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98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0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docx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编制单位: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〇一四年六月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合作人:

王战伟

法人代表:

黄永菲

总工程师:

马文刚

安全矿长:

刘光辉

生产矿长:

吴书建

机电矿长:

陈银聚

经营矿长:

周东海

编制人:

马建军丁红军

参加科室:

地测防治水科通风管理科

编制单位: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5月~2014年6月

 

参加编制审核人员表

姓名

专业

职称

编制部分

备注

马文刚

采矿工程

助理工程师

第一、二、三、

四、六、七章

总工程师

马建军

采矿工程

助理工程师

第五章第一、二、五节

地测防治水科长

丁红军

通风安全

助理工程师

第五章第三、四节

通风科长

黄永菲

通风安全

工程师

主审

总经理

刘光辉

采矿工程

工程师

审核

安全矿长

吴书建

采矿工程

审核

生产矿长

陈银聚

矿山机电

审核

机电矿长

周东海

审核

经营矿长

苏保定

采矿工程

助理工程师

审核

安监科长

马伟杰

采矿工程

助理工程师

审核

生产技

术科长

丁俊伟

采矿工程

助理工程师

审核

调度副

主任

葛万东

矿山机电

助理工程师

审核

机电科长

朱铁锁

审核

教育科长

尚晓飞

制图

科员

附图

1、采掘工程平面图

2、煤矿构造纲要图(见图5-1)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4、矿井充水性图

5、矿井地质剖面图

6、矿井瓦斯地质图

附表及台账

1、瓦斯参数测定成果表(见表5-4)

2、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成果表(见表5-6)

3、井下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及监测台账(见附表三)

4、矿井突水点台账(见附表一)

5、奥灰水位观测台账(见附表四)

6、钻孔资料统计表(见表5-3)

7、矿井涌水量台账(见附表二)

1 绪论

1.1目的、任务及要求,报告编写依据

1.1.1目的与任务

(一)报告编制目的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豫能煤业”)位于新密煤田王村井田的中西部,原为新密市王村煤矿(新井),2010年4月参加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于2010年11月换发新采矿许可证,证号:

C410000************5232,矿井现开采面积1.2611km2,开采标高为+110m~-127m,矿井生产规模15万吨/年,目前矿井处在技术改造阶段,经技术改造后,矿井生产规模达30万吨/年。

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及其它在采空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特别是瓦斯赋存异常区、富水异常区、老窑及采空区等致灾因素,落实防治措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总煤调[2013]135号《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郑政办明电[2014]5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郑州市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新密政办明电[2014]13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及国瑞公司国瑞地测便函[2014]19号《关于转发<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有关要求,我矿立即组成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抓该项工作,地测防治水、通风、技术、安全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对全矿井及周边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分析并编制了普查报告。

报告中针对各种隐蔽致灾因素存在隐患都制定了相应防范措施。

通过普查明晰了矿井致灾因素,采取相应对策,能够更进一步夯实我矿安全基础工作。

(二)报告编制的任务

本次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将完成以下任务:

(1)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矿井以往的地质勘探、矿井地质、水文、瓦斯、周边老窑等资料,结合近年来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分析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别。

(2)经过对隐蔽致因素的普查,找出可能导致矿井出现重大事故的隐蔽致灾因素,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1.1.2资料依据

本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收集了建矿以来矿井地质勘探资料及矿井近几年来生产过程中实际揭露的部分资料。

主要资料来源:

(1)豫能煤业矿山开采、生产实际资料及煤矿范围内的小煤矿调查资料。

(2)豫能煤业矿山实际统计的水文、瓦斯报表及有关单位测定资料。

(3)矿井生产主要图件(井田地形地质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及瓦斯地质图等)。

(4)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3月提交的《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报告》。

(5)《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2010年3月)。

(6)《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4月)

1.1.3编制依据

(1)《矿井地质规程》及实施细则;

(2)《煤矿防治水规定》;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总煤调[2013]135号《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

(4)郑政办明电[2014]5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郑州市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

(5)新密政办明电[2014]13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

(6)国瑞公司国瑞地测便函[2014]19号《关于转发<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7)郑煤集团关于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

1.2 矿井位置、四邻关系、自然地理、交通

1.2.1位置、范围和四邻关系

豫能煤业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境内,隶属郑煤集团国瑞煤业有限公司管辖,东邻郑新瑞宝煤业,南部以樊寨断层为界,西邻郑新豫能王村煤业,北部以大隗滑动构造为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24′24″~113°25′12″;北纬34°27′02″~34°27′52″。

矿区范围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的10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矿区东西长1.00km~1.16km,南北宽0.82km~1.15km,矿区面积1.2611km2,开采标高+110m~-127m。

豫能煤业拐点坐标一览表表1-1

拐点编号

纵坐标X

横坐标Y

备注

1

3815066.43

38446637.55

1980西安坐标系

2

3814663.42

38446637.56

3

3814655.42

38446707.56

4

3813795.41

38446707.56

F

3814311.41

38445482.55

E

3814796.41

38445672.54

D

3815046.42

38445607.54

C

3815166.42

38445642.54

B

3815206.42

38445597.54

A

3815331.42

38445637.54

 

1.2.2 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

(1)地形及地貌特征

本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南北两侧均为黄土丘陵岗地,中部双洎河两岸一级阶地发育,区内地形起伏不平,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标高+158.8m~+189.0m,相对高差30.2m。

本矿井的主井井口标高+169.29m,副井井口标高+165.5m,风井井口标高+169.23m。

 

(2)气象

本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4.3℃,12月到翌年3月气温较低,为霜冻期,冻结深度15cm左右。

积雪厚18cm左右。

每年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0.4℃;7月份最高,平均为32.1℃。

降水量受季风影响,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为658.4mm,最大降水量年份1964年达1207mm,最小降水量年份1942年仅184mm。

本区冬季多西、西北风和东、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9~19m/s,年平均风速为3.4m/s~13.7m/s。

(3)地表水

本区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

双洎河是流经本区的一条主要河流。

它发源于嵩山东麓的五指岭东南坡,呈“Ω”型由西向东穿过矿区,向东经大隗、新郑、扶沟等地,于周口市附近注入颖河,后汇入淮河。

双洎河在新密一带坡降较小,河床呈蛇状弯曲,两岸一级阶地较发育。

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161.9m。

河水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自北向南、由西向东汇入双洎河。

其次为沿河的工矿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据88年以来资料,河流量一般为0.49~2.59m3/s,属长年性河流。

区内其支流多为沿冲沟发育的季节性小溪。

二、区域经济

本区工业以建材(耐火粘土)、采矿、运输等为主,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

水电状况良好,区内经济相对发达。

三、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郑州及周边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其地震设防应为Ⅶ。

据河南省地震局资料,在明、清时期,登封市、新密市发生过五次地震,烈度不清。

1974~1975年有过两次二级以上地震,烈度5~6度,震级最大2.8级。

发生于1992年1月14日的一次地震烈度最强,登封市和禹州市之间为4.7级,据记载“强烈有感,少数房屋有瓦片掉落现象”,但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新密地区有震感,因此在生产建设中应考虑地震波及的因素。

1.2.3交通状况

矿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南8km,超化镇境内,距郑州市53km。

矿区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

北部有新密至新郑的公路,西部1公里处有新密至超化镇的公路,登封~尉氏的地方铁路从井田内通过,可至新密、登封、郑州、新郑等地,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

图1-1交通位置示意图

1.3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

1.3.1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

一、井田东部与郑新瑞宝(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该矿2003年建井,该采空区面积约71400m2,采深135.8m~188.0m。

二、井田西部与郑新豫能王村(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该矿1990年建井,采空区面积约1001559m2,采深在75.4m~124.9m。

三、井田南部与郑新福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该矿2010年7月与郑煤集团兼并重组至今,为证件齐全生产矿井。

在该矿井田内有原东店煤矿采空区。

经查证形成时间为1984年~1990年期间。

该采空区内原有大量积水,据调查福泰煤业已经在2012年~2013年将该采空区积水排完,现在正在进行复采。

四、井田北部大槐滑动构造附近,边界外100m范围内无老窑。

1.3.2相邻矿井生产情况

矿井东部郑新瑞宝(新密)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与郑煤集团兼并重组,至今通风排水无生产。

南部郑新福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与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现为隐患整改矿井。

西部郑新豫能王村(新密)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与郑煤集团兼并重组,至今通风排水无生产。

1.4 矿井生产建设概况

1.4.1矿井概况

豫能煤业原为新密市王村煤矿(新井),是由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割重组而来。

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系地方国有煤矿,始建于1985年,1987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立井开拓,开采二1煤层。

2001年3月委托焦作工学院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设计,2001年5月经河南省煤炭工业局评审通过,在井田东翼(即东店村境内)新上一对立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下山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工业广场设主、副立井两个,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

1.4.2矿井技改情况

由于本矿原副井兼风井断面小(直径3.3m)、风阻大、提升能力小(单罐笼),发生事故时不便由副井下井施救。

根据省政府对兼并重组矿井的有关文件精神,2011年本矿进行技术改造,在现副井东100m新建一副立井(原副井作为风井),井筒直径5.3m,井深81.0m,装备一对2.0t非标罐笼,组合方钢罐道导向,井口、井底采用四角稳罐。

担负提升人员、提矸、下料及进风任务,井筒内安装玻璃钢梯子间作为矿井安全出口。

目前矿井技改主体工程已经结束,正在联合试运转阶段,办理相关验收工作。

1.4.3矿井开采现状

经技术改造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能够达到30万吨/年,但目前由于各种证件尚未办理完成,暂按15万吨/年生产。

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一次性采全高,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目前本矿处于停产阶段,回采工作面布置在-75m标高以浅地段。

井田内二1煤层层位稳定,大部可采,受褶曲影响局部厚度变化较大,结构简单,煤层厚0m~21.57m,平均厚5.94m,煤层倾角6°~16°。

二1煤层的直接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层理发育,层面含少量白云母片;二1煤层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

本矿为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2 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1 以往勘查工作简况

2.1.1以往勘查工作情况

(1)1965~1966年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在东方红勘探区(原平陌~超化勘探区)(含本区)进行精查地质勘探工作,完成钻探工程量23783.93m/78孔、1:

5000地质测量190km2,提交了《河南省新密煤田东方红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

由于历史原因,1975年该报告经河南省地质局复审后降为详查地质报告。

(2)1982年7月河南省煤田地质一队在樊寨测区进行过1/5000航空地质调绘,测区范围包括王村井田。

在外围施工4008孔,终孔深度322.75m。

(3)1984年3月~1985年5月,受原密县煤炭局委托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一队在王村煤矿一带进行勘探(精查)工作,共施工钻孔12个(含本矿7个孔),工作量1861.02m。

1985年5月提交了《新密煤田王村井田(小井)精查地质勘探报告》。

该报告于1985年7月20日由原河南省煤炭工业厅以“〔85〕予煤基字第483号”文件批准。

(4)2006年1月,受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了《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4月17日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6〕77号”予以备案。

(5)2007年10月,受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了《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1月8日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7]174号”文予以备案。

(6)2010年3月,受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了《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以下简称“核实报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66号”文予以备案。

(7)2010年4月,受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源方案备字[2010]135号”文予以备案。

历次勘探在本区内共施工钻孔7个,工程量为997.61m(详见附表1)。

2.1.2钻探工程量及质量评述

本报告仅对井田范围内钻孔进行质量评述。

井田范围内钻孔共7个,终孔层位均为C2t。

1960年7月,原125队施工超1孔和超2孔,工作量295.59m,钻探质量不详。

1985年,煤田一队在本区施工3723孔、3821孔、3921孔、3922孔和4021孔,工作量702.02m。

按煤炭部钻孔质量标准验收评级,甲、乙级孔率91.7%(说明:

勘探阶段煤田一队在王村煤矿共竣工钻孔12孔(含本矿7个孔),甲级孔7个、乙级孔4个、丙级孔1个)(见附表5-3)。

2.1.3测量工作

(1)控制测量:

由于矿区面积较小,矿区内没有控制点,为满足勘探过程中工程测量的需要,利用外围四等点西桃上和三等点琥子岭为起算数据。

施测了8个一、二等图根点,依据国家测绘总局1984年制定的1:

1000、1:

2000、1:

5000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作业方法正确,精度良好。

(2)地形图:

本报告编制使用地形图是在1:

5000地形图基础上绘制而成,采用80坐标系。

测区1:

5000地形图是1979年航空摄影,1982年河南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探队测量分队调绘,煤炭部航测大队1983年内业成图的。

精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为满足井田精查勘探和设计建井的需要,煤田一队于1985年5月对井田内地面建筑又进行了修测。

个别地物有所删减,大的地形没有改变,质量良好,可满足本报告使用。

(3)钻孔定测:

钻孔坐标测量是在各级控制点下,以交绘法或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施测,方法正确,误差小于5mm,精度符合要求。

内业计算各项精度均达到规范要求,所有钻孔坐标测量成果质量全部达优级。

2.1.4测井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井田内共施工7个钻孔,只有6个钻孔进行了测井工作,完成测井工程量不详。

2.1.5采样及化验工作

区内施工钻孔所采样品均为以往勘查阶段的,煤芯煤样、瓦斯煤样,采样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对采集的煤芯、瓦斯样进行了化验测试,其质量符合要求。

2.2 矿井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2.2.1采掘揭露

矿井从2004年投产以来,经过十年的采掘揭露工作,已经探明:

一、北部大隗滑动构造位置与地质报告提供一致。

二、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个别区域出现无煤带。

三、从井底车场至南部下山约46m处出现一小型向斜构造。

四、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从揭露统计最大35°,最小0°。

2.2.2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建矿以来矿井共进行了以下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一、2013年4~6月,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对樊寨断层进行了位置、走向、落差等参数探查,共打钻孔4个,累计工程量510m。

并提编制交了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樊寨断层探查报告。

二、从2013年开始,根据采掘工作面推进和掘进情况,对井下不同地点做了瓦斯含量测定,并出具了测定结果。

(见瓦斯含量测定统计表)

三、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5月委托徐州中信矿煤田水文地质研究所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或点源法超前探测技术、地面超低频地质遥感法和天然电场选频法对拟穿越樊寨断层的西翼采区巷道进行超前地球物理勘查。

并提交了《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樊寨断层探查与治水研究》。

得出的结论为:

樊寨断层的具体位置比原来确定的位置南移40m~80m,总体呈中间向南凸出的弧形走向,断层带发育宽度30m~60m不等,断层落差达40m~80m。

另外,六条控制性探测剖面均显示樊寨断层具有不同程度含水导水特征,局部存在富水异常区。

2.3 矿井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2.3.1利用报告编制单位及审批情况

本报告主要是依据原核实报告及开发利用方案及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3月提交的《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报告》。

《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由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2010年3月编制,于2010年6月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66号审批备案,批准全区查明资源储量845.53万吨,动用133.53万吨,保有资源储量712万吨。

《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由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编制,于2010年11月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源方案备字[2010]135号”文予以备案。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地质报告》由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3月编写,经郑煤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

2.3.2矿井地质工作质量成果及今后工作方向

通过以上矿井所做的地质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

(1)探明了王村背斜。

该背斜位于井田北部,轴向NWW~SEE;西南翼地层走向NWW~NEE、倾角6~15º;东北翼地层走向NWW~SEE、倾角6~15º。

由3921孔、3922孔等钻探工程和井巷工程控制,控制程度高。

综合评价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

(2)对煤层顶板、底板以及煤尘、自燃、地温等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作了大量的工作,结论可靠。

区内二1煤层层位稳定,全区大部可采,受褶曲影响局部厚度变化较大,厚0m~21.57m,平均厚2.8m,结构简单;二1煤层机械强度极低,多呈粉状,顶底板岩性较差,属“三软”煤层,施工、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冒顶、片帮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应加强顶板支护及管理工作;本矿为瓦斯矿井,煤层自燃,煤尘有爆炸性危险,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3)进一步确定了樊寨断层位置、走向、落差、富水性等参数,给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准确可靠依据。

尽管做了以上部分地质工作,但由于矿井缺少相关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加之现有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日常安全生产中要收集、统计、分析矿井地质资料,做好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确保安全生产。

3矿井地质

3.1地层

豫能煤业位于樊寨井田外围的西南部,属华北地层豫西地层分区嵩箕地层小区。

区内基岩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依据钻孔和巷道工程揭露,本区地层由老而新依次为:

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和第四系(Q)地层。

分述如下:

一、寒武系上统(∈3)

区内钻孔未揭露该地层。

据区域地质资料,长山组(∈3ch)厚度约110m,凤山组(∈3f)厚度约80m。

因两组岩性均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具微晶或细晶结构,局部含泥质条带,难以区分,以及凤山组厚度较薄等原因,将凤山组合并到长山组中。

二、奥陶系(O)

区内钻孔未揭露该地层。

据区域地质资料,本组地层平均厚40.00m,与寒武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兰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致密,质纯性脆,底部有一层不太稳定的角砾状泥质石灰岩或钙质泥岩。

三、石炭系(C)

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发育上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

厚度63.39m~82.54m,平均68.09m。

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本溪组(C2b)

自奥陶系顶到一1煤底,厚度5.68m~12.05m,平均8.95m,主要为青灰色~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含铁质、硅质,具鲕状,豆状结构,底部含黄铁矿结核。

(2)太原组(C2t)

自一1煤底到L9石灰岩(或菱铁质泥岩)顶,厚57.71m~70.49m,平均59.14m。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以深灰色石灰岩、砂岩为主,夹泥岩、砂质泥岩和薄煤层,共含九层石灰岩九层煤。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下部石灰岩段、中部砂泥岩段和上部石灰岩段,下部石灰岩段含可采煤层一层(一1煤层)。

太原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

四、二叠系(P)

受滑动构造影响,本区本组地层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仅保留下统(P1)部分地层,厚度65.63m~90.58m,平均厚88.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