课后习题的设计上。

如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的课后有一道习题: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这道题目把听(其余学生)、说、读(借鉴课文)、写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例子很多。

其次表现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对“听、说、读、写”四者的成功整合上。

 有文献认为:

“阅读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使教材单元类似板块式的编排结构,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材编写观念。

 ◆充分开发写作资源,体现“生活是源”的大语文观。

 在几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中,“请加以搜集、整理”、“通过××途径”之类的字眼多了起来。

这是教材充分开发写作(学习)资源,充分体现“生活是源”大语文观的一种表现。

叶圣陶曾指出: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走在这条路上,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

必须寻到源头,访到清甘的水喝。

 ◆应用文地位发生改变。

 笔者曾经对一般作文与应用文作过这样的分析,一般作文的本质是反模式化(艺术)的,要求是要创新的;而应用文的本质则是模式化(技术)的,要求模仿与制作。

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是一般作文。

从这次教材的调整来看,这一命题是科学的。

苏教版和语社版都只是将应用文知识列为简表作为教科书的附件,其中苏教版的放在七、八年级的教科书后,语教版的全部放到九年级的教科书后,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处理。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这一方面又与众不同,对应用文提得非常之少,没有专门提及应用文的教学。

 ◆语文表述自然亲切,大多采用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活泼生动,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避免了成人化。

在向学生提出某种学习要求时,用“请”“你可以”“还可以”“试一试”等语词。

上述特点的出现,与这些教科书在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上下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但在作文的训练序列上都不是很明确。

二、作文训练序列简介(侧重解决练什么)

   1.以文体为序的序列训练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主要是按文体为序编排的。

这主要根据大纲提出的“小学以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的要求,着力于记叙文序列的探索。

这种训练就是将记叙文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4个小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要求安排训练的层次。

例如:

写人的训练大致按照“写一段人物的外貌→通过一件事写人→通过几件事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程序进行的。

这种序列训练,其优点是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认识规律。

不足之处是现行教材在同一训练内容(如写人)的安排上,过于分散,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同时由于过分突出记叙文的训练或对记叙文文体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使得作文教学文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因此,探索新的文体序列势在必行。

   2.以语言知识为序的序列训练

   这种训练是按照人们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来构建作文训练序列的。

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文训练三步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同志率先总结了我国解放后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著文《作文训练三步走》,把小学作文训练概括为三步:

第一步,口语训练(一年级);第二步,写话训练(二年级);第三步,作文训练(三至六年级)。

与此相类似的是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学院的夏廷林、李俊哗提出的“三步阶段”训练序列。

第一步是说话训练,设三个阶梯:

先说一句完整的话;接着说几句连贯的话;最后是说一段连贯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第二步写话训练,分三个层次:

一是记录口语;二是借助现成的材料写话;三是自己搜集材料写话。

第三步书面作文训练,分三个阶段逐项进行:

第一阶段放胆练笔,启蒙开篇;第二阶段分项训练,系统提高;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全面达标。

作文训练“三步走”序列,反映了小学作文教学“由扶到放到收”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强调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较好地体现了小学作文“从整体入手,分段训练,综合提高”的训练规律。

   

(2)作文训练四步走

   山东省烟台市教研室李昌斌等同志从1979年起,从农村实际出发,经过7年多时间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条线”的四步训练序列。

把小学作文训练分为说话、写话、写片断、命题作文四个阶段,这是纵线;横线是阅读、观察、作文三结合。

这两条线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

四步程序为:

第一步(一年级)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第二步(二年级)从记录口语到自己搜集材料写话;第三步(三年级)进行段的训练;第四步(四、五、六年级)进行篇的训练(命题作文)。

 质疑:

低年级的作文训练是否一定要从说话、写话开始?

是否可以进行“篇”的启蒙训练呢?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研究的成果,对这种训练序列提出了挑战。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训练序列主张:

“开始就写成篇文章,先求完整再求扩展,再求浓缩和提高。

”因此,以语言知识为序列的训练,对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词、句、段、篇的训练序列,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3.以能力训练为序的序列训练

   这种训练序列大致有这样三种类型:

①“观察——思维——表达”三级训练序列;②“观察积累——构思表达——修改完善——评析提高”四级训练序列;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五级训练序列。

以“能力”为序来设计作文训练内容、项目和步骤,随着教育学、心理学、文章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出现更多新的创造性成果。

   以上三种训练序列,在进行具体的作文训练时,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

三、当今作文教学训练主要流派(侧重解决“怎么练”)

(一)读写结合、双轨运行。

1、 广东省潮州市丁有宽同志把作文训练分为五步:

第一步(一年级)侧重练好一句完整的话(具备四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第二步(二年级):

侧重练好九种句群;第三步(三年级):

侧重练好八种构段法;第四步(四年级):

侧重练好篇章;第五步(五年级):

侧重综合提高,进行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训练。

  读写结合模式可以用“四有”来概括。

(1)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

(2)有序——乱中求序,分步训练。

(3)有点——华中求实,突出重点。

(4)有法——死是求活,交给规律。

具体到作文法,有四个要点:

其一,四想:

(1)想一想文章的中心;

(2)想一想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3)想一想文章的题目;(4)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谋篇。

其二,“三拟”:

(1)拟好题目;

(2)拟好提纲;(3)拟好主次。

其三,“二写”:

(1)写好稿子;

(2)誊写作文。

其四,“一多”:

多修改。

读写结合学习法:

(1)从读学解题,结合作文练审题和拟题;

(2)从读学归纳中心,结合作文练怎样表现中心:

(3)从读学怎样分段和概括段意,结合作文拟写作提纲;(4)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结合作文练怎样安排详略;(5)从读学捕捉文章重点段,结合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6)从读学品评课文,结合作文练自改作文;(7)从读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结合作文练观察方法。

2、湖北宜昌“双轨作文”模式又称之为“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试验。

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以大量读写为教学手段,强调课内外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面积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习作教学模式。

“双轨运行”的“双轨”是指识字双轨、阅读双轨(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类)、听说双轨、习作双轨(课内习作和自由习作相结合)。

“双轨作文”一是指阅读作文,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读书笔记”。

二是指生活作文,具体说是指观察生活练作文。

低年段(一二年级)以看图作文为主;中高段(3~5年级)为快速作文。

阅读作文与生活作文构成双轨,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任务。

这就是双轨运行新体系。

(二)分格训练模式

  1、东北农垦系统常青同志实践和探索的中学作文分格教学法。

这种训练,就是把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训练的“格”,让学生按照这些格一步一步地训练。

如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文思维能力等。

有的分30格,有的分50格。

这种训练的优点是:

①可以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解与表达有机结合起来;②可以使作文训练重点分散。

这种训练的缺点是:

①过于烦琐,而且分格训练的“序”与现行教材训练的“序”很难合拍;②过分强调读中学仿,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

2、宁波的刘德福老师的作文“仿格”训练。

“仿格作文”即是用“文本摇动学生的写作心灵”。

刘老师认为:

写作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也不只是学生的事情,而是二者语言智慧互动互生的过程。

课题实践中,有教师精选文章做“模仿之格”、研读“格”进行审美意蕴写作技巧鉴赏、下水写作、学生习作升格等环节,将教师牢牢地吸引在写作实践中。

是教师的勤奋而富有热情的写作实践引领着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进步,而不是教师的天花乱坠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的讲述引导着学生写作。

刘德福老师的个人网站:

3、江苏的丁卫军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写作教学初一教入格,初二教出格,初三教升格。

(三)情景作文训练模式。

 情境作文训练是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

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景教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

其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

①创设情境(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现、语言描述等),激发好奇心理→②观察情境(指导学生选取观察目标、安排观察顺序、启发学生想象等),激发探究心理→③审美体验(感知美的表象、领悟美的实质),激发“欲吐”心理→④开拓思路(启发学生拟题、拟好作文提纲、抓住重点指导),激发感悟心理。

这种作文训练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情景作文是从作文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情景,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了一个个精彩的情景,情景不同,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也不尽相同。

情景作文教学模式注重作文与做人的和谐发展,还学生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作文的全过程。

情境作文的训练形式:

“静态描摹法”、“动态描摹法”、“感受表述法”、“移情入景法”、“想象表述法”、“述事传情法”。

作文情境的创设:

实物情境、表演情境、音乐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自然情境、实验情境、操作情境、模拟情境。

(四)活动作文(言语交际、快乐作文、生活作文)训练模式

1、含义:

“活动作文”训练模式又称“现场演示”作文教学法或“题型作文”教学法。

它是由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一种作文训练模式。

演示作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法。

2、活动作文教学的原则:

实践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3、活动作文训练的方式:

(1)、让学生听了、看了再写。

如听写作文、实物作文、看图作文、照片作文、游记、参观记、访问记等。

(2)、让学生说了再写。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喜欢说,要想学生有话可写,应从说入手。

如口头作文、接龙作文等。

(3)、让学生玩了再写。

如游戏作文法、剪贴作文等。

(4)、让学生做了再写。

只有学生亲手做过的事,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如连续观察作文、科普作文、考察作文、体验作文等。

(5)、让学生想了再写。

这里的想是指想象,幻想。

如推测作文、再创作文(利用课文结尾续写情节)等。

(五)语感、思维作文训练模式

1、语感作文模式:

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从语感练习着眼,创设作文教学的模拟情境,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是我们当前小语界唯一一种语感练习作文法。

贾老师作文教学设计的特色就是:

抓住一个关键词,让这一关键词在滚动发展中实行多方组合,由词发展成为句,由单句发展成复句,由小节发展成为段落,乃至最后发展成为全篇文章。

这就是词语的滚动、碰撞,就像一个活跃的化学分子一样,在滚动、碰撞中,实行多方组合。

他的作文教学可总结为五个字:

高、趣、真、活、实。

高:

立足点高。

贾老师的“教学生作文不是为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趣: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真:

让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写得具体,写得真切。

他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从“我”写起;其次指导学生从“我们”写起;再次指导学生从“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起。

作文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活:

首先化整为零,让学生学会写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局部,一个物体;其次再集“零”为整,逐步过渡到写一段、一篇文章。

实:

扎实抓好小学各阶段的作文训练。

三年级着重进行句段练习,四年级让学生分别练习有开头、结尾、事件的篇章,五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

2、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胐胐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侧重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

三级训练体系的总体结构是:

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有所侧重,如;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

这一训练体系符合写作“物——意——文”转化规律,是写作规律“双重转化”与“三级飞跃”(感知飞跃——内孕飞跃——外化飞跃)的具体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写作学习规律。

3、“语言与思维结合”训练模式是由北大附中章熊提出并成功实验的作文教学模式。

这种训练体系的特点是:

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这一作文教学体系的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并通过思维训练来设计训练系列,通过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这一模式符合心理学、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与思维对应,以语言表达思维,以思维寻求语言,语言思维同步共进,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4、创新思维与作文。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认为“写作应从人出发,而不是从文出发”。

一篇文章的诞生要经过两个转化:

一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的转化;二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

关键的是人的思维,它在文章的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其基本原则有:

在故事中获得感悟、在思维中学会思维、在开放中放飞思想、在民主中均衡发展、在融会中实现贯通。

(六)快速作文(滚动作文)训练模式

湖南省特级教师杨初春老师从1984年开始进行快速作文教改实验,现已推广到除西藏、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以杨初春老师为代表的快速作文模式,是作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

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

训练学生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在四十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快速作文训练五步:

<一>基础训练:

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①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写作目的教育,认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②积累写作材料(典型、准确、记牢);③丰富写作材料(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学群众口语);④训练书写能力(清楚、规范、工整)。

<二>思维训练:

多思多辨,虚实结合。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马列毛论,掌握两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②加强抽象思维训练(讨论、辩论);③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参观、访问、写回忆录)。

<三>写作速度训练:

严格要求,限时作文。

(审题、立意、谋篇布局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四>技巧训练:

专题指导,讲练结合。

(审题十五法、构思十法、行文四法、修改四法……)<五>综合训练:

限时作文,巩固成果。

①各种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综合运用;②各个作文环节(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综合训练;③各类文体及各种作文形式(命题、选题、看图、材料、自拟)的综合训练。

快速作文教学四法:

<一>写作周期限时法:

“两高一快”即高速度、高效率、快节奏。

<二>指导先实后虚法:

先写后评。

(写作-评议-修改)<三>评阅浏览自改法:

教师粗略浏览,及时讲评,学生自己修改、互改。

<四>训练分步强化法:

即严格按五步训练。

快速作文教学强化“先写后导”,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

批改处理快、评价、反馈快,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七)个性化(随笔化、绿色化)作文训练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思想。

个性化作文模式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

个性化作文模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

个性化作文模式的教学原则:

1、创新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在写作实践中抒真情,吐感悟,4、整体性原则。

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

个性化作文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多样化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方向、视点、层面去选材、构思、立意,力求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写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作文。

(二)多形式表达训练。

如变换文体形式,变换角色叙述,变换结构模式。

(三)多类型习作训练。

如无主题习作练笔(坚持写日记、做读书笔记);展开想象习作(如续写作文、听音乐作文、画图写作文、睹物想象作文、学写科幻故事、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等);有主题习作指导。

(捕捉节日、活动作文,实验作文);专题作文指导。

如组织和指导小学生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等。

或让学生练习写家里所有的成员,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以传记的形式记叙所写的人物。

(四)重视评价,通过“佳作欣赏”等形式自评互评,组织大家评议好在哪,使学生获得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