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643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6

学习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二、相关知识(新闻与通讯)

1、新闻体裁

A、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B、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

何时 ②、where:

何地 ③、who:

何人 ④、what:

何事

⑤、why:

何因 ⑥、how:

何果

C、消息的特点:

①、真:

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②、短:

消息要求短。

③、快:

时效性      ④、活:

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

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2、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3、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

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

①、消息:

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背景),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

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

②、特写:

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

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

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

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

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

体化的新闻。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

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③、社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

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

4、什么是通讯?

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5、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结构化预习】

预习任务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了解音、形、义、词,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会解说)

2.标注自然段号,概括大意(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3.详看课下注释(不放过每个字,注意每个字所包含的信息)

4.作批注(旁批、眉批)

5.圈、点、勾、划重要词句(自己不理解,认为重要的词句)

6.思考课后习题及导读题(问题生成来源)

7.查阅资料(作者、背景等相关资料)

三、熟读文章,完成以下各题

1.熟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本文一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2.熟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思考: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

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

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协作指导】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4.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5、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①、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②、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③、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

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讨论明确:

 

【达标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  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a)  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 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

“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

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

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

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

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

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罪行知之甚少。

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B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

被”731“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做”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

例如冷冻实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

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份量。

BB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滔天罪行气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

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

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

5.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

 

6.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7.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8.2010年时值抗战胜利65周年,”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

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4题。

  ①对于德国发动二战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如今的多数德国人都有着强烈的忏悔意识,战后德国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称道,令人感到这个民族经过浩劫之后更加成熟起来。

  ②事实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在经历了很短的感情反复之后,就对本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

联邦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奥多尔-豪斯、阿登纳、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③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因此赢得了法国的宽容,为法德和解

奠定了基础,也为欧洲和平做出了贡献。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是”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

1985年5月8日是德国投降纪念日,当时的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认为德国在战后四十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今天我们大家应当说,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

“1995年6月,科尔总理继勃兰特之后,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

  ④在战后60多年里,

德国一直在心甘情愿地进行彻底的赔偿。

1998年,现任总理施罗德在获得大选胜利后发誓,要对那些还没有获得赔偿的纳粹受害者进行赔偿。

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如西门子、奔驰、大众等,提出了为”纳粹劳工“设立巨额赔偿基金,一共拿出50亿美元,对遭受纳粹迫害的100多万劳工幸存者进行最后一次赔偿。

此外,德国还先后向波兰、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尤其是受害的犹太民族赔偿近1100亿马克,约合550亿美元。

  ⑤为让子孙后代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无辜牺牲者们曾经有过的不幸遭遇,德国政府将多处纳粹集中营遗址辟为纪念馆,供国民参观;他们还在教科书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内容,以起到警钟长鸣的教育作用。

除了语言道歉和精神忏悔以外,德国议会还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

》,防止纳粹沉渣泛起。

  ⑥德国的一系列言行向外界传达着明确的信息:

德国政府和人民不断肃清纳粹的影响,勇敢而严肃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就像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24日在第59届联大纪念奥斯维辛集中

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所说,德国绝不会忘记发生在纳粹集中营的种种可怕的野蛮行径,并将始终致力于建设没有偏见的宽容与开放的社会。

  9.“宿敌"这个词还可以写成,它的意思是。

这个词在文中打上引号,是表明:

  。

10.为这则新闻报导按导语、主体、结局进行分段(只填序号)。

11.二战后多数德国人”强烈的忏悔意识“及其”一系列言行“表现在哪些方面?

 

  12.”道歉应从娃娃抓起“是原文中第5段的小标题,请用同样的字数,为第3、4段设小标题。

  答:

第3段小标题为;

  第4段小标题为。

13.”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句中”沉渣泛起“用的好,为什么?

 

  14.前不久,日本有些人在教科书上大做文章,删掉了”二战“部分中许多有关”侵略“和”暴行“的词语和内容,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相信你的感受也一定会十分强烈。

请以”道歉应从娃娃抓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感言。

答案解析

《短新闻两篇》学案

2011.11

学习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二、相关知识(新闻与通讯)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

何时 ②、where:

何地 ③、who:

何人 ④、what:

何事

⑤、why:

何因 ⑥、how:

何果

C、消息的特点:

①、真:

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②、短:

消息要求短。

③、快:

时效性      ④、活:

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

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2、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3、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

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

①、消息:

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背景),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

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

②、特写:

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

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

它们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

有的略提一下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

还有的抓住时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

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深。

③、社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

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召性作用。

4、什么是通讯?

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5、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结构化预习】

预习任务

8.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了解音、形、义、词,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会解说)

9.标注自然段号,概括大意(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10.详看课下注释(不放过每个字,注意每个字所包含的信息)

11.作批注(旁批、眉批)

12.圈、点、勾、划重要词句(自己不理解,认为重要的词句)

13.思考课后习题及导读题(问题生成来源

14.)

15.查阅资料(作者、背景等相关资料)

三、熟读文章,完成以下各题

1.熟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本文一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

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

子夜

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

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2.熟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思考: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

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

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

如:

“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

“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

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协作指导】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

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

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①“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②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生命不息顽强抗争

怒放→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5、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①、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②、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③、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

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讨论明确:

①、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②、“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③、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