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617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docx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公安信访作为信访制度的一部分,因公安工作机制和公安业务的特殊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信访制度有别,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的公安信访调研汇报,希望你喜欢!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篇1

  针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化解非正常上访的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构建一元化“信访大格局”。

  化解信访矛盾的理想路径是把信访资源的整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把信访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权威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

  从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市级党委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优化信访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根据市情,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党、政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信访部门适时协调的信访新格局。

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势,全社会共同担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构建一体化“社会大协同”。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和化解信访矛盾的主渠道。

随着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行,结合信访矛盾网格单元化解方式的运用,可以构建以来访接待为主轴、法律咨询解答与心理咨询为辅佐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

  一是在“规范”、“畅通”中推进有序上访。

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的规定,改“批示立案”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上访申诉,没有领导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访条件的上访申诉,即使有领导的批示也不能立案,严防接访中的随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减信访矛盾。

注重政策的跟踪评估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对因政策原因引发的信访问题,要注重执法监督。

检查政策执行中执法者不当行政原因造成信访问题时,信访工作机构要大胆行使《信访条例》赋予的行政处分建议权,制止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在“调处”、“化解”中提升社会协同效能。

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机制。

探索民间组织参与信访,让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弱势群体与政府及司法机关间沟通、协调的功能。

成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和社会关怀等,以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群众社会基础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三)创新方法,包容并蓄,构建科学化“依法大息访”。

  在信访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社会管理机制,综合体现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贵包容、法治保障相结合原则。

  一要以“评”控访。

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研判有关信访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误导性等潜在风险,既要防止大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也要防止忽视小信访问题而演变为大事端。

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科学、慎重决策,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二要依“法”息访。

建议建立公开听证信访制度和必要的信访终结制度,对“两级终审”、“三级终结”的案件进行最终认定,推广无理上访户终结制度,把信访听证与规范信访秩序结合起来,实施无理上访老户终结制度。

  三要依“规”惩访。

面对恶意非正常上访行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处置。

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从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访行为表现后,对那些在非正常上访行为中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

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四)明确导向,多元评价,构建科学化考评机制。

  当前信访事项解决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因此,要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加大民生指标的分值设置,让干部更加注重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干部就该考虑什么”。

  1、考评内容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兼顾”,以有效结案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信访工作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能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依据,而应对各地的上访情况进行有效监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积极解决上访所反映的问题,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来考评。

  

  2、创新过错追究机制。

过错追究,就是对因干部违法乱纪、该作为不作为而引起的群众上访,要严格追究干部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严格的扣分处理。

但应明确,属于改革带来的阵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访,只能是让各级干部尽量做好思想工作,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属于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应该严厉打击,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

实行严格的过错追究制优点体现在:

一是各级干部心里服气,气顺,工作也有积极性;二是个别违法乱纪的干部也会有所收敛;三是不会再出现因上面的压力太大,领导干部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让步,使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人有机可成,形成“爱哭孩子多吃奶”的恶性循环局面。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信访矛盾不能靠“堵”更应重视“疏”。

因为“堵”只能将“桥梁”变“鸿沟”,“疏”则能把“天堑”变“通途”。

要建立良好、正常、规范的信访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访氛围,让信访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支持与努力。

解决信访问题任重道远,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讨研究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篇2

  一、我区信访工作概况

  我区地处中心城区,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商贸、旅游、服务的中心。

全区现辖6个街道、40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总人口34万。

  20**年,全区共接待和受理群众各种形式的信访1710批次3672人次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受理群众走访973批次2935人次,同比下降5%,包括进京访84批次132人次,集体访7批次,其中真正属我区进京访有32批次63人次,集体访5批次25人次,登记的有22批次49人次(含原一厂教师6人的集体访1批),属地属事是龙沙区的案件8批次,非正常访2批次,进京访同比上升68%;进省访12批次31人次(含集体访2批次),同比下降14%;到市访95批次412人次(含集体访42批次),同比上升111%;到区访782批次2360人次(含集体访420批次,含重复访130批次1340人次),同比上升26%,群众走访的结案率达到70%。

  --受理群众来信56件次,同比下降51%,结案率达到%。

--受理电话访628件次,同比下降29%,结案率达到100%。

  --受理网上访53件次,同比下降74%,结案率达到100%。

  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实质突破。

“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年”成效显著,23起历史遗留的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办结14起,45起临时交办案件办结35起;“区委书记暨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扎实开展。

区级领导共接待136起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的有102起,办结率达75%;全区一盘棋的信访格局形成。

统一领导、权责明晰、条块结合、分工协作、全员参战、齐抓共管的大信访调处新格局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二、信访工作现状

  当前,信访工作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矛盾多发的特殊社会发展阶段,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信访突出问题仍较集中,深层次的问题不断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且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信访总量有所增加,并仍在高位运行

  除了多年积累的问题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的信访问题仍在不断产生,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呈现,其中多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因为社会转型而必然出现的矛盾高发期。

不和谐因素的大量存在,需要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去化解和解决。

  

(二)信访问题涉及面广,结构性矛盾突出

  群众信访反映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大至对国家发展、建设提出批评和建议,小至要求解决个人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看,主要集中在劳动社保、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占、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军队退役人员、环境保护、干部作风等八个方面,约占信访总量的一半,其余的问题则相对比较分散。

这八个方面问题,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中多数又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密不可分。

这些情况充分表明,改革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突出的矛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会不断暴露,不和谐的因素还会继续产生。

  (三)信访形式以走访为主,过激行为时有发生

  当前,群众信访的形式呈现为多样性,有书信、走访、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但主要的还是书信和走访两种形式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从最近对书信和走访两种形式的统计数据看,在全国,群众采取书信形式信访的约占28%,采取走访形式信访的约占72%在走访中,集体上访(指5人以上)的人次约占走访总人次的70%。

不可忽视的是,集体上访的人次仍占较大比例,有组织的跨地区跨部门的串联集体上访有所增加,上访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仍不断发生,非正常上访的情况还时有反复。

种种情况表明,社会不和谐因素仍大量存在,有些矛盾还相当尖锐和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信访严峻形势的成因

  在高强度地推进信访稳定工作的同时,信访稳定形势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相当复杂。

  

  

(一)城市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城市化、工业化日新月异时期,使社会构成和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在所难免,通过信访渠道维权成了弱势群体费省效速的当然选择。

  

(二)各类改革举措的强势到位

  改革涉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调整。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探索,难有万全之策。

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

通过改革,多数人得到了实惠,也难免有人利益受损,尤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改革措施和工作上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使得涉改矛盾纷繁复杂。

这种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必然呈高发且难以化解之势。

  (三)全能政府的无限责任

  目前,政府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无限责任政府。

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加之权力集中、失误难免,因而责任难脱、矛盾集聚。

在改革发展中,群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政府,把问题的责任也往往归咎于政府。

发生了矛盾纠纷,群众自然找到政府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政府能力有限,矛盾纠纷不能妥善解决时,人们便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洒向政府,而各种社会组织又难以真正为政府分忧解难。

  (四)决策的非科学性与变动性

  领导机关决策不科学是引发政策性信访的关键因素,政策的变动性是导致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从信访稳定突出问题看,集中表现为各种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冲突,主要由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政策考虑不周引发的,与政策调整变动大、前后衔接不足、群众得到的利益和实惠相对受损有关。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适用不同政策,群众得到的经济补偿差异较大,加之群众的攀比心理和期望值较高,经济利益矛盾驱使他们走上集体上访之路。

领导机关在处理上访纠纷的决策不慎,也是导致上访的重要原因。

  (五)干部执行力的强弱差异

  

  实践证明,干部执行力强,工作深入扎实,信访稳定效果便好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敢于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真情为民,不少纠纷可消灭于萌芽、化解于基层,从源头上保住了稳定。

反之,干部执行力弱,是导致信访稳定事项不断产生和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

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时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与群众形成对立或对抗;有的干部对需要关心和解决的群众利益事项久拖不决、酿成是非;有的不愿、不敢接触矛盾,对群众上访采取推、拖、躲的办法,使小事情变成大事件,等等。

目前,信访稳定工作中重排查轻预防、重牵头责任轻部门联动、重接访轻走访、重出警轻处置、重批示轻靠前指挥、重稳控轻化解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公安信访调研汇报篇3

  一、我市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信访工作总体形势

  近年来,我市信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信访形势多年来保持总体平稳,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

但同时和全国一样,我市也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冲突等原因,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从20xx年到20**年,各级信访总量连续攀升。

  

(二)我市非正常信访有关情况

  我市赴京非正常上访处于多发频发态势,20**年度,我市进京上访实际发生量385批689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6、2%、人次上升18、8%。

其中非正常上访239人次,同比上升54、2%,重复非正常上访现象比较突出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我市在处置赴京非正常上访工作中,按照中央联席办总体要求,通过采取及时劝返接回赴京非正常上访人员、认真规范处置工作、促进解决问题、落实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使绝大部分赴京非正常上访得到妥善处理,基本做到了有理的解决到位,无理的疏导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违法的依法处置到位,多数非正常上访人员没有发生回流现象,没有发生恶性的影响大的赴京非正常上访问题,较好地维护了我市和首都重要地区和敏感部位的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连云港市非正常信访的特点分析

  综观我市非正常上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保福利、土地征用与流转、涉军人员、民间借贷、涉法涉诉、房产纠纷等方面。

其行为呈现出三个特征:

  

(一)频率高发,人数批次明显增加,连锁反应明显。

今年非正常上访同比上升54、2%,而且出现了此类问题解决又引发其他问题的现象。

如前几年我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后,又连续出现退役士官、复员军官等其它涉军人员反映待遇等问题。

  

  

(二)规模较大,手段方法灵活、行动组织性强。

随着上访次数的增多,上访人在跟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达目的,他们往往想尽办法,严密组织,统一口径。

如民办教师、涉军人员、“残疾车主”,“银行协解人员”串联、抱团集体上访的倾向非常明显。

  (三)行为过激,对抗性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大。

有些上访人不管自己反映问题是否有理,就直接到天安门、中南海、使馆区等场所,拉横幅、静坐、围堵大门、拦截车辆等行为进行上访。

  三、非正常上访形成的原因

  

(一)上访人心理因素加剧进京非访

  随着利益格局调整、收入差距拉大,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心理在广大群众中显得尤为突出。

上访群众心理心态偏激失衡,片面理解政策法律,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形成一些错误心态:

主要有“官本位”心理,认为“谁的官大就找谁”;“人治”要比“法治”管用;“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投机心理;“盲从”、“赌气”、“盲诉、盲访”心理等。

再加上现实中确有一部分人以访谋生,因访得利,从而导致非正常上访逐年增多。

  

(二)体制的负面效应诱引进京非访

  1、劝返机制的负面影响。

对非正常上访,随有随接,随接随返,对减少正常上访总量效果明显。

然而从实践中看,上访人产生了去北京上访管吃、管住、管送,“零成本”逛北京的负面效应,形成越接越多,越接越去的恶性循环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2、考核通报制度存在一些不足。

发生非正常上访后一级通报一级,为降低数量,后移名次,基层就会采取“拦”、“堵”、“截”等手段,这就给上访人造成基层党委政府怕去北京上访的错觉,以此要挟责任单位满足其过高诉求或不正当要求。

  3、责任划分中存在不合理成份。

《信访条例》规定解决信访问题应“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但在特殊时期、敏感时节,涉及到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时,强调让户籍所在地稳控,有时迫于压力,为完成稳控任务,就可能答应了一些不该答应的条件,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群众通过非法上访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导致工作越做越被动。

  (三)政府职能缺位助推进京非访

  非正常访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基层受理过。

但乡镇、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力量薄弱,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水平有限,致使“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成为一句空话,导致矛盾上行。

同时基层干部在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确实存在方法简单、工作拖沓、推诿扯皮的现象,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进而群众情绪失控,采取进京上访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四)法律遏制不力致使老户肆意非访

  1、在适用法律上有难度。

《信访条例》内容欠缺,导致上访秩序混乱。

首先,《信访条例》没有对上访案件做终结的法律规定;其二,对正常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其三,对缠访、闹访、无理访等行为缺乏刚性的管理措施。

由此,降低了《信访条例》的法律约束力,导致上访秩序混乱。

处置非正常上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关法律依据分散规定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且多属缺乏可操作性的原则性规定。

  2、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的主体不明确。

非正常上访行为违犯了《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本应由公安处置的违法行为,但由于“三个慎用”的出台,导致公安机关不敢处置,信访部门无力处置。

尤其是劳教制度取消后,老户活动更加频繁,组织更加严密。

7月1日那天在北京参与非访的将近1万,对于这些老户如何教育疏导,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导致加入非访队伍的人员不断增加。

  四、我市处置非正常信访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处置进京访的一些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构建应急处置小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京工作,专门成立接访二处,主要负责群众进京上访的应急协调和处置工作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2、精心组织,快速反应驻京工作组成立以来,按照“遇有情况,快速反映,提前布控,靠前化解”的处置原则,发现人员失控进京,主动对接有关部门,主动到敏感地区布控,果断处置,迅速劝返。

多次成功劝返,如海州区张某等6人多次进京,有两次在中南海带出,苏红酒业一批33人次进京被成功劝返。

  3、全力协调,多措化解。

每次发生非访以后,市驻京工作组在第一时间向省驻京工作组及国家信访局等部门及时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尽可能地核减。

同时,对于事发单位发函交办,跟踪问效,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因处置不力再次回流非访。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在处置非正常信访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非正常上访人员的劝返接回、稳控和处理工作难度大。

一是接回难。

如果上访人在北京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不愿意返回,信访部门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将人接回。

二是稳控难。

非正常上访人员在北京发生违法行为之前,任何执法机关对他们都不能拘留、关押,采取人盯人、死看死守的方法稳控也存在限制人身自由之嫌。

三是处理难。

由于法律依据和证据不足,即使公安机关对非正常上访人做出拘留、劳教等处理,被处理的非正常上访人若对处理不服,就会提起公诉,而公安机关往往会被裁定为败诉,还要对非正常上访人进行赔偿,致使许多公安机关不敢依法处理。

  2、现有的信访终结机制不健全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按照《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之规定,问题确已解决并且已经三级终结的信访案件,“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而事实上,只要上访人不息诉,上级就交办,原来的终结随之成为一纸空文。

尤其是对已经法律程序终结的无理非正常信访,缺乏相应的终结机制。

  五、遏止非正常信访的对策思考

  针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化解非正常上访的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构建一元化“信访大格局”。

  化解信访矛盾的理想路径是把信访资源的整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把信访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权威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从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市级党委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优化信访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根据市情,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党、政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信访部门适时协调的信访新格局。

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势,全社会共同担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构建一体化“社会大协同”。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和化解信访矛盾的主渠道。

随着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行,结合信访矛盾网格单元化解方式的运用,可以构建以来访接待为主轴、法律咨询解答与心理咨询为辅佐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

  一是在“规范”、“畅通”中推进有序上访公安信访调研汇报。

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的规定,改“批示立案”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上访申诉,没有领导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访条件的上访申诉,即使有领导的批示也不能立案,严防接访中的随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减信访矛盾。

注重政策的跟踪评估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妥善处理信访问题。

对因政策原因引发的信访问题,要注重执法监督。

检查政策执行中执法者不当行政原因造成信访问题时,信访工作机构要大胆行使《信访条例》赋予的行政处分建议权,制止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