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866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备课意见

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的,接下来的时间里由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由于我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短,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也有限,如果在备课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讲到或有错误出现的话,敬请老师们帮助、指正。

下面开始备课:

【本册教学内容】(课件P1)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这两部分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在量的计量方面,出现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内容;在统计知识方面,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本册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学目标】在教师用书P2—P3

【本册主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P2)

1、乘法口诀表(在课本P88)

2、圆形乘法练习板(可以参考教师用书P10和仿照教材P89第二题自己制作)

3、钉子板(一般由正方形木板和塑料板制成,可以用橡皮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用来认识图形的特征。

4、口算练习表

5、在一年级时用过的小棒和数位桶等

【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本单元教学内容:

(课件P3)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认识线段

本单元教学目标:

在教师用书P12(课件P4)

本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突破措施: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材分析:

P1例1(课件P5)

1、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是让学生经过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课本通过两方面体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是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例如分别用三角形和正方体去测量课本的宽),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二是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例如用曲别针和小刀分别去测量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长),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得出结论:

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

在进行本环节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长度单位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用各种工具量实际物品,感受生活中量度的必要性。

课堂中注意让学生自己观察、实践、讨论、各抒己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P2“做一做”第2题,

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用一个测量标准去量一个物体长度的方法。

但练习中比例1中的测量方法稍难一些,不再把做标准的物品一个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教材中选取削过的铅笔作为测量工具,这样同时测量的几个同学所用的铅笔长度不容易统一,测量起来也不太安全。

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一长度的物体让学生进行测量(比如没有削过的铅笔等),再比较它们的长度。

2、认识厘米:

(课件P6)

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长度单位,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教学时应向学生说明发明尺子的原因,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

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教学时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材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教学时,要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观察一下,认识一下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让学生说说直尺上哪些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防止学生受教材中图例的影响,只单纯地认为刻度0—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要让学生感受到每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教材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教学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活动,如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大约是1厘米长等,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P3例2(课件P7)

1.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方法,教学时要注意说明量的方法: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读几厘米。

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下示范。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方法,如从1厘米量到4厘米,让学生看看物体的长度是不是4厘米,如果不是,应该是几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出来的,有的学生可能会数一数这一段中有3个1厘米,所以是3厘米,也有的学生会知道其中少了刻度0到1之间的1厘米,应该用4—1=3厘米,引导学生测量时要注意观察尺子的什么地方对准了物体的左端。

2.认识米(课件P8)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实际观察米尺、量身高、量臂展。

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们最好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把1米长的尺子(或用竹竿、木棍、绳子等制成。

)切实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在脑中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P4例3

1、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例如,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然后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去探索,发现1米=100厘米。

(2)P5“做一做”(课件P9)中开始出现卷尺、皮尺,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知道测量较长的长度时可以用卷尺。

指导学生活动,量跳远距离是从起点量到落点的脚后跟的距离。

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2、线段:

(课件P10)

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特征:

直、有两个端点。

让学生运用量长度的方法量出线段的长,体会线段是可以测量长度的。

P5例4: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他的方法。

如:

画3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画到刻度4。

教材P7第9题,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

计算第1小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具体物体的长度进行思考,如14厘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是6厘米。

再类推到第2小题。

本单元教学建议:

(课件P11)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的特征,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

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本单元我找了两个不错的课件,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点击超链接课件)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的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课件P12)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标:

见教师用书P24(课件P13)

本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理解、掌握计算法则,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退位减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突破措施:

1、利用学具小棒,通过用小棒摆一摆,直观反映出进位、退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做题步骤,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11个例题,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入的,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

一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二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1、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材P8—15安排3个例题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

不进位加法部分,教材安排了例1、例2两个例题,(课件P14)P9例1重点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借助小棒用一种形象的竖式形式摆出来,与竖式相对应,使学生很容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课件P15)P10例2重点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虽然教材上是从个位加起的,但在不进位加中,从个位加起并没有显出其必要性来,如果学生觉得不一定要从个位加起,也没关系。

(课件P16)P11例3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

为了突破进位的难点,我们应该让学生切实用小棒实际摆一摆,通过把小棒10根变成1捆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摆完后,教师还应该把竖式计算的过程与摆小棒的过程对照一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遇到进位的问题如何书写(也就是教材P11方框里的内容),二是让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在学生理解了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了算法后,要多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如,36+35,个位上6+5=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加1个十等于7个十,所以36+35=71。

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巩固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又能培养他们细心计算的习惯,能避免以后计算时出现较多的问题。

P12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

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只要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说的有道理,我们都应该给与鼓励。

P9“做一做”

题目都是一年级下册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练习的重点是解决竖式中的对位问题,教师尤其要关注32+6这一题学生是不是能正确地进行对位。

P11“做一做”

重点是巩固进位加法中如何进位,进位时如何书写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算出得数,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计算过程,也就是想的过程,特别是个位上相加满十后如何进位的问题。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了:

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课件P17)

一看:

做题前,让学生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

二想:

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三算:

在确定运算方法后,让学生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查:

每算一步,要求学生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计算的过程中,工整、快速地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数位上的数一定要对齐,竖式中的横线应该用尺子画,横式上要写清楚计算结果,计算完毕后,应该在草稿纸上再算一遍进行检查,确保计算无误。

P15第8题,练习时要注意有两个采不走的蘑菇(64+7和42+16),在这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并不一定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采走,告诉学生要认真计算。

第10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其中的第2小题可以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再精确计算,最后再判断,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所有情况都列出来,渗透组合的思想(这里共有5种组合)。

第3小题要引导学生先判断出哪两样玩具要花的钱最少,并不需要计算,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地进行思考。

2、两位数减两位数

本节教材安排了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三部分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所以教材只安排了(课件P18)P17例1一道例题,重点解决如何对位和计算顺序的问题。

对于56-22的计算,教材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口算引出笔算。

并且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

教学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直观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做这样一张图片点击课件1)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安排了例2、例3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个例题的重点都是突出如何退位的问题。

P18例2(课件P19)(一般的退位减)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提出问题: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教学例2后,应该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计算过程,如:

56-18个位上6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位上算16-8=8,十位上算5个十先减1个十再减1个十得3个十,所以56-18=38。

教学时可以把小棒图动态的呈现给学生。

(比如像这样!

展示课件2)

P19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脱离了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被减数个位是0如何退位的问题,让学生切实懂得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0减4”。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与加法一致。

(课件P20)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而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又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时候我们切不可把学生的出错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粗心”,这有可能是学生没有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我们应该对出错的学生进行指导,借助小棒让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P23 例4(课件P21)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这是在上一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将教材上的情境图逐步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思考、讨论,探讨解答的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联系上一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思路。

也可以让学生使用学具摆一摆,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这里要注意提醒学生:

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列算式,而不要把要求的问题当做条件来用。

P24第4题,多数题目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估算就行了。

只有个别题目需要精确计算。

P25第7题,人民币的计算,要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小玉攒的钱比字典的价格少3元。

”计算时涉及到小数减整数,不必要求学生讲出算法和理由,允许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这里重点教学列竖式计算。

P26例1(课件P22)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

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教学时,我们可以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

然后说明为了写起来简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P27例2(课件P23)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教材小女孩的一句话(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

教学时:

1、首先让学生看清图意,明确所求的问题。

(可以制作课件动态演示)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思路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不同的解题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课件P24)

可以先用总的西瓜数量减去第一辆车上的40个,再减去小朋友运走的26个。

也可以先把两次运走的加起来求出共运走的,再用总数减去两次运走的数量。

(课件P25)在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要口算,并注意加强口算训练。

对第二步用口算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把第一步的得数写出来,再继续计算。

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要求尽量用简便的写法,并注意进位和退位。

(课件P26)P28例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算出得数。

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出连写竖式的写法。

这时注意:

竖式形式不用教学生就已经会了,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只做适时点拨。

另外,练习时要强调竖式的格式。

(这里有一个课件,动态的呈现了教材的内容,特别是在竖式的书写上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模板。

老师们可以看一下。

展示课件3)

加、减法估算(课件P27)

《课标》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一年级教材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里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有出现,只要求学生会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

P31例4

(1)教材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

(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3)最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并看看是否合理。

 

估算的方法:

(课件P28)

与笔算和口算相比,估算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就加减法估算而言,主要就有:

四舍五入法:

48+34≈50+30=80;

取‘整’*法:

72-26≈70-20=50;

前后协调法:

54+24≈50+30=80……

例如:

教材第31页的例4,要计算100元钱买3种商品够不够,除已经呈现的2种算法外,还可以先估计买茶杯和水壶大约要50元,剩下50元买茶壶够了等等。

(课件P29)

◆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方法也可能是不同的。

所以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

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

◆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的选用也是与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的。

如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钱够吗?

则就不应把24估得太低。

P32第2题,开放性很大,因为20多枝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可以是21到29中间的任何一个数。

只要学生的想法有道理都要给与肯定。

P32“生活中的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

一定要让学生估一估,使学生知道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要看到题目就开始数。

整理和复习(课件P30)

计算方面:

重点是复习加减法笔算、计算法则的异同点。

解决问题方面:

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开放性。

一个单元学完后我们要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整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制成一个脉络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这里有一个课件呈现了复习的基本步骤,咱们来看一下。

(展示课件4)

P33第2题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一般能提出“公鸡有多少只?

”“小鸡有多少只?

”如果学生进一步提出“小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

”“公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

”“小鸡比公鸡多多少只?

”,教师要给与鼓励,并让学生尝试着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

有的学生可能还会提出“公鸡和小鸡一共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只鸡?

”等问题,虽然在计算上已经超过了这个单元的范围,可以鼓励学生试着解答。

P35第6题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先分别算出10年后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再相减。

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年龄差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教学建议:

(课件P31)

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

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

⏹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课件P3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发展测量技能。

3.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测量结果要求学生记录下来。

4.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二、特点

1.活动性:

整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操作性很强。

2.开放性:

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由学生自己而定,可以测量门窗的宽度,也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的工具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可以选用学生用尺,也可以选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皮尺。

3.合作性:

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让学生在活动中采取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

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就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教学建议:

1、在测量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估计,教师对学生估计的结果先不予评判,只作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动机。

2、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课件P33)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教师用书P60(课件P34)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和直角。

教材分析:

(课件P35)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

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

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标出一些物体上的角。

(这里要注意:

孩子们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往往认为尖尖的是角,要让学生从尖尖的是角转化为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组成的数学中的角,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指出角的过程中去慢慢体验逐步抽象出角。

1.P39例1(认识角)(课件P36)

教材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知识逐步抽象的过程。

然后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

至于角的定义“从一点向两个方向画射线,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这样的严格定义,不必给出。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最后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

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的开口有关。

P39例2(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