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484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答案和解析

【万唯】辽宁省沈阳市【最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的溶解

B.干冰的升华

C.汽油的挥发

D.食物的腐烂

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氨气

C.氢气

D.氧化铝

4.下列有关稀盐酸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干燥剂

B.除铁锈

C.制取氯化锌

D.清除水垢

5.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智选择、科学生活。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硫磺来熏白木耳,使其更白

B.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

D.一次性塑料饭盒不可回收再利用

6.甲醛(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下列关于甲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组成上看: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结构上看:

-一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

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从质量上看:

甲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7.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经过过滤可以转化为软水

B.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D.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需要节约用水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就可以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面粉厂要严禁烟火,经常通风

D.高层楼房着火可乘电梯快速逃生

9.若要验证铜、银、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组合是()

A.Fe、Cu、Ag、稀硫酸

B.CuSO4、Ag、Fe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

D.Fe、Ag、CuSO4溶液

10.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A.玉米粥

B.苹果

C.牛奶

D.番茄

11.下列做法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与安全要求的是()

A.进行实验操作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药品试剂

B.加热液体药品,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C.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实验完毕以后,应及时洗涤干净所用的器皿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NH4HCO3受热分解.B.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3.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MgCl2溶液(Mg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CaO(CaCO3):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变

D.粗盐(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二、填空题

14.世界万物由元素组成,由微粒构成,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为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钾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粒子为原子,则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D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E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A为锂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则锂电池放电时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总结出的结论,请你举出一个实例否定他的观点(要求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序号

错误结论

否定实例

例: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Hg

(1)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分解反应一定都有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根据表中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1)在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______________。

(2)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温度大约在___________°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60°C时,105g的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4)40°C时,向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gKCl固体,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5)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KCl,提纯KN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17.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SO2、CO.氮氧化物、可吸人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

治理污染性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常规监测这几种污染物浓度简化为单一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如下表所示)。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空气等级

1

2

3

4

5

空气污染指数(API)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1)由表可知,空气等级越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空气质量越好。

(2)某市区空气污染指数(API)为52,则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_______。

(3)SO2经过如图所示转化可以得到化工产品。

上述步骤Ⅲ中,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用氨气可以把NO转化为无毒物质直接排放,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NO+_______NH3

___+________H2O。

(5)碳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要使碳燃烧时不产生一氧化碳,则需控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三、实验题

18.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请用下列实验仪器完成气体制备实验。

(1)请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大量氧气,请选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发生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室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室用73g10%的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①制取:

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杂:

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若要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③检验: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为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实验:

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稀盐酸和NaOH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乙实验:

由该实验的现象可知碱能与某些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

(3)丙实验:

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4)小组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丙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需补充对照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为确定丙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碳酸钠;猜想二: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过滤

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②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反思]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某同学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某敞口试剂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该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大胆猜想该结论不合理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D

【详解】

A、蔗糖溶解过程中,只是蔗糖和水相互混合,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干冰升华过程中,干冰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3.C

【详解】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氨气是由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4.A

【详解】

A、稀盐酸没有吸水性,也不与水反应,不能用作干燥剂,故A不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B正确;

C、锌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C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镁均可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清除水垢,故D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A、食用硫磺熏白的木耳,会危害身体健康,故A不合理;

B、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溶液,故B合理;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铵可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C不合理;

D、回收再利用一次性塑料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同时节约资源,故D不合理。

故选B。

6.D

【详解】

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一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

C、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时,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水,所以甲醛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

D、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个数与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甲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7.A

【详解】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或者不溶性杂质,所以过滤不能改变水的硬度,故A不正确;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故B正确;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故C正确;

D、世界上水的总量很多,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需要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8.C

【详解】

A、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但温度不一定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不一定发生燃烧,故A不正确;

B、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故B不正确;

C、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易引起爆炸,面粉厂车间充满了可燃性的面粉粉尘,遇明火易引起爆炸,若经常通风可降低车间内面粉粉尘的浓度,防止引起爆炸,故C正确;

D、发生火灾时,容易破坏电力系统,所以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D不正确。

故选C。

9.D

【分析】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

“两金夹一盐”,即铁、银和硫酸铜溶液;或“两盐夹一金”,即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和铜。

【详解】

A、铜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A组试剂无法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银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均不反应,所以B组试剂无法验证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铁与铜均可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C组试剂无法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

“两金夹一盐”,即铁、银和硫酸铜溶液,可以验证。

故选D。

【点睛】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

①金属能否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②金属能否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0.A

【详解】

胃酸过多的人应适宜食用一些弱碱性的物质,pH大于7的物质显碱性,pH等于7的物质显中性,pH小于7的物质显酸性,苹果、番茄、牛奶均呈酸性,玉米粥呈弱碱性,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

A、取用药品时,为防止污染药品及避免药品腐蚀皮肤,不能用于直接拿取药品,故A正确;

B、加热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暴沸溅出时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B正确;

C、实验完毕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该放人指定的容器内,故C不正确;

D、实验完毕以后,需及时洗涤用过的仪器,故D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

A、由加热可以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且可观察到固体减少,可知碳酸氢铵固体受热能分解,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把干冷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看到水雾,只能验证蜡烛的燃烧产物中含有水,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中将相同滴数的红墨水分别加人到等质量的热水与冷水中,可观察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较快,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倒人烧杯中,使燃着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

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13.B

【详解】

A、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氧化铜不反应,所以将混有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可除去其中的一氧化碳,故A正确;

B、硫酸镁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但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又引人了新的杂质氯化钡,故B不正确;

C、氧化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不发生反应,碳酸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将含碳酸钙的氧化钙在空气中高温烧至质量不变,可除去碳酸钙,故C正确;

D、粗盐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利用该性质差异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再经过过滤除去不溶的泥沙;最后经过蒸发可得到精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分子原子194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阴离子Cl-化合反应

【详解】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由此可知图中①表示的是分子,②表示的是原子;

(2)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9,表示原子序数为19,质子数=原子序数=19;

②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6=2+X,X=4;

③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C、D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④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分析得失电子情况,E是氯原子,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离子符号为Cl-;

⑤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则锂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具有“多合一”的特点,是类型是化合反应。

15.H2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Na2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HN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如CO(CO2、H2CO3、CaCO3合理即可)等,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2)复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有沉淀生成,也可以有水生成或气体放出,例如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Na2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例如HN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

氯化钾2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55g饱和28.6%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六个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六个点顺次连接起来,即得到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2)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较硝酸钾的平缓,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根据曲线可知,大约在22°C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3)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21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10g,则105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为55g;

(4)4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所以该温度下将50g水和25g氯化钾放入烧杯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17.低良+4→+6645N26小于或等于3:

8

【详解】

(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空气等级越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2)由表可知,空气污染指数(API)为52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3)步骤Ⅲ中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与氧气反应时,,如果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足,则会生成氧化碳,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

32=3:

8,所以要使碳燃烧时不产生一氧化碳,则需控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应小于或等于3:

8。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8.集气瓶bdg

不变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4g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c为集气瓶;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不需加热,可用试管作反应容器,也可用锥形瓶作反应容器,若要制取大量氧气,应选用锥形瓶作反应容器,组装发生装置还需用到的仪器为长颈漏斗和双孔塞;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为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够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因此要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还需将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④设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g。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9.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盐试管内的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等体积的水足量的氯化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有白色沉淀生成无色酚酞溶液盐酸量不足,可能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量不足,可能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详解】

(1)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钠显碱性,盐酸显酸性,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滴加盐酸到一定量时,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已反应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

(2)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属于盐,因此由该实验的现象可知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3)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试管内气压减小,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4)小组同学认为丙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发生反应,故需补充对照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可先将碳酸钠完全转化为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