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877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docx

《世界本源》第二章相互作用问题

第二章

相互作用问题

    我们已经讲述了物体如何运动这个专题,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将是物体之间怎样相互作用?

假如宏观的星球、微观的原子以及常规的物体之间不存在着相互联系,那么整个世界将是一堆散沙、一片支离破碎的蛋糕。

事实上,世界的各个部分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我们看到,所有的天体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它们之间既不相互碰撞,又不相互远离;我们看到,地球、火星、金星等等都在围绕太阳旋转,而月亮也在围绕地球作园周运动,它们既不脱离轨道远抛而去,也不会被拉向太阳或者地球;我们看到,在空中放置一个物体,它总是要作落体运动,它总是力求垂直达到地面,而不是跑向其他方向……。

然而,这些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它们的规律?

这些作用是怎样实施、怎样传递的?

我们看到和感觉到的相互作用已经很不少了,这些相互作用之间有没有共同的本质?

    据说,有一次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思索着为何月球以地球为中心作园周运动,这时,一只苹果掉在他的头上,在这一瞬间,一种灵感便闪电般出现了:

月球受到的力与苹果受到的力会不会一样呢?

由此便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

但是,这个定律合理吗?

本章的目的就是探索相互作用的本质。

一   蒸汽模型

(一)

    我们假设有一个密封的容器,在其中盛满了1大气压、100℃的水蒸汽。

这时水蒸汽分子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容器之中。

但是,当我们逐渐缩小体积时,水蒸汽的状态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如果我们事先不知道这个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将很自然地想到,水蒸汽的密度将相应地变大,也就是说,没有其他变化,只是水蒸汽相对密集一些而已。

但事实并不如此,水蒸汽的密度没有增长,而是出现了液相!

部分水蒸汽分子凝结为液珠。

在容器中,气态与相比较起来大为密集的液态共存!

    在这里,密度发生了突变,两个差别巨大的密度同时存在,组成一个平衡体系。

这是由于物质的内在性质而决定的。

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极性力、氢键、范德华力等等,这些力都是近距作用,它们只对周围的分子产生联系,或者说通过这些作用将水分子相互粘结起来。

我们可以将这些作用力统称为“粘性力”。

当水分子的密度较小时,各个分子自由自在地游荡于空中要比它们挤在一起稳定得多,各个分子都逃得远远的,粘性力不足以将它们团结在一起;但是,当水蒸汽密度达到某一个定值时,例如在100℃及1个大气压下,分子之间的粘性力就可以将彼此结合起来,而形成液态。

在这里,分子要么彼此远离,使得密度小于一个大气压,要么就彼此结合在一起,如果要想让水分子进一步稍微靠拢,保持在两个大气压或者任何一个中间状态都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将这个实验移置到没有重力场的真空中去做,那么出现的将不是液层,而是液珠。

在容器中漂浮着大量的水珠,它们均匀地分布于容器之中,使得每一角落里的密度都均匀一致。

事实上,容器和压力也是不必需的,例如空中的云雾,我们可以通过温度的下降来使得密度上升,来使得水蒸汽变为水珠。

在云雾中,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云雾本身以气态和液珠共存,在空中达到相互平衡。

   当然,这种平衡是动态的。

液珠表面的水分子不断在蒸发,而水蒸汽分子又不断在凝结;旧的液珠不断在崩溃,而新的液珠同时在不断地形成。

当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时,这种平衡状态将永不改变;虽然有局部的水珠崩溃和重新组成,但就总体来说,水珠的总质量和水汽的总质量却永不改变。

 

(二)

    我们的宇宙也是这样一个平衡的体系。

非常类似于我们刚讲的蒸汽模型,在这里,巨大质量和高度密集的星球与相对非常稀薄的空间组成同样的平衡。

    在这里,最基本的组成不是水蒸汽分子,而是氢原子。

至于为什么说是氢原子而不是其他的原子或分子,这只有等到原子结构这一章中再作详细的讨论。

事实上,在这里,无论氢原子也好,或者假设是其它的基本粒子也好,都不影响我们的讨论。

我们只须知道有这样一个基本构成成分就可以了。

氢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也是一种粘性力。

我们为了讨论这个粘性力,还是先近似使用氢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在这里,假定氢原子核的正电荷是球向均匀分布的,而氢原子的电子云却是椭球形的,那么,在长轴处将有负电的剩余,在短轴处将有正电的剩余,正是这种电性剩余使得原子之间彼此能吸引,能结合,这完全类似于水分子的粘性力。

    当氢原子密度相当大时,氢原子之间的粘性作用将趋向于使氢原子间彼此结合起来。

这样,在宇宙中,一团巨大的原始星云开始收缩了。

一颗崭新的恒星正要形成。

在收缩的过程中,由于巨大能量的释放,压力增大,温度升高,这样就导致了氢原子的变化,或者进行核聚变形成氦、氧及其他重元素,或者原子之间彼此紧密结合而形成分子。

这非常类似于水蒸汽与水珠的平衡。

    天体就是这样不断地演化。

天体也有生死兴衰,但这只是整个宇宙动态平衡的一部分,就整个宇宙来说,正如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的水蒸汽一样,是一个稳定状态。

我们的宇宙便是一个最绝对的孤立体系,既无物质的消失与创造,也无能量的增加或减少,整个宇宙处于不断的动态平衡之中,当一个星系处于衰退和灭亡之时,另一个星系却正在朝气蓬勃地形成。

(三)

    进一步地,氢原子也是背景连续物质凝结成的“液珠”。

在这里,液珠的原始构成是连续物质。

这种连续物质是最基本的,既无内部结构更无大小之分,整块物质都是一个整体,没有空隙也没有密度的不均匀,它是绝对连续的。

虽然它与海水、河水一样是一种流体,然而它们之间却有本质的区别,海水和河水是由无数的粒子堆砌而成的,而连续物质却象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间那样均匀和那般连续。

连续物质之间的作用就是“粘性”。

虽然背景连续物质没有最基本的粒子,但是它的每一个无穷小的微分质元除却有质量和体积之外,还具有一个简单的性质:

相互联结。

粘性就是表征这个作用力量大小的一个内禀量。

物质之间相互靠拢,所有的空间质元都连成一个整体,我们无法将物质的各个部分拉开。

这很类似于液体状态的水,水分子之间的极性力、氢键、范德华力使得分子之间相互吸引,但是这种吸引只是近程作用,只对周围的相互连接的分子有效。

连续物质的粘性也是如此,只是这里没有什么分子或者原子,没有原初的粒子结构,而是存在于每个地方。

无论我们将连续物质分成多少份,或者无限地分下去,这种粘性依然存在,质元之间仍然彼此相互联结。

这种性质是物质的客观属性,它如质量一样,是与物质不可分离的,是物质生来具有的。

由于这种粘性的作用,在连续物质的背景上,物质的第二种存在状态便产生了——连续物质凝结成原子。

当然,正如水珠的多少取决于连续物质的密度一样,氢原子的浓度也取决于连续物质的密度,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平衡,决定了一定密度的空间所能平衡的氢原子浓度也是一定的,当氢原子浓度小于此值时,就会继续产生,当大于此值时,则是氢原子崩溃。

物质之间存在着最终的平衡。

正是这样。

由于星球是由氢原子密集而成的,在这里氢原子密度过长,粒子状态将逐渐变为连续状态,物质不断转化为能;而在宇宙的远处,连续状态却不断地变为粒子状态,氢原子在不断地产生!

(四)

    现在,我们可以初步指出:

这种连续物质就是世界的本源,它是宇宙中物质的最基本形式。

宇宙中一切物质形态和一切性质均起源于它。

    首先,这种连续物质凝结为氢原子,而氢原子的密集又使得它们进一步收缩而形成星球。

在这个收缩过程中,原子之间原子核的彼此融合形成了其它元素,而原子之间电子云的彼此结合则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分子。

其次,当这种粒子状态的物质崩溃时,它快速扩散而以光的形式为我们所观察到,它对空间的扰动和推斥我们称之为能。

这种连续物质在物体中的传导便成为热。

    最后,连续物质的粘性是自然界一切相互作用的最根本原因。

首先,粘性作用使得连续物质凝结为氢原子,而氢原子的剩余粘性又导致原子之间的彼此结合以及彼此融合,这就是所谓的强相互作用和化学键。

形成原子或分子之后,剩余粘性便以极性力、色散力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分子间彼此结合。

成为地球后,也由于剩余粘性而出现重力和引力……。

总之,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平衡的封闭体系。

二   物质分布

(一)

    那么,宇宙中的物质是怎样分布的呢?

    我们刚才讨论蒸汽模型时曾提到过,在没有重力场的情况下,蒸汽的密度是均匀的,这种均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相同的体积内含有的水珠数相同;

    

(2)相同的体积内含有的总分子数相同。

    熟悉现代物理的人们,很自然地将将此归功于分子的热运动,其实不然,杂乱无章的分子热运动并不能导致如此美好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由物质的本性所决定的。

因为每个水分子都将与周围的空间相平衡,这使得每个分子连同它周围的连续物质形成了一个个的“弹性球”,这些弹性球都是等同的,它在空间中将由于互相的推力和斥力保持着均匀的分布,只要分子的类型完全一样,那么每个分子所占据的体积也应该完全相等,虽然分子之间不断地存在着相对运动,但是,每个分子总保持着相当的势力范围。

这就如同我们在负电荷的海洋中洒进去一批正离子;正离子将均匀地分布于这个海洋之中。

这就导致了分子数在空间中的均匀分布。

而水珠的形成是在水分子的基础上开始的,它不影响原有的水分子与空间的平衡,又是进一步又建立了第二个平衡——水珠与水分子的平衡。

    既然这种平衡是物质的内在属性,那么我们必然就会得出结论:

只要没有重力场,物质的分布将是绝对均匀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只要与某种液珠相平衡的介质是完全均匀的话,那么这种液珠的分布也将是均匀的。

(二)

    我们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不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没有任何因素来影响它内部的物质分布以及它的存在状态,因此,在这个物质世界中,将是完全各处等性的,物质的分布不会厚此薄彼,不会这里多那里少的。

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

当我们考虑的尺度足够大时,连续物质在各处的密度将是完全相等的,由连续物质所凝结成的氢原子的浓度也是完全相等的,进一步地,由氢原子聚集而成的星球在各处的分布也是完全均匀的。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个前提:

考虑的尺度足够大。

这很显然,因为假如我们去考虑蒸汽模型中的某个水分子以及它周围很小的环境,那么它的分布必然是不均匀的;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用通常的尺度来考虑时,我们必然会发现,地球与其周围空间的物质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但是,我们考虑天体的情况,就必须用天文尺度。

我们考虑水蒸汽的均匀分布,就必须是对包含有几亿、几亿亿个分子的容器而言,我们考虑星球的分布,也必须是包含有成千上万个星球的范围出发。

当尺度足够大时,物质将是均匀分布的,特别地,当我们考虑整个宇宙时,这种分布将是绝对地完全地均匀;这种均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星球在宇宙中均匀分布;

    

(2)物质在宇宙中均匀分布。

(三)

    刚才讲的是整体分布,现在我们再来讨论局部分布。

整体分布是完全均匀的,而局部分布却是不均匀的。

    我们以地球为例子。

地球是原子、分子高度密集而成的,在其中原子和分子作紧密的堆砌;但是,在地球之外,在大气层之外,在地球周围一定半径的空间中,粒子物质的数量却很少,往往在1m3的体积内也找不到几个分子。

既然粒子状态与连续状态的物质处于平衡的,那么必然会有:

在地球上连续物质的密度大,而在真空中连续物质的密度小。

    但是,连续物质的密度是逐渐下降的,不存在着密度的突跃。

因为假如有一个较大的密度差的话,那么连续物质必将发生流动直至恢复平衡为止。

连续物质之间只能保持一个均匀的、微小的密度差,这个差值的大小是与星球的质量以及离星球的距离有关的。

因为所有连续物质都趋向于无限扩散而至完全均匀,只是由于星球巨大质量的吸引才使连续物质不能逃逸。

连续物质的密度是从里向外均匀下降的,其下降率是与连续物质的密度成正比的,密度越大,在单位距离内下降的程度就越大:

-df=kfdr

    即f =e-kr

    而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是完全取决于连续物质的密度的。

连续物质的密度越大,则气体分子的密度也越大;连续物质的密度越小,则气体分子的密度也越小。

在地球周围,连续物质的密度是依指数而降低的,因此气体分子的密度也依指数规律而下降,这就是大气层分布的特征。

(四)

    地球周围的重力场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大气压的分布是依从指数规律而下降,但这还只涉及到同一类型的分子分布的情况,假如在这个不均匀的连续介质中,被分配的物体也有密度上的差别,质量不同,大小不同,那么又将如何分布呢?

    既然物体的分布要与连续物质达到平衡,那么,密度大的物体所平衡的连续物质的密度也大,密度小的物体所平衡的连续物质的密度也小。

因此,必然地、密度大的物体将趋向于占据重力场大的地方,密度小的物体将被排斥开而占据重力场小的地方,例如,在重力场中,铁块将下落,而氢气球将上升!

前者是因为铁块的比重大于空气,它将优先占据背景密度大的地方,后者是因为氢气球的比重小于空气,对于地面上某一体积来说,空气去占据它比氢气球去占据它显得更为稳定,因此氢气球被排斥而升至高空。

    这种情况我们并不感到奇怪。

在海洋中也是这样,铁块在水中将努力下沉,而木块却千方百计地上浮,这里的原因是,铁块比水的密度大,因此它将取代水的位置而占据更稳定的地方,而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它的位置将被水所取代。

(五)

    综上所述,粒子的分布在质量彼此相近时是均匀分布,在质量相差悬殊的时候,则是不均匀分布。

就分布于宇宙中的各个物体而言,它主要可能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均匀地分布于宇宙中,与天体达到相互平衡,例如各个恒星、各个行星等等;二是为某个天体的重力场所俘获,逐渐向星球靠扰而坠落,最终成为星球的一部分。

    对于某个具体的物体,它将属于哪种结果,这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

    一是大小因素。

每个物体的周围都平衡有背景连续物质,这个物质密度是逐渐从里向外下降的。

这就类似于一个弹性球一样有着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两个相当大小的天体靠近时,它们之间将有着斥力,从而使得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当某个物体相对于地球很小时,它周围所平衡的背景密度是非常小的,对比地球重力场的连续物质的密度还要小得多,从而物体周围的密度差(即弹性球)不复存在,它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着排斥,这样,物体一旦陷入了重力场,就将继续向地球靠近,直至坠落到地面为止。

    二是远近因素。

地球的重力场只能影响较近的范围。

地球周围连续物质的密度是逐渐降低的,要使一定距离的某个物体陷入重力场,这里的重力场密度就必须大于物体所平衡的连续物质密度。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物体从里到外没有密度差,不成为弹性球,物体周围的背景密度纯粹为地球重力场所决定,整个物体都融化于重力场的海洋之中,它们之间不存在着排斥。

另外,也只有在离地球较近的范围内,连续物质才有明显的密度差,才有足够的重力作用使得物体开始移动。

所以,在地球附近与离地球很远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结局:

重力场中的物体被地球吸引,作落体运动直至达到地面;而远处的石块、尘埃却丝毫不受地球的影响,它自由自在地躺在自己的安乐窝内。

综合这两个因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质量较小的物体在离地球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受到重力场的影响,而质量大的物体只有到地球附近时才开始受到地球有效的吸引。

这样,当我将两颗质量不同的人造卫星送入相类似的轨道,那么质量小的卫星不久就开始坠落,存在的寿命很短,而质量大的卫星却要逗留很长的时间。

例如,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只有几公斤重,在发射几个月后就落入大气层坠毁了,而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生重一百多公斤,它在空中漫游了许多年。

三   重力

(一)

    我们提到过铁球和木块在海洋中的行为,前者在水中下沉,而后者在水中上浮。

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而决定的。

一般来说,密度比水大的物体都将下沉,而密度比水小的物体都将上浮。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得出更详细的结论:

密度越大的物体下沉的加速速度越快,密度越小,则加速度也随之越小。

地球周围的重力也服从同样的规则。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密度所决定的。

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重力也就越大。

它也有两个相似的结论:

    

(1)密度大的物体下坠,而密度小的物体则上升;

    

(2)密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按照这个规则,那么,比重较空气大的物体作下落运动,比重比空气轻的物体则上升,例如铁球、木块都下落,而氢气球则上升;铁球、木块、鸡毛由于比重不同,下降的加速度也不同,比重较大的铁球一离开控制马上就奋不顾身地向地面撞去,比重较小的鸡毛却在空中晃晃悠悠……。

(二)

    在重力问题上,物理学上曾经出现过两种学说。

    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的,他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则越快,所有物体都与其重量成比例地加速自己的下落。

但是,这种学说是极不严格的。

伽俐略是这样来批驳的,我们取两个重量分别为5公斤和10公斤的铁球,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10公斤的铁球将比5公斤的铁球下落得快。

如果我们将两个铁球用绳子连在一起,就将导致两种矛盾的结论:

一方面,因为对于10公斤的铁球来说,它受到下落较慢的5公斤铁球的减速,运动的速度比单独下落时要小一些,而对于5公斤的铁球来说,它受到10公斤铁球的带动作用,运动速度将比单独下落时要大一些,因此,两个球连在一起下落的速度将取一个中间值:

比5公斤铁球下落得快,而比10公斤铁球下落得慢;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将两个铁球放在一起考虑时,重量将增加为15公斤,因此,下落速度一定比10公斤的铁球快。

这样,就导致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故此,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推翻了。

    重力的另一种学说是伽俐略的:

他提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学说,他认为,所有的物体,不论轻重,在重力场中都具有同一的加速度,g=9.8米/秒2。

按照这个理论,物理学上盛传了一个所谓的“比萨斜塔”实验:

伽俐略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自由落下,并同时测定下落时间的快慢和先后,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前后。

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无关系。

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顶上开始下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

鸡毛不再飘飘悠悠,铁球也不再奋不顾身,它们下降的速度完全一样!

这与我们的经验和常识大为矛盾,但是,这毕竟是“实验事实”呀!

据说,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他没有作实验,是因为他那个时代,还不是用实验与理论相对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而更多的是求助于思辩。

据说,现代科学之所以能发现这个错误,是因为我们开始重视实验了,据说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至高无上的判官。

但可惜的是,比萨斜塔的实验谁都没有作过,伽俐略没有,他的后继者也都没有,然而那些重视实验的学者却将此写进了教科书,作为他们那个理论的最强有力的佐证。

这些重视实验的学者,非常善于编造实验结果,但从不屑于亲自动手去作。

假如我们真的去作一下这个实验,将会发现什么呢?

铁球、木块、鸡毛的重力加速度彼此相差很多,它们随着自身密度的减小而非常有规律地降低。

当然,并不是完全准确地与密度或者比重成正比,这是因为还存在着空气以及连续物质对它的阻力,这个阻力是几乎与体积成正比的,另外,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也会相应有所增加,这样就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各个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但是,在决定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方面,阻力只是一个次要的因素,主要因素是连续物质的密度差以及物体身身的比重。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和伽俐略都是对的,又都是错的,只视具体对象而定:

比重一样,物体的大小轻重对加速度没有影响,10公斤的铁球不会比5公斤的铁球先落地;物体大小相当,则重的先落地,例如铁球比木块重,因此它比木块先到达地面,鸡毛比大块轻,因此比木块后落地。

(三)

更准确地说,并不是每一个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例如空气就完全不受到重力,而氢气球却受到与重力恰恰相反的作用——背离地球的排斥力。

按照现在的重力理论,大气层就应该不存在。

因为每个气体分子都受到重力作用,都具有g=9.8米/秒2的重力加速度,都在每时每刻作着自由落体运动。

在伽俐略的理论中,所有物体不论大小都具有同一加速度,当然,分子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分子的体积特别小,所受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些分子假若在空中只呆了一天,它最后的速度该是多大?

有人会胡扯什么还有分子的热运动,试想一下,要抗拒9.8米/秒2的加速度,分子该要多大的向上的运动速度?

该要多大的向上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热运动又是什么运动?

纵使我们承认有这种作用,但碰撞虽然能使部分分子获得向上的动能,然而毕竟向下的速度还是传递给其他的分子,这个分子将以更快的速度下落,平均加速度还是9.8米/秒2,解释不通啊!

假如某人又创造一种向上的动力,这个动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何妨将这个动力与重力合并,考虑它的合力呢?

这个合力就不可避免地与我前面论述的性质一致,而且也只有这个合力才具有现实意义。

事实上,我们将物体在地球重力场中的行为也只归纳于一种力,并且称为重力。

所以,重力只是一个经验的概念。

重力并不是每个物体都必须承受的。

物体在地球重力场中的行为只取决于它与空间的平衡性质,有的物体比重较大,在背景密度大的地方它更稳定,因此这个物体就下落;有的物体比重小,它的位置就将被重的物体所取代,它自己却上升;每个物体都尽量达到能使自己达到完全平衡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它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我们往往看到物体的下落运动,例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抛出去的石头又返回地面,为了解释这种运动,我们就假设这些物体受到一种作用——重力,然而我们却不恰当地将它推广到所有的物体。

其实,在空中,有的物体受到重力,有的物体却在空中平衡,不受到任何力,而有的物体却受到恰恰相反的上升力。

同样,受到重力的物体所受的力也有差别,比重大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比重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因此,在重力场中,比重大的物体比比重小的物体下落得快。

而现代科学却将所有的物体同等看待,规定每个物体在地面上都具有g=9.8米/秒2的重力加速度。

至于事实为什么不是这样,例如铁球下落得很快,而鸡毛却可以在空中飘飘悠悠地游荡好半天才落到地面,自由落体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空气阻力来进行解释,认为木块之所以比铅球下落得慢,是因为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但想一想,即使一个人下落的泡木每一瞬间都与等重的空气分子进行碰撞,按照地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最后的速度也应为铅球的一半呵。

何况木块每个时刻所碰撞的空气质量是本身的几亿分子之一?

几亿亿分之一?

(四)

重的物体之所以趋向于向地球运动,是因为离地球越近,连续物质的密度越大。

假如连续物质的密度到处都是均匀一致的话,那么无论重的物体还是轻的物体,它们都不会发生定向运动。

正是因为连续物质的分布不均匀,使得这种运动背景以地球的地核为中心,从里向外逐次发生变化,导致在空中的物体都趋向于向地球运动,这就使得地球成为运动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力学中心。

物体向这个力学中心的运动是自发的,重的物体都力图到达这个中心。

重力的产生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一是物体自身的比重,二是背景连续物质的密度差。

密度差越大,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所受的重力也就越大,密度越小,所受的重力也相应越小。

一般来说,密度的降低是非常有规则的,密度差是几乎与自身的密度成正比的,在地面上空,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是依指数规律而降低的,因此密度变化率也是逐渐下降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

物体离地面越近,所受的重力越大;当物体逐渐远离地球时,所受的重力也将随之减小,直至无穷小。

同样,在月球上的连续物质密度比地球要小几倍,相应的密度变化率也同样小几倍,所以物体在月球上将受到较小的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连续物质密度梯度的方向。

这是很必然的,在电场中也是如此。

因为物体是从密度小的地方移向密度大的地方,所以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密度变化的方向是完全相同的。

准确地说,重力的方向并不是指向地心,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背景密度的变化方向才能与地球的向径重合。

重力的方向与地球的重心没有任何的联系,物体向地球运动并不是地球自己的本质,只是它周围连续物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