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525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docx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

论对外贸易中的大国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从国际贸易的旁观者变成为踊跃参与经济全世界化的贸易大国。

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我国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跃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与德国。

我国皮鞋、纺织服装、玩具等多种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已经连年稳居世界出口排行榜的首位。

小麦、玉米、棉花、稀土、大豆等大宗原料在全世界的生产均是名列前茅,石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原料的入口量也是举足轻重,部份大宗原材料采购占世界总入口量的20%-35%。

那么,作为世界第三货物贸易大国,我国的大国优势安在?

我国应当如何发挥大国优势增进本国贸易利益?

本文以为,确立我同的大国优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利用大国市场地位谋求国际市场定价权;二是运用大国关税政策改善贸易条件;三是选择适宜贸易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大国的市场地位与国际市场定价权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或出口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在世界定价体系中却处于弱势地位,是国际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并未很好地掌握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这一悖论导致我国只能被动承担国际市场投机的风险,给我国的贸易利益造成巨大损害:

每当我国准备进口某种大宗货物时,这种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提前上扬;每当我国准备出口某种大宗货物时,这种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提前下降。

    以燃料油为例。

我国大多数燃料油从新加坡燃料油市场采购,该市场包括传统现货市场、普氏(Platts)公开市场、纸货市场三个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进口燃料油时,通常采用装船当天及其前、后各两天的普氏公开市场收盘价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结算价格。

有能力左右价格的国际大油商便经常在我国进口燃料油装船日前后两天在普氏公开市场上联手抬高现货价格。

我国企业非常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我国是重要战略资源——稀土的故乡,储量、产量、销售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产量占世界的95%,以至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

然而,由于缺乏国际市场定价权,这种中国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战略资源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上大幅度下跌。

2000-2004年,氧化铈的价格从4万—5万美元/吨一路下跌到约万美元/吨,99%的氧化钕价格从10万美元/吨下降到不足5万美元/吨,%氧化钇价格从20万美元/吨跌至约5万美元/吨。

就总体而言,2004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万吨,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万美元/吨下降到万美元/吨,降幅达46%。

    我国大宗商品缺失国际市场定价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国内期货市场不成熟,市场参与程度不高。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无法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

一方面,期货交易品种稀少,市场规模较小。

现在全球有93类原材料期货品种,我国交易所仅有十几个品种,国内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还不多,市场交易规模还很小。

另一方面,市场开放度不高,市场参与者受限。

目前我国80%以上的投资者均为中小散户,缺乏具有价格形成话语权的机构投资者,无法有效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

    二是我国国内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谈判能力弱。

我国对原油、铁矿石、铜、大豆等初级产品进口需求总量很大,但贸易主体过多,平均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过低。

在缺乏行业协会协调指导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以“散兵游勇”的方式和国外巨头进行价格谈判,无法形成合力,导致了贸易过程中国际定价权的弱化。

此外,贸易商相互之间利益冲突和无序竞争使得他们很难对外保持一个声音,甚至出现“进口竞相抬价,出口竞相压价”的现象。

    因此,为了获取国际市场定价权,我国应当利用大国市场地位,加快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增强我国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发言权”,力争使我国成为某些大宗进口商品的全球定价中心;在大宗商品的国际采购上要加强政府机构与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好国内各大进口商的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联手采购影响和压低国际价格,使得我国获得与进口需求市场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价格的参与权重。

    二、大国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条件改善    由于贸易大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份额很大,在征收关税时,其进口量的变化会影响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一般以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

征收关税会使大国商品的进口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和进口国市场价格的变化,最终,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大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1.对大国关税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我们考察两个国家:

本国及贸易伙伴外国,本国是贸易大国。

假定本国生产和消费两种产品,制造品和粮食,且本国向国际市场出口制造品,进口粮食。

    首先我们分析关税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

本国因为进口量大而拥有市场谈判力量。

征收进口税提高了粮食的国内价格,导致进口量减少,进口量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的需求减少国际需求曲线由D向D′移动,国际价格由P降到P′。

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等于下跌了的国际市场价格加征收的进口税额,即为P′+T。

本国征收关税,粮食的国内价格从P上涨到P′+T;同时国际市场价格从P下跌到P′。

也就是说,关税会影响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

    

    

    

    

    2.我国关税政策对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所参与的全球化过程影响到全球产品价格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初加入WTO之后,我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7年在全球贸易中处于第三位,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贸易大国。

我国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最深的国家之一,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

因此我国贸易格局会对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全球价格影响也越来越大。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来改善贸易条件。

    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劳动生产率、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关税水平及FDI等。

本文探讨关税政策对我国当前的贸易条件的影响,利用199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平均关税率为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lnNBTT=α+βln

+μ    

    其中NBTT表示价钱贸易条件,

表示平均关税率,β表示贸易条件对平均关税率的敏感程度,为随机扰动项。

    数据说明:

模型选取1992-2008的样本数据。

其中平均关税率为简单的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价格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以1992年为基期。

本文选取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局网站。

    本文对两个变量采用对数形式,一方面,采用该形式不影响模型的趋势分析;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数据的异方差性。

用EVIEWS软件对处理后的变量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得到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知道,lnNBTT,ln

与都是零阶单整的。

即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量(权数为残差)。

实证结果取得:

    

    从回归方程中,咱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平均关税率的变更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这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

可是自从中国入世以后,平均关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2年的%到入世前的%,践行入世后的许诺,再次下降到目前的%,可见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会变得愈来愈小。

    三、大国的贸易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战略是指政府对贸易本身发展的总体设想,体现了政府试图通过对贸易的干预影响经济发展。

大国贸易战略主要有进口替代战略、幼稚产业保护战略、产品生命周期战略、战略性产业扶持政策。

适宜的贸易战略选择和战略转变对于大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1.大国的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型外贸发展战略就是以国内的生产和保护排斥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即发展中大国应该通过关税、配额和汇率等保护政策,将本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隔离,通过国内生产来代替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口,并重视内销的生产,轻视供出口的生产,以此来摆脱经济附庸地位和国际剥削,实现本国民族的工业化与真正的经济发展。

由于发展中大国的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机会多,可以为规模经济的实现提供足够的市场条件,保证发展中大国在无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充分享有竞争的好处,从而降低国内企业成本,提高效率与竞争力。

通过阻断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来保护并促使本国幼稚产业成长的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水平极度低下的特殊情况下制定并实施的。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化的进步,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2.大国的幼稚产业保护战略    幼稚产业保护战略,指对那些当前还不成熟、经不起外国同类产业自由竞争的产业,如果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政策扶植起竞争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这些产业应该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措施。

幼稚产业保护战略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商品可能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专有技术或最初的投入较少,该产业难以建立;或虽然已经启动,也难以同外国厂商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对幼稚工业进行暂时的保护,即必须首先加强幼稚工业的力量,然后才能使它具备条件与比较先进的各国展开自由竞争。

    3.大国的产品生命周期战略    一种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技术在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使得新型产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的密集性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而形成产业(产品)生产区位的动态转移。

大国应当立足于本国要素禀赋与技术水平,依据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具有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

一般情况下,在产业(产品)的创新阶段,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其生产区位停留在发达的技术创新国,该领先国在此产品上的生产与消费对欠发达国家形成示范效应,并刺激欠发达国家对此产品的需求;在产业(产品)的成熟阶段产业(产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此时创新国开始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即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移入国一般是那些收入水平与创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本略低于创新国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模仿承接创新国的产业转移,该产业(产品)的生产区位中心逐渐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的标准化阶段,这一时期产业(产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移出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将产业(产品)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区位中心也相继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我国的家电、汽车等产业正是在家电、汽车等产品生命周期趋于标准化阶段过程中逐步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

    4.大国的战略性产业扶持政策    战略性产业扶持政策,即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把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当作一种博弈来处理,并考虑政府的政策性介入,其本质与幼稚产业保护是一致的。

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观点,大国可以通过暂时的贸易保护、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和工业部门的合作计划等,在对该国至关重要的领域内创造出比较优势来,即通过关税、补贴、政府扶植等各种战略性贸易措施,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创造和培植。

这些需要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的产业对于一国的综合国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该战略要求政府通过鼓励和扶持这些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发展,矫正私人收益与社会受益的缺口。

同时,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外部经济,也加强了这些部门未来发展的前景。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机理相似,都有助于发展中大国在支柱或重要产业获得比较优势。

    以航空工业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运用为例。

假设在大型中程客机的国际市场上,美国波音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呈双寡头之势,这两家公司都需要做出是否制造一种新飞机的决策。

由于飞机制造的规模经济巨大,而市场仅能容纳一家公司,谁率先进入并制造新飞机,谁就能独占垄断利润100单位;如果两家公司同时进入、竞相生产的话,则不但不能赢利,反而两败俱伤,各招致5单位亏损。

因此,两公司的战略选择只能是:

生产或者不生产。

如表2所示。

    

    现设波音公司凭借自己的传统竞争优势欲捷足先登,率先生产并获取100单位垄断利润。

欧洲各国政府试图力挽狂澜,遂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其要点是:

在波音公司动工之前,政府保证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10单位的补助。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波音公司坚持参与制造新飞机的竞争,必招致5单位亏损,而空中客车公司仍能稳获5单位利润。

明知享有补助的空中客车肯定会生产这种飞机,波音公司别无选择,不能不放弃市场退出竞争。

这样一来,空中客车依仗少量补助便挤掉了波音,从而可以独占100单位的垄断利润,并偿还了补助款。

如表3所示。

    

    总之,以上贸易战略表现着政府干与贸易的整体思路,可供一国政府在工业化道路中依据国情选择。

咱们很难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明一种战略必然优于另外一种战略,每种贸易战略都有其优缺点,都能够在必然条件下增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加。

东亚国家和地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由于它们能够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外部环境的转变做出了及时的贸易战略调整。

因此,只有那些能够按照自身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和环境转变制定并适时调整符合本国发展的贸易战略,并在战略具体实施中不断创造条件使具体战略的长处取得充分发挥,同时极力降低具体战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贸易战略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大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