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147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docx

学尾专辑绿色食品概论复习资料

%%%%%%%%%%【此文档依照《内容总结.PPT》编制】%%%%%%%%%%

第一章绿色食品概述

1、绿色食品概念:

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2、绿色食品必备条件:

A、产地:

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B、产品: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C、加工包装贮运:

全程质量控制,生产操作规程及包装、贮运标准D、绿色食品标志

1、绿色食品概念: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绿色食品的特征:

最佳生态环境、全程质量控制、实行标志管理

3、绿色食品必备条件:

A、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B、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C、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D、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绿色食品概念理解:

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2、特定的生产方式3、专门机构认定4、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三、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思想萌芽阶段(20世纪~1990年)

主要受西方绿色食品发展熏陶,我国在1989年由刘连馥首次提出

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

正式启动:

1990年5月15日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

1992年11月

1993年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加速发展阶段(1994~1996)

产品数量快速增长

绿色食品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产品结构日趋居民消费结构

全面推进阶段(1997~至今)

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发展

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

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

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

4、绿色食品产生背景

国际:

1)生态环境的破坏;2)生存环境的污染;3)人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4)世界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国内:

1)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2)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的需要;3)国际市场的需求;

5、绿色食品发展趋势

产业化、国际化、品种多样化、生产科技化、品牌精品化、销售专业化

6、绿色食品工程建设的核心与特点

核心:

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特点:

有组织性、严密性、渐进性、协调性

五、绿色食品工程建设

(一)概念:

一项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复杂而宏大的绿色食品的开发的系统工程

核心:

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二)特点:

有组织性、严密性、渐进性、协调性

(三)建设原则:

市场为导向;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环境与食品检测为保证;教育培训、宣传为推广手段;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靠

第二章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第一节概述

绿色食品标志:

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用以证明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品质特征。

(一)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绿色食品商标形式:

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

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绿色食品分类:

AA级:

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的物质。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

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

A级: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二)绿色食品标志的性质

绿色食品商标是中国第一例质量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的作用:

证明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它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专用性、限定性、保护地域性、时效性

第二节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一)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即依据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特定的法律属性,通过该标志商标的使用许可,衡量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特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并监督符合标准的企业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过程。

2.特点:

依据标准认定:

生产过程依据严格量化标准;检查质量认证程序是否达标;确保认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依据法律管理:

依据国家法规;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为;打击市场假冒伪劣现象;维护合法权益.

质量管理.

认证性质管理.

质量证明商标管理.

(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目的:

充分保证绿色食品质量的可靠,保障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作用:

1广泛传播绿色食品概念;2实施品牌战略;3连接生产管理和监督者的责任;4促进绿色食品和国际惯例接轨;5体现绿色食品的效益;6保护消费者利益

第三节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原则

(一)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机构和人员

1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唯一的权利机构

2各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绿办”——受委托管理部门

3定点的绿色食品环境监测及食品监测机构

4绿色食品标志专职管理人员

(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原则的优点

原则——“谁有条件和积极性就委托谁”

1.变行政管理为法律管理

2.充分体现了自愿原则

3.引入竞争的机制

4.体现绿色食品的社会化特点

(一)标志商标的注册

1注册商标的形式——四种形式

2注册类别——“九大类”

3注册证号

4注册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二)注册商标标志的委托管理

(三)绿色食品标志申报

申请人资格

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如需在其生产、加工或经营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均可向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直接提出申请。

新建的加工企业原则上要求产品在市场上营运一年,生产质量保证体系较完善后申报。

第三章绿色食品标准

一、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国家行业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三、标准的分级【♣♣重点♣♣】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分级:

国家标准(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行业标准(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三、绿色食品标准构成

绿色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包含六个部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绿色食品其它相关标准

四、标准的作用

是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依据;是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是指导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提高生产水平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促进出口创汇的技术手段

三、等级【♣♣重点♣♣】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

AA级绿色食品标准:

A级绿色食品标准:

主要区别:

AA级绿色食品

A级绿色食品

环境评价

采用单项指数法,各项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采用综合指数法,各项环境监测的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品种的化学合成物质。

产 品

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

允许限定使用的化学合成物质的残留量仅为国家或国际标准1/2,其它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残留不得检出。

包装标识标志编号

标志和标准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标志编号为AA

标志和标准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防伪标签底色为绿色,标志编号为A

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指绿色食品植物生长地和动物养殖地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

要求: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

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4、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

A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

①较长的保质期;②不带来二次污染;③少损失原来营养及风味;④包装成本要低;⑤储藏运输方便、安全;⑥增加美感引起食欲。

B绿色食品的包装标准原则【♣♣重点♣♣】

要求包装做到“3R”和“1D”

Reduce:

减量化,Reuse:

重复使用,Recycle:

回收利用,egradable:

可降解

第四章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建设

1、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构成

内涵—经济综合体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制造企业;经专门认定的产前、产后专业化配套企业;其他绿色食品专业部门

2.绿色食品产业的功能

1、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构成

外延—多行业部门

绿色食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业;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制造业;绿色食品商业;绿色食品科技部门;技术检测部门;绿色食品管理部门;绿色食品社会团体

3.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构成

绿色食品市场不仅是指单一的由绿色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和渠道。

而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从理论上讲,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由5部:

市场结构、市场功能、市场运行、市场组织和市场秩序组成。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向市场提供品种丰富、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产品,以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求,并将一部分绿色食品产品出口创汇,因此,产品开发是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的重要标志。

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趋势

1.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

产业体系在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中趋于完备;产业中心沿第一、二、三产业次序偏移;组织结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

发展途径:

与消费趋势相适应加快产品开发;充分利用WTO规则扩大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以技术为前提,大力发展专用生产资料;以农业产业一体化为途径,加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契机,加快绿色食品科技开发。

第五章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与建设

第一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的生长地。

产地要素:

生物、空气、水、土壤等

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一、产地环境调查与选择的目的与意义

绿色食品产地选择是指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之初,通过对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和现场考察,并对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做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1.选择目的:

科学、准确了解产地环境;优化检测布点

二、产地环境调查与选择的主要内容

1.调查原则

坚持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查与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真实、可靠、有效。

突出环境状况,兼顾社会影响。

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

2.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

省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进行初步考察,决定该地区是否适宜发展绿色食品

综合现状调查:

检测单位对申报的绿色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业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环境质量状况进行

采取搜集资料、发放问卷和现场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3.调查内容

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自然地理;气候与气象;水文状况;土地资源;植物及生物资源;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概况

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工业布局;农田水利;农林牧渔发展情况;农业产值;农村能源结构

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对产地环境的影响:

工矿乡镇村办企业污染源分布;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土壤;农业污染物;大气质量等

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农作物种植面积及耕作制度;近三年肥料、农药使用情况;农药、化肥、地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等

4、产地环境质量现场调查

1)外源污染与产地环境要素的现场调查

(1)污染源调查

产地周边环境:

工业、交通、居民村落等的布局

污染源的类型、种类、排放方式及排放量等

污染物进入产地的路径

(2)空气质量调查

污染源与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的关系

空气污染对植物污染的症状调查

2)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2)植物保护

(3)农用塑料残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5)农业废弃物

(6)农业生物物种

3)污染源影响预测

工业布局变化、产业方向、生产水平、工艺技术等

4.评价标准

空气质量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第六章绿色食品生产

绿色食品生产对品种的基本要求

1.高产、优质优良性状,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

2.充实、更新品种,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

3.加速良种繁育

4、绿色食品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必须是无毒的。

第七章绿色食品加工、包装、贮运

一、绿色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营养物质最小损失原则;3.加工过程无污染原则;4.无环境污染原则。

①原料来源明确;②企业管理完善;③加工设备无污染;④加工工艺合理;⑤选用适宜的贮藏和运输方法;⑥加强人员培训

3.绿色食品加工对工艺的要求:

(1)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采用先进的工艺,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加工过程不能造成再次污染,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牛奶的杀菌方法有巴氏杀菌(低温长时间)、高温瞬时杀菌,

绿色食品的加工严禁使用辐射技术和石油馏出物。

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方法杀菌

(2)食品加工新技术和工艺

食品加工的目的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或破坏微生物的活动,抑制食品中酶的活性,减少制品中各种生物化学变化,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延长供应期。

五、绿色食品加工的设备要求

生产高质量的食品必须抓住原料、工艺、设备和包装四个环节;与食品接触的机械部分一般要求采用不锈钢材料;设备的轴承、枢纽部分所用的润滑剂部位应进行全封闭;食品机械设备布局要合理,符合工艺流程要求,便于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绿色食品的包装与贮运

一、绿色食品的包装

食品包装是指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便于贮藏、促进销售而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材料、容器及辅助物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操作活动。

食品包装的作用:

是标准化、商品化、保证安全运输和贮藏的重要措施

包装容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保护性、通透性、防潮性、清洁、无污染、无异味、无有害化学物质

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

安全性、可降解性、可重复利用性

第八章绿色食品的认证

1、产品质量认证

定义:

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2、申请程序

3、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特点

社会化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

市场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化质量信誉和品牌形象提升

收益高农民收入增加明显

4限制绿色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

个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相关群体因素;企业营销因素

第九章绿色食品的销售与贸易

制约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的因素:

自身发展是制约出口的重要因素;绿色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

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原因:

微观原因:

全球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直接原因;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一、有机食品OrganicFood

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食品和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共同点:

环保、安全、健康

有机食品:

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食品,受到国际承认且正流行的环保食品,具备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

绿色食品:

包容着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

无公害食品:

包容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

三者的区别:

一、生产和加工的依据不同

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是根据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的基本准则制定的;

绿色食品是根据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工标准进行生产与加工的

无公害食品是依据我国的无公害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标准而生产与加工的

二、生产和加工标准的要求不同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AA级在生产和加工中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有害的添加剂等,不得使用基因工程种子和产品。

绿色食品A级和无公害食品允许使用低毒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不拒绝基因工程的方法和产品。

有机食品有生产转换期,而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没有转换期要求。

三、认证机构不同

绿色食品唯一的颁证单位是我国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无公害食品由农业部设立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认证工作;

04年经国家认监委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研究决定,原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有机食品认证认可管理工作交由国家认监委管理

四、认证方法

有机食品:

实行检查员制度。

国外通常只进行检查;国内一般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

证书有效期不超过1年,第二年重新检查颁证。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检查检测并重,注重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