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6131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绎推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演绎推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演绎推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演绎推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演绎推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演绎推理.docx

《演绎推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绎推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绎推理.docx

演绎推理

2011年公务员考试专项:

演绎推理

Tag:

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2011-02-21  来源: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字号:

T|T|T

我要提问

  在广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中演绎推理题型是其中的一项,一般是10道题的题量,那么本文主要讲解演绎推理题型,解题原则以及解题方法以供考生参考:

  演绎推理题型分析

  【例题】某厂有五种产品:

甲、乙、丙、丁、戊。

它们的年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

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戊不比丁低,而乙不如丙高。

  请问,哪种产品的年销售额最高?

  A.甲  B.乙  C.丁  D.戊

  【解析】从所给条件可以知道:

戊>丁>丙,乙>甲。

因此,正确答案为D。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演绎推理是指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

注意:

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演绎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公务员考试的演绎推理题目多数从GRE/GMAT/LSAT题目演化而来,相当部分是进行了直接翻译,所以凡是学习过上述三种考试的同学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公务员考试的演绎推理题目。

  演绎推理的解题原则和步骤

  一)解题原则

  1.头脑空白原则:

排除杂念,只跟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2.假设真原则:

题目说的就是真的;

  3.不需要充分性原则:

答案不一定必然,不要太较真,支持并不是说要证明论点一定对;削弱也不一定要说明论点一定错;解释也不一定要求一定可以导致结果。

  二)解题步骤

  1.首先看问题,根据题目问法对题目进行分类,进一步确定读题的重点和做题的方法;

  2.其次读文章,不同类型的问题阅读重点不同;

  3.最后选答案,迅速去掉明显不正确的,找出或者预测出正确的。

  演绎推理题的备考误区

  很多人认为演绎推理需要具备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很多教材罗列大量的逻辑学的专业知识,人为地大量增加了考生的备考负担!

对此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违反考试规律的做法,我们说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考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演绎推理也不例外。

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是学过的,就是没学过也会从生活实践中掌握,只是没有形成理论而已。

有了这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加上一些实用的解题方法就足以应对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了。

  演绎推理的总体解题策略和方法

  一)总体解题策略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

  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

但你心中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考生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

  2、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演绎推理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

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

必须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

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二)总体解题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

  “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

  “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

  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

  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

这很难说。

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

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3、列表法

  有时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表列特征,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

做此类题时,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

  有些逻辑试题,需要考生首先进行必要的数字计算,尤其是当题干或备选项中出现了数据或者与数据有关的文字的时候。

做这些题时,考生一定不要怕麻烦,如果考生动手计算计算,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演绎推理常用方法总结。

[p]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1: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

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

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

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

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

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

“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

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

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

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

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

  丙:

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

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

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

即: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

  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

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

“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

“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

“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张教官说:

“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

“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

张孙二人一对一错。

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2)周教官说:

  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D。

  试题3: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解析]

  1)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显然③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那么“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

  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①,剩余的条件“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

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

答案A。

  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

  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

  快读:

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

  快解:

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矛盾分析,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

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p][h1][/h1]二.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

  联结词如:

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

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范的。

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

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

如:

  前件后件

  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

  ……

  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

  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

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

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

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

  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

A、B、p、q…指代相关事物;

  2)逗号:

,读:

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相同)

  3)右箭头:

→读:

则。

表示“如果…那么”

  4)对号:

V读:

或。

表达“或者…或者”

  5)双箭头:

=>读:

所以。

是推出符号。

(也可用“→”替代)

  6)负号:

-读:

非。

表达否定。

(与旧符号“¬”相同)

  1.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句型:

如果A,那么B。

  符号:

A→B(读A则B)

  规则1:

断定A,必然断定B。

符号:

A→B,A=>B(分离规则)

  规则2:

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

符号:

A→B,-B=>-A(逆否规则)

  传递规则:

A→B,B→C=>A→C

  2.必要条件推理:

  句型:

只有A,才B。

  符号:

A←B(读A才B)

  规则:

(从略)

  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换位定理:

  句型转换:

只有B才A=如果A则B。

  符号:

B←A=A→B

  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

  句型:

或者A,或者B。

  符号:

AVB(读A或B)

  规则1:

否定A,必然断定B。

符号:

AVB,-A=>B

  规则2:

否定B,必然断定A。

符号:

AVB,-B=>A

  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

请看试题。

  试题1:

  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

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

  A.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

  C.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

  D.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

  [解析]

  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则”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

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

  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

  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

提高10%→提高20%,

  逆否推理:

-提高20%→-提高10%

  传递推理:

-提高20%→-提高10%,-提高10%→破产=>-提高20%→破产

  结论是:

不提高20%就破产。

答案A。

  3.解析中使用了充分条件逆否规则、传递规则。

  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如果熟悉规则,十几秒钟之内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不熟悉规则,可能要费些时间。

但是,下面这样的试题不使用规则会有些麻烦。

  试题2:

  一个热力站有个5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

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

  

(1)如果开启1号阀,那么必须同时打开2号阀并且关闭5号阀。

  

(2)如果开启2号阀或者5号阀,则要关闭4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号阀和4号阀。

  (4)现在要打开1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

  A.2号阀和4号阀。

  B.2号阀和3号阀。

  C.3号阀和5号阀。

  D.4号阀和5号阀。

  [解析]

  1.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

  则解析。

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

  2.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

(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

  1)1→(2,-5)(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

  2)(2V5)→-4

  3)-(-3,-4)

  4)1(必须打开1号)

  演绎推理:

  据条件1)4),用分离规则:

1→(2,-5),1=>2,-5(断定开2,关5)

  据断定(2,-5),结合条件2):

=>-4(断定关4号)

  据断定-4,结合条件(3):

=>3(断定开3号)

  累计断定项是:

2,-5,-4,3

  对照选项:

答案B。

即:

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2号阀和3号阀。

  试题3:

  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解析]

  1.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

  条件1:

信任→互尊

  条件2:

(换位)信任←长期=长期→信任

  条件3:

长期→互尊,同爱好

  概括条件2和3:

长期→(信任,互尊,同爱好)

  2.对照选项:

B否定了“同爱好”这个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前件也被否定:

  B:

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持的私人关系不会太久。

(-长期)

  答案B。

  这个试题的特征是:

没有联结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可以识别是什么条件的命题。

这样的试题叫做隐含演绎推理,也叫隐含论证演绎。

  公务员考试,经常变换推理规则的使用方法,如隐含演绎推理等。

本章在演绎推理中有更多的介绍和习题供参考。

演绎推理解答技巧

2008年03月20日11:

07  金路公务员

  四、演绎推理解答技巧

  对于没有接触演绎推理的应试者,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考试之前了解一些有关逻辑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是逻辑学中演绎推理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尤其是对于演绎推理的试题。

根据上面谈到的几种类型,下面介绍解答此种试题的步骤、原则和方法。

  

(一)演绎判断推理解题三步骤

  1、首先弄清所问的问题

  解答逻辑学问题,应首先从提问问题开始,可以尽快明白试题的要求,这种方法有助于考生节约一定的时间,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应该重视的问题形式上或关键的词语上,减少多余文字的干扰,弄清试题的类型,是使考生尽快找到解答问题的最佳方法。

  2、根据所问问题阅读所给的材料

  在了解了所问的问题后,应试者应带着提问,快速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看清试题的出题思路最为重要,应将材料中各个组成要素提炼出来,包括结论是什么,大前提使什么,小前提是什么。

  3、结合所问问题和材料一起进行选项

  一般说来,应根据题目的类型和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快速的思考,是前两者尽快一致,尤其是对所问问题感到拗口或难以理解的试题要弄清楚所问的问题到底是要求选择什么内容,是要求正面的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是属于前面列举的哪一种问题的选择。

弄清拉了题意,解答就相对容易一些。

  

(二)演绎判断推理解题三原则

  1、不要拘泥于材料的具体内容

  试题中的内容,虽然与逻辑学的知识有关,但都是形式的逻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材料的内容复杂,不容易理解,主要是材料中的内容涉及了过多的专业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科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金融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而且有些问题确实需要一些专业的常识,但是,应试者一定要明白,演绎判断的试题,不是要考查大家对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考查应试者对这些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考查应试者对材料中内容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解答试题时,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去质疑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是应该按照题干和选项所设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在考试中,一定记住材料的内容是假设的,与所问问题之间是一种推理关系,需要用逻辑的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即使问题是错误的。

  2、寻找最佳的可能选项

  在演绎推理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有两个是存在明显错误或问题是矛盾的,所以一般容易被排除。

在剩余的两个中,选项内容有些相似或相近,判断有一定难度。

但是有些应试者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想找到最佳的答案或必然性的选项,实际上在逻辑学的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真,结论就一定真,许多推理或论证,虽然不一定对于结论具有保真性,但只要能对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前提对结论构成一定程度的反驳,那么这种寻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就增大或减少了,这种可能性就是要找到的答案,而不是要找到绝对的答案。

  3、不能依靠题干以外的材料进行推理

  解答演绎推理的试题,只能依靠题干所给出的信息,不能加入我们在日常生活形成的思维方式作为推理的依据,给出的材料是唯一的前提,这个原则要求应试者必须密切结合题干来考虑选项,只要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不管多么正确或有道理,都不能作为正确的答案选择。

支持或消弱的选项必须与题干相关,所有与题干不相关的选项都是不能选择的。

  (三)演绎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和方法

  1、排除剩余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排除不相干的或不合理的选项,进行选择的方法。

适用的类型主要是“最不可能消弱”或“最可能消弱”的题型。

如“以下哪项为真,将最不能构成对题干的质疑?

”回答这类问题,应首先把可能构成对题干质疑的选项逐一选出,最后剩下的就是最不能构成质疑的。

这种类型的解答直接去找选项是很费力的。

还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消弱题干的论证”这种类型的试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一一把不能消弱或支持的选项选出,最后剩下的就是最能消弱题干的。

  例文1、(2004年试题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洋上航行的商船常常遭到轰炸机的袭击,许多商船都先后在船上架设了高射炮。

但是,商船在海上摇晃得比较厉害,用高射炮射击天上的飞机是很难命中的。

战争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从整个战争期间架设过高射炮的商船的统计资料看,击落敌机的命中率只有4%。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得不偿失的。

  以下哪个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

()

  A.在战争期间,为架设高射炮的商船,被击沉的比例高达25%;而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被击沉的比例只有不到10%

  B.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即使不能将敌机击中,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将敌机吓跑

  C.架设高射炮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在战争结束后,为了运行的效率,还要在花费资金将高射炮拆除。

  D.一般来说,上述商船用于高射炮的费用,只占整个商船的总价值的极少部分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得知,作者通过陈述二战中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否可行而发表的观点:

在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得不偿失的。

在四个选项中,D是支持题干观点的,A是说明了架设高射炮能击沉飞机,只是比例较低,C是题干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属于题干以外的内容,应该去掉,所以只有B与作者的观点相反的,这样就说明架设高射炮不是得不偿失,而是非常有用途的,这样就削弱了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是符合问题要求的。

  2、归谬假设法。

对于不容易选择的解答,可以采用归谬法,即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该选项不能成立,如果代入题干中的选项成立,再综合其他因素进行排除,则最后一个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3、比较异同法。

是通过比较题干和备选项之间的共同因素从而找到不同因素,或者比较不同因素从而找到共同因素,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的题型的一般提问方式是:

“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

”“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它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

  4、弱化论据法。

这是弱化题干论证的另外一种方法,提干中的结论是靠论据来支持的,如果反驳成功,弱化了提干中的论据,则说明提干中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反驳或弱化了题干中的论证。

弱化论据法有时是指出题干中的论据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用更为根本不存在的情况来否定或代替题干中所说的论据。

  5、逆向推导法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从结论推导前提的方法,提干中有时提供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