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149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 页数:186 大小:1,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1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ppt

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与游戏指导,第一章总论,一、玩具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发现:

出生后头五年是身体、情感和大脑发育最活跃的时期。

不常玩耍、不常接触人和物的孩子,其大脑比同年龄孩子小20%30%;玩具可以刺激每个脑神经元多生长25%的突触;各种不同的玩具和游戏策略有增强孩子所需的刺激的作用。

二、玩耍的重要性,1、玩耍的心理学基础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成人不同,游戏符合婴幼儿的思维特点。

2、玩耍的原则要让孩子积累有益于他大脑充分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经验。

、玩耍的益处,*发展动作技巧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发育;*了解周围世界,建立对各种事物的概念;*逐步理解并学会使用语言;*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天然的好奇心,培养自主性;*学习与其他孩子和成人的交往技巧,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则;*获得各种情绪情感体验,释放紧张与焦虑。

三、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一)玩物游戏是指所有的儿童与物体互动的游戏形式。

1、分类:

根据玩具材料预设的使用方法可分为教育玩具、建构性玩具、发展大肌肉的游戏器材等。

注意:

婴幼儿常常会忽略玩具的预设使用方式,而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游戏。

2、早期玩物游戏的发展

(1)总的规律:

A、最初的未分化的、重复的动作|有组织、有顺序的动作模式B、最初受客体支配和控制|能控制客体并进一步概括化地把它运用到其他客体C、对客体物理性质的探索和物理性质的掌握|对客体社会性特性和象征性关系的探索和掌握,

(2)玩物动作操作行为的发展A、刚出生不久小肌肉毫无控制力,新生儿不会抓握玩物,最初几个月里物件的操作主要是“嘴巴”的探索。

B、4个月时表现出对物件的兴趣,其他操作行为(如捡起物件玩弄、把物件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开始发展。

C、7个月时能将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来握住有柄的玩物,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较小的东西。

D、912个月挤捏物件的行为增加迅速。

E、15个月能一个一个拿起物件,再一个一个地扔掉。

F、18个月摆弄物件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能拉着玩具、抱着玩具,模仿成人看书。

G、24个月能拿着一些东西敲敲打、穿珠子,将小物件反复装入或倒出容器。

操作模式的发展:

对单一物件用嘴的探索、大肌肉运动性的操作|包含手眼协调、小肌肉动作及多个物件协调的操作,(3)玩物策略关联物件行为的发展A、随年龄增长新策略不断产生,并与旧策略并存B、功能性相关的操作在9个月后会增加,大约在1520个月之间出现峰值。

C、简单的大肌肉动作(如用力猛撞或重击)开始减少,而滑动、滚动和冲撞在13.515.5个月间有所增加。

(4)18个月后单纯的玩物活动会逐渐减少,在第二年的后半年里会表现出更多的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

(5)以物代物的假装游戏的发展早期的假装行为包括:

假装睡觉、假装喝水、吃饭或假装打电话A、婴儿期最初的象征性行为是指向自我的、将自我作为代理人的。

B、12个月后假装游戏的平均时间显著增加,性质发生三种变化:

去自我中心:

指向他人而非自己象征性与去情境性:

出现以物代物整合性:

出现系列性的假装游戏行为C、到两三岁时幼儿能够进行反映同一主题的两个或更多的连贯的行为,(6)积木游戏的发展A、1218个月之间,对搭积木几乎没有兴趣,只是把积木一块一块分别玩;B、1824个月之间,大多数孩子开始用积木建造一个塔,或把积木排列成行;C、3岁时,发生了从垂直结构向水平结构的转换,通常把积木排成行(两维结构的构造);D、4岁左右是重复搭建、排列搭建和其他简单空间关系发展的时期;E、45岁时,通常会命名他们的搭建成果;F、5岁时能够完成三维结构的构造;G、随年龄增长搭建物越来越能表征真实世界的物件。

(7)玩物游戏的材料泥土沙特征不明显的仿形教育水积木娃娃、车辆等玩具玩具非结构化结构化A、给23岁幼儿提供大量的高度逼真的玩具,有利于他们探索行为和以物代物的假装游戏的产生B、对46岁幼儿,提供高逼真度的玩具,也可促进他们假装游戏的发展;而提供足够数量的低逼真度的材料,可刺激儿童创造性的、更高级的假扮游戏的产生。

(二)运动游戏及其发展1、运动游戏行为的发展

(1)新生儿没有抓握东西的能力;能眨眼、挥动双臂,有许多自动反射(如吸吮、转头反射);活动能力有两种:

A、活动身体部分的能力以一种不协调、不太随意的方式移动身体B、自动化的协调的反射活动,

(2)婴儿动作发展顺序:

A、大肌肉动作13个月,开始能在平躺时抬起下巴和头46个月,能控制颈部肌肉的活动,坐着时可以伸直67个月,可控制的肌肉更多了,可以坐一两分钟7个月开始,可以从卧姿翻过身来(总体上,出生第一年的下半年很多动作开始发展)快满1岁,有些能不靠任何支撑物站着甚至走路,坐时可以轻易地从一边转到另一边;1周岁后,大多数会走路;2周岁时,可以跑;23岁,涉及大物件的大肌肉动作和其灵活性继续发展,B、小肌肉动作第1个月,四肢包括手指能够协同工作了第2个月,才可能拿起东西,但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46个月,可以抓住东西,但通常是用两只手拢住,抓小东西时东西常常在手指间7个月时,被抓住的物体在拇指和其他几个手指间8个月时,可以在两手之间交换东西了12周岁,可以翻动一本大的图画书的书页23岁,手部肌肉、手眼协调、小物件使用的精细动作等继续发展。

2、追逐游戏的发展弗拉维尔等人发现:

追逐游戏的发展顺序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对应。

各个发展阶段:

(1)出生2岁

(一)A、行为表现类似于静态的“躲藏与寻找”或“躲猫猫”游戏,儿童的脸被遮住,再由成人去找到。

B、行为结果儿童惊奇地大笑。

学会隐藏自己和寻找躲藏起来的成人。

C、典型要素没有明确的追逐。

(2)出生2岁

(二)A、行为表现成人吸引儿童进入其发起的静态的追逐游戏中。

当儿童开始追逐玩耍后,成人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发起、支持游戏。

B、行为结果整个活动多以搂抱、抓痒或打闹结束。

C、典型要素起始于静态游戏,当儿童会爬后就发展为动态的追逐游戏。

(3)出生2岁(三)A、行为表现儿童会爬动,或在成人后面追随行进。

由儿童追逐成人,角色偶有互换。

B、行为结果活动仍以搂抱、抓痒、打架结束。

若儿童是追逐者则多无明确结果。

C、典型要素由成人或儿童发起,当儿童开始蹒跚行走时,成人便成为儿童的同伴。

(4)23岁

(一)A、行为表现儿童以互换和随机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追逐或跑离对方。

B、行为结果没有明确的结果,儿童经常碰撞。

C、典型要素游戏的互换仍是随机的,儿童会一个追逐另一个。

(5)23岁

(二)A、行为表现当一个儿童移向或离开另一个儿童时,游戏便发生。

B、行为结果仍没有明确的结果,当一个儿童接近或碰撞到另一个儿童时,角色多发生转换。

C、典型要素有明确的为快乐而追逐的游戏目的。

玩具或动物经常用来发起游戏或在游戏中玩耍。

第二章玩具指南,一、什么是玩具?

1、狭义的理解市面上所卖的,由厂家生产的专供儿童玩的东西。

2、广义的理解陈鹤琴先生“不是单指街坊上所卖的一种可供儿童玩的东西”“大凡把儿童看的听的和触的笼统可以叫做玩具”,关于好玩具的标准好的玩具应该是符合儿童心理的,应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让儿童实地去练习,使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种种机能以及智力和身体得到发展的机会。

二、在购买玩具产品前需要弄清楚下列问题:

1、玩具安全吗?

有潜在的危险吗?

包括:

(1)是不是形状太小?

(2)是否有可能会松动掉落的小部件?

(3)边缘是否尖锐?

(4)耐用吗?

是否经得起摔打?

(5)是否无毒?

2、玩具有趣吗?

是否能吸引孩子?

3、产品合适吗?

4、产品的用途多吗?

5、玩具是否能帮助孩子扩展创造性?

6、玩具能帮助教养孩子吗?

7、玩具是否能清洁、重复使用?

8、玩具的价格承受得了吗?

三、如何观察孩子玩耍,注意观察孩子玩耍时出现的现象,将重要的记录在笔记本中:

*孩子如何使用玩具?

*孩子在玩耍中是否运用自己的独创性?

*孩子如何与其他人一起玩?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玩什么类型的玩具?

*他最喜欢使用玩具做什么?

什么是他不喜欢做的?

四、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使用玩具的方法,1、允许孩子充分地研究和探索玩具,即使方法不对也不要去干涉,除非他感到沮丧,才去帮助他。

2、经常检查玩具,确保不破损。

3、为孩子腾出一块供他玩耍的地方。

4、给孩子时间以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

5、确保为孩子准备各种类型的玩具。

6、注意不要同时将很多玩具放在孩子面前使他无所适从。

7、要鼓励孩子适当分配玩耍、进餐和休息的时间。

8、适度地做孩子的玩伴,增强他的交流技巧。

9、在孩子参加玩多人游戏之前,要先让他了解游戏的规则。

10、每天都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开心地玩,欣赏他独特的天赋,关注并赞赏他创造性地使用玩具。

五、玩具的存放1、玩具应放在容易被孩子拿到的地方。

2、储物盒可以放很多玩具,为方便寻找玩具,可在盒子上贴上标签,或使用透明的盒子,以便一目了然。

3、储物盒和较大的玩具可放置在储物架上。

4、不要将许多玩具随意地丢在地上。

5、孩子能够学会如何存放玩具。

六、保持玩具清洁的方法对可清洗、不褪色的玩具可用下列方法:

1、用热水泡肥皂液清洗玩具,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或,将玩具浸泡在放了家用消毒剂的溶液里,静置5分钟,再将溶液彻底冲洗干净。

2、静置让其自然干燥或用清洁的毛巾擦干。

除非玩具标签上说明可以,否则不能用烘干机来烘干玩具。

第三章游戏指南(理论篇),婴儿和学步儿的课程,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人主导安排的活动,更是动态的互动经验。

一致认为:

成人安排和婴幼儿自发的学习经验都应开始于早期。

建立在保教者对小小孩的兴趣、好奇、动机及他们家庭的目标和所关心之事的尊重与回应的基础上。

(拉里,1999)回应的课程首先,应强调小心地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其次,安排支持孩子自发学习的学习环境。

(格贝尔,1991)课程是小小孩的“关系建立和尊重”(瑟贝克)“个别化”的照料(其他)课程应涵盖特殊的小小孩和他们的家庭。

气质与课程,孩子的气质特征有程度上的不同:

1、运动的程度和范围2、基本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如吃、睡等)3、对新刺激的回避和接受4、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5、对刺激的敏感度6、反应的强度7、平时的心情或脾气8、专心的程度9、活动中注意的广度和坚持度,三种气质类型:

“容易型”的孩子(40%):

情绪正向,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适应力强,事物的反应强度适中,对于新环境能主动接近。

“困难型”的孩子(10%):

恰好相反,情绪消极,饮食和睡眠不规律,适应缓慢,反映强烈,对于新环境常表现退缩。

“迟缓型”的孩子(15%):

活动量小,反应度低,适应缓慢,对新环境较常表现退缩。

具有混合型特点的孩子(35%),研究者认为:

有些孩子的气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孩子的发展同时受到环境和孩子个性的影响。

如果环境和气质两个因素能够协调的话,可预期孩子能健康成长;假使两者不能协调,几乎可以肯定问题行为就会不断发生。

保教者:

应利用各种机会观察孩子的气质及与环境的互动,为各种气质的孩子提高最佳的环境。

游戏与课程,以游戏为基础的课程大人运用“看起来有趣”的活动进行教学(游戏作为教学手段)作为小小孩发展和学习媒介的游戏自由游戏(小小孩通过自由游戏建构起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儿童早期学习过程动机:

学习动机不需从外诱发而是源源不断产生“精熟动机”坐、站和走路、制造声音、利用肢体及语言与人沟通、学习物品特性、与事物互动、解决自己设的难题的动机。

保教者:

1、要能够解读孩子很多细微动机讯号2、需要一直回应孩子的动机讯号,注意力:

婴儿早期许多注意力是在探索中呈现的,会由于和他们世界中的物品及人们游戏式的互动而加长注意时间。

保教者:

协助小小孩增加注意时间1、担任孩子自然兴趣的良好观察者,提供孩子可拿取及可回应的材料,引起孩子探索的兴趣2、变更环境以保持环境的趣味性3、陪伴需要鼓励的孩子4、避免经常干扰专心玩耍的孩子5、给孩子时间以产生深度游戏的经验,模仿和精熟发展模仿通常是学习开始的催化剂通过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