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791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docx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一般规定

16.1.1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

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

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

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

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检修计划表。

按计划进行维修、添乘,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障碍的发生。

16.3.2铁路局电务处组织管内无线列调场强测试工作,掌握管内无线场强覆盖状况。

16.3.3设备维护单位应加强无线场强覆盖管理,严格控制场强覆盖区,消除越区覆盖现象。

根据场强测试资料和场强分布曲线,建立场强覆盖曲线数据库,针对弱场和问题区段,开展场强整治工作。

整治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场强复测。

16.3.4车站设备维修项目及周期见表16.3.4。

表16.3.4车站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访问用户

询问车站值班员,了解设备运用情况。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2

车站设备检查、清扫

3

各部配线检查、整理

4

天馈、杆塔巡检

5

蓄电池检查、放电试验

6

车站电台呼叫通话试验

7

交直流电源转换试验

 

8

蓄电池电压测量

用仪表进行电压测量

9

车站电台自检和呼叫通话试验,遥测启动试验

10

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检查、功能试验

用仪器进行功能试验

11

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检查、功能试验

12

天馈线整修和驻波比测试

用仪表进行测试

1

电池容量测试、更换

用仪器进行测试

2

地线测试整修

地线测试应在雨季前进行

3

控制盒整修、更换

4

交直流电源转换检查、整修

5

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检查、整修

6

车站设备通话及功能试验

7

电台主机内部清扫、强度检查整修

2年

 

8

电台主机测试及调整

9

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检查、功能试验、整修

10

车站电台送(受)话器及话绳更换

1

不合格设备的更换、调整

根据需要

2

整修零部件,更换配件

3

其他项目整修

 

16.3.5无线列调调度总机维修项目及周期见表14.3.5规定。

表16.3.5无线列调调度总机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表面清扫

 

2

各部件、配线检查

3

大三角通话试验

4

录音检查试验

1

选叫信号电平测试调整

 

2

送、受信电平测试调整

3

转接电话平衡试验调整

4

呼叫、通话、转接、录音试验

5

不合格部件整修、更换

6

部件、插件、配线检查整修

2年

 

7

电平测试调整。

8

整机电特性测试调整:

(1)线路输入电平;

(2)线路输出电平;(3)音频输出;(4)失真度;(5)信噪比;(6)呼叫频率误差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不合格设备的更换、调整

根据需要

2

整修零部件,更换配件

3

其他项目整修

 

16.4质量标准

16.4.1无线列调系统的场强覆盖,是在满足机车电台接收机输出端电压信噪比不低于20dB条件下,按95%的地点、时间概率统计,测量接收机天线输入端的最小接收电平。

最小接收电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电气化铁路不低于0dBμ;

(2)电气化铁路不低于10dBμ(利用电务试验车测试)、6dBμ(利用动车组综合检测车测试)。

16.4.2无线列调场强覆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相邻车站电台场强覆盖不小于两相邻电台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且至少有500米重叠区。

(2)对车站站间距不足5公里的,两端车站电台的场强应相互覆盖到对端站;

(3)局间交界区车站电台的场强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连续覆盖至局界;

16.4.3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的机械强度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6.4.3规定。

表16.4.3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的机械强度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备注

1

外观

机壳、面板、盖板无变形、无破损,面板字迹清晰

2

结构

(1)内部支架、端子板无断裂、无变形,安装牢固,位置合适

(2)各部、螺母齐全、紧固、无脱扣、无扭伤、无毛刺

(3)各部插件、塞头、塞孔等接触良好,插座位置合适,接触簧片弹性可靠,无混线、断线、损伤、无氧化变形

3

印刷电路及连接器件

(1)印刷电路板完好无损,绝缘良好,板身平直无变形,印刷线路完整,铜箔无浮起,电路板插接部位及插座接触可靠,有足够的插入深度,接触部分无明显错位

(2)继电器、扳键、按键的簧片应平直、位置合适,接点完整无损,接触良好,无错位,并应有足够的追随力,间隔片完整无损,绝缘良好、无严重跳火现象

(3)扳键、按键的活动部分位置适中、动作灵活、无明显磨耗旷动

(4)步进位器、电位器及开关接触可靠

4

保安装置

保安装置性能可靠,保险管安装紧固,保险管压接良好,管座不松动,保险容量符合图纸规定

5

指示灯及指示表

1.指示灯(或发光管)安装牢固、表示正确

2.

3.各种电表指针灵活,度盘指示准确清晰

6

电声转换器

送(受)话器、扬声器外形完好无破损变形,不松动,各连接线无虚断

16.4.4无线列调设备的工艺标准应符合表16.4.4的规定。

表16.4.4无线列调设备的工艺标准

序号

项目

工艺标准

备注

1

配线

(1)线条排列整齐、平直、不得有弯曲、背扣、中间接头、擦伤、烫皮、老化龟裂等,线径应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

(2)线把挺直美观、表面配线线条不交叉、线把分支或弯成直角

(3)同一去向的配线,余留长短均匀一致,焊接处线头裸芯应不超过2mm

2

焊接

(1)元件、配线焊前先打净、刮光、镀上锡

(2)焊点镀锡均匀、适量、大小一致、无毛刺

(3)电路板上的焊点要呈锥状、并留有线尖、线尖外露不超过1mm

(4)无假焊,发现假焊点应拆下打干净,镀锡重新焊接

(5)焊接时严禁使用焊锡膏及腐蚀性强的焊接剂

3

元件

(1)各元件干净、排列整齐、无歪斜、组装位置符合规定,标准面向上(外)方,安装时要做到无损伤,漆皮、镀层无伤痕

(2)元器件使用前应经过筛选老化后方可使用

(3)大功率管应加导热脂与散热片密贴安装、管帽电板引线加焊片,散热片安装端正

(4)内部电位器,可调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可调部分调测完毕应点漆或用高频蜡加封

4

外观

(1)整机内外各部清洁整齐、无污垢、色泽光亮

(2)整机各单盘、面板油漆色调基本一致,无明显脱漆,设备铭牌齐全、标志清楚、正确、整机要有编号

5

指防尘、防潮、防腐处理

整机面板、盖、进线孔应加设防尘(防潮、防腐)装置,要求规格一致、位置合适、平整牢固、不影响用户正常操作

6

紧固件

紧固件的选用符合图纸规定,弹簧垫圈应压平无裂开,螺钉出螺母长度为2~3扣为宜,紧固漆的涂法和用量符合要求

7

抗震

减震器件应保持性能良好

 

16.4.5无线列调固定设备主要电性能指标规定如下:

(1)发射机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6.4.5.1规定。

表16.4.5.1发射机电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车站台

1

载波频率容差(10-6)

5

2

载波功率(W)

3、5、10

+20%

-15%

3

杂散射频分量(μW)

≤5

 

4

邻道功率(比值)(dB)

≥65

 

5

调制特性300Hz~3000Hz(相对于每倍频程6dB加重特性的偏差)(dB)

+1

 

-3

6

调制限制kHz

≤5

 

7

高调制时的发射机频偏(Hz)

5kHz

≤1500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车站台

10kHz

≤300

 

20kHz

≤60

 

3kHz~5kHz

频偏单调下降

 

8

调制灵敏度(mV)

由产品标准规定

 

9

音频失真(%)

≤5

 

10

剩余调频(dB)

≤-40

 

11

剩余调幅(%)

≤3

 

12

发射机启动时间(ms)

≤100

 

 

(2)接收机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6.4.5.2规定。

表16.4.5.2接收机电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车站台

1

参考灵敏度(单工)(μV)

≤0.6(12dBSINAD)

2

抑噪灵敏度(单工)(μV)

≤0.8(20dBQS)

3

门限静噪开启灵敏度(μV)

≤0.4

4

深静噪灵敏度(μV)

≤6

5

深静噪阻塞门限

测试频偏大于或等于5kHz(在300Hz~3000Hz频带内)

6

静噪开启时延(ms)

≤120

7

静噪闭锁时延(ms)

≤100

8

静噪失调门限(kHz)

大于或等于载波频率容差允许频率变化值的2倍

9

接收门限(μV)

0.6~5可调

10

额定音频输出功率

扬声器(W)

2~0.5可调

耳机(mW)

1~10可调

11

音频失真(%)

≤5

 

12

 

音频响应(相对于6dB去加重特性偏离)不大于(dB)

音频负载为扬声器

+2

-8

音频负载为耳机

+1

-3

13

信号对剩余输出功率比(dB)

≤-40

14

可用频带宽度(kHz)

大于或等于载波频率容差允许的变化值的2倍

15

调制接收宽度(kHz)

≥2×5

16

共信道抑制(dB)

≥-8

17

阻塞(dB)

≥90

18

邻道选择性(dB)

≥65

19

杂散响应抗扰性(dB)

≥70

20

互调抗扰性(dB)

≥65

21

音频灵敏度

不大于最大允许频偏40%

22

接收限幅特性

变化不超过3dB(在6dBμV~100dBμV变化时)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车站台

23

双工灵敏度

不允许低于单工灵敏度3dB

(3)电源的特性要求应符合表16.4.5.3规定。

表16.4.5.3电源的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稳压电源输入特性

交流电源输入变化范围

220V(+10%,-20%)

直流电源输入变化范围

48V(+20%,-20%)输出电压比标称变化不大于±1V。

2

电源稳压输出特性

输入电源范围

AC220V,DC48V

 

输出电压比标称变化

不大于±1V

最大负载(双工发射状态)

3

直流输出纹波电压

不大于10mV

标称输入电压、额定负载

4

保护特性

按产品技术要求。

 

(4)呼叫、控制、回铃电路:

信号的指标要求应符合表16.4.5.4规定。

表16.4.5.4呼叫、控制、回铃电路:

信号的指标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音频呼叫信号额定频偏(kHz)

±3

容差+15%

2

亚音频呼叫控制信号频偏(kHz)

±0.5

容差+15%

3

信号频率准确度(%)

±0.5

 

4

音频呼叫信号检出特性

在6dB信纳比,频偏±3kHz时,解码电路工作

 

5

亚音频呼叫、控制信号检出特性

在6dB信纳比,频偏±0.5kHz时,解码电路工作

 

6

音频呼叫信号接收带宽(%)

-2.5≤解码的低端值≤-1.5

1.5≤解码的高端值≤2.5

内解码

 

亚音频呼叫控制信号接收带宽(%)

1.0≤解码的低端值≤-1.0

1.0≤解码的高端值≤2.0

内解码

 

7

呼叫信号检出时间(s)

≤0.3

 

8

控制信号检出时间(s)

≤0.25

 

9

呼叫信号发送时间(s)

2≤t≤3或2≤t≤5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0

回铃信号持续时间(s)

0.5

容差±10%

11

转信保持时间(s)

9

容差±10%

12

通告时间(s)

发送0.5,间隔4

容差±10%

(5)录音接口采用5芯圆形接插件,型号AL16,其接口定义应符合表16.4.5.5规定。

表16.4.5.5录音接口定义

引脚号

定义

说明

1

Vc

控制电平:

0N时小于0.3VOFF时为高阻

2

预留

3

GND

4

AF

音频输出信号:

-10dBm±2dBm,阻抗600Ω

5

预留

 

16.4.6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6.4.6规定。

表16.4.6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载波调制方式

FM,16F3E

2

信道间隔

25KHz

3

载波频率容差

±5ppm

4

参考灵敏度

≤0.6μV(12dBSINAD)

5

静噪开启灵敏度

≤0.4μV

6

深静噪灵敏度

≤6μV

7

深静噪阻塞门限

测试频偏大于或等于5KHz(在300~3000Hz频带内

8

静噪开启时延

≤120ms

9

静噪锁闭时延

≤100ms

10

接收门限

0.6~5μV,连续可调

11

音频失真

≤5%

 

16.4.7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无线列调车站台的接口定义应符合表16.4.7规定。

表16.4.7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无线列调车站台的接口定义

引脚号

定义

说明

1

VCC

13.8V电源,电流小于0.5A

2

预留

3

GND

4

PTT

车站转接器输出的车站台控发信号。

PTT为低电平时,应使车站台发射。

ON:

<0.3V,OFF:

5V或高阻

5

预留

6

MIC

车站转接器至车站台的音频输出信号。

信号电平(有效值)245mV(±20%),输出阻抗不大于200Ω

7

预留

 

16.4.8车站电台有线/无线转接单元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6.4.8规定。

表16.4.8车站电台有线/无线转接单元电性能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外线端输入阻抗(Ω)

600,1650,≥20kΩ

车站台跨接有线线路向总机发信时为8kΩ,其他状态≥20kΩ

2

外线端输出阻抗(Ω)

600,1650,≥8kΩ

3

发信通路输出电平(dBm)

-14~+5(可调)

发信出为四线出,在高阻跨接600Ω有线线路时应满足指标要求

4

收信通路输入电平(dBm)

-20~+4

收信入为四线收

5

收信通路输出频偏(kHz)

3~5

收信出为天线端

6

幅频特性(dB)

±2

300Hz~3400Hz

7

非线性失真(%)

≤5

 

8

发信通路杂音防卫度(dB)

≥60

 

9

收信通路信噪比(dB)

≥40

 

10

不平衡衰耗(dB)

300Hz~600Hz,46

 

600Hz~3400Hz,52

11

信号发送电平(dBm)

比发信通路输出电平低6dB

 

12

信号接收电平(dBm)

-26~-2

 

13

比特差错率(10-5)

≤1

 

14

数字信号调制方式

FFSK

 

15

数字信号传输速率(bit/s)

1200

 

16 

数字信号特征频率(Hz)

逻辑“0”=1800

 

逻辑“1”=1200

17

数字信号频率偏差(Hz)

±10

 

16.4.9无线列调调度总机电性能标准应符合表16.4.9规定。

表16.4.9无线列调调度总机电性能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外线端阻抗(Ω)

600或1650均对地平衡

 

2

回波损耗(dB)

600Ω

1650Ω

 

300Hz~600Hz≥15

≥20

 

600Hz~3400Hz≥20

3

发信通路输入电平(dBm)

由产品规定

发信入为MIC

4

发信通路输出电平(dBm)

-14~+5(可调)

发信出为四线出

5

收信通路输入电平(dBm)

-20~+4

收信入为四线收

6

收信通路输出功率(mW)

扬声器

≥500

 

送受话器

≥10

 

7

幅频特性(dB)

±2

300Hz~3400Hz

8

非线性失真(%)

≤5

 

9

发信通路杂音防卫度(dB)

≥60

 

10

收信通路杂音防卫度(dB)

≥45

 

11

自串防卫度(dB)

≥54

 

12

不平衡衰耗(dB)

300Hz~600Hz≥46

 

600Hz~3400Hz≥52

 

13

信号发送电平(dBm)

比发信通路输出电平低6dB

±1dB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4

信号接收电平(dBm)

-26~-2

 

15

比特差错率(10-5)

≤1

 

16

数字信号传输速率(bit/s)

1200

 

17

数字信号调制方式

FFSK

 

18

数字信号特征频率(Hz)

逻辑“0”=1800

 

逻辑“1”=1200

 

19

数字信号频率偏差(Hz)

±10

 

 

(注: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