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281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docx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

押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教师版

人文(区域)地理选择题组

〖真题回顾〗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Ⅲ•第4—5题)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01~2005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D.1971~1975年

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答案】4.D5.C6.B

【解析】4.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岁,197-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C正确。

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

1986-1990年左右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太快,D错误。

故选C。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

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图中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也较少;因此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B正确。

人口出生率逐渐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不一定是逐渐增加,A错误。

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龄年龄的人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再2025年出现生育高峰,C错误。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中信息不足以判断其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D错误。

故选B。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2题)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答案】1.A2.D

【解析】1.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

故选A。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

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

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

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

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

故选D。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C2.B3.C

【解析】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

所以选C。

2.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

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

所以选B。

3.根据图中信息提示:

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5题)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答案】4.C5.B

【解析】4.图中给的信息是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不同年龄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例,没有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自的总人口数量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男性人口数量多少,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非欧盟籍,D错误。

故选C。

【解析】5.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导致欧盟地区人均收入降低,但不会剧降,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

故选B。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第1—2题)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1.B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

故选B。

【解析】2.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

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

【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5题)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答案】4.C5.D

【解析】4.首先弄清楚概念。

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

故选C。

5.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故选D。

【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考查了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

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

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第4—5题)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图2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

【答案】4.C5.C

【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

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

故选C。

5.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

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C项正确。

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

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第3—5题)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3.D4.C5.B

【解析】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

故选D。

4.“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

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

故选C。

5.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宜;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

错。

故选B。

【点睛】第3题从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和城市等级两个知识点去分析解答问题。

第4题通过题干中“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可知“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为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其既能在乡村务农、又能在集镇务工。

第5题采取的有效措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国县、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来进行。

〖命题探究〗

命题特点——结合区域特征围绕人地关系纵向递进考查

〖解题秘籍〗

一、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

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二、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

(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

(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a.基础好

b.拉动强

c.有保证:

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

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

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

1.分析思路

2.答题规范

(1)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水能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工程的建设

②社会经济条件:

a.市场条件: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工程条件:

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河流的航运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

无结冰期(或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3)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常用答题用语

治理原则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分洪、蓄洪

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4)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

②不利影响多从工程本身以及其对上游和下游的影响进行阐述。

(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

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

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

2.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二)可持续发展

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

(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生态效益

①防止生态环境恶化;②降低污染,净化环境;③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社会效益

①改善农民生活环境;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污染治理费用

生态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

①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

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