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549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99年世界60亿,05年中国13亿)

1.决定自然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时间和空间均不平衡。

时间:

不断增加(总趋势),不同时期特点不同,20C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空间: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

3.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异

增长数量低到高:

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

增长速度低到高:

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

2002人口前10名:

中、印、美、印尼、巴西、巴~坦、俄、孟、尼日~

人口逐渐减少者:

俄、德、日、匈

4.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生产力及经济水平、科教文卫/政策、宗教、人口基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类型: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注意:

高于3%则认为出生/死亡率高,低于1%则认为自然增长率低。

   模式转变的标志:

死亡率的下降。

2.地区差异(二战后更明显)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传统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

世界整体:

过渡时期

我国:

现代型(中/韩/古/乌是发展中国家里的现代型)

3.影响增长模式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

宗教信仰、生育观念、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等。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标准:

跨越行政区,一年以上,居住地发生改变。

2.分类及特点

时间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

意义

19

C

集团化、大批

亚非拉

美洲

大洋洲

殖民扩张

殖民招工

奴隶买卖

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定居少、短期多

拉美

东亚

非洲

欧/北美

北非

西亚

经济发达:

劳务/科技移民/难民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1)国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2)国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时间

原因

特点

流向

古代

政治强迁、战争、灾害

大批次

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建国后至80s中

计划经济

严格户籍管理

有组织

有计划

东部向西部、东北

80s中至今

改革开放

流量大、自发

内地向沿海及工矿区

(3)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按迁移方向划分

3.人口迁移的意义

迁出地:

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农田荒废。

迁入地:

解决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环境/住房等问题。

意义:

调整人口分布及余缺,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发展/缩小差距。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源、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水平、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争

个人需求变化(往往起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

“永嘉之乱”后第一次北方居民南迁高潮;“安史之乱”后第二次,

南方人口首次多于北方,重心在长江流域;“靖康之难”后第三次。

美国:

第一次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城市化,第三次农业危机(南→北/西),

第四次老工业区衰落(东北→西南“阳光地带”),第五次老区改善。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种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2.环境人口容量:

某地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及其他条件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一地区整体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首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水平: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

负相关

4.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悲观者,乐观者,中间论(100~110亿)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条件下,某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区域的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有重大意义。

3.当前全球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老龄化→环境与资源问题。

全人类实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任务艰巨。

措施:

尽可能控制人口,保障发展的平等权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受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影响)

团块状:

成都、合肥、华盛顿——平原地区

组团状:

重庆——山区或丘陵

条带状: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河谷地带(污染几率大)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住市政工,服务仓储通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工业/交通/政府机关/住宅用地/休憩/绿化及园林/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由集聚效应形成)

住宅区:

城市土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工业革命后出现。

现多分化为高级区(城市外缘)和低级区(内城及工业区)。

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线两侧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小。

(CBD:

昼夜人数相差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商业/服务中心二合一)

工业区:

靠近交通便捷地带,有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形成因素(受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市中心远近影响)

经济(地租高低):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住宅次之,工业最弱。

工资水平、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原始设计、其他。

3.城市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之中。

不同等级和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划分依据:

人口规模(我国标准:

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

2.分类:

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10,10-20,20-50,50-100,100+(单位:

万人)

3.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少,范围小;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多,范围大。

4.影响城市等级高低的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资源。

(以上海为例:

海岸线中点、长江口、国际港口、铁路发达、人口、三角洲)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等级较高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较远;反之数量较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六边形理论)。

第三节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a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b的过程。

以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

2.衡量标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成因推力:

使人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抗灾差/收入低)

拉力:

吸引人至城市(易就业/社会保障好/交通便捷/文化设施全)

4.意义:

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

水平

发展特点

常见问题

初期

低(30%-)

进程缓慢

功能区混杂布置

中期

较高(30-70%)

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聚集/郊区城市化)

住房拥挤、环境污染

后期

高(70%+)

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但局地城市地域仍在扩展

逆城市化

(大城市中心空洞)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剧烈的地区,城市的四大圈层均发生改变。

(土壤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水循环受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城市常见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矿废气。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噪声污染:

交通出行、工业生产施工、社会活动(50dB+)。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及生活垃圾。

其他:

电磁污染、光污染、光化学烟雾(C、H化合物)等。

四、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建设生态城市可减少污染并使城市与自然保持协调。

2.我国城市发展战略:

严控大城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着重发展小城镇。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绝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对区位)

实质:

对农业土地和合理利用

2.农业基本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土壤、气候(光照/降水)、水源——基本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和科技水平——变化较快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3.农业地域的形成——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概念:

一定地域/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基本相同。

二、混合农业——例: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

1.混合农业多为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分布于西欧、北美、南非、澳、新。

2.澳洲混合农业主要模式:

麦→草→休→麦

3.优点:

良性生态系统(羊/麦/草互养)、有效利用时间、灵活应对市场(风险小)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性质:

种植业、自给农业(极少市场)、劳动密集农业

1.分布:

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亚洲热带雨林气候区

2.地位:

所产稻米占世界总产量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稻米生产国。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土)

社会因素:

劳动力丰富廉价,种植史长,人均耕地少/单产高,饮食习惯

4.特点:

小农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

附: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鸭稻混合模式

二、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2.分布:

美、加、阿根廷、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我国东北华北。

3.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大农场经营,我国国营。

4.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社会因素: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科技水平高

5.例: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1)区位条件:

上述所有条件。

(2)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与季风水田农业的最大区别),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实现了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3)示意图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性质:

畜牧业、市场农业、密集农业

1.分布:

美国、阿根廷——牧牛业,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业(牛和羊的适应能力不同)

2.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3.区位因素:

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

(1)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湿润气候),草场茂盛。

社会经济因素:

地广人稀,地租便宜;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2)阿根廷人对该产业的改良

改善交通,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养良种牛。

(3)该产业由粗放农业向密集农业转变,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

附:

我国内蒙古、新疆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需要改善交通,加大科技投入。

二、乳畜业——性质:

畜牧业、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1.生产对象:

奶牛

2.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3.分布:

城市郊区(运输不便、不耐储藏,需靠近市场)

4.典型地域:

北美五大湖周边,西欧、中欧,澳/新(另:

荷兰/丹麦)。

5.区位因素——以西欧为例

饲料因素:

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多雾短日照,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地势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种植。

市场因素: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

6.特点: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7.比较:

大牧场放牧业Vs乳畜业

气候

干旱半干旱

温和湿润

草场

天然

人工

分布

地广人稀地区

城市周边

产品

肉、皮毛

乳及乳制品

市场

远离市场(外地市场)

靠近市场(本地市场)

第四章工业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分类:

按生产部门分为采掘/加工业,按产品用途分为重工业/轻工业。

2.生产过程:

投入原料,产出产品和“三废”。

3.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动力(燃料)*、原料*

社会因素:

政策、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

4.主要导向型工业——区别于各密集型工业(前者针对区位,后者针对投入)

(1)原料导向型:

制糖、水产品加工、罐头加工、采掘业

(2)动力导向型:

冶炼业、化学工业

(3)市场导向型:

饮料、家具制造、印刷、面粉、石油加工

(4)技术导向型:

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5)劳动力导向型:

电子装配、玩具加工、服装加工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

1.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

原料和燃料↓劳动力数量↓信息畅通↑市场↑科技↑

劳动力素质↑交通仍有吸引力(在发展中国家)

例: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动力

原料

市场

近煤

近铁

临海

鲁/伯

包/鞍

宝/福/塔

2.新增区位因素

(1)环境因素

较严重污染工业分类见右图。

无污染或轻污染城内,轻度污染城郊,严重污染远离城市

工厂应在盛行风下方向/垂直于季风方向/最小风频上风向布局

污水处理厂应在河流最下游,自来水厂应在河流最上游

(2)政策因素、乡土情感因素(侨乡)、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等。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一定发展传统工业)

1.发展基础:

煤、铁资源

2.核心:

大型工业企业

3.分布:

鲁尔区、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中国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日本太平洋沿岸(不以煤铁资源为基础)。

4.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电力。

5.存在问题: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二、传统工业区的繁荣—衰落—振兴: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区位优势:

本地煤炭丰富,距铁矿近,水陆交通便捷,市场广阔,水源足。

(辽中南: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

2.发展障碍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开采成本升高(露天矿→地下矿);

老工业区饱和,不适宜新技术革命,生产结构单一;

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替代品发展/生产国过多)。

3.综合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三、新工业区(不一定发展新兴工业)

1.特点:

时间新(20-50后),地区新(无传统工业基础的农村),规模小。

2.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第三意大利),德国南部,美国硅谷,

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印度班加罗尔,中国中关村。

3.以传统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以“第三意大利”的工业小区为例

(1)形成条件本区区位:

劳动力丰富,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便利。

国内环境:

政府支持,发达的经济信贷体系,高度开放的经济。

国际环境:

20-70s原料和能源的大幅涨价。

(2)特点:

中小型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集中同类和相关产品,

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分散,生产过程分散。

4.以高新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例

(1)部门:

微电子、宇航、生物工程、核能、激光。

(2)特点:

产品研发费用比例大,更新周期短并面向世界市场;

人员知识水平高,(产值)增长速度快。

(3)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人才充足,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4)发展历程:

先积聚,再分散(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

附:

钢铁生产:

铁矿(烧结厂)+焦煤(焦化厂)→炼铁→炼钢→铸钢→轧钢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方式

1.特点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成本高。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水路:

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灵活连续性差,影响因素多。

航空:

速度快;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具/线路二合一,运量大,损耗小;投资多,灵活性差。

方式

运量

运价

速度

连续性

灵活性

铁路

3rd

3rd

2nd

1st

4th

河运

2nd

2nd

4th

4th

3rd

海运

1st

1st

5th

5th

5th

公路

4th

4th

3rd

2nd

1st

航空

5th

5th

1st

3rd

2nd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

二、布局:

点线交织而成运输网,其布局主要受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影响。

例:

河/海港口和航空港的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影响聚落

1.影响分布河流:

京杭运河沿线城市。

铁路:

郑州、株洲、兰州、徐州、蚌埠(京沪线过淮河)。

2.影响形态:

交通线成为聚落发展轴(株洲、筑波),

其变化会引起聚落形态的变化(嘉兴)。

3.影响发展:

交通线的兴衰引起聚落的兴衰(扬州、济宁)。

二、影响商业网点

1.影响密度:

平原地区密度大而且固定,山区密度小而且流动。

2.影响位置:

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原则。

3.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

例:

北京商业中心的变化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时期

生产力

人地关系

问题

人地思想

采猎文明

低下

发展缓慢

环境制约人类

人地原始平衡

生物多样性

减少

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

很大提高

对抗性增强

出现不协调

生态破坏

(局部)

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

突飞猛进

矛盾激化

全面不协调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征服自然

后工业文明

环境问题严重

谋求协调发展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关系(如右图)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与只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人类索取资源速度超过资源更新速度

——导致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人类排放废物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导致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分布

(1)全球共同性:

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

(2)地区差异性

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工业和交通过密)

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资源利用不当)

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三、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包括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平性原则(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发展须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责任,需要整体协调)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根源):

数量大、净增长多、素质低。

2.严重的资源短缺:

人均少、利用率低、需求量大。

3.深刻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城市→农村蔓延,生态破坏更广更深。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战略:

《中国21世纪议程》(1994.3,国务院)

2.重点:

促使经济集约型发展,控制人口并提高质量,加大环保力度。

3.途径——循环经济:

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