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电器控制与应用》课程标准.docx
《《低电压电器控制与应用》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电压电器控制与应用》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电压电器控制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是依据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面向机器人操作员、机器人维护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它属于专业核心课,是课程学习的基本,非常重要,前导课程有《机械基础》等专业课程,后续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与应用》。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主要介绍、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用途、常用低压元件的结构与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原理、常见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等内容。
其中重点讲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原理、典型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气安装工具的使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安装的工艺、典型控制线路故障检修的方法,能独立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线路的安装、通电、故障检修。
1.知识目标
(1)掌握仪表安全使用
(2)掌握电工安全用具使用;
(3)掌握电工安全标示的辨识;
(4)掌握电气识图、电气设计、电气维修的基本要求;
(5)掌握基本的电气故障维修;
(6)掌握电气符号及应用。
2.技能目标
(1)电动机单向连续带点动运转线路接线;
(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运转线路接线;
(3)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的安装及接线;
(4)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转线路带仪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5)导线连接;
(6)判断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
(7)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排除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
(8)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9)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10)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证书目标
中级维修电工证、1+X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等。
五、考学时与学分
1.学时:
72学时
2.学分:
4学分
六、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根据《低电压电器控制与应用》中的常用的电工控制项目设置的教学目标,取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将大项目分解为各个小任务,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完成各小任务,逐步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安装的工艺。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学生通过接受老师安排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做至U"教、学、做”一体化,最终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组织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设计以电气控制系统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采用分组教学,以5人为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及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配合、沟通与协作能力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认真备课,加强实物演示和课堂互动,使课堂生动、
内容易懂。
结合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模拟练习,以企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考核,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
教学过程中,引入校企合作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如无模块或工作情境,则删除第一列)
序号
模块名称
学时分配
备注
1
电工安全及任务解读
12
2
常用低压电器
20
3
电器控制的基本知识
20
4
故障诊断及事故处理
20
总学时
72
2.单元(或项目)设计
模块一
电工安全及任务解读(职业能力01,04,05)
单元1
电工仪器安全使用
学时
理论
6
单元2
工作准备
实践
6
单元3
任务解读
一体化
0
学习目标:
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万用表、兆欧表等测量仪器使用
2.了解并掌握电工安全用具的使用
3.了解并掌握电工安全标识的辨识
4.了解并掌握电气安装任务准备要求
5.了解并掌握管理规范的要求
3.了解任务分解的要求
技能目标:
1.能够掌握劳保用品的穿戴方法及应用场景
2.能够掌握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的使用
3.能够掌握电工安全工具的使用
4.能够选择和准备相关工艺、作业、检验标准文件
5.能够学习与遵守安全规范
6.能够解读应用场景与技术要求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场景的能力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1.电工仪表安全使用(重点)
2.电工安全用具使用(重点)
3.电工安全标识的辨识(重点)
4.物料准备(重点)
5.技术资料准备(难点)
6.任务解读(重点)
7.管理规范学习与实施(难点)
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法。
教学地点
包含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
(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参考用书及电工帮助手册
练习与习题建议
练习方式采用真机实操方式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思维能力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语言运用能力、完成项目(模块)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
课堂表现占50%,作业和任务占50%
模块二
常用低压电器(职业能力02,03,08)
单元1
开关类电器
学时
理论
5
单元2
继电器类电气元件
实践
5
单元3
其他电器
一体化
10
单元4
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动力电路和控制电路开关电器的特点及应用
2.了解并掌握继电器类电器元件的使用
3.了解并掌握电气图的绘制及标准
4.了解并掌握正确识读电气原理图、电气装配图、电气接线图
5.了解并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逻辑
技能目标:
1.能够使用开关类电器、继电器类电气元件
2.能够根据电气原理图、电气装配图、电气接线图,准备电气装配的工装工具
3.能够根据电气装配图及工艺指导文件,准备需要装配的电气元件、导线及电缆线
4.能够描述电气元件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5.能够正确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逻辑代数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1.开关类电器(重点)
2.继电器类电气元件(难点)
3.其他电器(重点)
4.电气图(难点)
5.电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检修(难点)
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法。
教学地点
包含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
(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参考用书及电工帮助手册
练习与习题建议
练习方式采用真机实操方式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思维能力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语言运用能力、完成项目(模块)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
课堂表现占50%,作业和任务占50%
模块三
电器控制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02,04,12)
单元1
三相电机类实训
学时
理论
6
单元2
照明电路类实训
实践
6
单元3
导线链接
一体化
8
单元4 典型案例
学习目标:
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电气原理图识图能力
2.了解并掌握三相电机类的安装工艺流程
3.了解并掌握照明电路类的安装工艺流程
4.了解并掌握导线链接的安装工艺流程
5.了解并掌握任务收尾的基本工作
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结构、电路进行检验
2.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安装与调试
3.能够掌握工具整理的步骤及标准
4.能够正确的使用各类工具
5.能够完成电气图的分析及绘制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1.电动机单向连续带点动运转线路接线(重点)
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运转线路接线(难点)
3.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的安装及接线(重点)
4.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转线路带仪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重点)
5.导线连接(重点)
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法。
教学地点
包含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
(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参考用书及电工帮助手册
练习与习题建议
练习方式采用真机实操方式
6.电路检测(重点)
7.电气系统检查(难点)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思维能力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语言运用能力、完成项目(模块)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
课堂表现占50%,作业和任务占50%
模块四
故障诊断及事故处理(职业能力12,13)
单元1
故障诊断
学时
理论
5
单元2
事故处理
实践
5
一体化
10
学习目标:
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故障出现的原因
2.了解并掌握排除故障的一般思路及方法
3.了解并掌握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4.了解并掌握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5.了解并掌握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排查电路故障
2.能正确使用故障检测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频谱仪等
3.能够对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4.能够判断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
5.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1.查询用户手册排除故障(重点)
2.识读电气原理图(重点)
3.判断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
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法。
教学地点
包含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
(难点)
4.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重点)
5.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重点)
(实验)室
教学及参考资料
参考用书及电工帮助手册
练习与习题建议
练习方式采用真机实操方式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权重分配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思维能力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语言运用能力、完成项目(模块)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
课堂表现占50%,作业和任务占50%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
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他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所以,讲授是其他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他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
任务驱动教学法: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独立思考,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
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
讨论式教学法: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
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
极状态,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
通过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
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强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
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具体表现在:
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师资条件要求
(1)本课程由教学团队完成,团队成员至少2人,其中课程负责人1人,可由学校导师担任,企业实践导师至少1人。
(2)学校导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熟悉中职职业教育规律,熟悉机器人组装调试岗位,具有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能力。
企业导师应是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了解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熟悉相应的国家标准、工艺规范和安全标准,具有执教能力及良好的表达能力。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主要以校企合作形式进行,要求教师讲课与机器人安装调试工作岗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机器人电气安装工作,在真实工作环境对机器人组合、调试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感性认识,同时了解工业机器人行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电气控制入门及应用》,张伯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评价建议应体现多元评价方法,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学业评价采取过程考核、最终考核及业绩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案。
过程考核:
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如学生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在每个项目教学中,学生平时的行为、操作、回答问题等都作为平时考核的内容。
理论考核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可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包括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等。
业绩考核:
即学生岗位培养考核,需进行单独的技术技能考核,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设计考核要求和方案,企业导师负责考核。
成绩构成:
总成绩=过程成绩20阪+最终成绩50%+业绩考核成绩30%o
十、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