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797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docx

最新地质资料综合正文

 

地质资料综合正文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定

 

(一)综合地质整理是矿山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矿山开拓、探矿、回采中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

通过该项工作将井下和实验室所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逐步提高对矿区地质情况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更好地部署探矿工程和指导生产。

 

(二)综合整理是地测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矿山生产的始终,要做到边施工,边收集整理资料,边综合研究,及时提交地测成果。

按资料整理的程序、性质和时间要求,可分为:

日常资料整理、阶段性资料整理、年度资料整理及报告(闭坑或探矿)编制时的资料整理。

后者是在各项原始资料齐备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编制出各种图件、表格和文字报告。

日常资料综合整理是资料整理研究的基础,要切实认真抓好,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指导探矿和采掘生产。

 (三)标本和样品分析、鉴定、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

  1.标本

(1)采集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注明采集地点、编号和采集人,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并在标本上编号,以防混乱。

  标本是实物资料,应按要求存放在标本架(柜)上。

  

(2)各种标本(包括岩石、矿石、矿物和表示构造等现象的标本)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对重要意义的标本应绘制素描图或拍照。

  2.样品

  

(1)样品采集后,要仔细检查(包括实地检查),及时整理采样原始资料。

  

(2)收到分析、鉴定结果后,先做综合校对,注意成果是否齐全,号码有无错乱,分析、鉴定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

如发现有缺项,则要求分析单位尽快补齐。

如出现错乱或与现场实际不符等情况,应及时补做或纠正,有时须重采或补采重新分析或鉴定。

在确认资料无误后,登入有关图表,交付使用。

 (四)坑探工程资料整理

  1.全面检查、完善、整饰、校对和整理素描记录。

  2.在全面校对各类坑探工程、采切工程后,全面收集整理测量、地质素描的基础上,据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和样品化验或测试结果,编制1:

200中段地质平面图和样品分布原图及地质剖面图。

它们是了解和掌握矿体变化的基本图件,必须随工程的进度而及时整理,作为指导工程施工和生产的主要依据。

 (五)整理编制综合图件的一般要求

  1.为统一规格和便于保存,除按照标准分幅编制的图件外,一般单体设计及施工图件的规格宜尽量采用19×27cm的整数倍。

  2.编制图件时应事先考虑图的分布、分幅大小、图的内容等。

平面图的方向应是上北下南。

剖面图南东端放在右侧。

  3.标准分幅图件应在图幅右上方绘出接图表,接图表按各图幅的相对位置绘出本幅及其四周相邻图幅界线,注出各幅的分幅编号,并在本幅图范围内打上阴影。

  4.各种图件的整饰(包括内外图廓、坐标网、图廓间距、图名、图幅号、比例尺、方位、图例、图签、接图表等),按下述要求办理:

 

(1)内外图廓、图名、内外图廓间距、图边宽要求见下表

图幅规格及图饰

标准图号

规格

(按坐标网计)

mm×mm

图名

内图廊线mm

外图廊线mm

内外图廊间距mm

图边宽mm

字规格高×宽

mm×mm

间距

mm

左右

1#

1000×800

魏碑

40×40

30

0.2

2

12

38

30

96

2#

800×500

魏碑

30×30

20

0.2

2

12

38

30

86

3#

500×400

黑体

20×20

15

0.2

2

12

38

30

76

4#

400×200

黑体

10×10

10

0.2

1

12

24

24

44

注:

图幅需加长或加宽时,按100mm的整数倍增加。

 

(2)图签栏规格为90mm×49mm。

 (3)图名应全部用汉字,放在图幅上方中央,两端要留一定的空白。

矿区地形地质图等前面冠以湖北大冶,中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及相应种类图件省去工作地区行政区划名称,如×××矿××线地质剖面图。

 (4)所有图件均须绘出图的比例尺,表示方式为数字比例,放在图名下方中央。

 (5)成套图件采用统一图例,图上可以不再画图例,但图件中所绘各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花纹等必须统一图例,如缺少,可补充于统一图例中。

 (6)矿区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左下方要注明地形图的测制单位、日期和坐标系数。

  5.原图应与复制图的内容完全一致,均采用0.05mm以上聚脂薄膜绘制,以便于保存。

  6.图件编号一套图的采用一个顺序号,以便清理检查。

  7.矿山应提供的图件资料有:

  

(1)测量综合图件

序号

图件名称

比例尺

1

矿区地形图

1:

2000、1:

1000

2

工业场地平面图

1:

1000

3

尾矿库平面图

1:

500

4

井下经纬仪导线及水准点分布图

5

矿区总平面图

1:

1000

6

井上井下对照图

1:

1000

7

矿区历次征地平面图

1:

1000

8

采准、切割坑道平面图

1:

200

9

采场平、剖面图

1:

200

10

井筒竖直剖面图

垂直1:

200~1:

500

水平1:

20~1:

50

11

井底车场平面图

1:

200

12

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垂直1:

50水平1:

500

13

各中段水平平面图

1:

200、1:

1000

14

勘探线剖面图

1:

200、1:

1000

15

井巷工程立体分布图

1:

500~1:

2000

(2)地质综合图件

序号

图件名称

比例尺

备注

1

矿区地形地质图

1:

1000

2

中段地质平面图

1:

200  1:

1000

原图、复制图

3

地质剖面图

1:

200  1:

1000

原图、复制图

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

1:

200  1:

1000

原图、复制图

5

地质样品分布图

1:

200

原图

6

矿块地质编录图册

1:

200

原图

7

采场地质图册

1:

200

原图

(六)主要地质综合图件基本内容的说明

1.矿区(床)地形地质图

该图是以正确详细地表示矿区(床)矿体、矿化带或含矿层、岩层与岩体、产状、分布、大小、构造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综合图件。

鉴于本矿区大面积为第四系覆盖,该图实际上是揭去第四系后的基岩地质图。

图件比例尺为1:

1000地形图为底图,图上须表示:

(1)地形等高线、水系、坐标线;

(2)各种实测与推测的地质界线,包括断裂、地层、侵入体、矿体、矿化带、蚀变带及其代表性产状要素;

(3)主要厂房、工业场地、桥梁、高压线路、主要交通线路等;

(4)勘探线及各类工程;

(5)塌陷区等。

  2.矿床中段平面图及矿体取样平面图

  本图是以地下坑道原始资料为基础进行编制,是反映矿床坑道的采样和矿体圈定结果,并用于水平断面计算储量。

当矿体简单,中段储量计算平面图与中段地质水平断面图合并。

中段平面图比例尺为

1:

200和1:

1000,矿体取样平面图比例尺为1:

200。

图上要表示:

(1)坐标网、控制矿体的各类工程及编号(包括穿脉和沿脉);

(2)取样位置及编号(附全部化学样品分析结果表);

(3)矿体及编号、矿化带或蚀变带、矿体顶底板围岩以及与矿体有关的主要构造;

(4)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的界线、分段厚度和平均品位、采场及采空区。

储量计算用图应标出块段边界,表示块段号、储量、储量级别、面积、平均品位等。

  3.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为综合地表剖面测量和探矿工程、采切工程等所获得的全部资料编制而成,是反映矿床(体)地质特征的基本图件。

比例尺与中段平面图一致。

图上内容有:

  

(1)剖面地形线及方位,其中方位放在剖面两端略高于地形线位置。

  

(2)坐标线及标高线。

(3)在勘探线上和投影于该勘探线剖面上的探矿工程、采准工程(遇斜孔、上山按测斜的测量结果,通过校正计算投影的实际位置)及编号、钻孔终孔深度等。

(4)样品位置、编号及分段品位,用于储量计算的剖面图下方或右侧附有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

(5)地(岩)层、岩体、断裂、褶皱、破碎带、矿化带、蚀变带、矿体(层)与围岩等界线及产状。

(6)矿体(层)编号、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和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采场编号及边界、采空区位置等。

(7)储量级别和储量块段的界线。

(8)矿体(层)按工程或平均品位、厚度、矿心采取率。

  4.矿体(块)垂直纵投影图、水平投影图

根据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及探矿工程分布图等资料综合编制而成,用以表示矿体内各级储量与矿石品级及其控制程度,可用于储量计算。

急倾斜矿体(倾角大于55°)、倾斜矿体(倾角30°-55°)采用垂直及水平投影两种图。

水平及缓倾斜矿体(倾角0-30)采用水平投影图。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一般是矿体(块)平均走向,即勘探基线方向,与勘探线垂直的垂直平面图。

水平投影面是在理想水平面上的投影。

  比例尺与勘探线剖面图和中段地质平面图一致。

  图上矿体边界和构造线以及控制矿体(块)中心或矿体底板的标高点及其连线投影确定,各工程点要标出上述投影点的标高数字。

为圈定矿体边界,要标出矿体及边缘未见矿工程。

  图上应表示的内容有:

(1)坐标网(水平投影图)或坐标与标高水平线(垂直纵投影图)。

  

(2)勘探线、探矿工程、采切工程及编号(其中钻孔可表示出见矿水平厚度或垂直厚度的中心标高,或见矿进尺的中心标高)。

  (3)矿体厚度、平均品位、矿心采取率(钻孔)。

  (4)岩体与围岩界线,破坏矿体的主要构造线。

  (5)生产坑道(井)位置及采掘边界,废坑道(井)的位置和采空区位置(含已充填空区)。

  (6)储量级别、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

  (7)块段的界线及各块段平均品位、储量数字(可列表)。

  (8)储量计算成果汇总表。

(七)矿块地质资料

矿块地质资料是生产探矿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反映和认识生产探矿工程及其揭露的地质体的图件和文字资料,是采矿设计(采准、切割、回采)的重要依据。

矿块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是以工程控制程度、研究程度(原始地质编录、综合地质编录图件及文字资料、地质取样化验结果等)为依据,对矿块矿体三度空间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类型、有用组份分布和富集特点、控矿构造、围岩及其矿化蚀变、后期构造、矿岩的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系统地综合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圈定工业矿体,计算工业储量,编写矿块地质说明书。

1.矿块地质资料包括图件和文字资料两部分。

图件部分采用1:

200的平、剖、纵三面地质样品分布图。

图件中矿体及所有工程和采空区必须齐全,有编号、测点及其坐标(X、Y、Z),地质界线、地质取样位置等数值清晰准确。

2.矿块的划分,原则上以主勘探线、上下主中段间划分为一矿块,图幅大小为一幅45CM×38CM,特殊地质情况可放宽图幅规格。

3.图件包括:

上、下主中段、分中段地质样品分布图、主勘探线及加密的地质剖面图、储量计算图。

陡倾斜的矿体采用垂直纵投影图。

倾斜矿体采用垂直和水平两种投影图,缓倾及水平矿体采用水平投影图。

剖面上标有高程水平线、中段及分层中段的标高名称。

4.地质样品分布图,必须附有样品分析表(工程号、样号、样长、分析结果),计算的单工程品位和厚度。

5.储量计算

以矿块为单元,或以矿块内部小分段为单元,分段计算储量。

对划分的矿块必须编号,注明储量级别。

矿块矿体的工业储量的边界要和平、剖的矿体相对应。

储量计算依据的各种参数应齐全,计算的储量精度应符合标准。

6.编写矿块地质说明书

主要内容有

(1)矿块(体)特征:

说明矿块(体)赋存位置,矿体形态、产状特征,主要构造分布、形态、产状特征等;

(2)矿块(体)围岩及夹石:

说明矿块(体)顶底板围岩特征、蚀变类型及其稳固性,说明矿体(块)夹石岩性及蚀变类型、夹石长度、厚度及产出特征。

有化学分析结果的,说明其矿化情况。

(3)矿石类型:

分别叙述矿石工业类型、自然类型、结构构造及各类矿石的分布特征。

(4)矿石质量:

说明主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嵌布特征、共生关系,生成顺序等。

说明矿石主要有用组分含量及其纵向、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特征)。

(5)矿体(块)控制程度及存在问题:

说明控制矿体(块)工程类型,工程密度(走向Х倾斜)、控制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储量计算:

说明储量计算采用的工业指标、计算参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特高品位处理等)。

列表说明储量计算的结果。

(7)结论:

对矿体(块)控制和研究程度及其质量等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主要经验教训及下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7.矿块经采矿设计后,可协助采矿算出设计的顶、底柱、间柱、矿房矿量。

8.矿块地质资料,应随矿体的二次圈定补充完善,当矿块矿体投入采准、切割工程后,若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测量人员应及时测图,地质人员应及时编录、布样、安排采样,进行矿体二次圈定,保证采矿设计的质量要求。

9.矿块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完后,必须由主任工程师检查并组织审查后,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后移交生产部门。

(八)采场地质编录图册

1.采场地质编录图册是在测量绘制的1:

200采场工程图册的基础上根据采场原始地质编录和矿块地质资料综合系统绘制的平、纵、剖地质图件及资料,是反映矿块采准切割、矿房回采的重要成果,是采矿验收、计算贫化率、损失率、存窿出矿量的重要依据。

采场工程图册和地质编录图册也是研究采空区地压活动的重要资料;也是进行探采对比(矿体形态、产状及储量)的主要资料;也是总结深入认识矿体形态、产状、赋存特征、有用组分富集特征及成矿规律的主要资料。

2.图册的主要内容:

应有反映采场采准切割、矿房回采、矿体地质情况的1:

200平、纵、剖三面地质图。

图册的分层应有主中段层、底部结构层、拉底切采层及各上采分层、上部中段分层。

每个分层探采工程揭露的矿体地质取样后,必须列出单个样品的化验结果明细表(工程号、矿体号、样长、品位等)。

3.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的规格原则上用长45CM×宽38CM图幅(印制的采场地质编录图册封面规格),特殊情况,如特大采场超过规格范围的例外;装订上应做到统一,填写矿区、中段、矿体、采场名称及年、月,字体规整美观。

4.必要时作简要的总结以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5.矿块地质储量(矿块储量计算表)

如果采切工程揭露后,应进行了二次圈定,如矿体形态产状、品位有较大变化,应重新计算储量并补加重新计算的储量结果。

6.设计矿量(生产矿量)

(1)采准矿量

(2)备采矿量(3)矿柱矿量(包括顶柱、底柱、左右间柱)(4)一次损失矿量(5)付产矿量

7.工程结束后的生产矿量

(1)采准矿量

(2)备采矿量

8.采场验收贫化率、损失率计算表

9.出矿量统计表,包括:

(1)正常上采出矿量统计表

(2)付产矿石量出矿统计表

(3)存窿矿量出矿统计表

10.开采损失矿量统计表,包括:

(1)未采出损失矿量(未采下的矿房矿量,永久损失的间柱)

(2)采下损失矿量(二次损失或存窿损失)

11.采场结束后实际形成的矿柱分顶柱、底柱、左间柱、右间柱,分别计算储量。

12.采场设计回采矿量顶柱、底柱、左右间柱矿量及副产矿石损失量。

13.矿柱回采矿量损失量

14.矿柱采出矿量

15.矿柱回采后存窿出矿二次损失量

(九)储量计算

1.储量计算是反映矿床(体)中有用组分的数量和级别的基本工作,是在工程揭露,并通过取样编录获取大量有关矿石储量计算所需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地测工作成果的总结。

2.矿体圈定

指在对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及其变化特征、有益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后期构造影响全面分析研究基础上,在储量计算图上划出矿体储量计算边界。

(1)矿体圈定的原则

①地质规律原则

矿体圈定应根据矿体赋存规律,正确对比连接,在地质圈定的基础上,按照工业指标要求圈定矿体及其矿石类型、品级。

②采矿技术经济效果原则

矿体圈定必须充分考虑采矿可能性,适应开采顺序,保证生产技术经济效果,在不影响块段矿石类型、品级和储量可靠性的条件下,对矿体中偶然性变化的厚度.品位尚难利用的个别样或工程点,可作特殊处理,保持矿体、储量级别有一定的连续性,便于开采,但趋势性变化或连续不可采点,必须加以圈定。

③优质优用,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

矿体圈定必须贯彻优质矿石优用,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目前尚难利用的矿石尽量予以保护或顺便回采,因此,工程矿体圈定应严格控制顶底板尚难利用矿石、夹石进入矿体,需要圈入矿体时,—般不得超过一个样或夹石剔除厚度。

不论尚难利用矿石圈入矿体或个别工程特殊处理,都不应改变块段矿石品级。

零星分布的尚难利用矿石除矿体中及其顶底板能顺便回采利用外,一般不必圈定,成片分布的尚难利用矿石,应按工业指标要求单独圈定。

④矿体边界控制在1/2网度范围内圈定

矿体边界原则上要求控制在1/2网度范围内圈定,即在原工程间距基础上加密一个工程后,根据矿体赋存规律内插推定为同级储量。

⑤储量块段划分应与矿体富集、工程控制程度及开采顺序相适应。

储量计算的块段划分,应根据地质构造和矿体的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变化及工程控制程度、储量可开采程度、开采顺序等因素,合理划分,并使之相适应,既控制块段内矿体变化,又便于储量评价、开采规划和储量管理,因此,一般以勘探工程控制的自然块段为储量计算块段。

3.储量计算参数

储量计算的品位、面积、体重等参数,必须是质量符合有关规定的实测数据,具有足够代表性,并根据矿体、矿石特征和储量计算方法选择合理计算方法。

(1)平均品位

工程分段平均品位视样品间距是否一致,采用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计算;断面矿体平均品位用工程分段长度加权平均计算;矿体(块)平均品位用金属量之和除以矿石量之和计算。

对样品中金、铜品位高于所在矿块平均品位8倍者,按特高品位处理。

对特高品位处理应充分考虑采样、化验误差并经实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特高品位处理。

对上下中段(分层)和相邻工程有对应富矿应单独圈定计算储量,不进行特高品位处理。

特高品位处理:

①对矿化较均匀单工程分段样品中出现的特高品位,用其相邻二个样品的平均值替代计算;

②对矿化不均匀单工程分段样品中出现的特高品位,用单工程分段样品的平均替代计算(特高品位样品不参与单工程分段平均值计算)。

(2)断面面积

矿体断面面积按矿石类型(品级)、储量级别分别计算,计算方法为几何图形法或求积仪法、计算机读取等,在1/200、1/1000比例尺的储量计算图上进行测定;一块面积应进行2次测定,二次测定结果的误差不得大于3%为合格,取其平均值,为该矿体(块段)的面积。

(3)矿石体重

矿石体重与矿石中全铁含量和全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据已有资料鸡冠嘴矿采用3.22T/M3(含桃花嘴矿负320M中段),桃花嘴矿现采用3.05T/M3。

在新中段开拓结束后,应对中段揭露的矿石采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小体重测量和全铁含量或全硫含量分析,并根据分析和测定结果按原地质报告进行核算。

4.块段划分:

按矿块生产勘探最终网度,考虑中段高度,勘探工程间距,结合开采方式和采矿矿块划分等因素,确定块段(矿块)计算单元和储量级别。

5.块段体积计算公式:

根据块段内工程布置、矿体形态和对应面积大小,选择正确合理的公式计算体积。

一般有:

长方体、梯形体、截锥体、锥形体、楔形体等体积计算公式。

6.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

矿石量(吨):

取整数;金属量(吨、公斤):

一般取小数点后两位;品位(%、克/吨):

取小数点后两位。

7.有关储量计算平面、剖面、投影图(比例尺:

1:

200-1:

1000);

8.储量计算结果表。

9.地质储量计算时间及说明书:

10.储量计算附图:

(1)中段坑道地质平面图(比例尺:

1:

200、1:

1000);

(2)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比例尺:

1:

200、1:

1000);

(3)矿体(脉)垂直或水平投影图(比例尺:

1:

200、1:

1000);

11.储量计算附表

(1)工程分段平均品位计算表

(2)断面平均品位计算表

(3)矿体面积测定结果表

(4)块段平均品位计算表

(5)块段矿体体积及储量计算表

(6)储量计算结果汇总表

12.地质储量计算时间:

除平时对矿块及时进行计算外,应按季度进行计算。

上半年和年末都要进行全面计算。

上半年的储量计算是为安排第二年采掘技术计划服务;年末储量计算为年底保有储量,并进行上报。

同时,还要编写年末地质储量计算说明书。

13.年度储量计算说明书提纲:

(1)矿山建设、生产和储量计算概况。

(2)矿山地测工作和勘探工作开展情况;对上年度储量审批意见的执行情况。

(3)概要说明矿区名称、地理位置、矿床地质简述、探矿范围、手段、工程量及效果,储量计算范围、工业指标、矿体圈定、块段划分、级别确定、计算参数、计算方法、储量增减变动、取样验证、储量检查等及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4)储量保有情况及分析.矿产损失与贫化情况及分析、探矿开采效果及分析、矿柱和残矿的回收利用情况。

(5)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