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325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Ⅰ卷届高三上学期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Ⅰ卷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极衰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

韩诗与古文一样,像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赡的极致,李白杜甫的精华,被韩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以说韩诗不工。

韩愈在《调张籍》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没有刻意经营,却自然合于李杜。

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优劣论(当以元稹为此论代表),说,“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如果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那么,对李杜的认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

韩派诗人多有名人,最著者张籍、孟郊、贾岛、樊宗师、卢仝、李翱、李贺等人。

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深得韩愈重视,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云“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调张籍诗》云“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颉颃同飞。

所谓“学古淡”,“古”是指张诗擅长乐府,多用古乐府为题;“淡”是指辞意通显,不作雕饰。

张籍与白居易、元稹唱和,诗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末流,所以说“轩鹤避鸡群”。

如《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中的这种意境,也是从学杜得来。

韩愈给张籍诗评价很高,《病中赠张十八》诗云“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张诗往往语已尽而意有余,扛鼎的笔力当是指此。

中唐时期可与元稹、白居易、韩愈并列的大诗人还有柳宗元。

柳宗元诗既不像韩愈诗那样豪放纵横,也不像元稹、白居易诗那样平易通俗,他虽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但受《文选》影响甚深,他的古文含有很多骈句,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显然从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文化出。

他的诗含有选体气味,谢灵运、陶潜是他学诗的范本,当然不是模拟陶谢的形迹,而是变化为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

朱熹说柳子厚“诗学陶者便似陶”。

又说“学诗须从陶柳入门庭也”。

苏轼称“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

这些评价大致是平允的。

不过,柳宗元学陶的真正恬淡处却还有一些距离。

陶潜绝意仕进,极少流露仕途受阻的不平心情,柳宗元因热衷仕进,横被压抑,怨愤之情处处流露,尽管柳诗学陶功力甚深,在恬淡的气韵上,柳总稍逊陶一步。

柳诗与陶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之与《水经注》写景文相比,各有其不可企及之处,而后起的模拟者总不免比创始者要稍逊一筹。

(摘编自《范文澜评韩愈、柳宗元诗文的特点和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他的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他被认为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B.韩愈认为,张籍学习李杜,张籍的成就与李杜相同,他们可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C.朱熹认为,柳宗元的诗歌学陶渊明像陶渊明;苏轼则认为,柳诗的成就不及陶诗。

D.柳宗元的诗歌学习谢、陶,但不是模拟谢、陶的形迹,而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韩愈《调张籍》中的诗句,论证唐代有些文人所持的李杜优劣论错误。

B.文章第二段多处引用韩愈的言论,同时引用张籍的有关诗歌内容进行论证,论据丰富。

C.文章第三段将柳宗元的诗和韩愈、陶渊明等人的诗进行对比,论述他们的诗歌的异同。

D.文章首先阐述了韩诗的继承性,接着阐述其诗的独创性,最后论述柳诗的特点和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杜甫;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李白。

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他不刻意经营,却合于李杜。

B.张籍擅长写作乐府诗,多用古乐府为题。

他的诗辞意通显,不做雕饰,诗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这种末流。

C.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所以受《文选》影响很深,他的古文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含有很多骈句。

D.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与《水经注》的写景文章相比,各自有优点,但是后面的模仿者都不如他们两个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

绿道天生就有“绿色”“健康”的基因。

绿道系统串联起城乡的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同时还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休闲健身之外兼具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的功能。

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

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

广东江门组织百余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理念。

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组织百人快闪和迷你马拉松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发展……绿道成为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的天然载体。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

“同时,引导各地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市民参与活动,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司副巡视员赵健溶说。

(摘编自赵展慧《打通绿色动脉拥抱城市活力》)

材料二:

嘉兴这座城市历史久远,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

水是嘉兴的生命。

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设计紧紧围绕“水都生态绿城”的概念,水、绿色、城市、人文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自然与城市、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嘉兴生态绿道视觉形象的核心价值。

将水、绿色、绿道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自然而然演绎出荡漾的水波纹、摇曳的树木、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这些视觉元素相互触汇结合,和谐共生,最终构成了主标识的视觉形态。

绿道导视系统主标识形象取自倒映在水中的绿色树木,外形如荡漾摇曳的水波,环树木一周的波纹又显示了嘉兴绿道环水而建的特点。

造型上线面结合、虚实相生,自然而优美,清新而灵动,体现了绿道的属性和亲水的特征,同时整个标识被赋予自然、灵动、平淡天真的气质,符合嘉兴江南水乡的城市形象。

(摘编自唐娜《基于城市形象的嘉兴绿道导示系统设计》)

材料三:

知名地理人文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推送《超级花园城市》一文,文章提到,成都凭一己之力,相当于修了丝绸之路的绿道系统。

绿道所串连的绿化设施达到1114平方公里,相当于十个巴黎,其中还有2000多个文体旅设施。

仅以目前的绿化廊道覆盖密度来看,成都已经超越了北京和上海。

一座超级花园城市——公园城市成都已粗具规模。

网友纷纷评论,感叹成都执行力之高。

城市资本、人口、设施高度聚集,土地空间很紧张,要腾出地皮给这些绿色休闲设施,有时非常奢侈,但又是很有必要的。

据《超级花园城市》介绍,19世纪末期,美国西海岸和南海岸城市群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地区)具有压倒性的地位,聚集起大量的重工业设施。

野蛮发展的煤、钢、化、电工业令环境严重恶化。

彼时,美国最著名的规划师奥姆斯特德做出一个先进的规划:

用优先于汽车道的人行通道把市内的四个公园和一批次级绿地连通,一共25公里,以供需要运动空间的市民使用。

数年后,这个系统受到了市民的好评,一路扩展到了600公里长,覆盖了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

这便是最早的“绿道”。

由于绿道设施同时提供了绿色环境和健身场所两种城市里稀缺的资源,对土地的占用率也比较低,基本是在原有郊区绿化基础上整合而成,大受各国欢迎,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跟进,绿道系统逐渐在世界主要发达国际推广开来。

(摘编自《成都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建设绿道1.4万公里。

而现有的绿道正对人民健身休闲和串联城乡风景、生态环保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绿道建设不仅要给居民提供绿色活动空间,而且要在居民中传递绿色的发展观念,让人们于绿道中逐渐养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习惯。

C.作为历史久远的城市,嘉兴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因此,“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D.美国波士顿600公里的绿色通道是最早的“绿道”,因其设施提供了稀缺资源,设计理念好,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还被别的国家模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目前我国绿道工程的建设标准还不是很完善,但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持续增加绿道的长度,城市之间生态要素相连的绿色网络业已构建。

B.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有机融合动态的水波纹、树木及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元素,凸显出绿道环水构建的特点,给人清新灵动之感。

C.奥姆斯特德规划绿道系统理念先进,在土地空间紧张的城市中,先期修建长达25公里的绿色休闲设施供有需求的市民使用,很有必要。

D.成都绿道建设执行力让人惊叹,靠自己的力量竟将相当于十个巴黎的绿化设施串联起来,打造出两千多个文体旅游设施,俨然成为公园城市。

6.三则材料都以“城市绿道”为核心话题,但主要内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维权孙春平

吴老太到三亚有好几年了。

每年11月初南下,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东北,被称作候鸟一族。

吴老太患有肺气肿,以前每到冬天,就觉得气短,听人说海南冬天暖和,还没有雾霾,便坐火车跑来一试。

这一试就上瘾了,那口气一下就吸到了肺窝最深处,甜甜的,润润的,连吐出去都觉不舍。

当然,当候鸟也需有本钱。

要住房,还要坐飞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人家腰包厚实的,在海南买了房,飞到落脚处便有了巢,好比去年来过的老燕子。

可吴老太没这种方便,穷侯鸟必须精打细算。

吴老太退休前在一个国营煤矿管矿灯管三十多年,后来据说是资源危困,退休金两千元不到。

老伴过世早,活着时是矿工,矿难后只见骨灰盒,还有一笔抚恤金。

那笔钱后来给儿子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不然,只怕儿子连媳妇都娶不上。

穷有穷的活法。

吴老太买不起房,那就租,租也不敢去正规小区,太贵。

她去城中村。

当地村民等着拆迁,把房子盖得密密匝匝。

但便宜,一月几百元钱就说下来了。

飞机票贵,咱坐火车,睡不起卧铺咱坐硬座行不?

刚来三亚时,吴老太还曾去住宅小区翻过垃圾箱,她想把租房的钱翻出来。

但那活计只干了三天,房东不干了,说院子本来就小,不可再堆放纸壳易拉罐。

吴老太想想也是,歇了手。

但处处节俭的吴老太对生活也不是完全不挑剔。

比如谈租金时,她对房东说,这个屋能挡风遮雨就行,空调冰箱啥的我也不要,但没电视却万万不可。

我岁数大了,觉轻,夜里睡不着就得看看电视。

这一点你要是办不到,那就再少要点租金,我自己想办法。

房东在地心转了两圈,总算点了头。

但是,新年后一天夜里、吴老太正在看韩剧,突然电视机啪的一声,黑了屏幕,她起身摸电视上的键子,挨个按,又按遥控器,都毫无反应,便确信电视机坏了。

第二天一早,吴老太对驾电动三轮车要去码头上倒卖海鲜的房东说:

“我屋里的电视坏了,你给看看吧。

”房东指指已见白的天空说:

“我去晚了就什么货也抓不到手了。

晚上再说,行吧?

入夜时分,房东回来了,手掐遥控器摆弄一阵,又打电话找来了电视修理师傅,师傅把电视卸下来,开膛破肚,说什么配件坏了,换零件不比换电视省多少钱。

房东说:

“大姨看到了吧,我可不是不给你修。

”吴老太气哼哼地反驳过:

“电视是你家的,怎么是给我修?

我只要求你放在我家的电视能有影有声。

房东没敢再议什么,却也再没给吴老太什么承诺。

那一夜,吴老太越发无眠,在床上烙了半夜饼。

听隔壁的动静,极安静,前几天女主人带孩子去了乐东县乡下,老妈病了,去侍候,只留了男主人一人在家。

男人兴许真是忙乏了,回家后便睡。

天快亮时,听房门响,估计房东又要出发了,便急着跟出去,说我不管你今天忙什么,晚饭前必须给我弄回一台电视来。

房东赔笑说:

“大姨饶了我好不好,一家人还等我挣俩钱过日子呢。

”吴老太还想说什么,房东已驾起三轮车,风一般远去了。

那天,吴老太在街区上遛弯儿,捡回一根粗铁丝。

又用石块在两头砸出两个圈。

吴老太的打算是,今夜房东要是再耍赖,夜里就用这铁丝和房门锁头将他的三轮车扣在小院里的芭蕉树上,明早我看你再怎么跑。

没想,当夜,房东似乎未卜先知,人回来了,小院里却根本没见三轮车的影子。

吴老太好不容易又熬到黎明,隐约听到房东蹑手蹑脚,急忙起身。

房东见状,撒丫子便跑,气得吴老太喊:

“你是兔子呀?

站住!

房东还是跑,穿过幽暗的胡同,到了车水马龙的迎宾路上。

回头看,吴老太竟远远追上来。

房东怕吴老太使出人盯人的战术,哪还顾得看路灯,横穿街道直奔隐在对面树丛中的三轮车。

没承想一辆红色摩托闪电一般冲过来,房东躲闪不及,扑通一声摔倒在路心。

那天,真是幸亏吴老太紧跟在身后。

吴老太眼见房东遭了车祸,急冲到路上,站在路心对着来往的车辆拼了命地摇动双臂,拦住了疾驰的过往车辆,又呼停了一辆出租车。

房东醒来时已在医院病床上。

正等在床前准备核实情况的交警对他说:

“听医生说,你身体的问题不大,皮肉伤,只走头部着地,受了脑震荡,休养几天也就恢复过来了。

我们已追查到企图逃逸者。

要说责任,我看主要还是你,你怎么能横穿街道呢?

今儿多亏了这位大姨,不然,你要是遭遇到二次伤害,那可就惨了。

你要知道,当时的情况,那是极有可能的,我想想都替你后怕。

房东忙对仍守在床前的吴老太说:

“大姨,从今往后,只要你来三亚,都住我家,连吃带住,我分文不收。

你是我的亲姨呀!

”关老太嘴一撇,回道:

“少扯用不着的,住房交租,天经地义。

我只盼你养好伤,回家后快点让我看上电视就行啦!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吴老太作为“穷候鸟”的家庭背景,这为下文写吴老太在三亚租房、翻垃圾箱等情节做了必要的伏笔。

B.吴老太要求换电视,房东百般推脱,就是不给更换,可见房东的吝啬、耍滑头、不厚道,作者刻画这一市侩形象,意在批判城市文明的痼疾。

C.小说通过交警之口交代了房东遭遇车祸的结局,突出吴老太对于房东的救助之恩,这为之后房东对吴老太态度的转变起到铺垫作用。

D.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吴老太客居三亚时的维权故事,客观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状貌,渚如“雾霾、城中村、拆迁”等。

8.请以吴老太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

9.小说结尾能否删掉?

为什么?

请通读全文,筒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韩性,字明善,绍兴人。

其先家安阳,宋司徒兼侍中魏忠献王琦,其八世祖也。

高祖左司郎中膺胄,扈从南渡,家于越。

性天资警敏,七岁读书,数行俱下,日记万言。

九岁通《小戴礼》,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老生宿学,皆称异焉。

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渚子百氏,靡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而于儒先性理之说,尤深造其阃域。

其为文辞,博达俊伟,变化不测,自成一家言。

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之履,至无所容。

延祐初,诏以科举取士,学者多以文法为请,性语之曰:

“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有德者必有言,施之场屋,直其末事,岂有他法哉!

”士有一善,必为之延誉不已,及辨析是非,则毅然有不可犯之色。

性出无舆马仆御,所过,负者息肩,行者避道。

巷夫街叟,至于童稚厮役,咸称之曰“韩先生、韩先生”云。

宪府尝举为教官,谢曰:

“幸有先人之敝庐可庇风雨,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

”受而不赴。

暮年愈自韬晦,然未尝忘情于斯世,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载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天历中,赵世延以性名上闻。

后十年,门人李齐为南台监察御史,力举其行义,而性已卒矣。

年七十有六。

卒后,南台御史右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言性法当得谥,朝廷赐谥庄节先生。

其所著有《礼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郡志》八卷,文集十二卷。

(选自《元史·韩性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B.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C.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D.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渡,文中指宋朝皇帝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

B.科举,指科举制度。

隋、唐以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因分科取士,所以叫科举。

C.二千石,文中指官员的等级。

因为官员的等级以台阶为标准,故以“石”称之。

D.郡志,地方志的一种。

记述一郡自然、政治、经济等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性出身高贵,天资聪颖。

他是魏忠献王韩琦的后代;他七岁读书,记忆力惊人,九岁通晓《小戴礼》,写的评论文章获得饱学儒士的称赞。

B.韩性博览群书,深受欢迎。

他长大后,广泛涉猎经史等,深入钻研,获得精要;他自成一家,向他求学的人极多,以至于门外的鞋都无处可放。

C.韩性受人尊敬,淡泊名利。

他出行没有车马仆从,他所到之处都受人尊敬,人们称他为“韩先生”;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被他拒绝,但他关心世事。

D.韩性获得殊荣,著述丰富。

他的德行操守被门人推崇;他去世后,在他的学生李齐的提议下,朝廷追授他谥号;他留下《礼记说》等二十多卷著述。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士有一善,必为之延誉不已,及辨析是非,则毅然有不可犯之色。

(5分)

(2)幸有先人之敝庐可庇风雨,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留赠偃师①主人许浑②

孤城漏未残,徒侣③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注]①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

②许浑,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晚年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

③徒侣:

同伴;朋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留赠”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留别”两字表达的意思相同。

B.“孤城”表现了偃师主人的孤独心情,首联第二句表达了同伴对诗人的不舍之情。

C.颔联是虚写,诗人想象此次远游,越行越远,而诗人的归乡之思也越来越强烈。

D.颈联是实写,第一句写室内情景,第二句写室外雪景,以景物衬托诗人的心情。

15.诗的尾联有何含意?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和志向的两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比喻的手法形容长桥的形态的一句是“”,运用反问、想象的手法描写通道的美丽的一句是“”。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以及自己孤立无援的境地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5000年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孕育出早期文明。

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

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丈化——良渚文化。

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

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利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在玉器上的。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

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

从良涂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约而同演化即使表现

B.不约而同演变尽管体现

C.殊途同归演化尽管表现

D.殊途同归演变即使体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B.文字其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B.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C.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交互关系复杂,很多科学家①。

之所以把肠道菌群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是因为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但还是能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共生菌群,②,占肠道菌群的99%以上,与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种是条件致病菌群,这类细菌数量不多,但属于肠道里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种是致病菌群。

肠道菌群与你的健康休戚相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帮你吃饭。

③。

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肠壁上,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共生菌群会与肠道的免疫系统形成互动,刺激后者的发育,使肠道应对致病微生物的“反导系统”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