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937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Llt32100

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四、(16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3题。

(4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2.词的上片采用      手法,突出了环境      的特点。

(2分)

13.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

“父老良苦,曷为来哉?

”顿首曰:

“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

“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

”则又顿首曰:

“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

“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

“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

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

“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

“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

“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选自张惠言《茗柯文三编》,有删改)

【注释】①霍丘:

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

通“爷”。

③尔:

如此,这样。

14.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3分)

①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造:

           

②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劳:

           

③士民相与谋曰            相与: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耶为吾民畜也         为坛而盟,祭以慰首(《史记•陈涉世家》)

B.各以月入米若薪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C.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D.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  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

1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父老良苦,曷为来哉?

译文:

            

②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

译文:

           

17.霍丘知县左君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试结合全文概括。

(2分)

答:

                  

答案

四、(16分)

(一)(4分)

12.以动衬静(对比)(1分)    清幽(寂静)(1分) 

13.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态(1分);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行十分生动(1分)。

译文: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二)(12分)

14.

(1)造:

到、去

(2)劳:

犒劳、慰劳(3)相与:

互相、共同(3分,每题1分)

15.C(1分)(C项: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

wèi给;wéi做,建造。

B项:

按照;凭借、依靠。

D项:

向;比)

16.

(1)父老乡亲们很辛苦,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2分,“良”、倒装句式各1分)

(2)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

(3分,“所以”“以”“妄取”各1分)

17.①治县有方②清正廉洁③关心百姓④平易近人(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

“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父老叩头说:

“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

“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

”父老就又叩头说:

“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牲口,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

“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士民一起商量说:

“我们县令不拿取百姓的东西,而俸禄又不足以供养自己,让百姓怎么办呢?

请把乡邑一分为四,各自按月份送大米或柴火。

”大家说:

“好.”大家就向左君请求,左君笑着说:

“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我向百姓求取大米或柴火,后来的人必然依照这个惯例来索取薪米,这样我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就变得没完没了了。

”没有答应.亳州有百姓向官府诉讼:

“亳州以前没有偷盗之事,如今多了,那些盗贼来自霍丘.霍丘左君不能容忍盗贼,因而害了亳州,希望左君同时治理亳州。

莱芜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

扬州的别称。

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

条谓其众曰:

“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

”遂自缚出。

三郡皆平。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帝从其计。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

真薨,谥曰元侯。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躬耕与南阳             躬:

___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_______________

③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军:

_______________

④迁大司马              迁:

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

B、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

D、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邪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译文:

            

12.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

请根据乙文作答。

(2分)

译文:

            

13.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4分)

译文:

            

答案

 5.C

9.【答案】①亲自  ②身份卑微,目光短浅   ③驻扎  ④升迁,升职

【解析】主要考查实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注意“军”“迁”的解释。

10.【答案】C

【解析】A、拿/因为 B、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在  D、代词,他的/难道

11.【答案】①(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②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直译和意译,具体方法:

留、删、补、换、调、变。

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注意虚词的一些用法。

②中“明年”翻译成第二年。

12.【答案】采取的行动:

1、诸葛亮围祁山  2、亮果围陈仓   3、蜀连出侵边境

13.【答案】诸葛亮:

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曹真:

富有战略眼光、爱护士卒、战功卓著。

【解析】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中事例不难分析出人物的性格。

二〇一七年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

(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尝趋百里外(   )②俟其欣悦(    )

7.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8.宋濂对先达的态度对你有何启示?

(2分)

答:

        

(二)

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

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

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

千载来见曰:

“丞相赴北,某亦往。

”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

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

后,火其尸,拾骨置囊。

南归,付其家葬之。

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

文天祥自号。

②辟:

征召。

③潜:

偷偷地。

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文山自广还          自富阳至桐庐

B.千载来见曰          才美不外见

C.寓于文山囚所侧近    之次所旁丛祠中

D.凡留燕三年          凡三往,乃见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日以美食奉之。

译文:

                       

11.张下载高谊“高”在何处?

(2分)

答:

             

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6.①曾经  ②等待    说明:

本题2分。

 

7.(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说明:

本题2分。

 8.对师长要尊敬、有礼貌。

    说明:

本题2分。

 9. B    说明:

本题2分。

 

lO.张千载每天拿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文天祥。

     说明:

本题2分。

 

11. 在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

   说明:

本题2分 

济宁市二0 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①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

入学的先后顺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2分)    

A.录毕,走送之走:

跑     B.先达德隆望 尊望:

声望 

C.援疑质 理质:

质问      D.色愈恭,礼愈至 至:

周到 

【答案】6.C【解析】 A句意: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

走:

跑。

B句意:

前辈德高望重。

望:

声望 C句意: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

询问  。

D句意:

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

至:

周到。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7.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策之不以其道 D.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案】7.D【解析】例句: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

以:

因为。

A句意:

吕蒙把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

以:

把B句意: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以:

因为 C句意: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

按照 

D句意:

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必定用来分(赏赐)给别人(旁边的人).以:

故选:

B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事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答案】8.A【解析】  A.正确; B.有误,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有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有误,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故选:

A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答案】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

(“俟”“焉”各1分)

【解析】重点词有:

俟:

等待;焉:

兼词,于之,向他。

句意: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答案】10.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解析】根据句意来划分:

句意: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4分) 

送  别  

范澄

酒尽津鼓①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

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分)

答:

          

    【答案】11.

(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

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描述场景1分,概括特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意的理解,“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意思:

酒喝完了很久了鼓声响起乐,风起扬帆要走了,心理乱如麻.这是与朋友分别的场面。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2分)

答:

                  

【答案】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景1分,情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赏析,本诗借景抒情,“夕阳在沙岸”,朋友渐行渐远,消失于山的转弯处,只剩下送行者,还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岸边;陪伴送行者的,还有那带着几分苍凉的夕阳。

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

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在于:

不见话别的场景,没有情感的流露,但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

诗人学古不泥古,营造的意境又自己的特色:

茫远迷蒙、凄婉苍凉.抒发的情感也带有时代的烙印:

没有激昂慷慨的雄浑壮阔,也缺少清雅俊逸的浪漫情怀。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

有草焉,其名曰黄雚①,其状如樗②,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③,浴之已疥④,又可以已胕⑤.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

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⑥而黑端,名曰豪彘⑦。

【注】①黄雚guàn:

草名。

②樗chū:

树名。

③赭:

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

④疥:

疥疮,一种皮肤病。

⑤胕fú:

浮肿。

⑥笄: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扎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⑦豪彘:

即豪猪,俗称箭猪。

8.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起阴多铁     阴风怒号         B.其名曰黄雚        名之者谁

C.白华而赤实   其实味不同       D.其状如豚而白毛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9.下列选项中的“于”,与“北流注于渭”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积于今六十岁矣      B.受地于先王

C.万钟于我何加焉      D.告知于帝

10.翻译句子。

(2分)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译文:

          

11.请在括号中,将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2分)

 (   )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   )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答案

8. (3分)C

9. (3分)A

10. (2分)用它洗浴就可治愈疥疮,又可以治疗浮肿病.

11.(2分)山   形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 分】

《孝经》云:

“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 。

性至孝,父疽 ② 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④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⑤ 之。

抑亟 ⑥ 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

“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

“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

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 jū:

毒疮。

③瞀 mào 眩:

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

带领。

⑤斫 zhuó:

砍。

⑥亟 jí:

急忙。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抑亟以身蔽母 蔽:

遮蔽,遮挡   B.不知所之  之:

去,往

C.或语之曰      或:

有人         D.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

完成

11.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

而其父被虏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2.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13.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掳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每小题 2 分)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译文:

                 

(2)抑曰:

“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译文:

                 

答案

)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 12 分】

10.D

11.A

12.A

13.C

14.①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

②孙抑说:

“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

二〇一七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阅读欣赏

(一)(4 分)

盆池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

(2 分)

答: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 分)

答:

             

(二)(8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