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5232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第一章第1讲.docx

必修3第一章第1讲

  

最新考纲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7.数字地球的含义。

分析解读

 1.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

2.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学会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

4.了解遥感的概念、主要环节、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5.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用途、工作特点及应用。

6.识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了解“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概况

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______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__________,雨热同期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____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________,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____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____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少

①____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

贫乏

有较丰富的____等矿产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方式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方式

____耕作业

____耕作业

主要作物

____、油菜、棉花等

____、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其他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______工业基地。

①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②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____工业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商业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      |         |

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

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考点一 区域差异的因素分析

典例导入

 1.(2010·江苏地理)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

珠江流域

45

1470

3338

12.3

18.5

淮河流域

27

920

622

63.3

59.4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

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倍(取整数)。

疑难剖析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理位置特征

①经纬度位置:

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②海陆位置: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③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④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线(如铁路、公路、航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的分布进行分析。

(2)地形特点

①主要地形类型与名称:

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和特殊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方面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

主要从地表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

一是某方向高,另一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3)区域气候特点

从气候类型、降水、气温、光照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气象灾害等方面分析。

(4)河流特征

①水系特征:

主要指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落差或峡谷分布、流域面积等。

②水文特征:

主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开发利用:

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带来的影响。

(2)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地、工厂、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3)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4)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以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因素进行分析。

考点二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典例导入

 2.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可以反映出(  )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2)在区域发展晚期(  )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疑难剖析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不同区域存在着发展差异,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示意图进行说明:

               “四审、三联、二定”程序法解答区域特征比较类试题

 

典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岛和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 水源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

(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思维过程

答案 

(1)B

(2)海洋运输 管道运输

(3)海南:

中部高,四周低;新疆:

山地、盆地相间分布。

 判断依据:

图中河流的流向。

(4)海南:

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

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方法技巧 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是正确解答比较类试题的秘诀所在。

1.四步审题是答题前提

(1)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2)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3)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4)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1)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

图表和材料是解决比较类试题最直接的依据。

(2)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

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调用的知识点。

(3)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

即在答题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定格式、定要点是答题关键

二定是指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

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考查点一 区域特征与差异比较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

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4.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考查点二 区域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世界甲、乙两半岛图”,分析回答5~7题。

5.两半岛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有(  )

A.地处亚欧大陆西岸的大洲分界线附近

B.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

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

D.气候单一,植被以草类为主

6.下面属于乙半岛的传统生产部门的是(  )

A.风力发电B.铜矿开采

C.海洋渔业D.石油开采

7.我国福建省漳州市计划以甲图中“迪拜棕榈岛”为蓝本,打造中国的“海上伊甸园”,对两地填海造陆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中差异最大的是(  )

A.地质条件B.海水运动

C.强热带风暴D.淡水的来源

考查点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稠密的________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________使人们开垦困难。

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______。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众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数码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粮基地),数码③是__________________(商品粮基地)。

但在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平原。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4.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壤次生盐渍化D.洪涝灾害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5~7题。

5.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6.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7.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9.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鱼塘—台田生产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10~11题。

10.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1.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1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14~15题。

1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B.b—c—a

C.c—a—bD.b—a—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 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

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

2007年,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1)描述甲国地形主要的特征。

(2)评价甲国发展水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分析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 澳大利亚相关资料图

材料二 杭州位置图及杭州与澳大利亚甲城市的气温资料统计表

城市

年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杭州

16.2℃

28.6℃

3.8℃

16.6℃

23.6℃

10.8℃

(1)杭州与澳大利亚黑德兰港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2)根据材料分析杭州与甲城市的气温差异及其原因。

(3)说明图中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原因。

(4)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复习讲义

基础自主落实

一、空间 区位 过渡

二、1.平原 季风区 30° 43°~48° 亚热带季风 水稻

黑土 石油 2.水田 旱地 水稻 综合性 重化

典例导入

1.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2.

(1)C 

(2)D

课堂对点练习

1.B 2.C 3.B 4.C 5.C 6.C 7.C

8.

(1)水系 土壤 缓慢 

(2)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东北 华北 新疆 华北

课时规范训练

1.D 2.A 3.B 4.C 5.B 6.A 7.D 8.C 9.C 10.C 11.D 12.B 13.C 14.B 15.C

16.

(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2)有利:

(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适合建水电站;能源需求量大,且在高速增长。

不利:

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

(3)甲国地价低,劳动力廉价,工业品需求量日益增大,政策优惠,矿产资源丰富。

17.

(1)5550

(2)差异:

杭州最冷月均温比甲城市低,最热月均温比甲城市高,杭州气温年较差比甲城市大 原因:

冬季,杭州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甲受西风影响气温较高。

夏季,杭州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气温较高,甲地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3)特征:

年降水量900mm左右(较丰富),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成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

(4)特点:

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

原因:

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